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鬥米只能趕一場」

2021-02-23 珙桐納雍


"路嫂"李豔     

「一鬥米只能趕一場」

  

既要照管隔代的爺爺,又要侍候生病的丈夫,有人勸她放棄,她卻堅定說「不」。26年來,被納雍縣公路管理段職工稱為「路嫂」的李豔對親人不離不棄,用行動詮釋了一句大白話——一「鬥米只能趕一場」

「一鬥米只能趕一場。」

農村人表達「專一」、「執著」,往往愛套用這句話。

而這句話從納雍縣寨樂小學教師李豔嘴裡表達出來,則多了一層質感——

26年來,在多次輾轉遷徙中,她可能落下一些物品,但病中的丈夫、年邁的爺爺,始終沒有落下。

為愛堅守,李豔人生的「一鬥米」,真的「只能趕一場」。

1.

她被命運打了兩記「耳光」

   

李豔的丈夫叫羅連平,是納雍公路管理段的一名職工。

丈夫管「路」,李豔就是當然的「路嫂」。

1986年6月,羅連平入職化作道班,成了養路工人。

羅連平是幹活好手,山歌也唱得好。抽閒等空,他每每會去幫木花村的姑娘李豔插秧、鋤苗,兩人暗地裡播下了愛的種子。

1990年,在寨樂鄉松林小學代課的李豔與羅連平在老家舉行了婚禮。第二年,第一個孩子出生,第三年,第二個孩子出生。

一個是養路的「歌王」,一個是教書的「路嫂」,外加可愛的孩子,這本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災難毫無徵兆地降臨到了李豔和羅連平頭上——先是第一個孩子患病早夭,後是羅連平突患精神分裂症。生活左右開弓,連抽了李豔兩記耳光,把她打懵了……

羅連平這一病,就是20多年。

上有老,下有小,羅連平又長年要人照顧,但李豔卻默默地把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把丈夫和老人照顧得周周到到。

2.

火災後,她成了「頂梁柱」

回憶起過去的20多年光陰,李豔臉上流露出的,有歲月苦澀,更有積極向上。

患病20多年的羅連平,一直在給李豔增累贅,添麻煩。

李豔夫婦的老屋旁邊有個廁所,是玉米稈蓋的。患精神分裂症那年的臘月二十七,羅連平一把火點燃廁所。火借風勢,急劇蔓延,把聊勝於無的老屋燒成了廢墟,原本困頓的家庭雪上加霜。

火災後,納雍公路管理段送去米和肉,左鄰右舍送去鍋碗瓢盆,在臨時搭起的窩棚裡,李豔帶著病中的羅連平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勉強過了一個悲戚的大年。

俗話說:叫化子也有三天窮年。可李豔等不及三天窮年過去,大年初二就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搭梁造屋,把自己搭進了生活裡,搭成了一個家的「頂梁柱」。

3.

丈夫仍是「隱形定時炸彈」

新建的房子立起來了,炊煙又重新飄上屋頂,日子又重新啟航,但生病的丈夫仍然「是顆隱形定時炸彈」,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把李豔拖垮。

1998年深秋,因服藥過量,羅連平生命垂危。羅家人建議李豔放棄治療,李豔搖頭:「不到最後,我決不放棄。」

她一個人抱著羅連平,搭上了開往納雍縣城的班車。

人送到醫院後,院方要她預交1000元的搶救費。那天是周末,丈夫供職的公路管理段沒人上班,身無分文的李豔手足無措,欲哭無淚。她苦苦哀求,作了承諾,羅連平這才得到搶救。

羅連平也有神智清醒時。

一旦清醒,羅連平想到自己帶來的苦難與連累,曾經多次自殺,欲以一死為李豔卸下生活的重擔——

2013年,羅連平在畢節康復醫院治療期間就曾把菸斗吞進胃裡。好在這次自殺被及時發現了,挽回了生命。

李豔在醫院守護的十天十夜裡,正值孩子臨近高考,李豔不敢把消息告訴孩子。孩子打電話問李豔:「醫院裡怎麼吵吵的?」身心疲憊的李豔撒謊,說,有人來看同病室裡的病人,大家在說話。

掛斷電話,李豔一個人躲在醫院走廊裡,使勁把眼淚往肚子裡咽……

4.

左肩挑著苦,右肩挑著累

李豔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想成為一名在冊的教師。

代課期間,她有幾年沒領到報酬,但無怨無悔。2009年,代課10多年的李豔通過特崗考試,圓了「在冊」教師之夢——當時,她已42歲。

她被分配到離家十幾裡的龍場鎮官寨小學任教。

在學校,她是學生的好老師,是老師的好同事。從教多年,李豔本來可以當個很稱職的班主任,但考慮要照顧羅連平,她沒當班主任。

一不留神,「隱形定時炸彈」羅連平就會跑得無影無蹤。

為照顧羅連平,李豔把他帶到官寨小學,給他做飯,和他聊天。忙時,李豔要麼從學校食堂帶飯給他,要麼帶他到學校食堂吃飯。剛開始,羅連平不肯去食堂,老師就騙他:「你不來吃飯,學校就不給李豔發工資了!」羅連平這才去食堂。

這些年,李豔走親串戚,趕場辦事,都得把羅連平帶在身邊,寸步不離,以防走失。課休,李豔還要到寢室看羅連平在幹啥,當小孩子照料。

說起這些往事,李豔眼裡噙滿淚花。

羅連平的父母十幾年前先後去世,留下90歲的爺爺。羅連平雖然也有兄弟姐妹,但都經濟困頓,無力照顧老人,李豔就將爺爺接到家裡侍候。

李豔白天上課、改作業,晚上洗碗、拖地,又要給老人餵水餵飯,還要照顧丈夫羅連平。農忙時,李豔更要到田間地頭打理農活,更要兼顧左鄰右舍的紅白喜事。

2008年,爺爺去世,李豔大哭了一場。

這些年,作為羅家的媳婦,李豔苦苦支撐。送走公公、公婆,又送走爺爺後,李豔的酸楚一下子噴發出來,苦,累,都在哭聲中表達了……

好在兒子聰明懂事,考取大學,給操碎了心的李豔一個最大的安慰。

                人生「一鬥米」,只能「趕一場」

這些年,李豔沒少得到同事的關心,沒少得到娘家的幫助。

同事理解她、關心她,一碗米半碗面地接濟過她;李豔最窘迫時,娘家人給了她精神鼓勵和經濟支撐。

想起父母,李豔的聲音低到了歉疚:「我爸媽身體一直不好,這些年,為照顧羅連平,沒時間顧上父母,反而是父母為我操心勞累……」

2013年,納雍縣教育局考慮到李豔的困難,把她調到離老家木花村最近的寨樂小學——學校離家不過百米,李豔可以一邊教書,一邊照看羅連平。

有人問李豔:你攤上了這樣的婚姻,為什麼還要一直堅守?

李豔沒埋怨,反而很堅定:「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農村有句話:一鬥米,只能趕一場。既然認了他,我就沒打算放棄,最艱難的時候都過來了,現在我更沒有理由放棄……」

50歲不到的「路嫂」李豔,臉上雖然刻下了苦楚的歲月痕跡,但心中卻充滿了堅強與樂觀,這讓羅連平感受到力量和溫暖……

編輯感悟

納雍縣把開展家風建設作為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法,通過宣傳展示女性在家風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和在農家」建設,讓崇德向善的良好風氣成為溫潤廣大群眾的強大精神力量,使鄉風民風更加文明和諧。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被叫做鬥米蟲的蟲子,一隻蟲子真的能值一鬥米嗎,為啥呢
    鬥米蟲是一種在過去就非常值錢的蟲子,這名字就能夠看出端倪,鬥米蟲在民間可謂是大名鼎鼎,在古時候,一條蟲子可以換得一鬥米,在民以食為天的過去,一鬥米的價值擱到現在,也是價值頗高的,雖然帶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這種蟲子的價格很高則是無容置疑的,也側面說明了這種蟲子的稀缺程度,即使使用一鬥米也要換的蟲子,使用價值可見一斑,鬥米蟲雖然跟米有關係,但真的不是在米裡生長的,
  • 古人動不動就「一斛酒一鬥米十斤肉」能吃完?問題到底出在哪?
    古人動不動就「一斛酒一鬥米十斤肉」能吃完?問題到底出在哪?其實,只是度量衡的問題,古時候的重量單位肯定和現在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肯定比現在的輕。所以,經管用現在的眼光看很驚人,但是其實沒那麼多。在中國的古代,時代不同,計量單位也不同,舊時,十升等於一鬥,十鬥即一百升,等於一斛,斛和石通用。
  • 國情好可買兩萬斤米,國情差只能買幾十斤
    由於唐朝的流通貨幣不是黃金,金價方面的記錄相當少,只能根據《新唐書》、《舊唐書》的《食貨志》做一個大概的推測。成書於唐德宗時期的《因話錄》中記載,一唐兩(37.3g)的黃金等於8000文錢,按照如今黃金的市場價格,折合成人民幣大約是13000元左右。
  • 能吃「一鬥米、10斤牛肉」,古代最能吃名將,卻得不到君王的重用
    不僅如此,他還受到一些官員的排擠,最終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流落到了楚國。可是楚王並不相信他,而廉頗也始終希望趙王能再次重用他,也就沒有了帶兵的機會。直到後來趙國因為缺少將領,就想到了廉頗,可是趙王又擔心因為廉頗的年紀大了,而不能再領兵作戰了。於是就準備派使臣到魏國看看廉頗再做決定,廉頗聽到後,簡直是欣喜若狂。
  • 一場特賣竟有4種"阿瑪尼" 趕特賣會別想得太好
    一場特賣竟有4種"阿瑪尼" 趕特賣會別想得太好 2008年12月26日 10:34 來源:新聞晨報 王小姐近期一連趕了4場在星級酒店內舉辦的特賣會,結果都空手而歸。  據業內人士透露,星級酒店成為近幾年不少特賣會最熱衷的舉辦場所。但其實酒店並不會對特賣會上出售的商品質量進行嚴格監控,消費者在「血拼」時,不能過分信賴其「品牌效應」。有關律師表示,若在酒店舉辦的特賣會上確實有售假情況,酒店就是為制假者提供銷售場所,同樣要為此負法律責任。
  • 趕一場冬日的風雪,去一次江南
    搭不上春天的列車趕去江南,赴一場百花盛開,朵朵爭豔的約定,或許是有些遺憾,但我想錯過不是缺憾而是為了相遇更美好的。總在春日去江南,又如何能欣賞到江南冬日的特別之處?所以,我選擇冬天去。當所有人都與我對視擦肩,急著回家團圓時,獨自一人背著行囊,踏著緩緩的步子,飛雪做伴,寒風為伍,去看一次冬日的江南。依著木窗,靠著粉牆,隻身行走在青石小巷,觸摸那些塵封了的往事。都說前世今生。
  • 隋唐有個十二歲少年,長得枯瘦如柴,每頓飯卻要吃一鬥米十幾斤肉
    不奇怪的是他的食量很大,年僅十二歲每餐飯要吃一鬥米,吃肉十多斤才滿足;按理說此人能吃,肯定是長得虎背熊腰才對,但奇怪的是,他偏偏生的是尖嘴猴腮,身材瘦小,面如病鬼,而且還力大無窮,讓人實在不能理解。傳說他是大鵬金翅鳥轉世,如果真是那樣,長得其貌不揚,再加上力大無窮,那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 赴西洞庭「稻野尋湘」趕一場田園喜事
    當天,上萬名遊客冒著37℃的高溫,來到西洞庭管理區祝豐鎮氈毛湖村,趕這場田園喜事。(李莉 陶靈芝 李寒露 攝影報導)
  • 一鬥米七百錢和四十錢的糶糴大差價,王鐸如何權衡國富與民安?
    這涉及民生的一鬥米的差價,可不是一般的大!李蠙建議,索性不用從江淮一帶運米入京,當地府衙只需按照每鬥七百錢向朝廷繳費即可,如此,國富指日可待!簡單粗暴,等量代換,直接打錢!李蠙的帳碼得很明晰,朝廷收到七百錢,江淮府衙的米糧還在,又省下了長途顛簸之苦,一箭三雕!然而王鐸卻說:「這絕不是好策略。
  • 趕馬車和打算盤兒
    這田把式個子不高又瘦,就是有這個本事,他的牲口就聽他的,別人都趕不了。」田把式不是媽那個村的人,在信息並不發達的當時,他的故事能流傳到媽家的那個村,可見當時好車把式的榮耀。當然僅僅管好馬不能算是一個好車把式,控制好車更重要,這就像在錯誤的指揮下管不好的隊伍容易潰不成軍,而管好的隊伍也會屍橫遍野。那時農村都是布滿凹凸不平車轍的土路,雨後泥濘,雪後溜滑,常年溝溝坎坎。
  • 無人機「趕花」為水稻授粉
    安州區永河農機合作社機械管理人員林勝全告訴記者,機械趕花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安全,確保田間沒有其他人員,其次要注意飛行的高度和速度,要根據制種水稻的高度定高,勻速飛行。水稻的揚花期約為7天,對水稻進行「趕花」授粉的情況,也就決定了結出稻穀的數量,對最終的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
  • 他不想在他人的盛宴上討一杯羹,只想在他人饑饉時送去一鬥米
    赤壁兵敗,憑藉著「不想在他人的盛宴上討一杯羹,只想在他人饑饉時送去一鬥米」的司馬懿藉機出山。因為他的待價而沽,期初並沒有被曹操安排在一線的幕僚組織即總裁辦上班,而被發落做了小兒子曹衝身邊做了家教老師。原本小心謹慎的司馬懿更加如履薄冰。低谷的時候,也是正司馬懿發跡的開始。
  • 年關了,杜絕盲目趕工期
    趕業績、趕工期本無可厚非 但是盲目趕工期並不可取 冬季項目地本來有很多不穩定因素施工隱患頻現 如果再不進行規範化施工 去盲目趕工期 一不小心就會醞釀成安全事故
  • 酉陽桃花源趕古集市開街 圓你一場桃源夢
    酉陽趕古節今日開市 當一回「秦人」逛一趟「古街」沃盥、迎神、上香、祭酒、獻供、飲福受胙、奠幣、讀祝、送神、禮成,開市!隨著祈福儀式的完成,酉陽桃花源趕古節正式開市,從今日起到八月底,所有的遊客都可以換上袍衣褶裙,穿越回1600年趕古集市,體驗真正的世外桃源生活。「化身古代秦人,心情還有點興奮哦!賣竹編的小攤,繡秦繡的作坊,喝茶的草屋,賣酥食的攤鋪、攤主叫賣吆喝此起彼伏……都擠滿了人,還有人在表演頂缸、耍高蹺,現場鬧熱得很,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入古集市的氛圍當中去了!」
  • 黃金周亦是婚慶周:趕不完的婚禮「折騰」了誰?
    黃金周亦是婚慶周:趕不完的婚禮「折騰」了誰?  新華網南昌10月4日電(記者陳毓珊)「十一」黃金周已經過半,談起假期日程,不少小夥伴直呼「太忙」。探親、旅遊、聚會,各種休閒娛樂活動讓人應接不暇。鮮花、鞭炮聲中一場場幸福的婚禮宴席,成為黃金周獨具特色的一道風景。  黃金周婚禮扎堆似乎已成常態。10月1日剛剛舉行完婚禮的南昌市民小江說:「之所以選在十一舉行婚禮,是因為國慶全國統一放假,親朋好友空閒時間集中,且婚禮過後自己有時間修整。因此即使事先預知黃金周婚禮火爆,還是決定與全國人民一起『湊熱鬧』。」小江告訴記者,想要在十一舉行婚禮,僅是酒店預定就至少要提前半年之久。
  • 留學知識|留學生們說的趕DUE到底是在趕什麼?
    白大俠留學攻略 第1期「趕完一個due還有八百個due,熬夜寫論文,一會一個小測驗加小組討論,消化聽不懂的外教課,和教授爭論自己的分數......趕due「趕完一個due還有八百個due,熬夜寫論文,一會一個小測驗加小組討論,消化聽不懂的外教課,和教授爭論自己的分數......趕due!準備作業演講!期中期末考試無縫銜接....」留學期間,最讓人狂躁的一種經歷一定是趕 due。D-U-E。
  • 又到「趕人情」的時候了,鹽亭「趕禮送情」的標準出爐!
    針對「趕人情」小編在鹽亭也做了調查接受調查的人群涉及各個年齡層次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趕人情一般是一斤紅糖或一袋發餅,內親一般是二斤酒;第二階段,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百客一般1-2元,內親一般5-10元;第三階段,80年代中末期——90年代初期
  • 2016張家界溪布街趕火趕戲趕大年(圖)
    一、活動主題溪布腔調·趕火趕戲趕大年二、活動時間2016年12月21日(冬至)——2017年2月6(正月初十)三、活動地點溪布老街景區   活動二:趕年貨、看大戲—索溪趕邊場   時間:2016年12月29日(臘月初一)—2017年1月20日(臘月二十三)每日上午10:00-下午5:00   體驗最地道、最正宗的土家趕集;嘗遍武陵山片區最具特色的傳統手工小吃,選購最地道的口碑土貨、農產品;還有隨處可見的街頭小戲、民間戲曲;——現場製作世界最大的手工餈粑(直徑3.8米)(
  • 留學趕Due人Final季飲食生活求生指南!
    今天就特地給大家準備了趕due期間的飲食生活求生指南。讓大家在疫情封鎖階段,也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飲食起居,活出趕due人鋼鐵般的意志!制定你的Revison計劃趕due人的第一步都離不開一個完整的revision計劃。它決定著你如何去分配每天的時間,並在每個時段給每個主題事件賦予一定優先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