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每日一首 望天門山

2020-08-28 老李說面試


天門山

因本人的&34;、&34;面試輔導班先後開班,時間太緊,加之有關面試的&34;剛好告一段落。因此,從2020年7月25日起,開闢&34;專欄,選學小學課本的詩詞。一方面,可供放假在家的小學生學習時參考,另一方面,也希望那些陪伴孫子、孫女學習、生活的爺爺、奶奶們,伴隨著這個過程,找回自己上小學時的有趣回憶!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注釋

1.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2.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

3.開:劈開,斷開。

4.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5.回:迴旋

,迴轉。

6.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現。

8.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2.譯文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衝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裡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3.主題點撥

這是一首山水詩,詩人描繪了長江波瀾壯闊、天門山雄奇秀麗的自然風光,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孤帆遠影

相關焦點

  • 李白詩詞精選十:望天門山
    序:小白每日將為大家精選一篇詩詞,供詩詞愛好者學習賞閱,願我們一起對抗懶惰,將詩詞學習進行到底。3月我們推薦的是李白專題詩集,詩集將根據內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難不斷延伸,陽春3月讓我們一起體驗詩仙的曠世奇才吧!
  • 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李白(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望天門山》李白
    他豁然明了,這就是天門山啊。兩座山峰相對的一面如被刀削斧鑿一般陡峭筆直,波瀾壯闊的楚江,似乎就是把這座天門從中間劈開的神兵利器。他陡然生出了無限的豪情壯志,大笑著跟著江水一起衝過了這道「天門」。過了天門山,山川和江水似乎仍在角逐。水衝斷了山,山也攔截了水,楚江過了天門山後,卸掉了衝勢,不得不隨著山勢往北走。
  • 曉白讀詩 | 望天門山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3]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
  • 「唐詩」《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山再也無法阻攔,徵徵地看著眼前這條巨龍在腳下盤旋,好象出關的驃騎將軍的麾下戎馬,因為城門的狹窄而迴旋停留。山和水便在這裡交融,水如巨龍奔騰,山似天門聳峙,水有劈開山而一瀉千裡之勢,山卻堅守著一股執拗而讓水不得不稍有停頓。
  • 中華經典資源庫59 古詩詞賞析:李白《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是李白的一首絕句,雖然簡短卻非常知名,無論在寫景的傳神還是表現詩人思想情感上都極有典型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望天門山》一詩的譯文、賞析
    《望天門山》寫於詩仙李白從巴蜀乘船赴江東的旅途中,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將自己的廣闊胸懷寓於遼闊的自然山水之中,抒發了詩人的豪放不羈的精神。《望天門山》的全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望天門山》帶給你的不僅是一首詩,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01詩詞背後的故事同年夏天,李白乘舟抵達了天門山,被天門山獨特的地理形態所震撼,於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兩山隔江相望,像一座大門一樣,天門山的名字由此而來。如上圖所示,天門山地處六朝古都南京的上遊,距南京不遠,個把小時就能抵達,加上此處江面狹窄,地勢險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在天門山的西涼山區域拉開序幕,第3野戰軍90師奉命攻打西梁山,為渡江戰役作先期準備。
  • 李白望的天門山,原來不是一座山,而是兩座,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嗎
    文:熊貓啃書轉載請註明出處李白的詩,很多家長學生時代都學過很多,很多人至今還爛熟於心,那今天呢,熊貓啃書就帶大家來學一首李白膾炙人口的詩《望天門山》,還有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學唐詩 | 李白《望天門山》→ 練吟誦,明詩句,悟詩情
    學會一首古詩,了解一段歷史詩詞是最精煉的語言,也是小學生必背必考的內容。「聽老師講故事」平臺通過每周詩詞,帶大家吟誦一首詩,了解詩詞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原來詩意並不遙遠,詩心就在眼前。(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即可跟著江老師學詩詞)音頻授權 | 江美麗文字編輯 |「聽老師講故事」微信公眾號望天門山
  • 李白經典詩作《望天門山》所在地:遊客走後垃圾滿地、觸目驚心
    3月31日,安徽蕪湖境內天門山風景區,垃圾遍地。天門山位於蕪湖市經開區龍山街道境內,幾千年來,天門山獨有的山形和水勢以及其歷史文化的底蘊,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暢遊題詠。詩人李白來此遊玩,留下了經典詩作《望天門山》。天門山也因李白一首詩而聞名天下。
  • 《望天門山》就是這樣首偏重於寫景的絕唱,格豪放,意境開周
    《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首題為《望天門山》的七絕名篇,是李白在東下途中,經過安徽當塗縣、和縣的天門山,飽覽了那裡的雄偉瑰麗的風光,激情滿懷地揮筆寫下的。全詩以「望」字統攝,舒展畫卷。首句總括江山,氣勢磅礴。橫跨長江的天門山忽然中斷,江水從這裡奔騰而出。「斷」字剛勁峭撥貼切形象,突出了大自然的奇妙。
  • 三年級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望天門山》
    【賞 析】  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  前兩句寫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蕩迴旋的壯麗景象。第一句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第二句寫天門山下的江水。
  • 23《望天門山》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拼音版簡筆畫版
    參考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碧綠的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裡又旋轉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對,仿佛迎面出現,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經典賞析這首詩是李白山水詩中的一篇力作,它描述了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題目中的「望」字,說明詩中寫的是詩人由遠而近所望見的景物。天門山在長江的兩岸,夾江對峙,山和水互相依存,所以寫山離不開水,寫水也離不開山。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一、談話導入1.我國幅員遼闊,有96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被叫「天門山」。二、基礎學習注意:寫景詩是「望」出來的,所以要讀得慢一些,讀出自己的感覺和味道。5.請同學們根據釋義大致說一說詩意,教師在旁指導。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 長江天門山,找到李白當初的足跡
    一首李白的《望天門山》,讓蕪湖的天門山留名千古。對於長江邊的海拔不高又貌不驚人的小小天門山來說,因為李白的詩興大發而得到了大大的造化,到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慕名而來登臨天門山,而我也是其中一員。第一步當然就是到蕪湖天門山風景區詩仙廣場了。在廣場的靠江邊的位置,有詩仙李白的雕像。
  • 20200822每日一首,望洞庭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山水詩,詩人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李白的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他眾多作品很有畫面感的一首!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望天門山》,在這首詩中,李白描寫的非常傳神,把天門山的美麗風景,全部融入進了自己的作品中,讀來更是能夠讓人感受到李白筆下不一樣的天門山,所以這首詩,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
  • 20200806每日一首 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人描寫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 「阿凡達世界」已註冊,那唐詩裡的天門山在哪
    提到天門山,多會想到阿凡達張家界天門山,其實全國叫做天門山的還有好幾處:桂林天門山、甘肅甘谷天門山、江西貴溪天門山、湖北天門市直接得名天門山,>此篇我們跟李白遊安徽蕪湖天門山。——李白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長江浩蕩奔流的氣勢,相得益彰。中下遊的長江已是江面遼闊,河道方向也90度改變,將山分為兩半,對半相立。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天水相接,人在自然面前,顯得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