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提醒蔡英文:珍惜和平現狀 別誤判兩岸關係

2021-01-07 環球網

馬英九3月2日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表示,未來臺當局應在能源困境及經濟成長中找到平衡點。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馬英九昨天(2日)指出,5月政黨輪替後,有兩大議題值得深思,一是兩岸關係,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要用心珍惜並維繫兩岸和平現狀,絕不能輕率誤判;另一是能源政策,要打造一個最有利臺灣的能源組合,倉促廢核不是明智選擇。

臺灣六大工商團體與貿協昨天舉行聯合新春團拜,原邀請馬英九與蔡英文出席,但蔡英文另有行程,最終未出席,現場也未能出現「雙英會」。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致詞末段話鋒一轉,隔空對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提醒」,兩岸與能源將是新「政府」最大挑戰。

馬英九表示,近八年間,兩岸雙方籤了23個協議,雙邊首長見了7次面,互訪人次達1800萬,對陸貿易順差5500億美元,換算每年平均對大陸貿易順差約700億美元,如果沒這個順差,臺灣整體貿易順差會變逆差。

馬英九說,島內想增加外部投資,但外界對臺能源有疑慮,臺灣必須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國際減碳承諾」三前提下,打造出最有利的能源組合。

相關焦點

  • 馬英九辦公室批蔡英文「把兩岸繁榮視作理所當然」
    中國臺灣網6月4日訊 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陳以信今天(4日)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把馬英九當局7年打造的堅實基礎視為「理所當然」,以為現狀可輕易維持,卻迴避「九二共識」對於維持現狀的關鍵重要性。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主席、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於美國智庫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說聲稱,「承諾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以及「兩岸之間應該珍惜並維護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她將在這個堅實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
  • 馬英九警告蔡英文別招惹戰禍:別拿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開玩笑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與蔡英文圍繞兩岸關係隔空交戰數日。面對綠營組團圍攻,他26日再度提醒蔡英文「若堅持承受第一波攻擊,會給臺灣帶來很大的戰禍」。蔡英文請不出美國背書,就回嗆一句「別以為卑躬屈膝能換來和平」。連日來,綠營大佬紛紛加入「雙英論戰」。「副總統」賴清德24日稱,馬英九不應該活在過去,「製造恐慌,這比戰爭還要恐怖」。「行政院長」蘇貞昌25日批馬「當大官、領高薪還講這種話」,實在對不起臺灣人民。
  • 維持什麼現狀?馬英九公開質疑蔡英文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5日出席2015臺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開幕典禮,致詞時他再度質疑蔡英文提出的「維持現狀」說。(王錦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中排左)25日在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林永樂(右)陪同下出席2015臺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開幕典禮,馬英九向與會人士握手致意。
  • 蔡英文: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關係
    臺媒對蔡英文採訪: 維持現狀 「大選」結果的主流民意 問:很多人認為,兩岸關係會是民進黨政府的最大挑戰。過去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是以「九二共識」做為政治基礎,您的主張則是「維持現狀」,請問您未來要如何取得中國的理解,真正做到維持現狀?
  • 馬英九質問蔡英文要何現狀:為何批我「親中賣臺」
    原標題:馬英九質問蔡英文要何現狀:為何批我「親中賣臺」5月7日,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兩岸互動與交流--歷史時光迴廊特展」開幕典禮。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中新網5月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今天五問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包括到底要什麼樣的現狀等。
  • 馬英九問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 如何維持現狀?
    華夏經緯網1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27日說,民進黨7年多來霸佔主席臺93次,是世界紀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能接受九二共識,如何讓兩岸和平發展。       據報導,馬英九27日下午前往桃園市中壢區參加平地原住民廖國棟桃園市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 馬英九完成最後一塊立碑「拼圖」 兩岸關係感謝辜振甫擔憂蔡英文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為兩岸和平紀念碑主持揭碑儀式(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據香港中評社4月29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9日上午11時為金門的兩岸和平紀念碑主持揭碑儀式。他致詞時肯定1993年4月27日至4月29日舉行的新加坡「汪辜會談」,對於兩岸和平的貢獻。
  • 臺學者:蔡英文別低估大陸的統一意志 玩文字遊戲無助改善兩岸關係
    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李正修8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在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任後就處於低蕩冷和狀態的當下,大陸對臺策略的每一步都將牽動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蔡當局應當審慎因應,儘早提出對策,不能低估大陸在祖國統一大業問題上的意志。
  • 蔡英文要"維持兩岸現狀" 臺灣陸委會:不是她說了算
    另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對於備受關注的兩岸關係問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26日)會見賓客時表示,自己上任7年來,兩岸關係已改善到兩岸分治66年來,最穩定、和平的狀態,無怪乎目前島內3為「大選」候選人都主張兩岸關係要「維持現狀」。馬英九稱,「維持現狀,就是我們7年來所創造的一個現狀,我是感到很欣慰」。
  • 蔡英文的「維持兩岸現狀」真能走下去嗎
    就拿蔡英文聲稱以「中華民國憲法」維持兩岸現狀的政見來看,選前呼攏選民,說「勝選後,中國大陸會靠攏過來,連美國都沒有話說。」換言之,蔡英文當時的盤算是,只要拿到島內政權,大陸將因現實需要而與民進黨當局對話。  結果呢?中國大陸在蔡英文宣示就任當天,就宣布中斷與馬英九當局所建立的所有官方與非官方溝通管道,等待蔡英文「完成試卷」。
  • 美國告誡蔡英文:要沒有馬英九的馬英九路線
    8年前那篇對執政當局疾言厲色,今年這篇,不但肯定執政當局的兩岸政策,並且希望未來不論誰執政,都能延續現行政策。2007年那篇文章,反覆提醒臺灣人民勿受陳水扁政府的「入聯公投」所蠱惑;今年這篇則是一再強調兩岸穩定之重要,等於明白告訴民進黨領導人蔡英文:美國要的是沒有馬英九的馬英九路線。
  • 蔡英文馬英九同臺出席活動 互動冷淡未握手
    海外網10月10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前領導人馬英九10日上午同臺出席活動,兩人互動頗受外界關注。據報導,蔡英文在活動上發表演講後,回到座位上僅微微向馬英九點頭,兩人沒有握手,更沒有太多互動。蔡英文10日上午出席活動並發表演講。
  • 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變調
    尤其表面看似風平浪靜的兩岸關係,暗地裡其實暗潮洶湧,民眾其實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苦悶。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社評文章指出,臺海兩岸正在試探彼此的底線與耐心:馬英九當局設立的兩岸官方熱線至今仍未接通,海峽兩會的接觸成臺灣開向大陸的單行道,許多民間交流也遭受波及而中斷,更不用說深受其害的觀光旅遊業。一方面,大陸仍等待蔡英文完成「考卷」,不過逐漸失去耐性。
  • 馬英九喊話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 讓兩岸共存共榮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評社6月11日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1日參加中華兩岸文化經貿交流協會主辦的「兩岸經濟論壇」時表示,蔡當局當下最該做的就是恢復兩岸互信,兩岸關係倒退造成非常大困擾,從工業、農業到觀光業都是,本來兩岸可以共存共榮,現在卻變成像仇人一樣,我們大可不必這樣,蔡英文就堅定做個髮夾彎(指改變態度和做法),接受九二共識,讓兩岸可以共存共榮。
  • 紀碩鳴: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須面對現實
    核心提示:到現在為止蔡英文還是仍然堅持她的維持現狀,但是不維持九二共識的現狀,我們都知道兩岸營造的和平環境就是因為有九二共識作為一個基礎,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在馬英九執政的時期創造了一個和平環境
  • 蔡英文將兩岸關係搞得一塌糊塗!馬英九不滿其行為,現身怒斥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在2020年臺灣大選到最後衝刺階段,臺灣地區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陪同第11選區立委候選人,上街為國民黨選舉助威。之後馬英九對於林靜儀所說一些言論表示不滿,因為其內心想法暴露出企圖叛國,當然這也是民進黨的主張。其實對於李永萍的立委選情,馬英九表示非常有信心,並且他認為要想真正改善兩岸之間關係,還得是國民黨執政。馬英九選前掃街助力國民黨在1月7日馬英九陪同立委候選人李永萍上街,其目的是為該候選人拉票。
  • 馬英九斥蔡英文涉兩岸言論:臺當局的責任是「避免戰事發生」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20日電昨日(19日),馬英九在出席活動時被問到如何看待蔡英文叫囂的「不迴避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臺灣已做好準備」言論,馬英九表示,這是蔡英文當局個人的看法,並稱「做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責任,是要避免戰事發生
  • 臺媒:蔡英文對馬英九兩岸成效不甘心
    蔡英文昨天放話批評馬英九。為此,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刊載點評指出,馬英九上任後,因兩岸關係改善,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得以擴大,不僅沒有放棄爭取臺灣的機會,更擴大了機會。蔡英文放話是基於她與馬相形見絀,心有未甘。
  • 馬英九:「九二共識」是兩廂情願 不是一廂情願
    馬英九辦公室人士也說, 「九二共識」維持臺海穩定,並獲國際認同,馬英九更希望繼任領導人能夠維持此一路線。  馬辦人士表示,馬英九視察陸委會的行程,早在今年初即已排定,目的是紀念汪辜會談22周年,以及連戰登陸破冰舉行「胡連會」10周年,並非為國民黨朱立倫主席訪問大陸而特別安排。馬英九談話,將會闡述「九二共識」的內涵精神,與當前對兩岸關係的重要意義。
  • 蔡英文執政後臺灣新生兒減少3萬2千人?馬英九:兩岸和平是關鍵
    他並指出,若經濟情況不好,還有「一例一休」、「軍公教年改」等,都會有影響,也有學者稱馬時期兩岸和平,大家願意生育,但若是軍機飛來飛去,恐怕生育意願就不會很高,「這不敢講有百分之百的原因,但多多少少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