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11:59:19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臨沂11月23日訊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民政廳等部門《關於加強農村紅白理事會建設,進一步促進移風易俗的意見》,加快鄉村文明建設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建設,莒南縣民政局在全縣積極推行紅白理事會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和常態化建設工作,讓紅白理事會發揮大作用,「理」出節儉文明,引領「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新風尚,助推全縣精準扶貧工作紮實有效。
一是健全組織促自治,完善設施當管家。莒南縣民政局堅持政府主導和群眾自治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行村(居、社區)紅白理事會組織建設,引導各村把好理事會成員推舉關,由群眾推舉出德高望重、熱心公益事業的老黨員、村幹部和公平公正、崇尚節儉、有一定禮儀特長的人士,組成紅白理事會班子,理事會會長可以由村支部書記擔任。同時加大紅白事服務場所、基礎設施等配套建設,幫群眾拿主意、做籌劃,為村民辦理紅白公事提供全過程、一條龍服務,既省錢又省事。目前全縣所有村都建有紅白理事會組織,基本實現了村村婚喪事有人管、舉辦紅白事有場所的目標,紅白理事會因此而成為服務群眾的 「大管家」。
二是建章立制促規範,細化標準嚴監管。莒南縣認真學習各地經驗,結合實際,制定了樹標杆、抓典型、以點帶面實施方案,狠抓村(居、社區)紅白理事會章程等服務規範和制度建設,精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和相關操作細則,提高章程的操作性、可行性,對理事會的職責任務、服務項目、紀律要求等都有清晰明確的規定,對紅白事操辦規模、服務流程、宴席標準、設宴桌數等內容明確細化,服務規範與移風易俗同納村規民約,並公開上牆。實行「三統一三監管」,即統一待客標準、統一由紅白理事會操辦、統一辦事不擺謝客宴,食品安全有人監管、辦事標準有人監管、辦事全程有人監管;加強政策引導,注重示範帶動,使村民全面了解、支持和參與紅白理事會,確保紅白理事會工作有依據、有作為、有權威,村民紅白事簡辦有底氣、有依靠、有保障。
三是強化宣傳促轉變,摒除陋習樹新風。莒南縣充分利用廣播「村村響」、電視「家家放」、宣傳車「天天忙」、標語彩繪「牆牆妝」等形式,大力宣傳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意義和節儉文明辦事程序,引導群眾摒除陋習樹立文明節儉新風尚。在喜事新辦上推行「五提倡、五反對」,即提倡簡約定親,反對索要「天價」彩禮等;提倡自己家業自己創,反對超出家庭承受能力;提倡新式婚禮,反對講排場比闊氣;提倡愛心公益、低碳環保婚禮,反對亂貼紅紙等行為;提倡「禮輕情重」,反對高額禮金。在喪事簡辦上做到「八提倡、八取消」,即提倡紅白理事會全程辦理,取消家族自己辦喪;提倡戴白花、黑紗,取消披麻戴孝;提倡短喪,取消多日喪;提倡播放哀樂,取消吹鼓手;提倡大鍋菜,取消大擺筵席;提倡直接埋葬骨灰盒或進入祠堂,取消裝棺再葬;提倡簡化程序,取消繁文縟節;提倡文明喪葬,取消封建陋習。通過深入細緻宣傳相關法規政策,使文明節儉辦事理念深入人心,為紅白理事會開展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與群眾基礎。
四是精心培訓促發展,強化服務倡節儉。莒南縣民政局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精心組織全縣紅白理事會培訓會議,培訓全縣各鎮街、村(居、社區)紅白理事會負責人及村幹部,選拔紅白理事會業務宣講骨幹,組成下基層巡迴宣講隊到石蓮子、嶺泉等鎮開展移風易俗培訓,進一步強化對農村紅白事的管理與服務,讓紅白理事會帶動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高道德覺悟,共同制止紅白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引導紅白事文明辦理、節儉辦理。紅事方面,督促當事人依法辦理婚姻登記,參加結婚頒證儀式,積極引導當事人增強婚姻家庭責任感,倡導舉辦集體婚禮等現代、文明、莊重、節儉的婚禮。白事方面,紅白理事會積極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作用,在國家獎補政策下大力推動公益性公墓建設,把公益性公墓建設作為民生實事來抓,積極宣傳殯葬惠民政策,倡導喪事簡辦,倡樹厚養薄葬,實行殯、葬、祭方面有機銜接,幫助事主火化遺體,引導群眾實行節地生態安葬,推行文明祭奠、低碳祭掃。2016年起全縣實行村級紅白事提前統計上報制度,由縣鎮移風易俗工作督導組有的放矢地進行明察暗訪,對紅白事大操大辦、大搞封建迷信活動、不節儉文明辦理的,一經查實,即給予嚴肅批評教育,並曝光通報。全縣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民主評議,對工作成效明顯、群眾反映好的紅白理事會進行表彰和獎勵。大力抓好「孝德文化進農村」活動,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倡導厚養薄葬大講堂,建設孝德文化長廊,評選村裡的好婆婆、好媳婦,舉辦「善行義舉四德榜」表彰活動,塑造孝德典型,倡導人人有孝心、人人盡孝道,營造厚養薄葬的濃厚社會氛圍,收到實實在在的文明節儉效果。
目前,莒南縣以紅白理事會建設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工作正持續推進,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在全縣蔚然成風,不僅減輕了群眾負擔,解決了以往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攀比及個別家庭因此致貧問題,還讓群眾的婚喪嫁娶辦得更加體面、省心、省錢、更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厚養薄葬之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穩步發展,助推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更加紮實有效。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