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換帥: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地方普通二本院校校長,全國首例!
近日,4所高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2名70後擔任校長。
● 盧新波任嘉興學院黨委書記,提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任嘉興學院院長
盧新波
陸軍
● 唐平秋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
唐平秋
▎廣西科技師範學院
● 張鵬任廣西科技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楊傑任廣西科技師範學院院長
張鵬
楊傑
● 楊鮮蘭任漢江師範學院黨委書記,付永昌任漢江師範學院院長。
楊鮮蘭
付永昌
本次四所高校領導班子調整,兩名70後擔任高校校長,一是任西科技師範學院院長楊傑,另一個是漢江師範學院院長付永昌。
楊傑,1971年8月生,漢族,籍貫四川宣漢,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原桂林航天工業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付永昌,1975年出生,漢族,湖北松滋人,大學學歷,工程碩士。1997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電氣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黨總支書記,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黨委常委。2017年12月任漢江師範學院黨委委員、常委,黨委副書記。
高校領導班子調整本屬常規工作,沒什麼特別值得關注的。這次4所學校領導班子調整,除了2名70後擔任高校校長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被提名任嘉興學院院長。
院士擔任985、211等雙一流知名大學校長不是新聞,但是院士擔任1所地方高校校長卻是國內首次。根據小編查找到的信息,目前尚沒有院士擔任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校長的先例。
陸軍,何許人也?
陸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蘇州人。1985年6月畢業於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水聲專業,獲學士學位,1988年6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系,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研究員。長期從事雷達和預警機領域理論研究和工程研製工作,在雷達領域,重點開展三坐標雷達體制研究,攻克頻掃體制、陣列天線、全固態發射等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國內首型全固態頻掃體制雷達。
在預警機領域,提出並建立了預警機全開放體系架構,突破綜合檢測識別、空地協同多源情報綜合處理等關鍵技術,作為總設計師,成功研製首型國產預警機,首型出口型預警機。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這個背景很清楚了,他是國防科技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兩個可是國內重量級獎項!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讓1名業內知名的院士專家擔任這所並不怎麼出名的地方高校的校長呢?我們先來看看嘉興學院。
辦學歷史悠久,行業特色鮮明
嘉興學院是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和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實行&34;的管理體制。原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辦學肇始於1914年,此後百年間數易校址,相繼在寧波鄞縣、杭州建德辦學,先後隸屬於國家重工業部、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被譽為中國有色行業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34;。
專業門類齊全,合作辦學豐富
學校設有5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教育部&34;地方高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通過國家專業認證(評估)專業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優勢(特色)建設專業16個,省級師範教育創新工程項目入選專業1個。擁有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平臺11個。美、英、澳、德、日、韓等21個國家(地區)的58所高校開展本碩連讀、雙學位攻讀、交換生培養等合作,與浙江理工大學等22家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
學科實力不俗,同類院校領先
學校擁有省級一流學科6個,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創新服務平臺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3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新型高校智庫1個,省高校產學研聯盟中心1個,嘉興市重點實驗室11個。
傳承紅船精神,獨特辦學特色
建有全國首個&34;。嘉興學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國共產黨創建史研究中心為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紅色文化研究與傳承協同創新中心為省&34;。學校&34;文化品牌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34;品牌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
嘉興學院在全國大學中的實力如何呢?
在軟科發布的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嘉興學院排第303名,在普通本科層次學校中排名屬於比較靠前的,超過了不少知名的大學,比如林業類知名大學西南林業大學,以海洋命名為數不多的廣東海洋大學,職業類本科院校的代表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
在校友會發布的2020中國綜合類大學教學質量排名中,嘉興學院表現搶眼,排名第87名,在同等層次院校中位於前列。
早在2018 年 11 月 19 日,嘉興市委市政府就曾出臺過《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支持嘉興學院創建嘉興大學建設一流應用型高校的若干意見》,支持嘉興學院創建嘉興大學。
在這份文件中,提出三步走建設嘉興大學的目標。
在現有基礎上,重點實施&34;發展戰略,到 2035 年建設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示範大學。
第一步,到 2021 年,成功更名嘉興大學,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碩士點達到 10 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色進一步彰顯,1—2 個學科進入省內一流學科 A 類,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發揮,全職院士引進實現突破,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才數量顯著增加。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辦學水平和辦學影響力顯著提升,建成省內有特色、善創新、高水平的地方應用型大學。
第二步,到 2025 年,學科布局和專業結構更加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嘉興支柱產業相對應的碩士點達到 20 個,1-2 個學科進入 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前 1%,全職院士以及國家級、省部級人才數量進一步增加,國際化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學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度進一步加深,建成在長三角區域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第三步,到 2035 年,學科布局和專業結構符合建設全國一流應用型大學要求,8 個學科進入 ESI 前 1%,其中 1—2 個學科進入ESI 前 1‰,形成一支由全職院士和國家級人才領銜、省部級人才支撐的高層次學科專業建設隊伍,2030 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國際化辦學水平走在同類高校前列,學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建成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示範大學。 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三個&34;發展,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建成引領並全面支撐區域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特色鮮明、世界知名的全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2019年8月26日,嘉興投入9億元專項經費,助力嘉興學院&34;。力爭在2020年使嘉興學院成功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在2021年成功更名為嘉興大學。
這次學校領導班子調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擔任嘉興學院院長,是否也是為嘉興學院升格為嘉興大學做準備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