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城,安土桃山時代豐臣政權的中心

2020-12-22 本心元創

引言:伏見城又名桃山城,安土桃山時代,桃山就是來源於此。它位於日本京都府伏見區,在日本歷史上一度作為軍事政治中心的存在,豐臣秀吉以此為大本營發起了對朝戰爭,當時絕大多數的大名都在此建立了朝拜時用來住宿休息的官邸。

1596年(慶長元年),加藤清正正在伏見城中閉門思過,大地震襲擊了京都。此次地震震級大概在7.5級,剛剛建成的伏見城在地震中倒塌了。加藤清正一馬當先救出了豐臣秀吉,於是加藤清正被解除了懲罰。

這時的石田三成擔任治部少輔,下五位的官職,主要負責外交事務方面的管理等。石田三成查出加藤清正的部隊當時在平壤有搶掠平民、強姦民女等行為,並檢舉清正在信件中使用了豐臣的姓氏。

自豐臣秀吉將肥後國一分為二劃分給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之後,兩人就有了一些矛盾,加上在朝鮮作戰時小西行長主張議和、加藤清正主戰,小西行長與石田三成私交甚密而且同屬於文治派。所以有了前面加藤清正在伏見城閉門思過的一幕。

伏見城還見證了關原合戰第一槍,德川家康的部將鳥居元忠被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圍攻之下,戰死於城中,並在死前高呼:「主公,祝您武運昌盛」。

相關焦點

  • 安土桃山時代簡單介紹,來歷和桃山文化也解說
    安土桃山時代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與戰國時代有什麼不同?用一句話來概括安土桃山時代是怎樣的時代,可以說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掌握中央政權的時代」。有各種各樣的見解,不過,一般來說從應仁之亂爆發了的1467年到豐臣秀吉完成了天下統一的1590年,或者豐臣家滅亡了的1615年作為多。也就是說,安土桃山時代和戰國時代是重疊的吧……?是的。這也許是安土桃山時代難以理解的一個原因。從政治中心的觀點來看,從室町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以及江戶時代的潮流。
  • 漫談:安土城、天守閣與本丸
    引言:安土桃山時代,我在之前講了桃山城,現在繼續聊一聊安土城。安土城是織田信長於1576年命手下重臣丹羽長秀動用了上萬名民工修建而成。安土城依山而建,海拔100多米,三面環水所以也被稱為水口城。那裡原來只有一座安養寺,是織田信長往返京都與歧阜城之間的休息地。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在生前,為了豐臣政權能夠平穩過渡,制定了諸多禁令,最為重用的就是禁止拉幫結派及私下聯姻。作為戰國時代的天下人,豐臣秀吉有足夠的眼光預見,如果這兩條禁令被違反,將會造成什麼後果。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德川方企圖取代豐臣政權,掌握天下。石田一方則針鋒相對,要擊敗德川,維持現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豐臣政權本部的主要將領,如福島正則,加藤嘉明,藤堂高虎,黑田長政,淺野幸長等人竟率部出現在東軍陣列。西軍方面,除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少數人等是豐臣本部將領,主要依靠的是依附於豐臣家一部分大名(日本實施封建領地制,擁有年收入一萬石以上封地的武士稱為大名)的兵力。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無法冠姓的下層階級相對於其他在日本戰國時代成名的人來說,豐臣秀吉的出身即使不能算是最差的,也已經相去不遠。豐臣秀吉出身無法冠姓的下層階級,本名不是這一個——豐臣是日本天皇的賜姓,而秀吉是織田信長給他的賜名。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桃山時代的狩野派"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展出
    活躍於室町時代中期(15世紀)~江戶時代末期(19世紀),約400餘年時間,主要服務於將軍和武士階層。狩野派的首倡者狩野正信為室町幕府的御用繪師,第二代畫家狩野元信通過僱傭數量眾多的門徒,確立了工房體制,以滿足廣大顧客的迫切需求。
  • 世界化的基督教,當到達古日本後,為何被豐臣秀吉「一腳踢飛」?
    1500年以後,歐洲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個時代也是歐洲人從此領先亞非拉各洲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代,歐洲人除了將先進的歐洲文明傳入亞非拉等地區,還將基督教引進了這些地區,不論是通過武力還是和平手段,歐洲人都成功地實現了基督教的世界化。其一,歐洲人通過武力破壞了這些地區的傳統信仰,進而強行將基督教信仰塞給土著居民們。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要看這計劃,就算「滅掉大明」,也只是豐臣秀吉「人生目標」裡的一部分……而且對這瘋狂計劃,豐臣秀吉及其「團隊」,都是信得十分認真:比如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原本都自稱厭倦了戰爭,沒想到豐臣秀吉一句「只要打下北京,你就是關白(宰相)」,接著就讓這「好兒子」興奮得如打了雞血,拍胸脯表示要衝鋒陷陣。
  • "美濃蝮蛇" 齋藤道三 引領安土桃山時代"下克上"風潮
    日本的戰國時期是一個群雄割據、豪傑並起、烽火連天的戰亂時代,但是在殘酷的戰爭之下也有著精彩紛呈的故事以及讓人嘆服英雄人物。這一時期內產生的各種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日的日本國家構成,甚至連著名的"下克上"這一經典現象,也是在戰國時代頭一次出現,而"下克上"的開創者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齋藤道三,接下來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看一看齋藤道三傳奇的一生吧。
  • 陽春三月雲遊日本名城,從室町時代到現代,姬路城的風風雨雨
    從歷史上的史實來看,姬路城最早的建築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播磨的的豪族赤松氏在姬山所建築的簡單防禦工事,之後到了安土桃山時代的天正5年(公元1577年),奉織田信長的命令徵伐毛利的豐臣秀吉,在小寺氏一族的協助下於姬路城現今的地址建立了前線基地,此時也是較具規模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