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一首古詩,了解一段歷史
詩詞是最精煉的語言,也是小學生必背必考的內容。「聽老師講故事」平臺通過每周詩詞,帶大家吟誦一首詩,了解詩詞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原來詩意並不遙遠,詩心就在眼前。
(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即可跟著江老師學詩詞)
音頻授權 | 江美麗
文字編輯 |「聽老師講故事」微信公眾號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 釋
①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如同天設的門戶,因此得名天門。
②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③楚江:指長江。
④回:回漩,迴轉。指這一段江水由於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並更加洶湧。
⑤出:突出,出現。
⑥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譯 文
長江猶如一把巨斧將天門雄峰一劈兩半,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後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的美景難分高下,一葉孤舟從水天相接的遠方駛來,仿佛來自日邊。
古詩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行至天門山,看到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不禁浮想連篇: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於是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豪邁,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優美、壯闊,人們讀了詩恍若置身其中。李白將讀者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向無限寬廣的天地裡,使人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從詩中可以看出李白那豪放不羈的浪漫主義精神。
喜歡就點個讚↓或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