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終身職業,但可悲的是,許多父母在沒有經過任何培訓的情況下就上崗了。
"願每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在電影《何以為家》的結尾,熒幕出現了這樣一段文字。
就是這樣一部文藝片,引起了觀眾深深地共鳴,給每個人心中留下了沉重的一擊。故事的開始,主人公12歲的男孩贊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他們生下了我"。
贊恩出生在黎巴嫩的一個難民家庭,在幾平米的家中,爬滿了贊恩的兄弟姐妹,即使這樣,父母也沒想過停止生育後代。
為了養家,贊恩承擔起家中的所有家務,起早貪黑地搬東西,不知疲憊地照看弟弟妹妹,毫無未來可言。
為了改善生活,父母將妹妹隨意賣給了舉止怪異的老男人。在父母眼中,幾隻雞就能換走自己十月懷胎的女兒。
顯然,贊恩的父母並不知道生而不養對孩子一生造成的傷害有多大。故事的結局,贊恩通過好心人的幫助來到了挪威,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贊恩是幸運的,他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但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這種情況,敢於進行反抗的子女並不多。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一位二十幾歲的女孩在深夜痛苦哭,視頻下方配有這樣一段文字。
"打工6年存了20萬,卻被媽媽拿去給弟弟買房,媽媽說'你一個女孩子,瞎折騰什麼。'"。
母親的做法,無疑深深地刺痛了女孩的心。也許在母親看來,女兒就是用來貼補家用的。
出生在這樣的原生家庭的孩子多半是存在心理缺陷的。
辛苦打工攢下的20萬可能是女孩對未來生活的唯一希望,母親將這筆錢拿走並用來給弟弟買房的做法,不但熄滅了女兒對未來的憧憬,也令親情變得岌岌可危。
視頻中女孩的遭遇猶如現實版的"房似錦"。
獨自闖蕩上海的房似錦為了能在大城市立足,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多年來,母親經常以各種藉口向女兒要錢,身為子女,房似錦沒有一次拒絕過。
母女間的親情也在這一來一給中漸漸淡化。曾有這樣一個片段,母親為了給弟弟買房子,揚言如果女兒不出資100萬,自己就要親手毀掉她。
當然,房似錦拿不出那100萬,而她的母親卻真的不遠千裡來到上海,當著所有同事的面,逼迫女兒籌足這100萬。
在劇中,房似錦很少會笑,原生家庭帶來的壓力絲毫不給她喘息的機會。
在以"孝"為名的物質給予中,通常要自我付出的都是女兒。儘管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精神文明仍未達到該有的高度。
在很多人眼裡,"重男輕女"仍舊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不容改變的規矩,而女孩的存在則意味著要進行無盡的自我犧牲。
生而不養,父母確實有錯,但在一些守舊的父母眼裡,女兒再好,也比不過不求上進的兒子。
傳宗接代便是兒子唯一的任務,此項任務完成,便功蓋家族。即使女兒再優秀、賺再多錢,也只是兒子的陪襯、必要時兒子物質財富的提供者。
於是,這場家庭互助式的吸血活動便從女兒出生的那一刻匆匆開始,受害者從一開始便註定是女兒。
2016年,演員徐婷在眾人的嘆息中結束了生命。這位默默無聞的女演員之所以被大眾知曉,並不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有多火,而是源於她吸血式的家庭。
她的一條微博曾佔據熱搜很長一段時間。
在那條微博中,她描述了自己患病以來的經歷。這樣一個熒幕前光鮮亮麗的活力少女,在自己生命的26年中並沒有為自己活過。
家中兄妹眾多的她從上大學起就開始承擔養家的重任。為了弟妹的學費、父母的債務,即使累喘不過氣,徐婷也沒有停止高強度的工作。
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自己才真正有了解脫的感覺。被確診後,家人竟然勸導女兒不要選擇進行正規的醫院治療,而是採取一些不科學的低成本治療方法。
女孩在生命的晚期也依然相信家人是愛她的。10年裡,一人養活家裡的8口人,被家人吸血太久的女孩在離開世界的最後一刻,才感覺到放鬆。
不知從何時起,如何回報父母的愛以及子女對父母盡孝的程度開始與物質掛鈎,而在這種情況下,女兒往往要付出更多。
即使不再呼喚女權,社會也應該重視對女性價值的平衡。
大部分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缺少父母的關愛,便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更多的財富價值,在進行物質付出的同時,她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愛,可是在父母眼裡,女兒養家就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不出錢,便是不孝。
其實,對父母無條件的服從並不是孝順的表現,恰恰是這種舉動令故事中的父母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習慣於伸手,手便會伸得越來越長。長此以往,在榨乾女兒的同時,也會割裂僅剩的一點親情。
原生家庭究竟能帶給女孩多麼深刻的痛,永遠要超乎想像。在許多家長眼裡,兒子是家庭的傳承,女孩生來就要面對不公。
但性別不該成為被輕視的理由,努力反抗父母強加在自己的偏見,才能真正變得更加強大。
願每個勇敢的女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作者 | 扎心師鄭實
一個三觀比五官還正的情感老司機,關注我,帶你走出情感困境。
圖片來源 | 網絡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