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資源庫59 古詩詞賞析:李白《望天門山》

2021-02-07 微言教育

《望天門山》是李白的一首絕句,雖然簡短卻非常知名,無論在寫景的傳神還是表現詩人思想情感上都極有典型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誦讀】

誦讀專家:鮑遠明(合肥廣播電視研究院主任播音員)


【書寫】

書寫專家:蔣勁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講解】

講解專家:吳懷東(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



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望天門山》這首絕句,流傳極為廣泛,反映出李白獨特的文化個性和代表著李白詩歌藝術的成就。這首所刻畫所表現的天門山,就是分處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與和縣夾江對立的兩座山的合稱。今天如果從蕪湖沿江順流而下,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兩座高聳江畔的山峰。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比較好理解,我們可以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意如下:高聳的天門被長江之水從中衝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的青山似乎約定相對而出。一葉孤舟擦著夕陽,從水天相接處逐浪而來。


詩人即從天門落筆,首句寫「天門中斷楚江開」,長江所流經的這個地方,在春秋戰國時屬於楚國故曰楚江,詩句寫出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這句詩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夾江而立的東西兩山,似乎本來就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因楚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從中斷開形成為東西兩山。天之門足見兩山高聳入雲之壯美。天門中斷而楚江開,可見兩山並立之雄奇。大江東去之浩蕩,兩山並立之雄奇,江面驟然開闊之壯觀以及詩人胸襟之豪邁,都通過一「開」字表現出來。

次句寫水:「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山夾江對峙,形成約束,導致江水流經兩山間的狹窄江面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在李白的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衝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這開頭的兩句合在一起看,前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是說明結果,後一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則是揭示原因。如果說前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浩蕩,後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山的巍峨奇險。


詩的第三四句是「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不是對句,而意思正好相反相成。「兩」與「一」相對,而「青山相對出」是縱,「孤帆日邊來」是橫。縱與橫正構成一個二維空間的畫面,因此這兩句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前一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後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

詩人並不是站在崖上的某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上。「兩岸青山相對出」是說兩座青色的山,似乎是相約同時拔地而起,「青」字突出了色彩美。而句中動詞出字之用更巧妙無極,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這是詩人的想像,也是詩人從乘舟順流而下進行動態觀察的自然寫真。因為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遠處的天門兩山映入眼帘撲面而來,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此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出」字不但逼真地再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天門山所呈現特有的姿態,而且還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

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然更加興高採烈。而「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痴迷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久聞你的大名,今天終於看見你了。


綜合來看,這首詩有三個特點,首先以「望」字統領全詩,這首江行寫景的七絕詩,題為《望天門山》,可見作為描寫對象的天門山風光,系詩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詩在「望」字統領下展開,天門之山形水色融為一體,雄奇壯偉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現。前兩句詩人定點遠眺,兩江隔江對峙,想像中似乎兩山本來是一體,卻被咆哮的江流衝擊而從中斷開,新穎奇特。後兩句詩人身在船上,移步換形眼望兩岸青山,有船不動而山在動的錯覺。因此寫出「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遠來的孤帆,頗富情趣。其次山水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天門山、長江水山水相依,緊密關聯互為映襯。楚江浩蕩,似乎把天門撞開,而天門中斷,楚江得以奔騰而出。天門兩峰橫夾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門。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連景象極其壯觀。碧水東流卻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門而迴旋,山為水開,水為山回,互為制約,又融為了一體。相對出的兩岸青山與水中的孤帆一片的刻畫,點面結合,動靜相襯,構成了一幅完整而生動的畫面。通覽全詩,山形江勢,或合說或分寫,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關,互映互襯。展現出了極為宏闊壯觀的景象,展現了山水之美,江山之美。

再次,寫景虛實結合,亦真亦幻。天門山矗立江邊,這尋常之景何以在李白的筆下卻呈現出如此雄奇之美,如此超凡脫俗,引人入勝,李白的這首絕句《望天門山》,就是發揮他的藝術創造力,酣暢淋漓地呈現了一種雄奇的自然美。這詩中的天門山既是自然的天門山,也是李白心靈中的天門山,是李白藝術加工的結果。虛實結合,亦真亦幻,境界闊大,增加了景物描寫的內涵與魅力。這首詩也讓我們看到李白超凡的詩歌才華,以「望」字統一全篇綿密的章法,山水互相映襯的形象和思出天外的想像。

而這首詩語言平易也是它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李白推崇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美,自然而華美。絕句要求語言平易,表達簡約而富有情韻,這首詩正體現了李白絕句的基本風格——平易、自然、壯美。總之是李白賦予江山以靈性。這江山是自然的江山,也是李白的江山。這首詩刻畫了楚江碧水,煙波浩渺,孤帆紅日,江山如畫,意境開闊,氣勢豪邁。詩人將讀者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向無限寬廣的天地裡,使人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李白的江山雄壯神奇生動,具有令人驚異的崇高美。從這裡我們看到了詩人李白豪放不羈的精神和不願意把自己局限在小天地裡的廣闊胸懷。

 


相關焦點

  • 《望天門山》一詩的譯文、賞析
    《望天門山》寫於詩仙李白從巴蜀乘船赴江東的旅途中,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將自己的廣闊胸懷寓於遼闊的自然山水之中,抒發了詩人的豪放不羈的精神。《望天門山》的全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李白詩詞精選十:望天門山
    3月我們推薦的是李白專題詩集,詩集將根據內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難不斷延伸,陽春3月讓我們一起體驗詩仙的曠世奇才吧!I:正文: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Ⅱ譯文:天門山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 《望天門山》李白
    時間隨水流,李白終於來到了淮南道(今安徽境內)。他聽說這裡有一座叫天門的山,十分險要。相傳春秋時吳國和楚國在這裡發生過「長岸之戰」,屈原也曾經到過這裡,他十分期待。李白乘著一葉孤舟,順流而下,船上的風帆有時像飛舞的羽翼,輕柔地拂過他的頭頂,有時它又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像是盤旋於天空的雄鷹。他坐在船頭,飲一壺酒,時而微醺。
  • 23《望天門山》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拼音版簡筆畫版
    參考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碧綠的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裡又旋轉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對,仿佛迎面出現,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經典賞析這首詩是李白山水詩中的一篇力作,它描述了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題目中的「望」字,說明詩中寫的是詩人由遠而近所望見的景物。天門山在長江的兩岸,夾江對峙,山和水互相依存,所以寫山離不開水,寫水也離不開山。
  • 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李白(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李白經典詩作《望天門山》所在地:遊客走後垃圾滿地、觸目驚心
    3月31日,安徽蕪湖境內天門山風景區,垃圾遍地。天門山位於蕪湖市經開區龍山街道境內,幾千年來,天門山獨有的山形和水勢以及其歷史文化的底蘊,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暢遊題詠。詩人李白來此遊玩,留下了經典詩作《望天門山》。天門山也因李白一首詩而聞名天下。
  • 《望天門山》帶給你的不僅是一首詩,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01詩詞背後的故事同年夏天,李白乘舟抵達了天門山,被天門山獨特的地理形態所震撼,於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03詩詞深度賞析1.詩題理解:標題中的「望」字,結合全詩意境,此時的李白距離天門山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裡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
  • 李白望的天門山,原來不是一座山,而是兩座,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嗎
    文:熊貓啃書轉載請註明出處李白的詩,很多家長學生時代都學過很多,很多人至今還爛熟於心,那今天呢,熊貓啃書就帶大家來學一首李白膾炙人口的詩《望天門山》,還有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曉白讀詩 | 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唐]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 學唐詩 | 李白《望天門山》→ 練吟誦,明詩句,悟詩情
    (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即可跟著江老師學詩詞)音頻授權 | 江美麗文字編輯 |「聽老師講故事」微信公眾號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古詩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三年級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望天門山》
    【賞 析】  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  前兩句寫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蕩迴旋的壯麗景象。第一句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第二句寫天門山下的江水。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一、談話導入1.我國幅員遼闊,有96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被叫「天門山」。二、基礎學習三、了解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最擅長的體裁是絕句。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四、理解詩意初讀古詩,試著給古詩劃分節奏,根據釋義,邊讀邊想,這首詩大致寫了什麼?
  • 「唐詩」《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山再也無法阻攔,徵徵地看著眼前這條巨龍在腳下盤旋,好象出關的驃騎將軍的麾下戎馬,因為城門的狹窄而迴旋停留。山和水便在這裡交融,水如巨龍奔騰,山似天門聳峙,水有劈開山而一瀉千裡之勢,山卻堅守著一股執拗而讓水不得不稍有停頓。
  • 古詩詞賞析 | 杜甫《天末懷李白》
    【夜聽古詩詞】👈🏻聽我,講述詩人詞人的心路歷程,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我們
  •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有哪些?讚美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有哪些?2019年9月13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富詩情畫意的傳統節日。古往今來,古人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有很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讚美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 長江天門山,找到李白當初的足跡
    一首李白的《望天門山》,讓蕪湖的天門山留名千古。對於長江邊的海拔不高又貌不驚人的小小天門山來說,因為李白的詩興大發而得到了大大的造化,到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慕名而來登臨天門山,而我也是其中一員。第一步當然就是到蕪湖天門山風景區詩仙廣場了。在廣場的靠江邊的位置,有詩仙李白的雕像。
  • 秋分 · 古詩詞賞析
    《相思如琴》                賞析:洪梓萱       《秋風詞》是一首古琴曲,其歌詞源於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詩,見錄於《李白全集·卷25》。琴曲有兩個版本,一是近代古琴史上頗有影響的梅庵琴派版本,其琴曲在近現代琴壇流傳不輟。
  • 20200820每日一首 望天門山
    天門山因本人的&34;、&34;面試輔導班先後開班,時間太緊,加之有關面試的&34;剛好告一段落。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1.注釋1.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2.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3.開:劈開,斷開。
  • 《望天門山》就是這樣首偏重於寫景的絕唱,格豪放,意境開周
    《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首題為《望天門山》的七絕名篇,是李白在東下途中,經過安徽當塗縣、和縣的天門山,飽覽了那裡的雄偉瑰麗的風光,激情滿懷地揮筆寫下的。全詩以「望」字統攝,舒展畫卷。首句總括江山,氣勢磅礴。橫跨長江的天門山忽然中斷,江水從這裡奔騰而出。「斷」字剛勁峭撥貼切形象,突出了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