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狼爸王曉春領著兒子在風雪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狼爸」:王曉春(父子暱稱 狼哥) 從事體驗教育工作
「小灰灰」:王晟睿(父子暱稱 灰哥) 7歲 學生
「狼行軌跡」:徒步27公裡,橫穿大半個鄭州市去學校
兒子不經意的提議,讓「狼爸」和「小灰灰」踏上了步行上學之旅,並在微信上實時直播:從早上10點出發,徒步27公裡、穿越大半個鄭州,歷經7個半小時。下午5點半,父子倆終於到達了學校。
□東方今報記者 高冬麗/文
第一篇:兒子提議走路去上學
王曉春被人稱為「狼哥」,他的兒子也被人稱為「小灰灰」。父子倆相處的像哥們一樣,王曉春更願意用「灰哥」來稱呼兒子。
11月23日,天空已經開始飄著雪花。王曉春當時「想想都好激動」,在他看來,第二天一定是個很美的「親雪日」。「天降禮物,剛好可以帶孩子出去玩雪。」當天晚上,王曉春就開始計劃著第二天玩雪的事。
第二天早晨醒來,「小灰灰」一臉認真地向老爸提議走路去學校,「當時,他告訴我,狼哥,要不咱倆走著去學校吧?」王曉春說。
第二篇:路線串起孩子成長曆程
從家到位於高新區的學校,有20多公裡的路途,剛上一年級的「小灰灰」能堅持下來嗎?王曉春先把路途中可能遇到的情況給「小灰灰」講了清楚,如,出於安全考慮,並不會一路不停地打雪仗;可能會摔倒,但不能哭;需要自己背書包,老爸不會去幫助;在朋友圈直播此次行走。
王曉春表示,在微信直播,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讓孩子有激勵,因為沒有榮譽的激勵,是很容易因為疲憊而放棄的。看到兒子堅定的眼神,王曉春開始設定路線:順河路——紫荊山公園——南陽路——科學大道——學校。
順河路和南陽路,對「小灰灰」很有意義,他曾在順河路的一所幼兒園上了三年,南陽路上的鄭紡機醫院是他出生的地方。王曉春說:「灰哥現在經歷了三件大事:出生、上幼兒園、上小學,他們的路線剛好將這三件大事串起來。」
第三篇:「小灰灰」的襪子溼了
就這樣,他們一路向西。走到了南陽路,「小灰灰」已經沒有了剛出門時的歡樂勁兒,嘴裡也開始叨叨「我的腳好難受啊。」「怎麼還沒有飯店」。
「雖然有鞋套,但灰哥的鞋和襪子都溼了。」王曉春說,這種情況下走路是很難受的。還好,他們找到一家賣小孩襪子的小店,剛進店裡,老闆看見父子倆就問:「裝備挺全的啊。」換雙幹襪子,襪子外面套上塑膠袋,再穿上鞋,「小灰灰」也不像以前那麼急躁,注意力也慢慢地回到了雪景上。
父子倆就這樣繼續前行。王曉春也在微信上直播道:偶遇雪人公主,看上我們家灰哥了,只有挽留,我們是有目標的人,怎麼能動心?繼續,一路向西。
第四篇:讓「小灰灰」自豪的7個半小時
走到瑞達路附近,天已經開始暗下來。此時,倆人已經走了近六個小時,都已經開始有些疲憊。王曉春告訴孩子:「老師和同學們已經準備了歡迎儀式,要在門口歡迎小勇士。」聽到這話,「小灰灰」又來了精神。倆人幾乎一路小跑奔到了學校。此時,已是下午5時30分。
手機導航上的軌跡,從早上10點到下午5點30分,七個半小時,27公裡。「狼爸」和「小灰灰」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同學們看見我,還向我扔雪球呢。」「小灰灰」王晟睿表示,他感覺自己很像個英雄。
晚上,「小灰灰」住在了學校,老師還為他按摩了腿。「現在,腿一點兒也不疼了,我還很自豪呢。」「小灰灰」王晟睿笑著說。
■「狼爸」自述
我是做「體驗教育」的,帶孩子體驗,我把這定義為人的成長旅行。三歲帶他在海邊,四歲去草原徒步,五歲去騰格里沙漠,六歲去神農架無人區及跨城市生存挑戰,七歲再去騰格里沙漠及貴州貧困山區,我把每一次都當成一次生命的旅行。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缺少與自然的接觸,他們接觸的更多的是電腦,而不是我們小時候玩泥巴、爬樹等。我一直認為,缺失了自然的孩子就相當於缺失了60%的世界。我想給孩子更多的接觸自然與社會的機會,讓他用雙腳丈量大漠,去體會真正的草原。有時候,我們真的也累,但卻又因為身心真正貼近自然也不覺得累。
(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