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張嶔 朝文社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16世紀末震驚東北亞的「萬曆朝鮮戰爭」裡,叫後世多少讀者深感不可思議的,就是戰爭發起者——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那瘋狂的戰略計劃。

豐臣秀吉的「戰略計劃」有多瘋狂?別看戰爭主要在朝鮮半島打,但「朝鮮」在豐臣秀吉眼裡,只是一個小目標。號稱「夢日而生」的他,滿懷著「三步走」的「徵服世界戰略」:第一步先滅掉朝鮮,第二步以朝鮮為跳板滅亡明朝,把北京「可供天皇御用」,他自己則要把寧波當「自留地」。然後還有第三步:揮師南下,吞併印度大陸,讓日本稱霸世界。要看這計劃,就算「滅掉大明」,也只是豐臣秀吉「人生目標」裡的一部分……

而且對這瘋狂計劃,豐臣秀吉及其「團隊」,都是信得十分認真:比如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原本都自稱厭倦了戰爭,沒想到豐臣秀吉一句「只要打下北京,你就是關白(宰相)」,接著就讓這「好兒子」興奮得如打了雞血,拍胸脯表示要衝鋒陷陣。

豐臣秀吉的其他「鐵桿」們也是跟著興奮:比如加藤清正,張口就給豐臣秀吉要二十座中國縣城,龜井茲矩則是看上了浙江台州……仗還沒打,這幫人就已經商量著分中國的土地了。

那麼問題來了,豐臣秀吉一伙人,這群剛剛統一日本的「戰國精英」,會想到如此不靠譜的計劃,而且還信到如此虔誠?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古代日本人的「世界觀」問題,16世紀的日本,早已形成了「三國世界說」,即全世界是由中國、日本、印度三個「中心國家」組成的。其他諸如朝鮮琉球呂松之流,都是圍繞「中心國家」的小國。所以先滅中國再滅印度,就等於徵服了世界。豐臣秀吉的「三步走」,就是以這「世界觀」為參考的。

那麼豐臣秀吉,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其實,他的自信,就是來自當時剛剛完成統一的日本,那兇悍的軍事實力。

首先是造船業,在16世紀肆虐中國東南沿海的「嘉靖大倭亂」裡,那些勾結倭寇的沿海「中國衣冠之盜」,也「慷慨」的把中國造船技術「奉送」給日本,從此倭寇的造船業突飛猛進,出現了模仿中國福船,且配備精良火器的「板屋船」與「安宅船」,甚至豐臣秀吉發動「徵服世界」戰爭前,日本水師又升級出了「鐵甲船」,艦隊規模也擴充到了七百艘戰艦,堪稱空前強大。

而更讓豐臣秀吉們充滿信心的,更有日軍當時的殺手鐧:鳥銃。

16世紀初,葡萄牙船隊造訪日本,也把當時歐洲先進的火繩槍技術帶了來。殺傷犀利的葡萄牙火繩槍,叫倭寇們看得眼珠子差點掉下來,然後就拼命跟風仿製,日本列島很快掀起了仿製火繩槍的熱潮,被稱為「鳥銃」的日本火繩槍,以學者王兆春的話說「其性能已超過了葡萄牙人製造的火繩槍」。豐臣秀吉發動戰爭時,日軍使用的火繩槍,通常長145毫米,口徑19毫米,發射12錢重的彈丸。

對於鳥銃的威力,16世紀時的明朝名將們,那也是深有體會。比如叫倭寇聞風喪膽的「戚老虎」戚繼光將軍,就十分推崇鳥銃的威力,認為這款來自日本的裝備「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威力「十倍於快搶,五倍於弓矢」。豐臣秀吉的侵朝戰爭爆發後,即將迎戰的明軍還做了個「軍事試驗」,試驗結果是:日本鳥銃在八十步的射程,能擊穿雙層棉被,五十步的射程則能擊穿四層棉被。明軍的各類防禦裝備,幾乎擋不住……

而日本多年的「戰國時代」,也讓日軍的「鳥銃戰術」爐火純青,特別是野戰時,手握犀利鳥銃的日軍往往採用「三疊陣」,冷兵器士兵與鳥銃兵輪番出擊,形成犀利殺傷,效果「飆馳電擊而前 」,攻擊力十分強大。

而比起這讓豐臣秀吉極度自信的軍事實力來,同樣讓他自信的是:被他看做「跳板」的朝鮮,簡直是一堆案板上的弱肉。

當豐臣秀吉做著「徵服世界」美夢時,作為「老鄰居」的朝鮮是個什麼樣子呢?此時的朝鮮,正是「李氏王朝」統治時期,乖乖做著大明朝的附屬國,整個朝鮮王國,上下一片文恬武嬉,帳面上的軍隊有二十三萬人,卻多是些廢物兵。朝鮮朝堂上黨爭成風,「東人黨」「西人黨」掐個不停。對身邊這磨刀霍霍的日本,更是滿臉茫然無知。這麼個「弱雞」的對手,自然也叫豐臣秀吉們的必勝信念,漲到了爆棚。

就連豐臣秀吉的「老對手」德川家康,在「侵略朝鮮」這事兒上,都和豐臣秀吉高度一致:「陸海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

而當1592年,豐臣秀吉的二十萬日軍和七百艘戰艦猛撲朝鮮時,朝鮮王國的表現,竟比日軍想像的還要「弱」:面對日本艦隊,朝鮮尚慶元道左水使元均二話不說,打都不打就把麾下一百多艘戰船鑿沉在海裡,直接廢了朝鮮海軍。朝鮮軍隊重兵把守的東萊城,一個時辰就被日軍拿下。戰爭打了不到二十天,朝鮮王京漢城淪陷,戰事持續沒一個月,朝鮮「三都守失,八道瓦解」,幾乎被日軍一線平推。

如果對照地圖,復盤歷史的話,假如日本侵朝時,作為朝鮮「宗主國」的明王朝置若罔聞,那麼毫無還手之力的朝鮮王國,淪亡只是時間問題。而當日軍侵朝的消息傳來時,明朝朝堂上主流的聲音,一度就是「不救朝鮮」。倘若朝鮮真如當時豐臣秀吉們計劃的那樣被「速戰速決」,那麼接下來必然出現的情景,就是二十萬日軍水陸並進,越過鴨綠江直撲遼東半島……

倘若這一幕真的發生,日本能不能「拿下北京」倆說,但明朝的東北邊境,必將經受一場規模空前的血戰。而這,也恰恰是豐臣秀吉「以朝鮮為跳板」的計劃。

看過這個對比,就知道1592年,一生槽點滿滿的萬曆皇帝,那「欲安中國,必守朝鮮」的判斷,著實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歷經兩次「入朝作戰」終於完勝的明軍,意義不止是拱衛了邊陲拯救了朝鮮,更打出了東亞海洋上三個世紀的和平。萬曆皇帝詔書裡那一聲「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正是明朝軍隊,無可爭議的一場榮光。

參考資料:馬伯庸《帝國最後的榮耀》、拒絕暴力義輝公《日本人的「三國」觀》、顧漢松《世界五千年》、張宏傑《日本統治世界的幻夢,是自大還是自卑?》、武曉燕《明萬曆抗倭援朝戰爭初期的幾個問題》、王兆春《世界火器史》、梁曉天《倭寇戰爭全史》、鷹揚銃手《話說棉甲真的能防彈?》

原標題:《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相關焦點

  • 日本豐臣秀吉為何會看重寧波?
    大明同時期的日本,軍閥割據、群雄並起,各藩之間經常為了土地和人口發生火併,也正是在這混亂的兩百年間,東瀛的軍事技術和戰爭能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了織田信長時代,日軍普遍裝備大量的火繩槍和進口火炮,葡萄牙和荷蘭成為當時日軍西式武器的主要供應商。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無論豐臣秀吉,還是後來的德川家康,事實上本來實力都不足以在日本當時的政治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當時佔據如日中天地位的是織田信長,只不過明智光秀的一場「本能寺之變」讓織田信長這個一代梟雄頓時灰飛煙滅,頗有點「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意味。
  • 日本惡之源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人,侵略擴張的第一個踐行者,豐臣秀吉長得很醜外號叫猴子,出身貧寒草根出身,豐臣秀吉所在的時期日本正處於內戰,戰亂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亂世梟雄,之后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感覺日本國力增強,這個時候豐臣秀吉決定要進行對外擴張,把琉球,呂松,菲律賓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而豐臣家從此則日益衰弱,直至滅亡。 在這場命運之戰中,為何豐臣家主要將領會支持敵方?為何部分大名會倒戈?為何豐臣家會眾叛親離,不堪一擊?這要從豐臣秀吉晚年的一系列失誤說起。 可是他沒有想到,當時的中國明朝雖然處於衰敗中,仍然擁有很強的實力。侵朝戰爭開始不久,即出兵朝鮮與日軍交戰,阻止了其攻勢。1592年-1597年,經過長達數年的戰爭。由於中朝聯軍的頑強抵抗。日本遭到失敗。這次戰爭,日本損兵折將,陣亡十七萬,傷數十萬。損失不小。而且,為了支持戰爭,豐臣政府與下屬各大名財政也損失巨大。
  • 日本統領豐臣秀吉:我要佔領朝鮮印度,統治中國,最後葬在寧波
    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有三個人,被稱為「戰國三傑」,他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攪弄風雲,各自留下了不少故事傳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豐臣秀吉曾經放言,自己死後要葬在寧波。 豐臣秀吉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 豐臣秀吉侵朝,為何不派德川家康上陣,消耗其力量?
    然而巧的是,豐臣秀吉自己曾給其侄子關白豐臣秀次發過一封文書,曾提及要遷天皇於北京,自己坐鎮寧波,由秀次主持日本事務等內容。故而,這份文書被中、朝兩方的研究者屢屢提及,將之視為秀吉意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明朝的鐵證。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日本宗教信仰複雜,豐臣秀吉,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驅逐
    當時的耶穌會,採取商業教會一體化,和平傳教的模式,獲得了當時的領袖織田信長的支持。一時間,天主教迅速的擴張,信徒增長到20萬人,教堂200多所。然而這些也只是推測,小編則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另外一點,那就是天主教的傳播已經影響到豐臣秀吉的專制集權政策。在頒布「驅逐令」之前,為了消除天主教的影響,豐臣秀吉也做過一些努力。
  • 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在擊敗今川義元的的戰鬥中擔任先鋒,戰後織田信長將家臣的養女寧寧許配給了秀吉。結婚後的秀吉也是織田家臣了,沒有姓總是不好的,於是就給自己起臨時了個木下的姓,自稱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此后豐臣秀吉跟隨織田信長徵戰四方,屢立戰功。在織田信長攻打美濃的時候,屢次受挫,豐臣秀吉受命建築防禦工事抵擋美濃進犯。
  • 世界化的基督教,當到達古日本後,為何被豐臣秀吉「一腳踢飛」?
    豐臣秀吉基督教和佛教、伊斯蘭教並為世界三大宗教,在世界範圍內有多名信徒,多個國家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成為了教徒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虔誠的教徒都會在飯前進行禱告,以示自己對主的信仰。由此可見,基督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 豐臣秀吉背後的軍師,出身淡泊的第一夫人,淺野寧寧
    豐臣秀吉在日本歷史上是個特殊的存在。豐臣秀吉的發跡史,可以說是一個底層平民逆襲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輔助他平步青雲,直上九霄的,正是他的糟糠之妻淺野寧寧。這時,織田信長剛剛取得了桶狹間的勝利,處在擴張階段,他急需各種人才,並不斷提拔自己重用的人。豐臣秀吉在婚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姓氏「木下」,稱為「木下藤吉郎」,作為一個小頭目,他也急需物色自己的親隨。
  • 丹羽長秀在清州會議的時候為什麼要大力支持豐臣秀吉?
    「本能寺之變」後十餘天,豐臣秀吉消滅了謀反的明智光秀。明智光秀死後不久,織田家幾位實力最強的重臣在清州城開會,分配織田信長的遺產。織田重臣在清州會議上形成了羽柴(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對立,兩派的勢力和話語權也是旗鼓相當。到了這個時候,決定清州會議結果的人就是織田家的次席家臣、與柴田勝家齊名多年的丹羽長秀。
  • 萬曆朝鮮之役時,豐臣秀吉為何相信能和明朝長期抗衡?
    日本整個中華文明圈最外圍的國家,突然試圖打破東亞三國之間長期以來的平衡,將它所渴望的這片大陸據為己有,這一實踐不但對中國、朝鮮和日本三個國家的歷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也決定著亞洲歷史的走向,可以說日本此後對亞洲大陸進行的歷次戰爭都是沿著豐臣秀吉劃定的路徑進行的。
  • 豐臣家為何才持續30年:除家臣矛盾外,也和秀吉鳳凰男性格有關
    豐臣秀吉應該算是的日本戰國中的一個異類,在改叫豐臣之前,他的名字叫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對於豐臣秀吉而言他是勵志的,從一個小小的下級武士做到太閤可以說是上演鳳凰男逆襲。但不像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對於在當時注重血統出身的日本社會,豐臣秀吉的出身太差了。
  • 雙語閱讀:瓷器戰爭,那些被豐臣秀吉擄走的朝鮮奴隸和工匠
    1590年代,豐臣秀吉再次統一日本,他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認為自己的天命是徵服朝鮮,然後佔領中國甚至印度。1592年至1598年間,豐臣秀吉發動了兩次徵服朝鮮半島的戰爭,這兩次戰爭被稱作壬辰戰爭。豐臣秀吉的政權結束了日本持續一百年之久的戰國紛爭的局面。統一後的日本充斥著大量的武士,除了打仗他們什麼都不會,豐臣秀吉需要為他過剩的武力尋找發洩口,同時他也希望通過戰爭功績來擴大自己的名聲。
  • 豐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一度被逼入絕境?小田原城最終未被攻下?
    就如史書中記載的,豐臣秀吉在出擊的時候特意裝扮得風流倜儻,好像要一邊遊山玩水,一邊悠哉行軍打仗。他在箱根湯本的本陣中,連日舉辦茶會或演出能劇,召來澱殿等愛妾在陣營中陪伴,並替士兵開始遊郭和商店,以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實際上,豐臣秀吉的構想是想要打持久戰,所以在小田原城隔著早川的對岸築石牆、修瓦等建造大型城郭的工程。
  • 豐臣秀吉的賢內助 寧寧能否在《九州劫》中再獲「北政所」之名?
    "豐臣秀吉自然不例外,今天就讓月半叔來講一講寧寧這麼一位傳奇女性吧。在寧寧十四歲那年,寧寧嫁給了自己中意的秀吉,據傳聞說婚禮非常樸素,儘管此時的秀吉仍然出身微寒,但寧寧依然對秀吉不離不棄、從一而終。每當秀吉在外徵戰的時候,寧寧就負責管轄家中政務,甚至引薦賢才,把加藤清正這樣的虎將介紹給秀吉。有此等助力,秀吉自然戰果纍纍,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一方城主。
  • 萬曆三十五年以後,大明水師驅逐了盤踞在澎湖一帶的荷蘭人
    到萬曆三十五年以後,大明水師驅逐了盤踞在澎湖一帶的荷蘭人。當時萬曆皇帝為了進一步給內庫開源,甚至制定了渡海進攻馬尼拉地計劃。這主要是因為萬曆皇帝聽到了當時盛傳於中國的一種謠言,那就是;馬六甲一代盛產黃金和白銀。萬曆三十六年後,萬曆皇帝還曾派了幾撥太監前往那裡進行實地考察,其用意之險惡不問可知。
  • 日本小田原城的圈養猴:或為羞辱背信棄義的豐臣秀吉
    這是北條氏為對抗豐臣秀吉的大軍設計修築的。意在憑堅壁清野戰術疲敝對手,使其無功而返。1561年北條氏第三代家督北條氏康曾用這種戰術擊敗了號稱「軍神」的上杉謙信。上杉謙信一方聚集了大部分關東豪族,現今東京國立博物館還藏有一封他寫給某個關東武士的書信,信中謙信勸說對方率兵包圍小田原城。北條氏一方,氏康命令家臣捨棄各自城邑,共同保衛小田原。
  • 天正十四年四月五日,大友宗麟來到大阪謁見豐臣秀吉,表示臣服!
    天正十四年(公元1586年)四月五日,大友宗麟來到大阪,謁見豐臣秀吉,表示臣服,請求豐臣秀吉派遣援軍,挫敗志在吞併九州的島津家族。 這些年,豐臣秀吉忙著南徵北戰,擴大地盤的同時,島津氏家族也沒有閒著。 島津氏家族通過耳川之戰、衝田畷之戰等一系列戰役,降服龍造寺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