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背後的軍師,出身淡泊的第一夫人,淺野寧寧

2020-12-22 戰爭事典

豐臣秀吉在日本歷史上是個特殊的存在。豐臣秀吉的發跡史,可以說是一個底層平民逆襲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輔助他平步青雲,直上九霄的,正是他的糟糠之妻淺野寧寧。

天正十五年(1587年)9月12日,剛剛升為從二品的淺野寧寧(又名豐臣吉子),在豐臣秀吉的安排下,帶著婆婆大政所從大坂出發,遷往京城的聚樂第。這是一次規模浩大的遷居行動,儀仗中有100具車馬,200乘轎子,500多侍女,以及堆成山的行李箱籠;不僅車馬坐轎和各種用具極盡奢華瑰麗,連保駕護航的大夫和武士,都穿著統一的火紅色衣服,極其招搖地向全天下炫富。這一行為相當於向世人宣布豐臣家是普天下最權威的家族,而豐臣秀吉的妻子淺野寧寧,在這盛大儀仗之中,也成了這個國家最高貴的女性的象徵。

這是在《豐臣家的人們》中,司馬遼太郎對寧寧出行的描述,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作為北政所的寧寧,出行的排場必然不會太小。而這一切,是20多年前,作為一個尾張鄉下女子的寧寧,做夢也難以想像的。

《豐臣家的人們》

1561年8月,時年14歲的寧寧嫁給了25歲的藤吉郎—後來定鼎天下的豐臣秀吉,此時還只是織田信長手下的一個足輕(最低等步兵),既沒有顯赫的身世,又沒有一官半職,自然也沒有土地和錢財。然而,寧寧的父親,織田信長手下的足輕頭目淺野長勝,卻極其看好他。淺野長勝認為藤吉郎為人光明磊落、頭腦靈活、積極向上、勇敢果斷,很受織田信長重視,即使目前只是小兵,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

豐臣秀吉甚至連娶親的新房都沒有,他少年時離家出走,與家人多年不通音信,連他的婚禮都沒有親人參加,只有臨近的好友前田利家和其妻阿松,前來賀喜。寧寧沒有計較這一切,就在自家的草屋中,鋪了木板,墊上草蓆,嫁給了這個農民出身的小兵。

這時,織田信長剛剛取得了桶狹間的勝利,處在擴張階段,他急需各種人才,並不斷提拔自己重用的人。豐臣秀吉在婚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姓氏「木下」,稱為「木下藤吉郎」,作為一個小頭目,他也急需物色自己的親隨。雖然混跡江湖多年,交遊甚廣,但那些江湖人士大多是無法作為親隨,進而培養成能帶兵打仗的將領的,因此他能依靠的只有親族。豐臣秀吉家中本就人丁不旺,母親改嫁後,他和繼父關係不好,很難藉助繼父背後的親族力量;弟弟小一郎又是此時家中唯一的男孩,很難爭取到。此時手下無可用之人,對豐臣秀吉來說是最大難題。

而他新娶的夫人—寧寧此時為他解了燃眉之急。寧寧住在尾張多年,連年的戰爭導致此地幾乎全民皆兵。寧寧生父原是織田家武士杉原定利,幼年時,寧寧和妹妹被送到姨母家,其養父淺野長勝也是織田手下的步卒頭目。這樣的家庭背景,使她擁有豐富的人脈,也讓她能夠為豐臣秀吉物色足夠的人手。

農民出身的豐臣秀吉,看中的不僅僅是寧寧的美貌,他更希望藉助淺野家的武士身份提升自己的地位,擺脫農民身份,但讓他更驚喜的是寧寧還為他招來了人才。

1570年,加藤虎之助,這就是後來的加藤清正,時年9歲,便隨著母親伊都來到了豐臣家,伊都是豐臣秀吉母親的同族姐妹。這時的豐臣秀吉早已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左膀右臂,跟隨信長出兵越前。得到織田信長的認可,由木下藤吉郎改名「羽柴秀吉」,各取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名字中的一字。豐臣秀吉常年在外徵戰,家政事務全權交給愛妻寧寧,寧寧肩負起了經營家業以及溝通親族的重任。加藤清正是由寧寧一手養大的,他是豐臣秀吉手下最有名望的大將,能徵慣戰,為豐臣政權立下赫赫戰功,是著名的賤嶽七本槍之一。

加藤清正畫像

加藤清正確實是可塑之才,在少年時開始追隨豐臣秀吉,作為豐臣秀吉的小姓(侍童),南徵北戰。他師承兵法家冢原小傳次,在刻苦學習和實踐中,終成為武藝高超又略通兵法的將領,將一柄片鐮槍使得出神入化。此後,豐臣秀吉又讓他到蜂須賀正勝和杉原家次處去見習,再接再厲,最終成為豐臣秀吉陣中的主力大將。

如果說豐臣秀吉是從才能上使加藤清正脫穎而出,寧寧則是從感情上使加藤清正從骨子裡對豐臣家有了歸依感。她恰如母親一樣的關懷,使原本沒有譜代家臣、勢單力孤的豐臣秀吉從零開始,有了一批誓死效命於他的武將。寧寧的性格豪邁正直,這也影響了這些在她庇佑下成長的年輕將領們。很多年以後,加藤清正作為熊本藩主,建成了「第一堅城」熊本城,以堅不可摧的意志和戰無不勝的戰績,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被譽為「清正公」,聲望很高,並在當地形成了一種「清正信仰」。

加藤清正的熊本城

福島正則也是豐臣秀吉在長濱時收入家中的,同樣如同兒子一樣被寧寧養大。他是豐臣秀吉叔母的兒子,小名市松,相當於豐臣秀吉的表兄弟,但因來豐臣秀吉家中時年紀幼小,也由寧寧照管。福島正則比加藤清正有著更加細膩的心思,最初作為豐臣秀吉的小姓和勤務兵,在徵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終在賤嶽合戰中嶄露頭角,一躍成為賤嶽七本槍之首。儘管歷史上對這位戰功卓著卻又棄義背主的大將褒貶不一,但他在內心始終是傾向豐臣家的,他將寧寧視為主母,將豐臣家當成自己家。

福島正則畫像

在長濱城開始就跟著豐臣秀吉的年輕士兵還有很多,其中還有13歲時作為質子來到長濱的加藤嘉明,他也是賤嶽七本槍之一,並且也得到過寧寧的照拂;淺井家臣脅坂安明的兒子脅坂安治,也是賤嶽七本槍之一,自然也是豐臣秀吉侍童中的一個。這些未來的將領們,此時在長濱,都得到了寧寧的養育與教導。寧寧仿佛開了一個寺子屋,這些年幼的孩子,是豐臣家未來定鼎天下的得力幹將。

此外,還有黑田官兵衛的嫡子黑田長政,德川家康的兒子結成秀康等,都作為質子被養在豐臣家,由寧寧照管,也與寧寧有著深厚的感情。

寧寧的義弟淺野長勝,在本能寺之變後,也開始跟隨豐臣秀吉。此人作戰勇猛,是豐臣秀吉的得力助手,他雖然軍事才能不如新秀們出類拔萃,但處理內政的能力卻是一流的;淺野長勝的兒子淺野幸長,也因為寧寧的緣故,得到了豐臣秀吉的信任,繼而因為戰功卓著,得到了豐臣秀吉的重用。

寧寧在桶狹間之戰後成為豐臣秀吉的妻子,再到豐臣秀吉經歷的每一次戰役,每一次建城,每一次晉升,她所養育,推薦的將領們,為豐臣秀吉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此時寧寧相當於豐臣家的軍師,是決定豐臣家命運的主宰之一。後期作為豐臣家繼承人的小早川秀秋,也是寧寧帶大的,他曾經為豐臣家打拼天下,並一度成為決定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由於豐臣秀吉常年遠徵,在長濱城的寧寧,實際上擔任了代理城主,除了管理日常政務,為遠徵軍提供充足的後勤供應,還接納著一切來投奔豐臣秀吉的親眷子弟,並撫養庇護著他們。本能寺之變時,豐臣秀吉匆忙趕去爭奪天下權柄,長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況,而寧寧作為女子,在此刻卻顯示出了武士家風,在最艱難的時候守護住了家門,使長濱城的年輕一代沒有遭到滅頂之災,保存了豐臣秀吉奪取天下,繼而成為天下人的火種。

如果將豐臣家比作一棵大樹,豐臣秀吉是埋下種子的人,那麼寧寧就是每天為樹澆水施肥,為它修剪枝葉,除蟲去病,照拂這棵大樹茁壯成長的人。在豐臣秀吉以武力平定天下的徵程中,獨具慧眼的寧寧與其他的側室夫人均不同,更確切地說,寧寧是他政治軍事生涯中的堅強後盾,也是奠定豐臣家基業的之一。

本文摘自《日本·軍鑑007:關原之戰-爭霸天下》

相關焦點

  • 豐臣秀吉的賢內助 寧寧能否在《九州劫》中再獲「北政所」之名?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三傑"之一,他從一介布衣到成為"天下人"的過程可謂相當勵志,然而這種成功卻是不容易複製的,除開豐臣秀吉個人的努力外也離不開其夫人寧寧的鼎力支持,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女人
  • 豐臣的光羽 無雙戰國主母寧寧傳奇一生
    《無雙戰國》以遊戲的形式為玩家呈現了日本戰國時代的英雄、名人,本篇將為大家詳述戰國三英傑之一豐臣秀吉的正室寧寧傳奇的一生,看她是如何坐鎮後方幫助豐臣完成統一大業。 寧寧是豐臣秀吉的正妻,也叫「於禰」或「禰禰」,一直被視為豐臣家武斷派精神領袖,雖終身未育,但卻一直作為母親照顧著豐臣秀吉培養的年輕武士們,支持著秀吉的霸業。秀吉成為關白後,被稱為「北政所」。
  • 猴子豐臣秀吉是如何求娶到戰國知名美女寧寧的?
    猴子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手下擔任侍者時 , 結識了一位名叫淺野又右衛門的家老。淺野又右衛門有三個女兒 , 長女叫阿戀,二女叫寧寧,三女叫良良。她們都不是又右衛門的親生女,是他老婆的侄女。老婆娘家杉原家家主死去,剩下三個愛女只能來投靠淺野家,淺野是個老好人,就都收養了。
  • 「日輪之子」,豐臣秀吉在織田家飛黃騰達之路
    戰國三傑之一的豐臣秀吉是一個胸懷大志,追求理想的一代名人,擅長籠絡人心的他在信長逝世後迅速接管天下,成為信長的實質繼承者,幾乎沒有太大阻礙的秀吉在短短幾年就統一了全日本,登上了天下人的寶座。秀吉出身卑微,只是尾張國中村的一介農民,對於給予他機會和賞識的織田信長忠心耿耿,把信長當成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看待,十分崇拜信長,在他心目中,信長就像是上天下凡的天神,不可侵犯。我覺得,「千金易得,良將難求「,信長如果沒有秀吉這個得力助手,天下布武也不會那麼順利。下面就讓小編淺談秀吉在織田家步步高升的經歷。
  • 豐臣秀吉出身低微,為什麼能統一日本,成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並稱日本戰國三傑,如果說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都是出身優渥的富二代,那麼豐臣秀吉的出身,簡直沒有辦法和他們相比,那麼他又是怎樣逆襲成功的呢?豐臣秀吉做事一向謹慎細心,而且非常上心,從他給松下嘉賓衛拿拖鞋一事,就可看出來。雖然拿拖鞋是件很簡單的事,但豐臣秀吉卻一絲不苟。天氣寒冷的時候,豐臣秀吉就會把拖鞋捂在自己懷裡,把拖鞋捂熱。
  • 日本惡之源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人,侵略擴張的第一個踐行者,豐臣秀吉長得很醜外號叫猴子,出身貧寒草根出身,豐臣秀吉所在的時期日本正處於內戰,戰亂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亂世梟雄,之后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感覺日本國力增強,這個時候豐臣秀吉決定要進行對外擴張,把琉球,呂松,菲律賓
  • 兩個女人的戰爭:斷送豐臣家250年基業,讓德川家康坐收漁利
    澱殿茶茶和兒子秀賴寧寧:豐臣家尾張派寧寧作為戰國三夫人之一,雖然看似一個女流之輩,但實際上卻很有自己的手腕,當年她以貴族之女自願嫁給還是足輕的豐臣秀吉在生活中的寧寧也是一個不怕事的主,有一次豐臣秀吉的在剛城主後居然飄飄然起來,主動瞞著寧寧納妾,還和當時的寧寧發生了矛盾,於是寧寧直接一封書信寫給了織田信長,最后豐臣秀吉讓織田信長給臭罵一頓。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德川方企圖取代豐臣政權,掌握天下。石田一方則針鋒相對,要擊敗德川,維持現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豐臣政權本部的主要將領,如福島正則,加藤嘉明,藤堂高虎,黑田長政,淺野幸長等人竟率部出現在東軍陣列。西軍方面,除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少數人等是豐臣本部將領,主要依靠的是依附於豐臣家一部分大名(日本實施封建領地制,擁有年收入一萬石以上封地的武士稱為大名)的兵力。
  • 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提起日本的戰國時代,最出名的就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而且三人還都是從屬關係,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織田的部下,後來德川家康成了豐臣秀吉的手下。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但豐臣秀吉果真只是織田信長殞命的得利者嗎?要想得出答案,就必須對豐臣秀吉進行細緻探究。01.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在生前,為了豐臣政權能夠平穩過渡,制定了諸多禁令,最為重用的就是禁止拉幫結派及私下聯姻。作為戰國時代的天下人,豐臣秀吉有足夠的眼光預見,如果這兩條禁令被違反,將會造成什麼後果。
  • 豐臣秀吉身邊兩位「天才軍師」,兩家之間延續數百年的友誼
    從真正的歷史角度來說,竹中半兵衛和黑田官兵衛都屬於智將的範疇,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獨立的軍隊,在需要的時候也經常直接指揮戰鬥,而不是像我們印象中的軍師那般,坐鎮後方決勝千裡之外,非要對比的話歷史上的周瑜和這兩位還是比較像的。
  • 豐臣家為何才持續30年:除家臣矛盾外,也和秀吉鳳凰男性格有關
    豐臣秀吉應該算是的日本戰國中的一個異類,在改叫豐臣之前,他的名字叫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對於豐臣秀吉而言他是勵志的,從一個小小的下級武士做到太閤可以說是上演鳳凰男逆襲。但不像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對於在當時注重血統出身的日本社會,豐臣秀吉的出身太差了。
  • 日本豐臣秀吉為何會看重寧波?
    織田信長基本統一了日本,可無奈經過本能寺一役,將星隕落,隨後便迎來了豐臣秀吉時代。在國內各大藩鎮被基本平定之後,豐臣氏把目光瞄準了朝鮮,計劃在佔領朝鮮之後徵服大明,繼而奪取印度,實現鯨吞世界的目標。在豐臣秀吉擬定的方案裡,拿下明朝之後要把天皇遷到京師,日本國內的大小事務統統交給自己的養子豐臣秀次,而秀吉本人則選擇坐鎮寧波,專事對印作戰事宜。
  • 《戰國無雙4》豐臣秀吉寧寧介紹 道具與家寶公開
    光榮特庫摩預定2014年3月20日發售的PS3 / PlayStation Vita遊戲《戰國無雙4》公開了「豐臣秀吉」 「寧寧」的新造型。●角色介紹黃金的天下人 豐臣秀吉(CV:石川英郎)
  • 豐臣秀吉侵朝,為何不派德川家康上陣,消耗其力量?
    關於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這一歷史事件,不僅為中外學界所關注,而且也屢屢在民間引發種種熱議。而在這些相關的研究與熱議之中,常常被人提及的一個問題,便是豐臣秀吉為何不派德川家康出兵朝鮮,以此來削弱自己的最大的敵人,以穩固豐臣家的統治。 然而,由於相關史料的匱乏,這一問題長期以來並未能夠獲得完美的解答。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日本統領豐臣秀吉:我要佔領朝鮮印度,統治中國,最後葬在寧波
    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有三個人,被稱為「戰國三傑」,他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攪弄風雲,各自留下了不少故事傳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豐臣秀吉曾經放言,自己死後要葬在寧波。 豐臣秀吉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 豐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一度被逼入絕境?小田原城最終未被攻下?
    天正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豐臣秀吉向關東地區的北條家,發出了列有五條宣戰布告的朱印狀。此次戰鬥的導火索是上野國的沼田領地。北條家與真田家在爭奪這個地區的主權,豐臣秀吉在同年七月介入仲裁,最後雙方以該領地的三分之二歸北條家,其餘部分交由真田家支配和解。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別看戰爭主要在朝鮮半島打,但「朝鮮」在豐臣秀吉眼裡,只是一個小目標。號稱「夢日而生」的他,滿懷著「三步走」的「徵服世界戰略」:第一步先滅掉朝鮮,第二步以朝鮮為跳板滅亡明朝,把北京「可供天皇御用」,他自己則要把寧波當「自留地」。然後還有第三步:揮師南下,吞併印度大陸,讓日本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