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27天,行程近1000公裡!桃江三父女再次徒步到廣東

2020-08-17 晨益陽

去年暑假,汕頭大學2019級市場營銷專業新生盧悅與她的父親盧慶豐和11歲的妹妹盧珺一行三人從她的家鄉桃江縣大慄港鎮的盧家村出發,徒步1300多公裡,歷時26天,於8月21日順利抵達汕頭大學報到。

今年7月21日,盧悅父女三人再次從家鄉出發,歷時27天,步行近1000公裡,於8月16日下午到達本次終點站廣州黃埔軍校舊址。

與去年的徒步一樣,今年盧慶豐同樣為女兒制定了路線圖,有桃江烈士墓、周立波故居、嶽麓書院、橘子洲頭、劉少奇故居、毛澤東故居、曾國藩故居等地,主要鍛鍊孩子的意志以及在認知社會、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沿途的27天時間裡,父女三人為了在步行中保持充沛的體力,一般會選擇早上5點左右出發,氣溫最高的中午,他們會在沿路找個涼快的地方休息幾小時。

盧慶豐早年外出務工,在廣州番禺安了家,大女兒盧悅和小女兒盧珺都是在廣東成長。盧慶豐是一名資深跑友,跑齡有10多年了。愛運動的他對兩個女兒的身體素質鍛鍊也十分重視。盧慶豐讓盧悅上學前必須鍛鍊半小時,書包再重也得自己背。雖然家與學校相距2公裡,盧慶豐也要求小女兒盧珺徒步上學,儘量不要乘坐公交車。常年堅持運動,兩個女兒的身體素質比同齡人強,性格也很陽光很樂觀。

盧悅說,去年她們徒步的終點站是汕頭大學,今年是黃埔軍校。第一次旅程更多的是在挑戰自己,第二次則是希望能夠多了解一些歷史,「因為你直接在書本上去看的話,其實很多東西你沒辦法真正地去了解到,只有深入實踐,才能得到真實情況」。盧珺在到達黃埔軍校舊址後也表示,這次徒步,她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也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

今年45歲的「狼爸」盧慶豐表示,這兩次徒步,收穫很大。「除了孩子們的皮膚變黑了、身體變得更健康了外,她們還學會了更多的知識,了解到了更多的歷史和國家這些年的發展變化,看到了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與文化。最明顯的收穫就是,兩個小孩學會了在外面自己去安排生活,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理財。」

【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6天徒步1300公裡赴大學報到!父妹同行!這個湖南妹子成最硬核新生
    汕頭大學19級市場營銷專業新生盧悅,於7月27日從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盧家村出發,徒步前往汕大。歷時26天,跋涉1300多公裡,終於在8月21日上午九時順利抵達汕大! 父親是跑友,重視女兒身體鍛鍊 盧慶豐早年外出務工,在廣州番禺安了家,大女兒盧悅和小女兒盧珺都是在廣東成長。盧慶豐是一名資深跑友,跑齡近10年。這個愛運動的父親對兩個女兒的身體素質鍛鍊也十分重視。盧慶豐讓盧悅上學前必須鍛鍊半小時,書包再重也得自己背。
  • 徒步千裡!「00後」大一女學生歷時26天從湖南徒步至汕大報到
    3個人,26天,徒步一千多公裡,路上飲水約400公斤……8月21日上午8時許,汕頭大學2019級湖南籍女學生盧悅與父親妹妹三人同行,歷時26天,全程一千多公裡徒步抵達汕頭大學報到。而這場「說走就走的徒步」,源自父女倆的一場約定。盧悅的父親盧慶豐告訴記者,在高考前他就與盧悅約定,說如果你考上大學,不管在哪,我們就一起徒步去報到,盧悅很贊同。他知道女兒盧悅的身體素質和毅力,相信她能做得到也願意挑戰。他認為在這過程不僅可以鍛鍊女兒的意志,同時能提高女兒的處事能力。
  • ...我是行動者丨湖南桃江縣五千志願者雨中徒步30公裡宣傳環保理念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丨湖南桃江縣五千志願者雨中徒步30公裡宣傳環保理念 2020-10-18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冒雨見「網友」,完成「暑期作業」、徒步上千公裡來報到……這一屆...
    從去年開始,廣東各高校的開學便迎來「00後」時代。到了今年,普遍18歲的「00後」小鮮肉大部隊更是成為主力,讓廣東高校的校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而這一屆廣東高校新生開學是真的拼,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自己都各顯其招。
  • 帶著一歲孩子夫妻102天徒步1600公裡 旅行需要規劃
    歷時102天帶1歲的娃兒徒步1600公裡,是愛是冒險也是夢想帶著一歲孩子夫妻102天徒步1600公裡 旅行需要規劃標籤:旅遊話題事件人物、澳大利亞、帶著孩子徒步1600公裡、戶外徒步旅行、旅遊雜談言論隨筆
  • 男子雪天帶兒子徒步27公裡上學 歷經7個半小時
    27公裡,橫穿大半個鄭州市去學校兒子不經意的提議,讓「狼爸」和「小灰灰」踏上了步行上學之旅,並在微信上實時直播:從早上10點出發,徒步27公裡、穿越大半個鄭州,歷經7個半小時。第二篇:路線串起孩子成長曆程從家到位於高新區的學校,有20多公裡的路途,剛上一年級的「小灰灰」能堅持下來嗎?王曉春先把路途中可能遇到的情況給「小灰灰」講了清楚,如,出於安全考慮,並不會一路不停地打雪仗;可能會摔倒,但不能哭;需要自己背書包,老爸不會去幫助;在朋友圈直播此次行走。
  • 全長1464公裡小興安嶺入選國家森林步道 徒步70天鐵力到嫩江一路綠...
    國家林草局公布的資料顯示,小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呈西北-東南走向,南起伊春市鐵力市,經大箐山縣、南岔縣、金林區、伊美區、豐林縣,由湯旺縣進入黑河市,經遜克縣、北安市、五大連池市、孫吳縣、愛輝區,北至嫩江市,步道全長1464公裡,其中伊春段518公裡,黑河段946公裡。
  • 3天保山徒步遊!10小時重走50公裡滇緬路,一路風景美到爆了!
    3天保山徒步遊!10小時重走50公裡滇緬路,一路風景美如畫!這一切就發生在2020年年末的雙十二之際。2020第二屆雲南省戶外運動嘉年華,暨第十六屆AA百公裡,為勝利遠徵,重走榮耀之路—滇緬公路,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大型徒步活動。12月12日如約保山龍陵,參加重走50公裡滇緬路的戶外活動。
  • 落基山國家公園的行程建議為1至5天
    落基山國家公園為期一天的行程旨在最大化您的山地時間,同時適當調整到海拔高度。落基山國家公園的大部分遠足徑高約7,800英尺(2,377米),對於那些沒有得到適當環境適應的人來說相當高。0.7英裡(1,1公裡),海拔49英尺(15米)。洛磯山國家公園最佳初學者徒步旅行: 翡翠湖。3.1英裡(5公裡)。海拔700英尺(213米)。
  • 大學生徒步返校 13天走470公裡
    小吳向記者回憶此次行程時說,徒步鍛鍊了自己的心智,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洗禮,讓自己更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恐懼和困難,更有理由去迎接挑戰和困難。小吳上網查了從老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430公裡(最後跟著導航實際徒步了470公裡)。他本想買帳篷、睡袋,因遇上春節未果。出發那天,他僅帶了一把雨傘,背了一個背包,裡面裝著兩套衣服,加上一雙軍旅靴、充電寶、日記本、水杯、充電器,差不多有十五六斤重。
  • 徒步達人率先體驗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 8天130公裡
    11月11日,提起徒步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的經歷,濟源徒步愛好者鄭迎風與郭冬冬對沿途秀美的風景讚不絕口。10月27日,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正式揭牌,該段穿越十裡河、水洪池、九裡溝、黑龍溝、盧仝茶園、蟒河口水庫、盤谷寺、沁龍峽等多個精華景區。沿著130公裡長的步道,既可穿越廣袤林區,飽覽秀美森林景觀,還可領略濟源獨特的人文內涵,品味美麗鄉村的獨特韻味。
  • 廣東九大戶外徒步探險聖地之完全攻略
    英西峰林的石灰質巖石非常適合進行攀巖運動,很早就引起了廣東地區攀巖愛好者的興趣。從2002年開始,最早來自廣州的攀巖愛好者就自發地在明逕鎮周圍開發線路,到2006年底為止,在明逕鎮周圍的三個巖場大約有了30多條攀巖線路,難度從5.8~5.12都有,吸引了眾多的攀巖愛好者前來攀爬。山峰洞巖之間,也適合徒步運動。
  • 80天徒步1800公裡:人類首次僅靠雙腳抵達南極難抵極
    有一位中國80後姑娘名叫馮靜,她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驚人的毅力和能量,她獨自闖入一百多年來一直由男性探險家佔據的南極探險領域,兩次徒步徵服南極大陸:第一次,2018年初,馮靜和一名外籍嚮導歷時52天,徒步穿越1130公裡南極大陸成功抵達南極點,成為完成此路線的中國女性第一人
  • 50公裡徒步後咋恢復?醫生建議連續3天保持適當運動
    佛山日報訊 記者韋娟明報導:「徒步40多公裡,第二天腳就腫了,鞋子穿上去都有點緊。」前日50公裡徒步活動結束後,不少人和姜小姐一樣,出現腳部腫脹、小腿酸痛等。醫生建議,在沒有運動損傷的前提下,市民可連續3天保持每日3~5公裡徒步的運動量,進行恢復。
  • 海寧40歲男子立志步行5600公裡到西藏,3個多月走了近半,暴瘦28斤
    3個多月他走了2500公裡,體重下降28斤,整個行程走了近一半。 天,臨近成都12.1 到成都12.10 正式挺進西藏這件外人看起來挺瘋狂的事,阿厲為什麼要去做呢?這是海寧阿厲在自己抖音帳號上置頂的一條視頻,發布時間是今年8月22日,他從長安出發徒步去西藏的前一天。△阿厲出發前一晚在辦公室錄下的視頻阿厲大名厲月剛,今年40歲,長安人。8月23日,他帶著自己養的一條柴犬「吐溫」從長安的家中出發,目的地是西藏。整個行程5600公裡,預計300天完成。
  • 武漢大一學生5公斤重書包徒步65公裡回老家 耗時26小時
    ­  寒假開始,各所高校的大學生多會選擇乘坐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回家,武昌理工學院的大一學生黃希,卻從學校獨自徒步回家,歷時26個小時,總計65公裡。­  黃希是武昌理工學院環境工程1601班的學生,出生於1999年,他平時非常注重身體鍛鍊,與父母通過電話溝通並獲得同意後,他選擇了徒步回孝感老家。
  • 談談廣東九大戶外徒步探險聖地(完全攻略篇) - 遊記 - 8264戶外
    (一)英西峰林戶外運動方式:攀巖,徒步  英西峰林位於英德市西南60公裡的九龍、明逕、巖背三鎮,是群山環抱的一片谷地,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觀似桂林,故有「英西小桂林」之稱,又稱「英西峰林」。這裡密集分布著上千座石灰巖山峰,溪澗、巖洞,古建築點綴其間,是廣東省最長、最密集的峰林景區,有「天南第一峰林」之美譽。
  • 大三女生,計劃寒假從海南徒步回河北老家,約1800公裡,現實嗎?
    2020年元旦就要到了。過了元旦,大中小學校就要放寒假。這兩天,網上正熱議一位大三女生的寒假計劃,她準備寒假從海南徒步回河北老家。這些回答,有專業的徒步愛好者,有喜歡旅行的青年人,有在校的學生,有醉心科研的專業人士。幾位有長距離徙步經歷的朋友回答,不可行,一是女生太危險;二是從海南到河北一路上路況不佳。體力和精力都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