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的戰爭:斷送豐臣家250年基業,讓德川家康坐收漁利

2020-12-22 雨田觀史海

豐臣家之所以二代而亡,除了是因為豐臣秀吉崛起較快,沒有足夠的貴族底蘊和譜代家臣之外,更多的還在於豐臣秀吉本人或者說是他在子嗣問題上。本身豐臣家的本家木下或者羽柴家就是一個末等的小武士家庭,人丁不旺,再加上豐臣秀吉的兩個兒子又先後早夭,讓本就血脈薄弱的豐臣家更加雪上加霜,無奈之下豐臣秀吉只能選擇將自己的外甥——能力平庸的豐臣秀次選為候選人,同時還收養了小早川秀秋、宇喜多秀家等一眾養子。

豐臣秀吉戎裝圖

而正當很多人覺得豐臣氏政權要要過度給的秀次的時候,晚年豐臣秀吉居然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由側室茶茶生的兒子就豐臣秀賴。不過豐臣秀賴的出生也導致了豐臣家後院起火,最終在豐臣秀吉去世後,以側室茶茶和原配寧寧為首的豐臣家勢力的分裂,最終讓德川家康坐收漁翁之利。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澱殿茶茶和兒子秀賴

寧寧:豐臣家尾張派

寧寧作為戰國三夫人之一,雖然看似一個女流之輩,但實際上卻很有自己的手腕,當年她以貴族之女自願嫁給還是足輕的豐臣秀吉,就足以看出她的眼光。在生活中的寧寧也是一個不怕事的主,有一次豐臣秀吉的在剛城主後居然飄飄然起來,主動瞞著寧寧納妾,還和當時的寧寧發生了矛盾,於是寧寧直接一封書信寫給了織田信長,最后豐臣秀吉讓織田信長給臭罵一頓。

而在豐臣家掌權之後,因為本身沒有子嗣,所以豐臣秀吉收養了很多養子,而這些人多多少都和寧寧有關係,豐臣秀次雖然是秀吉的外甥,但卻和這個舅媽很親,甚至在公開場合還以母親之禮對待寧寧,小早秋秀秋從小就是被當成人質放在豐臣家,也是從小就是由寧寧帶大的(小早川是的寧寧的侄子)。至於豐臣秀吉政權中少壯派武將的代表——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等人也皆是寧寧一手帶大。

在那個的講究道義的戰國社會,寧寧對於的他們的恩情並不弱於豐臣秀吉。

北政所寧寧在開導小早川

在豐臣秀賴沒有出生的時候,豐臣秀吉確實是想要和寧寧關係很好的秀次接班,同樣也想提拔寧寧的一眾養子們,所以在攻打朝鮮這個「簡單任務」的時候,讓這些少壯派的二代們領兵獨當一面,也是想幫他們積累戰功,震懾德川家康等關東勢力。通過養子和近臣們鞏固豐臣家的勢力。

不過因為制衡原因,這些二代勢力因為和石田三成等文官勢力不對付。所以他們要圍繞在大房的寧寧身邊,這些人除了已經被處死的豐臣秀次,多數還是以和豐臣秀吉親自提拔的二代們為主(宇喜多秀家雖然參加西軍,但不屬於任何派系)。除了賤嶽七本槍、小早川秀秋,黑田長政因為和三成的矛盾也加入到裡面來。

這些皆是豐臣家發跡的尾張國出身,因此可以稱之為尾張派。而聚集在寧寧身邊,除了抱團取暖,因為這些人組成武斷派與石田三成的矛盾之外,也是這些人本身就想借著寧寧的影響力,推翻三成執掌豐臣家。

小早川秀秋和寧寧的關係情同母子

茶茶:近江派

和圍繞的在寧寧身邊的武將相比,茶茶本身作為織田信長的外甥女,勢力很弱而為了保護自己的孤兒寡母他們更傾於和幕僚派和家臣們組成的石田三成合作。而石田三成和茶茶組成的近江派系,因為控制了大阪城和豐臣秀賴,實際上也代表著豐臣家的正統。

不過在近江派系裡面的,石田三成和茶茶並非是鐵板一塊,本身家臣們的實力並沒有養子們和武斷派的實力強,雖然娘家織田家還有點的兵力但是明顯說是不夠看,再加上的三成等人的「脅迫」,茶茶最終走向了和寧寧的對立面。在關原合戰的時候的三成等人因為實力不夠,為了能對付德川家康,他們以茶茶的名義給西軍的毛利和織田家承諾了大量的封地。

這也從側面上說,依附於茶茶的近江派系或者新豐臣家,在實力比不上豐臣家老一代。

石田三成劇照

兩女相爭,德川漁利

豐臣家後來以大房寧寧和側室茶茶的鬥爭,最初還是本家人的鬥爭,不過在中間人前田利家去世後,雙方也徹底撕破臉,賤嶽七本槍因為新仇舊恨要除掉三成,他們選擇引入德川家康(天真的以為德川家康是豐臣家的忠臣),於是雙方爆發了關原合戰。寧寧等人推薦德川家康為東軍司令,但參加作戰的主力大多數的豐臣家的尾張勢力(福島正則、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等人),而西軍的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則是的茶茶的勢力。

最後這場決定戰國走向的關原合戰,更像是兩個女人在背後主導。

石田三成被選擇就義

當然了,這場戰爭無論誰勝利,原本鐵板一塊的豐臣家都受到了重創,失敗的西軍裡面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長,這兩個豐臣家的鐵桿家臣被處死,領地被回收,豐臣秀吉最忠心的養子宇喜多秀家被流放八丈島。但即使勝利的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也是元氣大傷,後期被德川家康架空,而黑田長政更是坑爹的代表。

關原合戰劇照

雨田君說

總之因為豐臣秀吉的子嗣問題,再加上前期自己沒有譜代家臣,在他去世之后豐臣家就逐漸分裂為寧寧和茶茶的矛盾,武斷派和幕僚派的矛盾,武將和文官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最終的被德川家康坐收漁人之利。

所以豐臣家的滅亡其實是從自己內部先開始的,或者說是的兩個的女人之間的鬥爭,間接的斷送了豐臣家的江山。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慶長三年(公元1598)八月,豐臣秀吉病逝,德川家康的態度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轉變。而前田利家之所以會被當成對手推出來,除了實力僅次於家康,更重要的是他本身是豐臣秀賴的輔政者,對德川家康公然違反太閤禁令的行為不能置若罔聞。因此前田利家在三大老和五奉行的授意下,在隔年正月,以詰問使的身份被派到德川家康身邊,對他的行為進行彈劾。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如今,淺野長政東山再起,與石田三成之間的矛盾無疑是綿延數年積怨下的結果。奉行之間的矛盾已然激化,而且他們更各自拉攏與自己親近的大名到自家陣營,豐臣秀吉死後不足半年,豐臣政權內部已經開始四分五裂,只是沒有進一步表面化。但有心人全看在眼裡,諸如德川家康這種老政客,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
  • 關原合戰和大阪之陣之外,淺井茶茶和德川家康還有3次博弈!
    豐臣政權的覆滅很多人指責茶茶,認為她做了太多錯誤的決定。當然,無論是關原合戰還是大阪之陣,茶茶都錯誤連連,但在這2場戰爭之外,淺井茶茶在和德川家康的3次博弈中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德川家以此向豐臣家討說法,要求道歉並滿足茶茶做人質、秀賴遷出大阪城等要求。
  • 德川家康統一日本,病逝後為何從久能山遷葬日光東照宮?
    摘要:德川家康統一日本,病逝後為何從久能山遷葬日光東照宮?德川家康是江戶幕府的第一任將軍,也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歷史人物之一。他結束長期的戰亂,為持續264年的幕藩體制奠定根基。當時武田信玄為攻進京都而進軍至三河,德川家康在三方原出兵攻擊但慘敗,僥倖死裡逃生。武田信玄死後,家康與信長聯手在長篠之戰中獲勝,擊敗武田勝賴,將駿河收為領地。1582年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身亡後,家康攻下甲斐與信濃,擴大自己的勢力。他一度在小牧長久手之戰與豐臣秀吉對峙,後來向豐臣秀吉稱臣。
  • 豐臣秀吉侵朝,為何不派德川家康上陣,消耗其力量?
    關於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這一歷史事件,不僅為中外學界所關注,而且也屢屢在民間引發種種熱議。而在這些相關的研究與熱議之中,常常被人提及的一個問題,便是豐臣秀吉為何不派德川家康出兵朝鮮,以此來削弱自己的最大的敵人,以穩固豐臣家的統治。 然而,由於相關史料的匱乏,這一問題長期以來並未能夠獲得完美的解答。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天文十六年,公1547年,以人質身份前往駿河的德川家康在途中遭到叛臣攔截,被帶到織田家待了兩年,直到今川家與織田家達成人質交換協議後,家康才最終抵達原本目的地駿河。面對信長包圍網的強大壓力,家康沒有背叛同盟,面對武田家的強大軍力,家康同樣沒有背叛同盟,可謂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同盟典範。不過這個情況隨著1582年的爆發的本能寺之變而改變。面對作為織田信長接班人的羽柴秀吉(豐臣秀),德川家康雖然曾經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其對決,但在秀吉統一天下的過程當中,家康如同對待信長一般,臣服於秀吉。
  • 日本歷史上,德川家康有名的家臣,德川的三天王都是誰?
    日本歷史上,有名的德川三天王都有誰,首先,從德川三天王的成員介紹!家康的家臣團!首先從德川三天王開始。三天王之一,井伊直政。首位擊球手,在大河電視劇女人城主直虎,作為直虎的養子登場的井伊直政」在本劇中,人氣演員菅田將暉飾演的角色,是成為話題人物。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 格局決定結局:目光短視的石田三成,將豐臣家輸給了梟雄德川家康
    認為如果不是小早川秀秋的倒戈和豐臣家盟友勢力毛利家的騎牆觀望,或許豐臣家中興有望,也不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故而後世的很多影視作品往往在敘事的時候喜歡將石田三成包裝成為一個忠義家臣的形象,而德川家康的則完全是一個玩弄權術的奸雄人物。因此民間就有了「勝利在東軍,正義屬於西軍」的說法。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一男一女兩個忍者,手中拿的不是刀,是兩個畫軸。介紹上說,過去這裡叫那古野城,日文的那古野和名古屋發音是一樣的(なごや),可能改成名古屋文字上更好看些。那古野城最早的建城時間大約在1521-1528年間,是為尾張藩藩主的居所。
  •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
    但除大阪之外的日本人,為什麼也不喜歡家康呢?是不喜歡他的近乎神經質的用心太深?睡覺的床榻下面用木條封死,怕有刺客潛伏。食物都要用火烤一下,怕有人下毒。不玩妓女,怕有梅毒,女人都從熟悉的身邊人下手。性交的時候忍精不射是他的專長。最晚年的時候,叫少女與他同床,倒並不是為了發生肉體關係,而是想吸取少女身上的充滿青春氣息的能量,以此來恢復自己的精氣。為此家康精力絕倫。61歲生賴宣。66歲生市姬。
  • 忠於豐臣家的石田三成能否在《九州劫》中獲得關原合戰的勝利?
    進入戰國的中後期在"太閤"豐臣秀吉死後,文官領袖石田三成看破了德川家康的政治野心,其決心以武抗拒德川家康的統治,進而維持豐臣秀吉的留下的政治遺產,就此雙方開始了關乎權力的戰爭。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關原合戰"中,石田三成帶領的西軍和德川家康帶領的東軍就此展開對峙,這時處於西軍一方的島津義弘提議發動一次夜襲,倘若成功或可決定戰爭的走向,而石田三成卻否決了這項提議,這又是為什麼呢?
  • 萬曆援朝戰爭後,德川家康受到啥刺激?連帶日本300年不敢妄動
    文/大飛在日本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有人問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如果杜鵑不啼叫,怎麼辦?"德川家康回答:"如果杜鵑不啼叫,那就等到它啼叫。"這是一個常常被引用於描繪德川家康其人個性的故事,在各種風評中,人們也喜歡用它論說日本人重視忍耐的文化。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無論豐臣秀吉,還是後來的德川家康,事實上本來實力都不足以在日本當時的政治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當時佔據如日中天地位的是織田信長,只不過明智光秀的一場「本能寺之變」讓織田信長這個一代梟雄頓時灰飛煙滅,頗有點「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意味。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為了抑制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與發展,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他們對待西方的態度明顯是非常世俗的:他們需要葡萄牙人帶來的各種器物以及先進的武器,卻不願意看到基督教對日本社會的改變。所以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德川幕府建立之後,德川家康需要一個更加鞏固的方式來將他的政權世代傳承下去。為此,德川家康作了很多努力。
  • 德川家康為何能輕鬆拿下關原合戰?豐臣家人心不齊,統帥缺乏魄力
    在被稱為決定日本走向的關原合戰中,德川家康率領的西軍擊敗了豐臣家家老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部隊,從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戰略格局發生改變,家康通過合戰將原本豐臣家的實力逐漸分化和瓦解,至此日本戰國也從豐臣秀吉時代的逐漸邁入了德川幕府時代。
  • 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他迎娶豐臣秀吉麾下大谷吉繼的女兒為妻,藉此強化與豐臣家之間的關係,接著在文祿三年(公元1594)左右成為從五位下左衛門佐。慶長五年(公元1600),31歲的真田信繁面臨關原之戰,真田昌幸不顧投靠德川方(東軍)的長子真田信幸,帶著信繁加入西軍,在真田家的居城上田城鞏固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