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歐洲人的世界地圖
材料二:World和天下
在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之前,我們這個地球上,實際上存在兩個世界。一個,是西方由於地理大發現、資本主義市場體系的建立和1648年10月《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所確立的世界(world)。另一個,則是中國的天下。
中國的天下,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像穹蓋一樣,籠罩著大地。地上的中心,對應著天的穹頂。而這個中心,就在中國的中原地區,所以中國是中央王國。中國不僅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心,而且在文化上也是中心。正因為這文化的中心地位,所以,中國的帝王具有絕對的權威,是地上所有王國的權威合法性的來源。
——張鳴《開國之惑》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840年前歐洲人和中國人在認識世界方面的異同,並指出其差異的主要原因。(8分)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在形成和鞏固「世界(world)」體系過程中的主要途徑或方式。(8分)
【解析】
(1)根據材料一中歐洲人繪製的三幅地圖可以看出,在歐洲人的眼裡世界的中心在歐洲,地圖也沒有繪製出世界的全部,再據材料信息歸納概括即可:分析差異的原因應該從歐洲和中國兩個角度分析,歐洲則因從歐洲開闢新航路開闊了歐洲人的視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等角度分析;中國應從中國古代因國力強盛、經濟形態的封閉性、思想意識保守等角度分析。
(2)途徑或方式可以從開闢新航路、進行文藝復興等思想解放運動、進行工業革命、進行全球擴張、發動侵略戰爭、進行殖民爭霸戰爭、籤訂劃分勢力範圍的條約、通過興辦學校、資助教育等途徑或方式以及這些途徑或方式在形成和鞏固「世界( world)」體系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回答。
【參考答案】
(1)同:古代對世界的認識僅限局部;以自己為中心認識世界(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2分)
異:歐洲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客觀、成熟;中國一直以中央中心自居(固守「天朝上國」觀念)。(2分)
原因:歐洲開闢新航路的過程中發現了以前未知的地區;人文主義傳統(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潮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中國古代因國力強盛獲得較高世界地位;經濟形態的封閉性,思想意識保守。(4分)
(2)途徑或方式:開闢新航路,出現了世界市場的雛形;進行文藝復興等思想解放運動,激勵人們去探索世界;進行工業革命,進行全球擴張,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動侵略戰爭,建立起殖民體系;西方國家進行殖民爭霸戰爭,籤訂劃分勢力範圍的條約;通過興辦學校、資助教育等手段傳播西方價值觀。(8分)
【知識拓展】
1.形成
所謂「天朝上國」的觀念,源自中國古代以「華夷之辨」為核心的儒家「天下觀」。
天朝上國的觀念,最初形成於上古時期。究其起源,有學者認為天朝觀念最初形成,不過是華夏民族的自群體優越感。地處黃河流域以漢族為主題的華夏文明,在相對封閉的區域中最先擺脫野蠻和蒙昧的狀態,建立了比其它群體較高的文明,產生了最初的自群體優越感,並進而提出「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認為華夏文明是高貴的,具有倫理道德,「四夷」是落後的、野蠻的,不僅沒有倫理道德,而且尚未脫離野性。
秦統一六國後,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的混亂局面,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的新王朝。秦的統一,使得國家的實力得到增強,逐步確立了在東亞地區的核心地位。漢武帝時期,通過武力解決匈奴問題之後,中國在東亞地區的核心地位得到鞏固。此後,能否「四夷賓服、萬國來朝」成為統治者是否英明、王朝是否盛世的標誌,甚至是其政權合法性的來源之一。此後,每個新王朝建立都要「詔諭」屬國向自己稱臣納貢,至漢唐時期朝貢體制基本確立。
到了明朝,朝貢國的數量、分布地區的廣泛程度以及朝貢的頻繁程度,都遠遠超過了前朝。例如,規定朝鮮一年三貢,琉球二年一貢,安南三年一貢,日本十年一貢。統治者在屬國的「稱臣納貢」之下,國家的尊嚴得到滿足,對進貢者的「薄來厚往」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清軍入關後,滿清成為「天朝」的繼承人,理所當然地成為「華夷秩序」世界中的「天下共主」。在乾隆、嘉慶兩朝編制的會典中,甚至將音厄利亞(英國)、拂朗察(法蘭西)、意達裡亞(義大利)在內的「西洋」,也列為朝貢國家。1793年,乾隆帝在接見喬治・馬嘎爾尼率領的英國使團時,拒絕了英國通商、在中國開設使館的請求。天朝上國的觀念根深蒂固。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天朝上國」這一歷史概念內涵主要是(一)在與周邊國家的交往中,中國統治者自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是唯一的文明國家,周邊國家都是「蠻夷」或者「屬國」,這就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他國為藩屬的「宗藩體制」;(二)「蠻夷」或「屬國」應當定時向中國進貢,而中國為了顯示大度和威嚴,對於來貢國給予「薄來厚往」的待遇,這就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制」。
2.原因
(1)中國古代因國力強盛獲得較高世界地位;
(2)小農經濟形態的封閉性;
(3)思想意識保守。
中國古代外交史專題
每日一解:均勢外交
2018年高考歷史熱點七: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
新中國的外交
每日一解:華夷思想每日一解:華夷思想
微信公眾號文章搜索小技巧
微信公眾號文章查找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