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5日 14:5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馬冉 吳波
字號內容摘要:智庫獨立性是一個相對概念關於智庫的獨立性,可以從資金來源、組織屬性、選題設置、研究過程和思想觀點等多個方面理解。中國智庫獨立性的辯證分析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與此同時,一些人卻把西方的一些智庫及其所謂的獨立性奉為圭臬。中國智庫不僅不應避諱,反而應公開表明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價值立場,由此構成理解中國智庫獨立性的關鍵。在明確中國智庫人民性和黨性的根本屬性,始終不渝地堅持和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黨管智庫的根本原則的同時,必須看到,思考的獨立性不足確實是當下中國智庫的突出問題。增強中國智庫獨立性的實踐指向對於中國智庫在獨立性方面存在的問題,應在堅持智庫的中國特色和中國優勢的基礎上,逐步加以解決。
關鍵詞:智庫獨立性;中國智庫;堅持;智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西方智庫;利益;理解;政府決策;思考
作者簡介:
在開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今天,誠然需要吸收和借鑑西方智庫在技術層面的有益經驗,但決不能片面理解為完全「與國際接軌」。面對有關智庫獨立性的種種質疑和提升獨立性的種種主張,必須立足國情,首先做出前提的澄清和界限的劃清。
獨立性不強,是諸多學者在討論當下中國智庫存在問題時形成的一個共識。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正確認識和把握智庫獨立性的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應該看到,由於受西方智庫理念的影響,在關於智庫獨立性的理解上存在一些片面性的認識。驅除籠罩在智庫獨立性之上的意識形態迷霧,對於確保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正確方向意義重大。
智庫獨立性是一個相對概念
關於智庫的獨立性,可以從資金來源、組織屬性、選題設置、研究過程和思想觀點等多個方面理解。但從根本上說,智庫的獨立性只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一方面,智庫的存在和發展,一般會受到其所處國家制度、體制、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影響,離不開其所處國家內政外交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智庫的存在和發展,總是利益的維護和實現有著深刻的聯繫。和人文社會科學屬性一致的是,智庫雖然具有服務於公共政策、實現公共利益、承擔社會責任的一般性功能,但就實質而言,其思想表達不可避免地蘊含特殊的價值判斷和利益訴求。這一點不僅表現在智庫生產思想產品的實踐中,也表現在智庫評價的實踐中。任何關於智庫獨立性的理解都必須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西方智庫之所以大張旗鼓地宣揚和強調自身的獨立性,其實是通過標榜客觀和自主性立場,提升其主張的普遍性和公信力,從而掩蓋服務於資產階級的特殊立場。歸根結底,無論是資金的來源,還是對政府決策的影響,西方智庫都沒有也不可能脫離資本的邏輯,都非完全意義上的公共與大眾。由此,西方宣揚的智庫獨立性就具有了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徵。這就要求,對智庫的獨立性不能做片面化和絕對性的理解,倘若認為世界上存在所謂絕對獨立的智庫,始終堅持價值中立的立場,那就未免過於天真了。
中國智庫獨立性的辯證分析
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與此同時,一些人卻把西方的一些智庫及其所謂的獨立性奉為圭臬。有學者指出,應該更加注重培育民間的研究機構。很顯然,為健康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澄清智庫獨立性認識上的誤區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
不能否認,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智庫都具有一般性的特徵和功能。但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影響有著鮮明的政治標準,中國智庫和西方智庫之間存在本質區別。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智庫作為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社會主義事業重要的智力支撐。在開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今天,誠然需要吸收和借鑑西方智庫在技術層面的有益經驗,但決不能片面理解為完全「與國際接軌」。面對有關智庫獨立性的種種質疑和提升獨立性的種種主張,必須立足國情,首先做出前提的澄清和界限的劃清。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為了誰」的問題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首先必須面對和回答的問題。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中國智庫不僅不應避諱,反而應公開表明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價值立場,由此構成理解中國智庫獨立性的關鍵。這一方面要求,在精英和大眾關係的認識和處理上,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多元化,社會利益結構出現了多元差異並存的局面,在正確認識和協調不同社會階層利益關係的過程中,應始終秉持勞動至上,有效抑制特殊利益集團通過權力和資本操縱思想,影響執政黨和政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