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盡殺絕!美國收緊華為獲得晶片的能力:立即生效,防華為公司繞過...

2020-12-10 騰訊網

華為進入了最關鍵時刻。一個是美國的授權已經到期,原則上華為手機在國外就沒辦法更新了,這樣華為可能只能內循環了。

而對於華為的能力,美國看起來要趕盡殺絕,美國時間周一,也就是昨天晚上,美國商務部發布了新的文件,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得技術和晶片的限制

根據這份文件,除了延長今年五月的限制(禁止獲取與美國技術和軟體製造或相關的晶片)外,還將華為在21個國家的38個實體加入了黑名單,使得「華為黑名單」的總數上升至152家。據悉華為雲在北京、香港、巴黎、柏林和墨西哥的公司均被列入名單。

顯然美國此舉主要意在避免華為通過第三方渠道繞過制裁,這次新增了要求與黑名單企業「作為買家、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和最終使用者」進行交易的公司提前獲得美國特別許可。

華為怎麼辦?真不知道怎麼辦!

美國商務部周一(8月17日)宣布對中國科技公司華為以及被列入實體清單上的華為在外國的附屬機構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禁止它們獲取在美國境內外開發和生產的美國技術和軟體。

商務部產業安全局還決定把另外38家華為關聯實體列入實體清單。這38家華為關聯機構分布在21個國家,商務部產業安全局說,它們代替華為行事,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對外政策利益構成了重大風險。因此有理由認為,如果沒有限制,華為可能會利用它們逃避實體清單所規定的限制性措施。(如果要了解這38家企業,請在本文後面附加的企業名單中查找。)

產業安全局還要求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實體在進行有關出口控制項目的任何交易前都必須首先獲得美國政府許可。產業安全局還對清單中列出的四個與華為有關的項目進行了修改。

產業安全局說,這項要求適用於華為從事的相關交易,無論是華為是作為購買方還是中間人或者是終端用戶。

商務部說,新的限制性措施立即生效,以防華為公司繞過美國出口管制獲取用美國技術研發或生產的電子元件。

新的限制措施將阻止華為獲得外國使用美國軟體或技術開發的晶片。這類晶片將與美國晶片受到同等的限制性保護。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說:「華為及其海外附屬機構為了獲取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開發和生產的先進半導體而展開了新的努力。」「就在我們對美國技術進行限制的同時,華為及其附屬機構通過第三方利用美國技術破壞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

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中新增的38家企業名單(英文):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Huawei Cloud Beijing;

Huawei Cloud Dalian;

Huawei Cloud Guangzhou;

Huawei Cloud Guiyang;

Huawei Cloud Hong Kong;

Huawei Cloud Shanghai;

Huawei Cloud Shenzhen;

Huawei OpenLab Suzhou;

Wulanchabu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Huawei Cloud Argentina;

Huawei Cloud Brazil;

Huawei Cloud Chile;

Huawei OpenLab Cairo;

Huawei Cloud France;

Huawei OpenLab Paris;

Huawei Cloud Berlin;

Huawei OpenLab Munich;

Huawei Technologies Dusseldorf GmbH;

Huawei OpenLab Delhi;

Toga Networks;

Huawei Cloud Mexico;

Huawei OpenLab Mexico City;

Huawei Technologies Morocco;

Huawei Cloud Netherlands;

Huawei Cloud Peru;

Huawei Cloud Russia;

Huawei OpenLab Moscow;

Huawei Cloud Singapore;

Huawei OpenLab Singapore;

Huawei Cloud South Africa;

Huawei OpenLab Johannesburg;

Huawei Cloud Switzerland;

Huawei Cloud Thailand;

Huawei OpenLab Bangkok;

Huawei OpenLab Istanbul;

Huawei OpenLab Dubai;

Huawei Technologies R&D UK

消息人士稱,新措施立即生效,將阻止華為企圖規避美國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一位官員告訴路透社,「很明顯,我們涵蓋的是華為可能正在尋求從第三方設計公司購買的現成設計。」

美國商務部的另一名官員表示,該命令旨在「確保外國生產的物品回填的能力」,受到美國同樣的監督,五月份受到限制的晶片也受到了同樣的監督。

消息人士稱,一項新的單獨規則將規定,當名單上的華為這樣的公司「充當購買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時,經濟黑名單上的所有公司都將需要許可證。

加入黑名單的另外38家華為實體包括位於北京,香港,巴黎,柏林和墨西哥的華為雲部門。

商務部一位官員說,商務部正在實體清單上為四個華為組裝地點分別添加地址,「所以沒有人不知不覺中將物品搬到那些地點」。

該部門還確認將不會延長周五到期的華為設備和電信提供商用戶的臨時通用許可證。各方現在必須針對臨時許可證先前授權的交易提交許可證申請。

消息人士稱,商務部將對華為實體採用有限的永久授權,以允許「正在進行的安全研究對於維持現有網絡和設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美國現有的限制已經對華為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供應商已經對5月的限制採取了行動,直到9月15日才完全生效。

8月8日,《財經》(Caixin)報導,由於美國對華為供應商的壓力,它將在下個月停止生產其旗艦麒麟晶片組。

引用華為消費者業務部負責人餘承東的話說:「從9月15日起,我們的旗艦麒麟處理器將無法生產。」 「我們的人工智慧晶片也無法處理。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華為的海思半導體部門依靠Cadence Design Systems和Synopsys等美國公司的軟體來設計其晶片,並將生產外包給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後者使用美國公司的設備。

臺積電錶示將在9月15日後不再向華為代工晶圓。

The new actions, effective immediately, should prevent Huawei’s attempts to circumvent U.S. export controls, the sources said.

It 「makes clear that we’re covering off-the-shelf designs that Huawei may be seeking to purchase from a third-party design house,」 one Commerce Department official told Reuters.

A separate Commerce official said the order aims to 「ensure the ability for foreign-produced items to backfill」 chips covered under the restrictions in May are subject to the same U.S. oversight.

A new separate rule will stipulate that all companies on the economic blacklist will require a license when a company like Huawei on the list acts 「as a purchaser, intermediate consignee, ultimate consignee, or end user,」 the sources said.

The 38 additional Huawei entities added to the blacklist include Huawei cloud units in Beijing, Hong Kong, Paris, Berlin and Mexico.

The Commerce Department is separately adding addresses for four Huawei assembly locations on the Entity List 「so no one unwittingly is moving items」 to those locations, a Commerce official said.

The department also confirmed it will not extend a 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 that expired Friday for users of Huawei devices and telecommunication providers. Parties must now submit license applications for transactions previously authorized by the temporary license.

The Commerce Department will adopt a limited permanent authorization for Huawei entities to allow 「ongoing security research critical to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of existing」 networks and equipment, the sources said.

Existing U.S. restrictions have already had a heavy impact on Huawei and its suppliers have already taken action on the May restrictions which do not fully go into effect until Sept 15.

On Aug. 8, financial magazine Caixin reported it will stop making its flagship Kirin chipsets next month due to U.S. pressure on Huawei’s suppliers.

「From Sept. 15 onward, our flagship Kirin processors cannot be produced,」 Richard Yu, head of Huawei’s consumer business unit was quoted as saying. 「Our AI-powered chips also cannot be processed. This is a huge loss for us.」

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今天進一步限制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及其在實體名單上的非美國分支機構對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國內外生產的產品的訪問權限。此外,BIS在實體清單中又增加了38個華為分支機構,對所有受出口管理條例(EAR)約束的項目都規定了許可證要求,並修改了四個現有的華為實體清單條目。BIS還對涉及實體清單上的當事方(例如,華為(或其他實體清單實體)充當購買方,中間用戶或最終用戶)的涉及商務出口管制管轄範圍內的項目的任何交易施加許可證要求。這些措施立即生效,阻止了華為規避美國的企圖。

2020年5月,BIS修訂了長期存在的外國直接生產(FDP)規則,以華為收購半導體(某些美國軟體和技術的直接產品)為目標。今天的修正案通過將控制應用於交易來進一步完善了FDP規則:1)美國軟體或技術是外國生產商品的基礎,該外國生產商品將被併入或將用於「生產」或「開發」中實體名單上任何華為實體生產,購買或訂購的任何「零件」,「組件」或「設備」;或2)如果實體清單中的任何華為實體是該交易的當事方,例如「購買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

該修正案進一步限制了華為獲得與美國同類晶片相同程度的,使用美國軟體或技術開發或生產的國外製造晶片的權利。

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表示:「為了實現中國的政策目標,華為及其外國分支機構已經加大了努力,以獲取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開發或生產的先進半導體。」「由於我們限制了美國技術的獲取,因此華為及其關聯公司已通過第三方合作,以破壞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方式利用美國技術。這種多管齊下的行動表明了我們對阻止華為這樣做的持續承諾。」

以下21個國家/地區的38個新的華為分支機構被添加到了實體列表中,因為它們冒著代表華為行事的巨大風險,有違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有合理的理由認為,否則華為將尋求使用它們來規避實體名單所施加的限制。

華為雲計算技術;華為雲北京; 華為雲大連 華為雲廣州; 華為雲貴陽 華為雲香港; 華為雲上海 華為雲深圳; 華為OpenLab蘇州; 烏蘭察布華為雲計算技術;華為雲阿根廷; 華為雲巴西; 華為雲智利; 華為OpenLab開羅; 華為雲法國; 巴黎華為OpenLab; 華為雲柏林 華為OpenLab慕尼黑; 華為技術杜塞道夫有限公司; 華為OpenLab德裡; Toga Networks;華為雲墨西哥 華為OpenLab墨西哥城; 華為技術摩洛哥 華為雲荷蘭 華為雲秘魯; 華為雲俄羅斯; 莫斯科華為OpenLab; 華為雲新加坡 華為OpenLab新加坡 華為雲南非; 華為OpenLab約翰尼斯堡; 華為雲瑞士 華為雲泰國; 曼谷華為OpenLab; 伊斯坦堡華為OpenLab; 杜拜華為OpenLab; 和華為技術研發英國

臨時通用許可證(TGL)現在已過期。該規則通過對實體列表中的華為實體進行有限的永久授權,進一步保護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這種有限的授權僅是為了提供正在進行的安全性研究,這對於維護現有的和當前「完全可操作的網絡」和設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在並行規則中,當實體列表中的一方充當EAR交易的購買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時,BIS修訂了實體列表以要求許可。當實體清單上的任何華為實體是交易的當事方(例如通過充當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時,這與FDP修訂版中施加的其他限制相一致。

相關焦點

  • 美國商務部試圖 「阻斷」華為外購晶片方案
    IT之家8月17日消息 環球網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最新消息,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
  • 美國對華為新禁令立即生效!38個分支機構新增至實體清單
    雷鋒網消息,美國政府擴大限制,現在禁止華為購買外國製造商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片。新的禁令還將華為全球21個國家的38個分支機構添加到了實體清單中,包括華為雲新加坡和華為雲法國。從 2019 年 5 月以來,美國已經將高達 152 家的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 美擬禁聯發科向華為供貨:第三方晶片也需美國批准,即日生效
    美商務部的最新限制,讓華為使用聯發科等公司晶片「曲線救國」的可能性也變得渺茫。對於華為來說,目前的情況近乎無解。在不斷地 90 天延期鬧劇之後,美國商務部向華為提供的臨時許可在 8 月 13 日到期結束。美國商務部在本周一再次發布官方消息,進一步加劇了對華為的限制。
  • 華為手機業務復甦?美國或放寬制裁華為條件-非5G晶片供應
    NE5EETC-電子工程專輯據《金融時報》報導,最近一些參加了美國簡報會的知情人士表示,只要供應商不將其晶片產品提供給華為的5G業務,美國將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提供晶片組件。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嚴厲」,從而對其整體業務構成威脅,而華為重要的智慧型手機部門可能有機會復甦。
  • 華為使用高通晶片有何不可?
    在5G時代,具備5G手機晶片設計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數,分別是高通(美國)、海思(中國大陸)、三星(韓國)、聯發科(中國臺灣)、紫光展銳(中國大陸)。這裡面,只有三星一家同時具備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能力,剩餘全部僅為單純的晶片設計廠商,需要靠臺積電這樣的晶片代工廠將設計好的晶片生產出來。
  • 9.15禁令全面生效,倪光南院士卻說華為有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
    美國的禁令全面生效的時間是9.15日,過了這時間華為將沒有任何辦法從三星、聯發科、臺積電等這些知名晶片企業拿到晶片。不過就在禁令就要全面生效之時,倪光南院士卻對外表示,華為不會無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然來是有部分國人對於美國禁令產生了非常不樂觀的想法,認為在晶片的領域中國是一丁點的自主能力都沒有的。說到「中國已經擁有28納米的光刻機」,根據目前中國的能力,自己生產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還是沒有問題的。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對於華為來講能夠做些什麼呢?華為可以在屏幕驅動、內存晶片、CMOS等領域大展手腳,這些領域對晶片的要求並不是那麼苛刻。
  • 國際半導體協會發聲:希望美國將華為晶片禁令寬限期延長120天
    8月26日,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指出,美國收緊對華為的出口限制為華為帶來了沉重打擊,並為半導體全球產業鏈帶來了衝擊,SEMI的立場是希望美方延長禁令時間,將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降到最低。
  • 美國為何又變本加厲對華為下「死手」?美國司法部長巴爾說出根源
    2020年5月15日美國時間2020年5月15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前夕,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了對華為的新制裁,修改了對華為的制裁內容,其制裁內容全面升級: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向華為提供晶片設計和生產都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 ...美國商務部申請出貨華為;傳海思將從臺灣運回所有麒麟等相關晶片
    1、日經:華為新禁令即將生效,衝擊臺日韓264億美元零部件銷售2、旺宏:若中芯國際遭美封殺, NOR Flash勢必缺貨3、餘承東:明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將全面支持鴻蒙2.0系統4、韓媒:三星和SK海力士已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出貨華為5、美國加大制裁華為力度恐傷合作夥伴
  • 晶片大戰,中國砥礪前行,美國壓制華為,並且回遷晶片製造生產線
    由於是美國的科學家最早發明的電晶體和集成電路,所以美國就佔了先機,註冊了有關專利。導致其他國家想要製造它,需要繞過這些專利,這使得其他國家的晶片行業發展緩慢。由於晶片的生產包含了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大環節,技術門檻頗高,所以晶片研究之路步履艱辛,終於,近幾年中國出現了後起之秀華為,它生產的麒麟晶片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傢伙兒都為之歡呼,這說明咱們國家的核心科技水平增強了。
  • ...華為子公司!科技龍頭砸出「黃金坑」,業績最猛的華為概念股是它
    美國擬切斷華為外購晶片方案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官網分別發表聲明,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並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地區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以打擊華為對商用晶片的獲取,並立即生效。
  • 華為「斷供」十日:員工保持狼性 「絕版」產品被熱炒
    2018年,美國開啟了對華為的所謂的「制裁」。去年5月,美國又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管制進一步升級,經過120天的緩衝期後,9月15日,「禁令」正式生效。「早在2年前,公司從上到下就已經樹立了一個觀念——制裁『明天』就會開始。」雖然這個明天,足足過去了800多天,但對華為的員工來說,這一切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 觀察|華為晶片斷供 「卡脖子」倒逼攻堅
    2020年9月8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華為在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展示鯤鵬920晶片。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 報導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在此之後,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 華為的晶片很缺貨,眼看蛋糕吃不上,高通著急了
    隨著5G手機的普及,5G手機晶片市場將會越來越大,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三星已與vivo深度合作,聯發科獲得華為晶片大單,而其他手機廠商出於美國制裁的擔憂,可能也會多採用三星和聯發科的晶片
  • 華為備胎晶片轉正 華為保密櫃裡的備胎晶片是什麼?
    今日凌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文致信員工稱,超級大國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瘋狂的決定。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華為被列入了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實體名單。為了兌現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華為保密櫃裡的備胎晶片「全部轉正」。
  • 華為英國建廠:做晶片!
    6月21日,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預計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將在本周獲得計劃批准,在英國的薩斯頓村建設一個耗資4億英鎊(約35億人民幣)的研發中心。報告稱,該設施距劍橋7英裡(11公裡),將用於研發用於寬帶的晶片。為華為以後引進高層次人才做好準備。
  • 華為被美國制裁,告訴中國必須有獨立高科技和自主研發晶片能力
    筆者認為中國非常有必要擁有獨立高科技的能力。作為亞洲第一大國,世界經濟總量第二大的國家來說。光有經濟實力,沒有高科技技術是遠遠不能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從這一次中美貿易戰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中國的短板在哪裡,正因為美國看到了中國高科技技術還不夠發達,有許多機器和設備上使用的晶片都是從美國進口的。美國為了幹擾和阻止中國的高科技技術發展,就停止向中國出口晶片,同時還找各種藉口來制裁中國的科技公司。
  • 拆解手機暗中觀察,日本公司「揭秘」華為晶片
    日本媒體報導稱,華為面向最新型智慧型手機自主設計半導體晶片,和蘋果公司「iPhone」手機上所用晶片一樣具有先進功能。華為表明了對外銷售「5G」手機晶片的意向,有可能與此前主導這一市場的美國晶片企業高通形成兩大勢力。
  • 上海微電子正式宣布,華為晶片再迎轉機!
    「軟肋」,那就是華為雖然擁有著世界上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但是華為卻並沒有製造晶片的能力,也就是離開了高端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華為海思設計的晶片只能躺在「PPT」上,不能夠代工實現的晶片幾乎沒有任何意義,那麼最終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 晶片庫存夠用多久?剛剛,華為正式回應!
    近期,在美國晶片出口新規生效之後,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晶片供應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中科院和華為都已宣布將重點攻克光刻機問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財政部4個部門也已宣布加強5G、關鍵晶片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