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帳核算就是記錄日常企業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不管是有發票還是沒有發票,都要進行帳務處理,到了月底的時候核算成本,結轉損益,核算出利潤。內帳主要是做給企業老闆看的,內帳需要票據入帳,內帳票據不一定是要發票,收據或白條都可以,內帳是沒有風險的;前提是所有票據必須有正規與合理的流程,特別是費用與支出單據,必須有相關領導籤字,要有老闆的同意才可以支付,否則責任自負。有很多剛入職場的新手會計對於內帳的帳務處理不是很明白,主要體現在兩大塊,一個是在做會計分錄上,還有一個就在稅費核算方面。今天與大家分享關於內帳會計分錄的核算要求及稅費核算的相關帳務處理。
一、內帳會計分錄的核算要求
要根據業務的真實性來做會計分錄,雖然不以發票為中心,但相關的票據一定要有相關領導的籤字;同時還要遵行企業內部的標準,尤其是費用報銷要按照企業的內控標準範圍內執行,內帳會計要做好管控工作;關於內帳會計分錄的科目設置需要跟企業外帳的會計科目一致,外帳是怎麼設置的內帳就要怎麼設置,不要突發奇想自己去編會計科目。要根據小企業會計準則來設定對應的會計科目,一級科目不可以隨意變動,二級科目可以根據企業需要進行增設和管理。
二、內帳的稅費核算
關於內帳的稅金處理,很多新手會計都有疑問,既然內帳不用面對稅局,那要不要進行稅費核算呢?內帳可以核算稅也可以不核算稅,這個根據企業的要求做相應的帳務處理就可以。如果是不核算稅費的,對增值稅在購銷的時候全程都不核算,以價稅合計金額入帳;其他的稅種也不用計提,稅費只在實際繳納後,作為費用核算。如果你新去到一家企業做內帳,企業的帳務沒有核算稅費,不要貿然的去說人家做錯了,內帳核算不核算稅費是根據企業內部規定,沒有硬性的要求,下面與大家說說內帳會計不核算稅費時的帳務處理:
採購環節帳務處理借:原材料/固定資產/費用類貸:資金類/負債類科目銷售環節帳務處理借:應收帳款或資金類科目貸:主營業務收入註:採購與銷售環節做會計分錄時均為價稅合計的金額。繳納稅款(內帳在核算的全過程都不核算增值稅,也用計提,實際繳稅時計入費用)借:管理費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附加稅等貸:銀行存款如果老闆一定要求內帳也要先核算和計提增值稅,那麼就要按照外帳的步驟一步步做好就可以;只要老闆沒有硬性要求要按正規劃出內帳報表,內帳稅費是可以不核算,實際交納的時候費用化處理,至於其他的科目外帳怎麼做,內帳就怎麼做。內帳會計與外帳會計主要就是在票據上的要求不一樣,外帳要求一定要有正規發票才能入帳,內帳只要有領導批准的單據都可以入帳;還有一點就是內帳會計接觸不到稅務申報的工作。
我是一名職場老會計,與你分享最接地氣的工作經驗,工作中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留言,文章版權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分享給其他需要的人,↓↓↓下方點★★★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