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嘯天
迪士尼貴為好萊塢電影製作頭把交椅,左擁漫威,右攬盧卡斯影業(《星球大戰》),還有皮克斯,已經賺得盆滿缽滿。除了這些收購來的分部,迪士尼本部的表現依舊不俗。
儘管迪士尼本部的原創影片不咋滴,但IP改編卻屢有上佳表現。今年內上映的《阿拉丁》與《獅子王》都大獲全勝。年底還有來勢洶洶的《冰雪奇緣2》,還有明年初要上映的《花木蘭》,都已賺足了期待,大有狂收票房之勢。
不過,迪士尼也不是每次都是勝利者。只在2019年,前就有《小飛象》折戟沉沙,後就有《沉睡魔咒2》的踉踉蹌蹌,步履蹣跚。
其實,多看幾部的話,做個對比,會發現規律還是很明顯的。當野心超出控制範圍時,就會脫軌,出現連迪士尼都倍感無奈的結果。
迪士尼一直有自己的拍片規則,基本上就是不拍限制級影片,不直接拍攝殺戮鏡頭,絕不會鮮血四濺,而且沒有髒話,主要走溫馨的合家歡模式。因此當DC大玩黑暗風時,漫威影片卻依舊充滿了歡聲笑語。也因此當福斯併入迪士尼後,喜歡死侍的人都慌了,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玩了?因為死侍違背了太多迪士尼的既有法則了。
儘管漫威也有《黑豹》這種史詩級的作品,但總體數量極少,大都是小格局之下的作品,合家歡也很難展現出家國大格局來。《阿拉丁》與《獅子王》看起來都是在講家國故事,但內核還在關於成長,還是固守著溫馨的童話小格局。
迪士尼改編自己的IP,基本上也走兩條線,一條就是在原作基礎上進行升級,故事的格局依舊是原有的模樣,《阿拉丁》《獅子王》,乃至近兩年大爆的《美女與野獸》《灰姑娘》;另外一條路徑就是對原作進行顛覆,故事內核不變,但故事的走向變了,典型的例子是《冰雪奇緣》及《沉睡魔咒》,還有《白雪公主與獵人》。《冰雪奇緣》改編自安徒生的童話《冰雪皇后》,但是它改變了公主最終一定要嫁給王子的格局,變成了女孩勵志成長劇,加上好聽的音樂,一夕爆紅。《白雪公主與獵人》是增加了童話裡角色很小的獵人的戲份,結果也不錯。
《沉睡魔咒》也是如此,改編自格林童話《睡美人》,原作裡的「真愛之吻」對於絕大多數從孩子成長過來的人都很熟悉,於是影片進行了大膽的改編,真愛之吻也不必一定是王子,而是同樣具有真心的女巫。不僅將成功女巫洗白,還賦予了新意。傳統童話裡的王子都成了配角。但故事對愛心的追求沒有變,只是故事的走向變了下,就大獲全勝。這種格局就是典型對人性的呼喚,是內在的小格局的展現,表現的是細膩的感情戲,很容易打動人。
但是,乘勝就想追擊,這是資本逐利的本性,卻未必一定能行。《白雪公主與獵人》的續集《獵人:冬日之戰》就差強人意,《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集《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也不怎麼樣。現在,《沉睡魔咒2》也是如此。
2之所以2,都是強行升級惹的禍。第1部是小格局,到了第2部偏偏升級到了沒邊的程度,跨度太大,扯到了蛋,垮塌也就難免。
《沉睡魔咒2》裡也有被詛咒了的沉睡的人,這次變成了國王,貌似也中了女巫的詛咒,但實際上都是邪惡的皇后搞得鬼,想要發動戰爭,擴大疆域。故事的格局,改變了第1部裡對於個人內在真心真意的追求,變成了國家之間的戰爭。女巫所在的鳥人國度,看起來就像印第安人,而人類的國度則類似西進的白人力量。古老的魔法在現代科技面前不堪一擊,更將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之間的對決展現了出來。這種衝突,已經有點史詩劇的模樣了,與第1部比起來,跨度實在是太大了。喜歡追求人性小格局的人,很難一下接受。
畢竟,人性格局與史詩格局之間的觀眾,很大程度上並不重合。《沉睡魔咒2》這樣改,幾乎是得罪了喜歡第一部的觀眾,同時先入為主的觀念又無法影響到新的觀眾。尷尬之處,就這麼來了。
在之前的宣傳中,宣傳點又集中在了安利吉娜·朱莉身上。是的,朱莉很久沒有好好演電影了,做導演上癮。但這只能算花邊,卻作為宣傳的主打,就不對了。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就是這樣的。
不僅《沉睡魔咒2》如此,表現不盡人意的《小飛象》同樣如此。《小飛象》原版動畫展現的是種族歧視下的個人成長,是不畏艱難險阻,勇敢成長的勵志故事。新版作品不太好展現種族歧視,故事的格局就變成了傳統文化對抗資本主義的格局,這個步子也邁得過大了,完全改變了既定的設置,讓喜歡原作的人無法喜歡起來。原作是內指的小格局,新作變成了對抗性的大格局,還無法自圓其說,失利就在所難免。
眼下大家期待的《冰雪奇緣2》,還有《花木蘭》,從內容預告上來說,都走出了原作中呈現的舒服區,到了更大更遼闊的方向上走,這種改編,真讓人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