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買房,錢不夠,你那能湊點不,你爸打工了就還你們。」沒工作的我湊出了20000,卻引起了愛人不滿。
我知道借錢給母親,愛人不願意,家裡只有他一個人上班,也各方面在省錢。
但是,我不能看著60歲的母親為了給弟弟在城市裡買套房,愁白了頭。
我沒有大能力,孩子還小,只有這2萬塊錢,我一點點攢下的。我不指著母親說的還錢,這錢就當給母親了。
終於,在各方面拼湊下,父母弟弟終於給弟弟買上了房子。
而我的老父親,又開始了外出打工的日子。
看著幼小的孩子,我說:兒子,快快長大,長大我就去找份工作。這中間,愛人對我也是各種不滿,覺得我不顧家裡。
一年後,母親拿著2萬元錢給了我。「這是你爸外出打工掙的,你們家裡緊張,先還你們,不緊張的緩緩再還。」
「媽,那錢就是給你們的,不是說了嗎,用不著還。」
「說的借就是借,再說你又沒上班,正花錢的時候。你爸現在還能動,能掙錢呢!」
接過了這2萬元錢,愛人知道後,對我好了很多。但是,我的心裡卻一直很難受。
這是發生在朋友身上的故事。
這樣的父母其實真的很不錯,買房錢不夠,肯定得借,但是即使是女兒的,也很快歸還了,減少女兒家庭矛盾。很多父母都是這樣,不給子女填累,只要能動,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掙錢。
朋友也不是傳說中的「扶魔弟」,在面臨父母給弟弟買房子錢緊張的情況下,肯定要自己盡一份力。只是這種家庭財產可以和愛人多多商量,爭取他的支持,減少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