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惡之源豐臣秀吉

2020-12-16 憨豆歡樂多

豐臣秀吉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人,侵略擴張的第一個踐行者,豐臣秀吉長得很醜外號叫猴子,出身貧寒草根出身,豐臣秀吉所在的時期日本正處於內戰,戰亂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亂世梟雄,之后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感覺日本國力增強,這個時候豐臣秀吉決定要進行對外擴張,把琉球,呂松,菲律賓,臺灣,朝鮮等變成日本的屬國,要把整個的第一島鏈全部佔領,利用朝鮮做跳板然後侵略中國,侵略中國之后豐臣秀吉讓日本天皇住在北京,豐臣秀吉本人則住在寧波,為什麼豐臣秀吉選擇住在寧波呢,因為寧波便於進攻印度,這個戰略豐臣秀吉時代並沒有實現,當時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打了七年,最後以失敗告終

但是豐臣秀吉的後人慢慢把豐臣秀吉的戰略慢慢實現,到了1868年明治維新,天皇御筆信後來的徵韓論到最後的田中奏摺,這些都是豐臣秀吉對外擴展侵略佔領的思想延伸。豐臣秀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侵略朝鮮開始的,因為這個而戰因為這個而死,豐臣秀吉為什麼出兵朝鮮呢,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對家臣進行分封,日本土地狹小,國內的土地不夠用,十五十六十七世紀,大約這三個世紀兩三百年,全球正好處於小冰河時期,小冰河時期像日本,中國東北這一帶冬天都是零下四十多度,非常冷不適合人類生存,即使到了二戰時期日本很少向西伯利亞進攻,基本都是往南進攻,都是一些氣候溫和,再一個就是向大陸進攻,施行大陸政策都是一些物產豐富的地方,所以小冰河時期氣候寒冷,國土狹小島國經濟落後。

受到大航海時代的影響,大航海時代從十五世紀開始,最早走出去的是鄭和1405年,28年內七下西洋,足跡直到北非索馬利亞那一帶,比鄭和晚八九十年後達伽馬,麥哲倫這些大航海時代的代表人物,直到1588年算是一個轉折點,1588年英國打敗了無敵艦隊,英國崛起西班牙沒落,西方的殖民深深的刺激了豐臣秀吉,引進了西方的火炮先進的火槍,利用這這些裝備去侵略朝鮮,這些都造成了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導火索。

侵略朝鮮的時候,由於朝鮮二百多年沒有過戰事,長期的和平導致了朝鮮根本沒有防禦能力,1592年4月13日,豐臣秀吉率領第一軍18000人不到半天的時間就把釜山給佔領,三千多人被殺,一個月佔領首都漢城也就是現在的首爾,接下來之後佔領平壤,直到牙山遇到李舜臣的頑強抵抗,朝鮮淪陷後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1593年進行抗倭援朝,很快阻止了日本的進攻,挫敗了日軍蹂躪中國東北進而佔領中國華北平原佔領北京的戰略意圖。

1597年2月份豐臣秀吉發動慶長之役,這一次豐臣秀吉的戰略意圖,不進攻明朝,主要佔領朝鮮,明朝再次抗倭援朝,直到1598年抗倭援朝取得最後勝利,而在這個時候豐臣秀吉基本實際上等於被氣得吊著一口氣,把周圍的重臣召集到床前交代後事。

相關焦點

  • 日本豐臣秀吉為何會看重寧波?
    圖-日本地形圖很多網友說日本戰國的戰役更像是村落之間的械鬥,但平心而論,經過幾百年的戰爭錘鍊,此時日軍的作戰能力在東亞絕對是首屈一指,否則也不可能在後來的侵朝戰爭中攻城拔寨,把朝鮮國王一直趕到鴨綠江邊。織田信長基本統一了日本,可無奈經過本能寺一役,將星隕落,隨後便迎來了豐臣秀吉時代。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而豐臣家從此則日益衰弱,直至滅亡。 在這場命運之戰中,為何豐臣家主要將領會支持敵方?為何部分大名會倒戈?為何豐臣家會眾叛親離,不堪一擊?這要從豐臣秀吉晚年的一系列失誤說起。 與織田信長一樣,豐臣秀吉有著強烈的大陸情結。認為日本國土狹小,資源緊張,難成大國。只有以朝鮮為跳板,進軍東亞大陸。方能使日本真正成為大國,布國威於四方。於是,1592年,豐臣秀吉剛剛統一日本不久,即自恃戰爭經驗豐富,武力強大,悍然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想要先滅亡朝鮮,然後再侵佔中國。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凌晨,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君信長。日本歷史也由此被改寫。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變。但豐臣秀吉果真只是織田信長殞命的得利者嗎?
  • 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提起日本的戰國時代,最出名的就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而且三人還都是從屬關係,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織田的部下,後來德川家康成了豐臣秀吉的手下。
  • 世界化的基督教,當到達古日本後,為何被豐臣秀吉「一腳踢飛」?
    在基督教的世界化進程中,基督教傳教士也抵達日本,並進行了積極的傳教活動,初期,基督教在日本受到優待,但後來豐臣秀吉及其後的德川家族都頒布了禁止基督教在日本傳播的命令,於是基督教成為了「禁教」。豐臣秀吉初期也善待耶穌會,但後來由於耶穌會在九州島實力日漸增長,豐臣秀吉轉而反對基督教,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豐臣秀吉於1597年在長崎絞死了26名基督徒,將反對基督教發展到了頂峰。然而,到1582年,日本的基督教徒已經達到15萬人,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速度非常快。1587年,豐臣秀吉直接下令禁止基督教傳教士進入日本。
  • 日本宗教信仰複雜,豐臣秀吉,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驅逐
    根據歷史記載,1587年7月24日,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突然頒發幾道「驅逐令」,讓後世學者十分的不解。在此之前,一統天下的豐臣家族,對於各個宗教都是採取懷柔友好的政策,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取締的措施呢!態度為何轉變如此之快,天主教在日本的教義是什麼,驅逐令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 豐臣秀吉出身低微,為什麼能統一日本,成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並稱日本戰國三傑,如果說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都是出身優渥的富二代,那麼豐臣秀吉的出身,簡直沒有辦法和他們相比,那麼他又是怎樣逆襲成功的呢?長期飽受羞辱的豐臣秀吉,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離家出走。豐臣秀吉四處流浪,他在尾張、美濃和三河一帶給當地的豪強打短工。
  • 日本統領豐臣秀吉:我要佔領朝鮮印度,統治中國,最後葬在寧波
    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有三個人,被稱為「戰國三傑」,他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攪弄風雲,各自留下了不少故事傳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豐臣秀吉曾經放言,自己死後要葬在寧波。 豐臣秀吉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 日本版的三國演義,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豐臣秀吉綁定了劉備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在中國火到不行,在日本也是被奉為經典,甚至日本人會將他們戰國時期的人物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湊成隊,那麼我們先看三國裡文治武功的第一人曹孟德,日本人將自己戰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原創 張嶔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16世紀末震驚東北亞的「萬曆朝鮮戰爭」裡,叫後世多少讀者深感不可思議的,就是戰爭發起者——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那瘋狂的戰略計劃。豐臣秀吉的「戰略計劃」有多瘋狂?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丹羽長秀在清州會議的時候為什麼要大力支持豐臣秀吉?
    「本能寺之變」後十餘天,豐臣秀吉消滅了謀反的明智光秀。明智光秀死後不久,織田家幾位實力最強的重臣在清州城開會,分配織田信長的遺產。織田重臣在清州會議上形成了羽柴(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對立,兩派的勢力和話語權也是旗鼓相當。到了這個時候,決定清州會議結果的人就是織田家的次席家臣、與柴田勝家齊名多年的丹羽長秀。
  • 日本小田原城的圈養猴:或為羞辱背信棄義的豐臣秀吉
    日本小田原城的圈養猴:或為羞辱背信棄義的豐臣秀吉 林炫羽 2016-10-06 17:45 來源:澎湃新聞
  • 豐臣秀吉背後的軍師,出身淡泊的第一夫人,淺野寧寧
    豐臣秀吉在日本歷史上是個特殊的存在。豐臣秀吉的發跡史,可以說是一個底層平民逆襲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輔助他平步青雲,直上九霄的,正是他的糟糠之妻淺野寧寧。此後,豐臣秀吉又讓他到蜂須賀正勝和杉原家次處去見習,再接再厲,最終成為豐臣秀吉陣中的主力大將。如果說豐臣秀吉是從才能上使加藤清正脫穎而出,寧寧則是從感情上使加藤清正從骨子裡對豐臣家有了歸依感。她恰如母親一樣的關懷,使原本沒有譜代家臣、勢單力孤的豐臣秀吉從零開始,有了一批誓死效命於他的武將。
  • 日本三大名城之一,距今近500年,供奉戰國三傑之一豐臣秀吉
    建造者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豐臣秀吉!這裡曾是豐臣秀吉的住所。後來,隨著德川家康在大阪的兩次戰役,豐臣家族也隨之滅亡。此後,大阪市也被稱為德川幕府在西日的重要據點。因此,大阪城的歷史地位在日本十分重要,已被公認為日本特殊的歷史遺蹟。大阪目前以公園的形式對外開放,其綠化效果也受到遊客青睞。
  • 日本第一名城姬路城天守閣 豐臣秀吉留下的寶貴遺產
    日本的世界文化遺產裡,有一處被譽為日本第一名城的古城堡,那就是姬路城天守閣。姬路城,白色的外牆,屋簷蜿蜒就像白鷺展翅,所以也叫做白鷺城。這兩株古松像盆景一樣,與姬路城巍峨的建築遙相呼應。到了姬路城,多年的夙願終於如願以償,站在姬山腳下,感覺到姬路城的宏偉和壯麗。
  • 萬曆朝鮮之役時,豐臣秀吉為何相信能和明朝長期抗衡?
    1592年,剛剛統一日本不久的豐臣秀吉對中國和朝鮮發動了戰爭,這場戰爭日本稱為「文祿之役」,朝鮮稱之為「壬辰倭亂」,中國則稱為「朝鮮之役」,這是日本第一次進行徵服大陸的嘗試。當然,豐臣秀吉想要徵服大陸,還有更實際的原因,那就是獲得土地。戰國時代的武士跟隨領主作戰,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獲得封地。隨著戰爭的不斷進行,豐臣秀吉部下們的領地也在飛速增加,例如加藤清正,起初只有後120石,到豐臣秀吉平定九州後,加藤清正獲得半個肥國的領土,共計195000石。
  • 豐臣秀吉侵朝,為何不派德川家康上陣,消耗其力量?
    但是,鑑於中、朝兩國對於日本那只能用可憐來形容的了解程度,故他們的判斷必須能夠從日方史料處獲得印證,才足以為據。 然而巧的是,豐臣秀吉自己曾給其侄子關白豐臣秀次發過一封文書,曾提及要遷天皇於北京,自己坐鎮寧波,由秀次主持日本事務等內容。故而,這份文書被中、朝兩方的研究者屢屢提及,將之視為秀吉意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明朝的鐵證。
  • 豐臣家為何才持續30年:除家臣矛盾外,也和秀吉鳳凰男性格有關
    在完成對日本的統一之後,權傾朝野的太閤豐臣秀吉開始徵伐朝鮮,想要角逐東亞,卻不想因病去世。而就在豐臣秀吉去世僅僅兩年內,豐臣家的家臣們就開始決裂,雙方組成東西兩軍在關原進行火拼,史稱「關原合戰」。最後武斷派的德川家康擊敗了家臣石田三成,從而開始逐漸蠶食豐臣家在1615年的大阪之戰後,豐臣秀吉之子秀賴自盡,天下權勢皆歸德川家康。
  • 豐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一度被逼入絕境?小田原城最終未被攻下?
    摘要:豐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一度被逼入絕境?小田原城最終未被攻下?天正十七年(公元1589年),距離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只剩一步之遙,他只需要率領高達22萬人的大軍,徹底擊潰關東地區的北條家,之後順勢席捲東北地區,就能徹底掌控日本,成為第一位以武力方式徵服日本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