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領導找你談工作,但談話結束了,你也沒明白領導到底安排了啥?找領導匯報工作,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結果聽得領導一頭霧水:你到底想說什麼?類似的情況很多,無論是領導老闆,還是下屬員工,都有表達不清晰,溝通不順暢的時候。但職場中恰恰最需要的是效率,所以,高效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也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但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也應當清楚自己的時間成本。
時間成本的核算方法:每天的工作時長是多少?一個月的收入是多少?核算到每個小時。然後用收入除以時間,得出的數字就是單位小時的成本。
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喜歡閒話和聊天的人,他們通常一聊就會是很長時間,根本不在意時間成本,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時間成本這個概念,因為他們的時薪很低。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時薪變高?那就是提升自身價值。而自身價值的提高就要提高工作效率,高效溝通便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開始。
高效溝通也有方法和技巧,一起來學這5招:
第一招:說話簡潔,不說無用信息
記得餘世維先生在講《有效溝通》的時候說過,時刻要做好在電梯裡匯報工作的準備。因為領導的時間很緊張,沒有大塊時間等待你長篇大論,所以要時刻準備在很短的時間裡,用最簡潔的語言把事情說清楚。這裡有個例子,分享給大家。
小劉是一家網絡公司的管理人員,他與人溝通就非常簡明扼要,沒有一句多餘的話。而且非常條理且邏輯性強。
有一次領導出差,讓小劉幫忙訂一張機票。小劉訂好機票後,匯報給領導的是:機票已經訂好了。前往的城市溫度是多少,有點低,可能要帶一件衣服。行程已經交代給司機了。航班是幾點,幾點從公司出發,落地是幾點,接機人手機號碼是…… 領導一看非常滿意,小劉不僅迅速完成了工作,還周到細心地把沒有交代的事情辦得妥妥噹噹也。
小王和小劉是同事,面對和小劉一樣的任務時,他是這樣溝通的:先跟領導說機票難買,自己儘量訂;接著又發現沒有合適的航班,自己一直花時間反覆挑選出發時間和航空公司。還把訂機票過程中,自己遇到的經歷和情緒波動完整地和領導敘述了一遍。你猜,領導的反應會是怎樣?
其實小王所匯報的這些信息和領導根本沒有絲毫關係,領導只在意你有沒有訂到機票。同時,發現沒有,在小王的匯報中,邀功的成分很多,好像在說: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啊。領導,你看我容易嗎?
然而,作為一個職場人,要清楚地明白:領導不是幼兒園阿姨,他更注重的是事情的結果。
第二招:善用八分鐘規則
有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測試表明:當我們在看視頻、聽音樂或是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專注力最多只能維持八分鐘。如果超過八分鐘我們還不能被吸引,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別的地方。所以,工作中的溝通,特別是和領導的溝通和訴求的表達中,把時間儘量控制在八分鐘之內,或者把重要的內容放在八分鐘之內講完。否則,八分鐘之後的溝通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招:提前做好準備
一個工作高效的職場人,凡事都很有規劃,當然溝通也是如此。大致了解溝通對象有多少時間可以用在這次溝通上。如果是在和領導溝通,最好提前讓領導知道你大致需要多長時間。比如,你可以和領導說:工作的事大概需要5分鐘的時間。您接下來有沒有其他安排?如果沒有,我想跟您聊一聊其他的事情。如果有安排,我們改天再聊。
一個懂得溝通藝術的領導也會十分尊重每一次溝通:我有差不多二十分鐘的時間夠不夠?
這樣,下屬的詢問是對領導的時間的尊重,而領導的回答也是對下屬時間的尊重。因此,溝通之前最好做兩手準備,長時間和短時間各有計劃,這樣溝通起來才不會慌亂。
第四招:內容結構化
溝通的時候,列出1、2、3、4點。比如,第一件事是怎樣,第二件事是這樣,第三件事是怎樣,就是將溝通內容結構化,能夠使表達更條理,也能讓對方立刻明白你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第五招:直接表達需求
這一點通常是在和領導溝通的時候運用多一些。比如表達某個訴求:加薪、升職或者轉崗,直接說出來的方法可能會更好一點。但大多數職場人在表達訴求時,非常容易犯一個普遍的錯誤,就是在提出需求之前,我們內心會有很多心理活動,也很在意表達之後領導對我們的看法。其實這些心理活動都是私人化的,你並不知道領導是怎麼想的,也不知道他正在想什麼。所以,還是那句話,直接表達出需求更好一些。記得儘量簡單明了,不過多修飾,別讓領導聽得雲裡霧裡。
最後,高效溝通一定要記住一個思路:什麼時候、遇到什麼問題、我做了什麼、需要別人做什麼?同時,一定不要帶個人情緒在裡面,理性溝通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有關於本文你的觀點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