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桃山時代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與戰國時代有什麼不同?
用一句話來概括安土桃山時代是怎樣的時代,可以說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掌握中央政權的時代」。具體來說,一般是指1573年織田信長趕出室町幕府足利將軍家之後,經過豐臣秀吉天下統一時代,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獲勝,直到1603年開設江戶幕府為止,大約30年。在漫長的日本歷史上,僅僅30年。雖然時間很短,但也是一個顛覆以往常識的激烈動蕩的時代。另一方面,所謂戰國時代,是指從室町幕府後半期開始的日本中小國亂立,圍繞霸權爭奪不斷的時代。有各種各樣的見解,不過,一般來說從應仁之亂爆發了的1467年到豐臣秀吉完成了天下統一的1590年,或者豐臣家滅亡了的1615年作為多。
也就是說,安土桃山時代和戰國時代是重疊的吧……?
是的。這也許是安土桃山時代難以理解的一個原因。從政治中心的觀點來看,從室町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以及江戶時代的潮流。從室町時代後半期開始進入戰國時代,德川家康實現天下統一後進入江戶時代,從這個觀點來看這個時代是怎樣的時代。本來,「○○時代」這個稱呼是現代所使用的。幾百年前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現在是戰國時代吧」「不,從去年開始就是安土桃山時代了吧」,所以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也是理所當然的。大體上作為表示同時期的稱呼方法,有把政治中心地作為基準的「安土桃山時代」,形容是怎樣的時代的「戰國時代」的2個,請考慮。
「安土」和「桃山」名字的由來是?
「安土」是指位於琵琶湖東岸的安土山。1576年,織田信長開始在安土山建造規模宏大的「安土城」,向天下統一大躍進。安土山並不是有都城和幕府,不過,因為是象徵這個時代的人物之一,織田信長的據點,應該「安土」的言詞被挑選了。信長構築了迄今為止沒有過的巨大城郭,成為了絕對的存在,眾所周知,作為霸者他生命非常短暫。安土城在築城僅僅幾年就失去了主人。轉眼間就不再是政治的中心地了。在那裡變得重要的是「桃山」的言詞。這裡是京都市伏見桃山丘陵周邊的地名。說到伏見,是豐臣秀吉作為終結的居家晚年築城的「伏見城」所在的地方。據說伏見城進入江戶時代成為了廢城,一帶種了很多桃樹,成為了桃花的名勝。秀吉在世的時候還沒有「桃山」這個地名。桃山丘陵這個地名也是後世賦予的。「桃山」這個詞給人感覺有些繞圈子,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秀吉的居城伏見城。是象徵這個時代的另一個主要演員·豐臣秀吉的言詞。那麼,小編覺得稱呼它為「安土伏見時代」比較好……但是,在那個時代,信長和秀吉都不會長期停留於某個地方,而是根據情況不斷地搬遷,因此要將象徵這個時代的地名縮小到一個地方本身就很難了。最近,不拘泥於地名,信長和秀吉的姓氏各取一個字,叫做「織豐時代」的稱呼也逐漸普及。
所謂桃山文化。介紹特徵和代表作
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強大權力下,眾多大名們紛紛削減忍耐力,在安土桃山時代誕生了豪華絢爛的「桃山文化」。在此之前,即使在日本國內,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也不是那麼盛行,但是隨著信長和秀吉統一天下的動向增強,國家間的交流也加深了,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也開花了。
而且這個時代,葡萄牙和英國等國家也乘著大航海時代的浪潮渡來。這樣進入了的歐洲各國的文化,桃山文化顏色也深深地被反映。那麼,小編來介紹一下「桃山文化」的代表性領域和作品吧。
【城郭建築】
說到象徵桃山文化的東西,首先可以舉出城堡。到那個為止的城堡徹底是為了戰鬥的城堡,山城是大部分。但是在這個時代,像織田信長建造的安土城一樣,擁有象徵權力的天守閣的巨大城郭建築誕生了。從戰鬥的城堡到展示的城堡。桃山期建造的,建築物整體或部分現存的城郭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茶水】
所謂茶道,是指招待客人沏茶的集會。原本是高貴的身份的人們和有錢人的東西,不過,到了安土桃山時代在平民中也蔓延大流行。推廣了這種茶道的人物之一就是侍奉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千利休。利休在豪華絢爛的桃山文化中,極盡樸素平靜的「鮑魚茶」的世界,確立了茶道。隨著茶道的普及,茶室的建築和茶具,特別是陶器的技術不斷進步,有田燒、萩燒等各地都製作出了個性豐富的陶瓷器。
【繪畫】
城堡和寺院等的建築技術繁榮的話,裝飾那個建築物內外的被稱為「屏障畫」的繪畫變得繁盛。在牆壁、隔扇、大屏風等地方,使用金色、藍色、綠色等顏料繪製了許多色彩鮮豔的畫。在那之前的繪畫和工藝品中,以佛教世界為題材的大半都是以桃山文化開花之後,描繪了花鳥風月和平民的生活狀態等多種多樣的作品。從繪畫可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在最後小編就來介紹幾部代表作。
狩野永德:《檜木圖屏風》《洛中洛外圖屏風》《唐獅子圖屏風》
長谷川等伯:楓圖、松樹花草圖、大涅槃圖
狩野山樂:《紅梅圖隔扇》《牡丹圖》
海北友松:《花卉圖屏風》《雲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