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提起日本的戰國時代,最出名的就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而且三人還都是從屬關係,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織田的部下,後來德川家康成了豐臣秀吉的手下。說實話,日本雖小,但那段戰國歷史真是精彩紛呈,笑料百出。戰場上縱橫無敵的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等最終都沒能奪取天下,而靠運氣勝敵的織田信長卻成了天下第一,信長死後,坐享其成的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但老烏龜德川家康熬死了豐臣秀吉,卻成了最後的贏家。不得不說,日本戰國歷史,真是有趣至極。

木下滕吉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猴子」豐臣秀吉的那些事吧。豐臣原名藤吉郎,沒有姓,父親早死,母親改嫁。豐臣秀吉原本是沒有姓的,因為身材瘦小,長相猥瑣被人叫做「猴子」。年輕時期豐臣秀吉流浪江湖,也曾以浪人的身份出侍多為領主,可惜終不長久。但正是這段漂泊的歲月,讓豐臣秀吉學到了許多豪族子弟不曾學到的本領。

後來豐臣秀吉出仕織田信長,做了織田信長的家臣。聰明伶俐的豐臣秀吉很快就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在擊敗今川義元的的戰鬥中擔任先鋒,戰後織田信長將家臣的養女寧寧許配給了秀吉。結婚後的秀吉也是織田家臣了,沒有姓總是不好的,於是就給自己起臨時了個木下的姓,自稱木下藤吉郎。
羽柴秀吉,此后豐臣秀吉跟隨織田信長徵戰四方,屢立戰功。在織田信長攻打美濃的時候,屢次受挫,豐臣秀吉受命建築防禦工事抵擋美濃進犯。豐臣秀吉徵調民工,一夜修成墨俁城,因此大受織田信長的賞識。在織田信長攻打朝倉時,淺井家背叛織田,聯合朝倉反攻織田信長,亂軍之中,豐臣秀吉親自殿後,保護織田信長安全撤離。逃出升天的織田信長從此將豐臣秀吉視為心腹,在消滅淺井之後,將他的領土封賞給了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從此一躍成為戰國時代雄踞一方的大領主。當上大領主的秀吉怎麼能叫木下藤吉郎這麼老土的名字呢?於是又一次改名,改成羽柴秀吉。

豐臣秀吉,接連擊敗今川,武田,淺井的織田信長已經成長為了日本最強的諸侯。此時對信長來說,統一日本也不過是時間問題。可惜老天並沒有給織田信長這個時間,信長的近侍明智光秀在本能寺發動叛亂,殺死了織田信長。事後的明智光秀擔心抵擋織田信長舊部群起圍攻自己,於是一面隱瞞信長的死訊,一面派人送信到西國最強的諸侯毛利家族,想要聯合毛利。可惜那時候豐臣秀吉奉信長之命,領軍討伐毛利氏,半路截獲了明智光秀的書信。於是迅速與毛利家和談,然後率軍火速返回攻打明智光秀,一舉將其擊潰,成為了擊敗弒主逆賊的英雄。

織田信長和他生前指定的繼承人織田信忠一同死於本能寺之變,織田家族內部為了爭奪繼承權陷入了內鬥。作為替信長復仇的英雄,豐臣秀吉得到了不少織田家族重臣的支持。豐臣秀吉先是擁護織田信忠的幼子織田信秀繼任家督,藉此為由,討伐擁護織田信長三子織田信孝的柴田勝家。待擊敗織田舊部中最大勢力柴田家族後,轉手反攻原本支持自己的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一度擊敗豐臣秀吉,可惜織田信雄單方面接受了豐臣秀吉的和解,導致德川家康也無力獨抗豐臣,選擇退兵。此後,豐臣秀吉基本上掃清了織田內部的反對派,繼承了織田信長的全部勢力。

實力大增的豐臣秀吉先徵四國,後收越中,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擊敗一眾強敵。此時的秀吉已經不滿居於信長之下,迫使天皇賜姓「豐臣」。織田家臣羽柴秀吉,搖身一晃變成了天皇賜姓的豐臣秀吉。順理成章的抹去了身上的織田影子,做起了號令天下的「關白」(日本攝政王)。
覆滅,做了關白之後的豐臣秀吉,有了號令天下大名的權力。消滅北條,降服伊達,豐臣秀吉很快就統一了日本全境。豐臣秀吉娶妻眾多卻無子嗣,便傳位給外甥豐臣秀次,自己做起了太閤,並且野心勃勃的要吞併朝鮮和中國。於是舉兵十四萬進犯朝鮮,很快就佔領了朝鮮都城。這時作為朝鮮宗主國的明朝發兵救援朝鮮,在兵強馬壯的中國軍隊面前,原本勢如破竹的日本大軍被打的一敗塗地,豐臣秀吉被迫選擇和談,並接受明朝的封賜。

戰前豐臣秀吉還動過遷都北京的打算,結果戰爭之後,不僅遷都沒戲了,自己的家底也打光了。而且六十高齡之後,愛妾茶茶夫人意外生了個兒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大權,豐臣秀吉不惜處死了外甥豐臣秀次全家,更是除掉了諸多家臣。等豐臣秀吉死後,攻朝之戰中置身事外的德川家康迅速消滅了豐臣家族,成為戰國時代最後的贏家。

白手起家的豐臣秀吉從一個浪人一步一步成長為統一日本的「天下人」,甚至得到了「豐臣」這樣高貴的姓氏。可惜卻因為晚年的昏庸,導致豐臣姓氏二世而絕,終成空談。不知道讀過此文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由聽雲歷史筆談獨家編輯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