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解析|你怎麼看待網紅教授「接地氣」講古詩

2020-12-10 小窗幽語

今天小編老師給分享一道作文題以及一篇寫得不錯的下水文:

【原題再現】

(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2020屆高三年級月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最近,某大學一位講古詩的教授成了「網紅」。網友們讚譽他用「接地氣」的幽默為詩歌講解增加了許多不尋常的現場感。該教授深受網友喜愛與他獨特的講課風格分不開。他生活化、個性化的「另類解讀」常常與詩人在大眾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形成巨大反轉,再加上口音濃重的「麻辣普通話」和激情澎湃的現場表現,造就了這些授課視頻巨大的影響力。

但隨著授課視頻被大量轉發,該教授的講課方式受到一些專業人士的批評和質疑。有人指出該教授講課中的幽默感裹挾著一些錯誤的認識,誤導了不少文本的理解向度,甚至消解了詩歌本身的美。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

【解析】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雖然這道題沒有像其他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那樣有明確的外在形式,比如說演講稿、公眾號投稿、書信等等。

但這是一則爭議性社會新聞材料,考生需要選擇一個立場態度,或贊成,或反對,或其他看法,並圍繞這則材料,就事論事地展開論述。無論是從材料形式還是行文思路出發,都符合任務驅動材料作文的一般套路。

在立意的時候,可以贊成教授「接地氣」的講授方式,可以持質疑態度,也可以辯證看待。近幾年自媒體蓬勃發展,通過網絡平臺發表自己對經典作品的另類解讀越來越方便,作為受眾也更容易接觸到作品的多元解讀。相信這道作文題無論選擇哪個角度,考生應該都有話可說。

如果想要讓論證更有張力,在寫論證段落的時候可以採取駁論的方式。駁論段一般格式是:

對方觀點+讓步詞(如「誠然「)+對方優勢(合理之處)+轉折詞+(抓住漏洞)進行反駁

材料中有兩個現成的「對方觀點」,在駁論的時候可以直接拿來用:

第一點是,有人指出該教授講課中的幽默感裹挾著一些錯誤的認識,誤導了不少文本的理解向度;

第二點是,有人甚至覺得這樣的另類解讀消解了詩歌本身的美。

【廣州新東方名師下水文】

「另類解讀」的詩歌別具魅力

詩歌自古以來便是一種重要的抒情方式。說到思鄉,我們不禁詠誦起李白的那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到懷人,我們又不禁慨嘆出納蘭的那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詩歌的傳承,有著它特殊的意義。最近,某大學「網紅」教師用「麻辣普通話」帶來的詩歌「另類解讀」雖然 「接地氣」,但卻引來一些專業人士的批評和質疑。

在我看來,對詩歌的理解和傳承不僅需要保留它本來應有的音韻美,更應該保留它自身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

正如北師大中文系教授康震老師曾說,詩歌最主要的作用是「抒情達意」,而將其拆開,其實就是「感情作用」和「社會作用」。中小學教材中對古詩詞的選錄,我想並不僅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只知其「韻律」而不知其「內涵」,而近幾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的火爆,也不僅是由於人們對詩詞本身內容的熱愛,這都是由於大家對當中精神內涵以及社會意義的關注。那麼既然教授「接地氣」的「另類解讀」能夠幫助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和社會意義,我們又何必要用所謂的「傳統眼光」去批判這種新的形式?

有人說,教授講課中的幽默感裹挾著一些「錯誤的」認識,「誤導了」不少文本的理解向度。

在我看來,詩歌本身就並沒有一種被固化的解讀。

既然莎士比亞說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那麼我們為什麼就不允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李白」, 「一千個杜甫」,或者「一千個納蘭性德」呢?「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隱晦迷離、含蓄朦朧本就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新風格、新境界」。試問,這是不是也就是在說,正因為李商隱含蓄朦朧的表達並沒有被所謂的「注釋」刻意解讀,才給讀者帶來更多豐富想像空間?

解讀並沒有什麼對錯高低。如果某首詩歌的解讀只成為了一個公認的「通識」,那麼這首詩歌真正光芒也一定大打折扣。就像我們如果只是把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解讀成「對亡妻的思念」,那麼是不是也就少了關於這首《錦瑟》很多其它角度的深層解讀?

還有人說,教授「另類的解讀」消解了詩歌本身的美。

誠然,詩歌的美確實會體現在它自身的韻律和結構上,但是這並不是詩歌「美」的完整定義。

除了韻律和結構,詩歌的「美」也少不了自身的意境和內涵。而「接地氣」的「另類解讀」便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去用現代人的方式走進那些作者筆下獨特的世界。就像《江南》中的「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如果只是書面化的解讀,告知讀者這是「魚兒歡戲的場面「,或者這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象徵「,我想對於讀者來說,也只不過是一種表層的理解,而真正走進它們,還需要更生動的指引。

就像《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如果只是把這些意象作為單獨的存在,那哪來的深秋情趣?

詩歌的傳承,不管是《經典詠流傳》這樣的歌唱模式,《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競賽模式,還是像教師這種「接地氣」的「另類解讀」模式,在我看來,只要能夠真正把其價值和意義傳遞下來,讓更多的人愛上詩詞,領悟到詩詞韻律美之外更多的內涵意義,那麼這些所謂的「另類」也一定會以一種新的「公認」角色站立在公眾面前。

相關焦點

  • 老教授講古詩爆紅 「我是個講不好普通話的普通老師」
    他第一句寫得特別隆重,種豆南山下,你以為他種得蠻好,他突然來一句,草盛豆苗稀,種的個鬼田。要是我種的這個水平,我絕不寫詩……」  近日,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因講《歸園田居》爆紅網絡,儘管講話帶著方言口音,但網友覺得他內容接地氣,幽默風趣。而且戴老師講盛唐詩歌的視頻在抖音,當日點擊量突破2000萬次,點讚70萬次。昨日,揚子晚報記者聯繫上這位網紅教授。
  • 針對現在小孩背古詩,一天一首你怎麼看待?
    寶媽提問:針對現在小孩背古詩,一天一首你怎麼看待?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針對現在小孩背古詩,一天一首你怎麼看待?那時候課文背得多,作文經常被老師誇獎,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輸入」。作為一個讀書時期一直很內向的一個人,我的溝通表達能力還算可以,跟背課文「輸入」不無關係。然後看到有的答主說「強迫」孩子背詩,我覺得首先父母的想法要擺正,知道什麼對孩子好的,就要堅持,孩子有時候還不能理解、還不懂,但是父母要明白。
  • 華師教授講古詩爆紅後:電話總在響,又睡不好覺,感到憂慮
    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開通帳號尚不到一個月,62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成了「網紅」。他給學生講古詩文的視頻被傳到網上,普通話裡夾帶著濃濃的湖北麻城口音,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又接地氣,且不失深度,網友慕名而來,稱戴建業是「課堂上的一股泥石流」,講起課來像「吐槽」。
  • 「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古詩受捧,因爆紅憂慮
    戴建業與學生合影 曹夢婷 王嘉儀 圖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開通帳號尚不到一個月,62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成了「網紅」。他給學生講古詩文的視頻被傳到網上,普通話裡夾帶著濃濃的湖北麻城口音,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又接地氣,且不失深度,網友慕名而來,稱戴建業是「課堂上的一股泥石流」,講起課來像「吐槽」。
  • 華中師範大學老教授戴建業講《歸園田居》爆紅網絡
    華中師範大學老教授戴建業講《歸園田居》爆紅網絡­  「陶淵明是個特別有幽默感的詩人,你要是不認真讀,你就不知道幽默在哪裡。他第一句寫得特別隆重,種豆南山下,你以為他種得蠻好,他突然來一句,草盛豆苗稀,種的個鬼田。
  • 網紅教授的「網紅課程」為何叫好又叫座
    原標題:「網紅課程」為何叫好又叫座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憑藉對古詩詞的獨到見解以及接地氣的授課方式,在抖音短視頻上成為網紅教授,引發了網友對老師授課方式的討論。復旦大學哲學教授陳果,將妙語連珠的思修課拍成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更登上電視公開課《開講啦》,面向全國學生授課。在對網紅教授課程的評論中,「自己學生時代為什麼沒有遇到像這樣的老師」一類觀點得到網友的最多認同。眾多網絡公開課平臺中有著海量課程,但能贏得學生喜愛的課程屈指可數,這是當前高校課程情況的縮影。網紅教授的授課有何不同?為何能贏得眾多學生的喜愛?
  • 高考作文輔導60:文化無定格,貴在鮮活(爭議性時評寫作)
    (60分)湖北某大學一位講古詩的教授成了「網紅」。網友們讚譽他用「接地氣」的幽默為詩歌講解增加了許多不尋常的現場感。該教授深受網友喜愛與他獨特的講課風格分不開。他生活化、個性化的「另類解讀」常常與詩人在大眾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形成巨大反轉,再加上口音濃重的「麻辣普通話」和激情澎湃的現場表現,造就了這些授課視頻巨大的影響力。
  • 64歲網紅語文教授戴建業,兒子卻說:學語文教語文的都是白痴
    抖音上有一個年過60的老頭的粉絲數將近500萬,一人頂得上一個官方帳號,完爆不少美女網紅主播。他就是華中師範大學的網紅語文教授——戴建業01網紅語文教授,兒子卻說:學語文教語文的都是白痴戴老1956年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麻城,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組長、學科帶頭人。
  • 上課比脫口秀精彩,64歲「網紅教授」講課方式,竟獲人民日報點讚
    一個64歲的,這位華師大文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說著一口「標準」的湖北麻城普通話,講話講到興頭還會忍不住手舞足蹈,妥妥的一枚活寶級老頑童,通過古詩把盛唐氣象講得活靈活現。戴教授在講解詩詞背後的故事時,就像在講述老朋友過去有趣的事,他的課重現古代詩歌的現場感,不裝腔作勢,不居高臨下,所以受歡迎。以前,你死記硬背都記不住的古詩詞,在戴建業老師的講說下,你竟然記得清清楚楚,還時不時的就能想起。
  • 人不能紅的太久!網紅教授戴建業這話你怎麼看?不敢苟同
    最近,網紅教授戴建業說了一句話:一個人不能紅的太久,太久可能就毀了。我不覺得他的話怎麼在理。也許,對於當今某些「網紅」而言,這話是正確的,但是,對於有些人,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如果一個人的紅,是憑實力得來的,不管紅多長時間也不好毀掉,反而是紅的越久更新鮮。
  • 杜甫曾經也是大網紅 您怎麼看待杜甫、李白等名人被惡搞的現象呢
    問題:你怎麼看待杜甫、李白等名人被惡搞的現象?.....前言遇到這個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2012年有一個「杜甫很忙「的事件,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 我記得杜甫老先生一夜之間成了網絡紅人。還有一件事,就是李白莫名其妙的成了預言帝,各種以李白為作者的預言「古詩」也風靡網絡。李杜二人比起王菊、馮莫琪這些網紅們一點也不遜色。當然了,李白杜甫是我們尊重的詩仙、詩聖,拿他們老人家與現在的網紅相比有點不倫不類。但是最近關於名人的惡搞好像不太多,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在想是我與社會脫節了嗎?
  • 64歲教授爆紅網絡,把古詩講成段子,人民日報評價:紅得有理!
    華中師大教授戴建業在講古代詩詞的時候打了一個比喻:丈夫出遠門3個月,突然回來了。這時候,外向型妻子會馬上說:「你在外3個月,我好想你哦!」而內向型的妻子,她要到夜深人靜,才會矜持地問一聲:「你出門3個月,想我不想?」
  • 64歲「流氓老頭」把古詩講成冷笑話,捧紅杜甫:嫁他一輩子走運
    64歲「流氓老頭」把古詩講成冷笑話,捧紅杜甫:嫁他一輩子走運!「杜甫的《飲酒八仙歌》,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講賀知章喝醉酒後騎馬,掉到井裡,寫的什麼東西呢?典型的酒駕!」這句詩有沒有很熟悉,竟出自一位專業研究古詩詞的老教授,在他的認知裡所有的詩詞裡就像是冷笑話一樣,他就是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戴建業,人稱「流氓教授」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的時間沒有多久,64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成了「網紅」。
  • 中考學霸最接地氣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到校後利用課前時間多看看今天要講什麼,回顧昨天的東西。  ●充分利用每堂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多和周圍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解題方法。  ●中午要有午睡習慣,大約在20--40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用於背語文的古詩和歷史。每天中午背3--5首古詩。同學,貴在堅持不懈!
  • 64歲教授爆紅網絡,把古詩講成段子,人民日報評價:紅得有理
    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華中師範大學的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64歲的他,在大學裡已是「明星老師」,課堂堂爆滿,學生為搶課擠破頭。他究竟有多大魔力,能讓天南海北的人都喜歡聽他講古詩詞?」這就是戴建業老師講課的風格,講課就像是在講段子,幽默風趣,也彰顯了他紮實的國學根底,他上課的風格,用它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浪漫得要死,狂得要死,好玩得要死」。他的課之所以這麼受人喜歡,除了他講課幽默風趣外,他還通過詩詞講人性,講所有人共同的生活經驗。
  • [街談]教授講課吸粉無數,網際網路需要知識「網紅」
    無獨有偶,在浙江也有一位因為講微積分而成為「網紅」的教授。浙大教授蘇德礦,學生叫他「礦哥」,後改口「礦爺」,他自己開玩笑說「過幾年就成礦渣」了。年近六十歲的他,玩起了新媒體,今年2月起,在網上直播微積分課,總觀看量達140萬人次,點讚200萬人次。電子科大人頭攢動的課堂,在蘇教授這兒,通過網絡直播形成了幾何級數的增量。不少網友說,假如當年有直播,自己的高數也不至於掛科。
  • 丁真才是網紅最好的打開方式——熱點題:如何看待網紅經濟
    丁真的招牌微笑【如何看待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產物被官媒一手捧紅丁真成了年度現象級「網紅」在滿屏的丁真背後是網紅經濟最好的打開方式網紅正面例子:李子柒(講好中國文化、中國故事)、丁真(助力家鄉旅遊業)網紅負面例子:馬保國(抹黑中華武術形象,兜售文化垃圾)、「小馬雲」(淪為資本牟利
  • 62歲「網紅」教授:魔性解讀曹操父子3人情感世界
    「孫權無曹操之量,劉備無曹操之才,孔明無曹操之膽」「陰謀是古代政治家一種慣用手段,並不是曹操性格上的重點」「男生要有更多的陽剛之氣,追求之路要堅毅前行」……這些金句均來自於「網紅教授」戴建業。據悉,作為華中師範大學最受歡迎的導師之一,戴建業教授前不久因一段抖音講座視頻點擊率破2000萬,被大學生們稱為「網紅教授」。他給學生講古詩文的視頻被傳到網上,普通話裡夾帶著濃濃的湖北麻城口音,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又接地氣,且不失深度,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開通帳號尚不到一個月,62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就成了「網紅」。
  • 網紅教授撈金千萬獲人民日報點讚,網友罵其妄為人師,老師:憑什麼?
    在自媒體發達的時代,只有你有才有顏,一部手機就可能讓你一夜之間成為網紅,讓你獲得巨大的收益。也正因為這巨大的利益,無數人作起了網紅夢,這其中不乏一些教師、教授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開起了直播當網紅。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接地氣也正常
    以前讀不懂這樣的文章我還挺焦慮的,後來看了米爾斯《社會學的想像力》,就釋然了,其實講的道理很簡單,只不過作者不說人話。雖然不必對一個高中生苛求太多,可是這篇文章行文實在冗長拖沓,邏輯混亂,論點也不深刻,而且好像還有一些錯誤,比如,海德格爾是現代性的開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