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美擬禁聯發科向華為供貨:第三方晶片也需美國批准,即日生效

2020-12-16 騰訊網

美商務部的最新限制,讓華為使用聯發科等公司晶片「曲線救國」的可能性也變得渺茫。對於華為來說,目前的情況近乎無解。

在不斷地 90 天延期鬧劇之後,美國商務部向華為提供的臨時許可在 8 月 13 日到期結束。美國商務部在本周一再次發布官方消息,進一步加劇了對華為的限制。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項限制是「該修正案進一步限制了華為獲得使用美國軟體或者技術開發或者生產的同等晶片。」

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表示,自5月份對華為設計的晶片實施限制以來,「促使他們通過第三方採取一些迴避措施。」羅斯說。「新規則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美國軟體或美國製造設備,否則需要獲得許可。」

「華為及其海外分支機構已經加大了從美國購入軟體技術及先進半導體的力度」,威爾伯•羅斯稱。「由於我們限制了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機會,這家公司轉而與第三方合作,以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方式利用美國技術。新的、多管齊下的行動表明了我們對阻止華為行動的持續承諾。」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

國務卿邁克·龐培表示,該規則的變更將防止華為通過替代晶片生產和提供現有晶片來規避美國法律。他在聲明中還補充提到,華為一直在試圖規避美國於5月對其施加的限制。

鑑於中美關係處於數十年來最糟糕的時期,華盛頓正在推動世界各國政府將華為趕出市場,並認為華為將數據移交給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受到不公待遇的華為否認任何從事間諜活動的指控。

商務部表示,新措施立即生效,此舉很可能會阻止華為企圖規避美國出口管制的努力。

援引路透社對一位商務部官員的採訪表示,商務部清楚地表明,他們覆蓋的是華為可能尋求從第三方設計公司購買現成設計的企圖。

一條新的單獨規定要求,當名單上的華為等公司充當「購買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時,經濟黑名單上的公司必須獲得許可。

美國商務部已經在上周五確認不會延長有關美國公司向華為提供軟體、電信技術的臨時許可。此前,相關許可被延長了5次,每次90天。現在,貿易各方必須為先前授權的交易向美國提交許可證申請。

此外,商務部對華為授予了一個有限長期授權,允許其維護「正在進行安全研究的,對維持現有網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的網絡和設備。

美國政府對於華為的種種限制,已經對這家目前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公司及其供應商產生了嚴重影響。

正如此前《財新》等媒體報導,由於美國對臺積電等晶片供應商的壓力,華為在9月14日之前將停止生產自研晶片麒麟系列。

「(即將在9月發布的)新一代麒麟晶片將會擁有更強大的5G能力、更強大的AI處理能力和更強大的CPU/GPU。但遺憾的是,因為美國第二輪制裁,9月15日之後我們全球最領先的終端晶片就無法生產了,下半年即將推出的Mate 40可能將成為搭載華為自研高端麒麟晶片的最後一代旗艦智慧型手機,新一代麒麟晶片將成『絕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8月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表示。

在晶片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很多環節都依賴於美國公司提供的技術。除眾所周知的臺積電外,華為海思在設計麒麟晶片的過程中需要用到Cadence、Synopsys等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提供的軟體,後兩者均為美國公司。

最後,官方通告還宣稱,美國還將把21個國家/地區的38個華為分支機構列入實體名單,大多是華為雲的機構,如華為雲北京、華為雲大連,還有華為在多國的研究機構。

面對突如其來的禁令,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是基於今年5月美國對華為禁令約束了更加明確且嚴格的條規。基本阻斷了華為之後直接從其他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商購買晶片的路。每次合作都需要經過美國商務部的審批,拿到許可證。

「美國商務部想要進一步監督在清單範圍內的企業(以美國的軟體或者科技為基礎)與華為任何實體的商務往來等。」賈沫表示。

但分析師同時強調,美國商務部文件中並沒有闡明如何定義「basis」,所以聯發科或三星等晶片製造商是否被包含在內還需要進一步的解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臺灣企業聯發科和臺積電給華為供貨需要向美申請?
    大家都知道,8月中旬,美國商務部第三次對華為頒發了「禁售令」,這一次直接禁止華為採購採購使用美企晶片產品。什麼還有這種操作?是的!8月中旬的禁令中明確表示:在沒有獲得「許可證書」前提下,任何企業/個人是無權使用美國技術、設備的。該禁令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針對華為的。那麼這看似針對華為的禁令為何會影響到中國的聯發科和臺積電這兩家公司呢?首選要清楚美國禁令的具體禁的是什麼?
  • 華為使用高通晶片有何不可?
    「我們注意到高通正在向美國申請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如果美國政府允許,華為很願意使用高通晶片製造手機。」按照美國商務部關於華為的禁令, 任何國家任何公司只要含有美國技術都需要對華為斷供,除非美國商務部批准,因此,無論是僅具備設計能力的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還是同時具備晶片製造能力的三星,由於不具備「不包含美國技術」的晶片設計製造能力
  •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不幸的是,昨晚,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為的修訂版禁令,進一步限制華為,並增加38個華為相關公司的禁令名單。這意味著華為尋求外購諸如聯發科等第三方晶片的方案或將會被阻攔,而每次購買相關產品都需要獲得美國的許可,無異於禁止購買。
  • ...美國商務部申請出貨華為;傳海思將從臺灣運回所有麒麟等相關晶片
    1、日經:華為新禁令即將生效,衝擊臺日韓264億美元零部件銷售2、旺宏:若中芯國際遭美封殺, NOR Flash勢必缺貨3、餘承東:明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將全面支持鴻蒙2.0系統4、韓媒:三星和SK海力士已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出貨華為5、美國加大制裁華為力度恐傷合作夥伴
  • 華為手機業務復甦?美國或放寬制裁華為條件-非5G晶片供應
    NE5EETC-電子工程專輯一位參加簡報會的半導體公司高管向《金融時報》表示,美國商務部近來一直傳遞的信息是,面向華為的供貨許可一般都是被否決的。但是,如果企業能夠證明向華為供應的技術不用於華為5G網絡基礎設施,就可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報導稱,另外兩家亞洲半導體公司的高管也對恢復向華為供貨的申請獲批感到樂觀。
  • IC快報 | 聯發科否認被勸減少供貨華為傳聞;新疆百億元半導體產業...
    1、或成今年最大併購交易之一,ADI洽談收購美信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國晶片巨頭ADI正與競爭對手Maxim(美信)洽談收購事宜。知情人士透露,儘管ADI與美信討論有可能破裂,但這項交易可能最早在周一宣布。2、傳被勸說減少供貨華為!聯發科:空穴來風、無中生有據臺媒報導,自美國政府5月15日宣布華為新禁令後,聯發科、愛立信、諾基亞等非美系企業受惠轉單效應。
  • 華為大量採用聯發科晶片,小米高管微博祝賀:恭喜發哥!
    由於華為在今年受到了美國的制裁,所以華為的發展也是受到了限制,目前華為最為緊缺的就是晶片的代加工,之前就是由臺積電提供,但是受到美國的制裁以後,華為也是面臨晶片緊缺的情況,而且華為目前也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第三方合作,所以也是採用了聯發科的晶片,而且這次華為也將大量採用天璣晶片,所以聯發科在今年也是被各大手機廠商使用
  • 失去華為,美國晶片巨頭著急!緊急申請供貨許可能挽回損失嗎?
    從美國禁令籤發之日起,華為的「芯」問題就成了全中國消費者的「心」問題,每個消息都牽動著中國消費者的心。 在AMD、英特爾兩家公司對華為恢復供貨後,美國晶片巨頭美光(Micron)也向政府提出對華為恢復供貨的許可,因為華為是其「最大買家」。
  • 一旦聯發科晶片不讓用,華為手機該怎麼辦?有一招就看華為用不用
    另外,華為的崛起也讓美國感到了自己的科技地位受到了威脅,因此,自2019年5月開始,美國就將華為加入到了實體名單,許多與華為合作的美國企業都被迫與其終止合作。而在進入2020年之後,美國再次針對華為進行打壓,其對限制規則進行了修改。
  • 華為與聯發科籤訂採購大單 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
    繼上周華為與高通達成一項新的長期專利授權協議,並向高通支付大約18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之後,8月4日,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華為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
  • 晶片庫存夠用多久?剛剛,華為正式回應!
    近期,在美國晶片出口新規生效之後,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晶片供應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中科院和華為都已宣布將重點攻克光刻機問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財政部4個部門也已宣布加強5G、關鍵晶片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攻關。
  • 華為鬆口,稱願意使用高通晶片,但未來仍有變數
    近日,華為輪值董事郭平等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旦獲得許可,華為願意使用高通晶片生產手機。自美制裁華為一段時間以來,各大報導對華為或力挺或唱衰,對待明年的手機市場格局也是有著種種預測,小米、ov等手機公司也紛紛提前布局市場,以待華為釋放的市場份額。
  • 華為的晶片很缺貨,眼看蛋糕吃不上,高通著急了
    美國新一輪制裁下,華為正在為其手機關鍵部件尋找新的供應商,最近有媒體報導,華為向聯發科追加了超過1.2億顆晶片,佔華為晶片需求的2/3,遠超高通。 隨著5G手機的普及,5G手機晶片市場將會越來越大,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三星已與vivo深度合作,聯發科獲得華為晶片大單,而其他手機廠商出於美國制裁的擔憂,可能也會多採用三星和聯發科的晶片
  • 突發:華為確定被臺積電斷供!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現在突發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NOKIA向臺灣中華電信供應5G網絡! 華為暫停支付專利費! 中興擬實施...
    ,由於高通還沒有恢復向華為供應晶片,華為暫停了支付這筆18億美元的專利費。 有分析認為,華為此舉是為了獲得晶片供應向高通施壓,如果高通依然無法為華為供貨,華為繳納這筆專利費可能無限期暫停。
  • 美國收緊華為獲得晶片的能力:立即生效,防華為公司繞過...
    據悉華為雲在北京、香港、巴黎、柏林和墨西哥的公司均被列入名單。 顯然美國此舉主要意在避免華為通過第三方渠道繞過制裁,這次新增了要求與黑名單企業「作為買家、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和最終使用者」進行交易的公司提前獲得美國特別許可。 華為怎麼辦?真不知道怎麼辦!
  • 臺積電、聯發科斷供 晶片工程師流失 華為手機靠什麼再崛起
    眼看9月就要到了,這意味著美國給華為設定的斷供期限很快就要到了。9月14日起臺積電將無法再給華為代工晶片,而本來寄希望於聯發科的手機晶片,也隨著禁令升級不能再為華為供貨。這預示著華為海思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絕唱,同時也無法找到更合適的可替代手機晶片。
  • 英特爾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川普又威脅不批准TikTok交易;合併...
    英特爾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川普又威脅不批准TikTok交易;合併前夕,鬥魚向虎牙道歉;夏利1元出售...9月21日晚間,英特爾方面表示,已經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
  • 華為效應 臺灣三大封測廠商大陸擴產計劃放緩
    美國祭出華為新禁令,臺灣封測業對岸擴產腳步隨之趨緩。矽品、京元電、矽格等封測廠,受到大客戶海思及聯發科同步列入美國管制名單影響,大陸蘇州擴建計劃均暫時喊卡,估計牽動三大封測廠近百億元新臺幣投資。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大動作制裁華為,除明訂華為禁令的寬限期於9月14日到期,更擋住華為轉向採聯發科採購的大門,首當其衝是海思營收佔比超過三成的矽品,京元電來自海思營收比重也將近二成,同步受挫。隨著聯發科晶片供貨華為受限,加上海思訂單量萎縮,對矽品、京元電和矽格的封測需求量也將短少,影響營收佔比還會再擴大。
  • 華為僅剩一條路可走!中芯國際終於採取行動!
    隨著9月15日禁令的生效,華為手機還有晶片可用嗎?讓人非常無奈的是,針對禁令生效來看,華為目前並沒有B計劃,華為的對外合作的通道幾乎完全被堵死。終禁令生效,華為對外合作的通道已經幾乎被堵死。目前,臺積電、聯發科、高通等晶片企業,無法再對華為出口晶片。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華為將從明年開始逐步減少手機產品的發布甚至是退出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