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汕頭大學2019級市場營銷專業新生盧悅與她的父親盧慶豐和11歲的妹妹盧珺一行三人從她的家鄉桃江縣大慄港鎮的盧家村出發,徒步1300多公裡,歷時26天,於8月21日順利抵達汕頭大學報到。
今年7月21日,盧悅父女三人再次從家鄉出發,歷時27天,步行近1000公裡,於8月16日下午到達本次終點站廣州黃埔軍校舊址。
與去年的徒步一樣,今年盧慶豐同樣為女兒制定了路線圖,有桃江烈士墓、周立波故居、嶽麓書院、橘子洲頭、劉少奇故居、毛澤東故居、曾國藩故居等地,主要鍛鍊孩子的意志以及在認知社會、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沿途的27天時間裡,父女三人為了在步行中保持充沛的體力,一般會選擇早上5點左右出發,氣溫最高的中午,他們會在沿路找個涼快的地方休息幾小時。
盧慶豐早年外出務工,在廣州番禺安了家,大女兒盧悅和小女兒盧珺都是在廣東成長。盧慶豐是一名資深跑友,跑齡有10多年了。愛運動的他對兩個女兒的身體素質鍛鍊也十分重視。盧慶豐讓盧悅上學前必須鍛鍊半小時,書包再重也得自己背。雖然家與學校相距2公裡,盧慶豐也要求小女兒盧珺徒步上學,儘量不要乘坐公交車。常年堅持運動,兩個女兒的身體素質比同齡人強,性格也很陽光很樂觀。
盧悅說,去年她們徒步的終點站是汕頭大學,今年是黃埔軍校。第一次旅程更多的是在挑戰自己,第二次則是希望能夠多了解一些歷史,「因為你直接在書本上去看的話,其實很多東西你沒辦法真正地去了解到,只有深入實踐,才能得到真實情況」。盧珺在到達黃埔軍校舊址後也表示,這次徒步,她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也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
今年45歲的「狼爸」盧慶豐表示,這兩次徒步,收穫很大。「除了孩子們的皮膚變黑了、身體變得更健康了外,她們還學會了更多的知識,了解到了更多的歷史和國家這些年的發展變化,看到了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與文化。最明顯的收穫就是,兩個小孩學會了在外面自己去安排生活,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理財。」
【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