孫曉萌:區域研究智庫發展應借鑑國際經驗

2020-12-13 中國網

(中國網記者 時暢)2019年12月17日,「新時代的中國思想與世界變局——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2019」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孫曉萌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以下是她的演講內容。

我的發言題目是《區域研究智庫的發展路徑與國際經驗的借鑑》,國際經驗主要以英國的幾家智庫、高校為例。

關於區域研究的定義,美國加利福尼亞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曾經說,區域研究是謀求通過跨學科的途徑來了解、分析和闡述外國文化的視野。而綜合我國教授的觀點,區域研究是指綜合來了解歷史、地理、文化、經濟、政治等多個研究角度,對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研究。這裡地區指的是大的地理區域,假定在文化、歷史、語言諸多方面具有某種一致性。從事區域研究的學者都是從本學科出發,來對特定的地區開展研究。

關於區域研究的價值探討,涉及到社會科學、知識面、認識論的問題。本土知識是具有一種全球價值和意義,區域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使人們認知每個具體研究對象的獨特性,從在地具體經驗出發,對知識和理論的創新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20世紀50-60年代的民族獨立運動,亞非拉等一批國家獲得民族獨立,建立新興國家,為區域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為修正和發展現有理論、建立新的理論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基於拉丁美洲研究的伊夫理論的提出,還有現代化理論、官僚微權理論、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理論,以及格爾斯的劇場狀態等等。

美國學者曾經對區域研究的專家設定了如下標準,從事這個領域的學者必須掌握所研究地區大量確鑿的信息。具備廣泛、最新、直接接觸該地區的經驗。一個國家區域研究的發展是這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全球戰略布局的體現,反之區域研究也能夠反過來促進國家利益的拓展。英國作為第一個全球性大國,首先將區域研究作為一門學科,重點關注亞非地區,標誌是1916年成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美國的區域研究是政府直接的需求催生的,是服務於美國國家政治的。二戰期間,美蘇兩大陣營形成對峙局面,美國急需加強對共產主義體制的研究和分析,聯邦政府、私人基金會、學者三方共同參與推動了這個學科的建設,當時主攻日本研究的政治學家羅伯特•豪向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提交了一份報告,極力呼籲要實現區域研究的制度化,拓展處於迅速變化的世界中的人文學科的相關性,包括對外國語言的學習。將人文學科和學科跨度很大的社會科學聯繫在一起,在全球日漸形成與共產主義對抗的形勢下保護美國利益。羅伯特•豪是最早關注區域研究重要性的學者,此後大量政府財政撥款和基金會資金注入相關高校,我們熟悉的福布萊特交流計劃、福特基金會海外地區獎學金項目都是這樣情況下催生出來的。還有私人基金會、梅隆基金會等等,也都資助了大量區域研究學者,對他們關注的國際項目進行研究。

我們知道,截止到1971年,美國一共63所大學建立了106個地區和語言中心,部分得到了美國聯邦政府教育的支持,教授的語種達到100種之多。直到今天,如果把中國同樣情況和美國做比較,我們還有很大差距。

日本長期關注亞非區域研究,日本國內排名前十的高校均設有區域研究所或者國際研究中心或機構,比如說東京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等等。區域研究是大國特有的研究門類,國外高水平大學和研究機構都擁有較為成熟的區域研究學科組織,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競爭中對國家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高水平區域研究,需有種類齊全的語種儲備和較廣闊的區域覆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其戰略性學科布局的需求,對比一下,國內的區域研究依然是新型的交叉學科。近幾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區域研究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但是也應該看到與歐美發達國家區域研究相比,我國區域研究在知識結構、理論基礎、研究範式、人才培養儲備、研究成果質量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批判性地借鑑西方區域研究智庫的經驗,將為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大有裨益,在這裡提幾點具體舉措。

第一,研究格局的國際化。我們認為應該將聚焦擴展到國別問題、區域問題,乃至全球問題的研究。各國共同面對的全球性公共議題的設置,比如歐洲研究理事會的項目,就是超越邊界的亞洲問題。牛津大學的少數群體宗派主義和民間社會的研究等等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第二,區域研究智庫的發展和建設。它的發展和建設需要高校學科,尤其基礎性學科。我們國家學術資源分配的坐標系就是以學科和專業設置來歸屬的,所以需要強強連手。這方面牛津大學全球與區域研究院是世界上建成最大的區域研究學術共同體,研究者們從全球化和發展大局出發,研究地區、國家區域和全球之間的互動,以更好的了解當代世界。下設的研究院包括涉及非洲、中國、拉丁美洲、中東、日本、俄羅斯和東歐等,還有南亞等地區的教學和研究活動,設置的議題包括了中國城市化、日本性別、中亞主權、南亞種族、拉丁美洲民主、中東安全、俄羅斯和東歐總統制等問題。同時,也具有極其豐富的圖書館藏資源,全英館藏排名第二,並形成了廣泛學術網絡。

第三,除了政府撥款以外,需要加大多元資本對智庫建設的投入力度,為智庫發展提供資金保障,這也是確保智庫獨立性研究的重要前提。我們所熟悉的查拉姆研究所既不從屬於政府部門,也不接受政府撥款,屬於國際事務中獨立智庫。主要圍繞能源、環境、資源治理、國際經濟、國際安全、地區研究和國際法等領域進行研究,其中對於能源、環境、衛生醫療和國別地區研究的積累相當深厚,奠定了其在全球國際事務研究領域的權威地位。為了擴大它的全球影響力,研究所做了如下努力:

1.推動對國際事務重大發展及其對策的研究。

2.對全球區域和國別問題進行獨立分析和探討。

3.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政策諮詢,特別是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最成功兩個品牌一個是倫敦會議,一個是查拉姆研究獎。倫敦會議是國際性交流論壇,通過匯聚知識流、信息流,在全球頂尖學者、智庫專家、政府官員間分享有關全球化問題的思想觀念和看法。查拉姆研究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也為決策者提供了獨特中性的立場,幫助其發現大量重大事件背後的政治、經濟、環境發展趨勢和當今事務之間的聯繫。

查拉姆研究獎設立於2005年,以水晶獎盃、以及英國女王籤發的捲軸,獎勵給對該年國際關係改善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士。迄今為止,已有10個人獲得該獎項,其中包括幾位傑出女性,是2014年獲獎的蓋茨基金會創始人之一梅林達女士,2013年獲獎的是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女士。

孫曉萌表示,人才的國際化對智庫國際化至關重要,需要進一步創新智庫人才培養和使用的機制,加大對海外人才的引進力度。尤其在區域研究當中,沒有任何人比對象國的人更了解他們。打通智庫機構與政府部門的旋轉們的機制,以及國際學術共同體的構建。同時還有一點,對區域研究智庫而言,人才的可持續的發展也非常重要。

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光明日報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網、《智庫理論與實踐》雜誌社聯合承辦。國內知名智庫學者、社會賢達及媒體界500多位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討論新時代的中國思想與世界變局。中國網智庫中國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專題報導。


相關焦點

  • 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是一個面向國際中文教育領域開展智庫研究、加強合作交流、產出智庫型研究成果的民間協作平臺,在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浙江師範大學孔子學院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倡議和推動下,山東大學孔子學院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公共外交與跨文化傳播研究基地、華僑大學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師範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新疆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 【智庫研究】皮尤研究中心:美國著名民調型智庫
    所以本文將以 PRC 為研究主體,採用文獻調研法和網絡調研法收集相關資料,結合對中心所發布研究成果的判讀與總結,深入剖析該中心的重要地位及全球影響、人才隊伍及管理團隊、財務狀況、研究內容以及政策諮詢影響途徑,探究該機構對美國公眾生活和國際輿論產生的影響,以期借鑑這一民調型智庫建設典範的成功經驗,最終達到為我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供參考的目的 [3]。
  • 新型專業智庫建設的目標取向
    作為在特定領域具有比較優勢的專業智庫,需要在明確智庫定位的基礎上,深耕國內外專業理論前沿,創新專業領域基礎理論研究,構建理論研究成果的資料庫和成果庫。中國日新月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實踐為基礎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專業智庫在追蹤國際前沿理論的同時,要深入研究中國國情,探求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本質和發展規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
  • 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入選CTTI來源智庫年度精品成果
    2018CTTI來源智庫優秀研究成果評選同日揭曉,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成功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在下午舉行的CTTI來源智庫年度優秀成果發布會上,藍迪國際智庫作為代表之一進行了主題發言,針對藍迪智庫在資政研究方面的經驗進行了介紹。
  • 博雅財經 智庫 2020第二屆中國金融創新與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成功...
    2020年11月22日,由博雅財經智庫、中聯興農(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創新與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北大博雅國際酒店成功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的知名教授學者,中國建設銀行、軟銀中國資本的金融專家,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的領導,以及農業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 藍迪國際智庫榮獲2019年度「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優秀理事...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作致辭。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 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受邀出席此次論壇,並在會上作致辭和匯報工作。她對剛剛圓滿結束的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國際高級研修班(以下簡稱「中哈研修班」)作了工作回顧。
  • 王文:論智庫與學術的異同 |智庫經緯談
    當然,智庫與學術的區別除了在宏觀上的政策、市場關聯度之外,還有三點微觀上的差異:第一,從國際經驗看,智庫與學術存在著從業主體的重大差異。從事智庫研究或從事學術研究的往往是兩批不同的學者。兩批學者之間存在著職業轉化。由於從業主體的差異,從業者的頭銜與稱呼也有不同。
  • 在劫難逃孫曉萌是好人還是壞人 孫曉萌是隱藏大boss嗎
    在劫難逃孫曉萌是好人還是壞人 孫曉萌是隱藏大boss嗎  趙彬彬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是一個孤兒,從小在孤兒院被人欺負,而孫曉萌是除了養父母之外,對趙彬彬最好的人,他們兩人都是孤兒,在孤兒院的那些時光裡,孫曉萌一直對趙彬彬照顧有加,長大以後的趙彬彬也一直想要對孫曉萌好。
  • 智庫運營應向諮詢公司學什麼
    【智庫研究】       智庫發展實踐充分證明,智庫間的競爭是研究質量的競爭,也是內部運營機制的競爭。缺乏科學精微的內部治理,再優質的要素資源也難以轉化為高端成果。總體來看,當下我國智庫的運營還較為粗放,運行成本偏高,資源匹配不佳,精益管理待加強,加快實現運營現代化已刻不容緩。     智庫因公益性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屬性而與諮詢公司邊界分明、不可混同,但商業諮詢公司在長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倒逼出一整套先進的運營體系,對我國智庫運營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成立
    日前,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
  • 《東協文化發展報告(2020)》在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
    (主辦方供圖)12月12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下設多個平行論壇,《東協文化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在「中國—東協人文交流」 論壇上發布。
  • 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一行到訪中基會
    中基會副會長董曉莊,秘書長孫曉洲,副秘書長宮然,藍迪國際智庫秘書長徐文清,副秘書長馬融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談。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一行到訪中基會趙白鴿主席首先介紹了藍迪國際智庫的組織架構、戰略布局和發展現狀。
  • 智庫觀察|對智庫前瞻性研究及現代智庫建設的思考
    近十餘年,在智庫領域高速發展過程中,智庫研究的特色除了獨立性、科學性、實用性以外,站得高看得遠的前瞻性和戰略性成為智庫研究追求的智慧高點。從目前智庫業內來看,對智庫研究「前瞻性」概念的學術討論極少,本文對智庫前瞻性的定義做以下論述,探索開拓智庫的前瞻性研究途徑。
  • 智庫研究|增創新優勢:「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預期目標,需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擴大內需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充分激發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造中國經濟的新增長極,為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增創新優勢。
  • 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河北中心智庫2019—2020...
    積極拓展研究視野,推動開放匯智,通過鼓勵專家開展調研、組織「河北省經濟形勢分析會」「國際智庫論壇」等學術會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智庫成果。規範課題管理,組織專家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宏觀經濟與公共政策、「放管服」改革、區域創新驅動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主題,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課題研究。
  • 2016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把握大勢 服務發展 有序生長
    原標題:把握大勢服務發展有序生長——2016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主報告上篇)  編者按  以一年為一個刻度來標記中國智庫的成長曆程、衡量智庫建設的進展狀況,及時總結經驗、汲取教益,為蓬勃生長的中國智庫提供借鑑與參考,這是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組織編寫《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的動力與初衷。
  • 智庫資訊 | 「高端智庫看山東」走進德州 近20位智庫專家為德州...
    原創 國研智庫 國研智庫國研智庫訊 由國研智庫、山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省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國研智庫濟南中心)、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高端智庫看山東『十四五』規劃調研行」於10月17-18日走進德州,並在18日下午舉辦交流座談會
  • 增強中國智庫的國際影響力
    12月5日,「十四五規劃與思想強國——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新時代中國智庫應在成果傳播上增加國際影響力。
  • 匯集智力資源 服務「一帶一路」——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入選CTTI...
    2018CTTI來源智庫優秀研究成果評選同日揭曉,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成功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在下午舉行的CTTI來源智庫年度優秀成果發布會上,藍迪國際智庫作為代表之一進行了主題發言,針對藍迪智庫在資政研究方面的經驗進行了介紹。
  • 智庫建設需正確把握獨立性
    、組織屬性、選題設置、研究過程和思想觀點等多個方面理解。中國智庫獨立性的辯證分析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與此同時,一些人卻把西方的一些智庫及其所謂的獨立性奉為圭臬。中國智庫不僅不應避諱,反而應公開表明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價值立場,由此構成理解中國智庫獨立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