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縣委、縣政府打贏打好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衛健委圍繞「保、治、防、提」四條工作路徑,精心組織,科學謀劃,紮實開展健康脫貧工作,聚力我縣脫貧摘帽。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總體成效
截至2019年6月底,全縣享受健康脫貧政策貧困人口為57776戶127326人,其中因病致貧、返貧22006戶50064人,佔比39.32%。未脫貧戶中因病致貧、返貧人口7678戶15908人,比2016年同期(22468戶47562人)減少14790 戶31654人。
(一)全面落實綜合醫療保障政策
1、代繳醫保參保費。為2015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繳納醫保參保費,個人繳費部分全部由財政代繳,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
2、落實「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保政策。全縣已建立健全了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的綜合醫保體系。
3、全面執行「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貧困患者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各醫療機構開通了貧困人口綠色就醫通道,設立了結算專用窗口和健康脫貧專用病房。
(二)紮實開展分類救治
4、落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定了2019年家庭醫生籤約實施方案,按照切合實際、村民認可、村醫接受、簡便易行的原則,統籌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實行「1+1+1」組團式籤約服務,對有診療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應籤盡籤」,並規範開展履約活動。加大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工程進度,在6月份啟動實施「兩卡制」,實現家庭醫生籤約電子化,取消紙質健康檔案,減輕基層負擔,讓鄉村醫生多看病、真看病。
5、開展大病專項救治。對患有27種大病的貧困人口實施專項救治,做到定救治醫院、定臨床路徑、定診療方案和按病種收費,縣、鄉、村級醫療機構均建立管理臺帳,實行動態管理,進行跟蹤回訪。截至2019年6月底,確診9種大病患者3002,已救治2876例;6種大病2745人,已救治2632例;12種大病1428人,已救治1366例,分別救治率為95.8%、95.88%、95.66%。
(三)持續實施疾病防控
6、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切實控制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增量,聚焦貧困人口,全面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截至6月底全縣共救治貧困人口結核病、手足口病、愛滋病932人。
7、實施婦幼健康衛生項目。紮實推進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婦女「兩癌」免費篩查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實施工作。2019年1-6月底,發放貧困家庭兒童營養包 133份,貧困家庭新生兒免費疾病篩查 84人。
8、實施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制定了《霍邱縣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霍衛計〔2018〕329號),全面開展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宣傳陣地建設和骨幹培養行動。
(四)穩步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9、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縣第一人民醫院新址建設正在快速推進,縣二院住院部綜合樓將於2019年底投入使用,縣中醫院二期工程正在設計中。全縣每個鄉鎮都有一所符合基本標準的鄉鎮衛生院。2017年開始,按照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資料室、值班室、計生服務室「6+1室」分開的建設標準,分3年時間對全縣村衛生室進行標準化建設改造,2019年底完成56個村衛生室新建和改擴建,確保醫療服務全覆蓋。
10、強化基層醫療隊伍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待遇和人才培養力度,鄉村醫生全部實行人員聘用制、基本工資制、養老保險制、培養培訓制、考核獎懲制、建設標準制「六制」管理,兌現鄉村醫生基本工資和養老保險,穩定並壯大鄉村醫生隊伍。結合實際,制定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培養計劃,並按計劃實施。進一步提高全縣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積極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11、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一院與南京軍區總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並和北京尤邁診所建立了遠程會診。通過專家門診、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手術帶教、科內講座,教學讀片、綠色轉診通道等方式的幫扶,受援科室規範了科室管理,提高了診療水平,加強了人才培養,拓展了醫療服務範圍,改變了患者必須到縣外上級醫院的就醫困境,從根本上減輕了貧困患者的經濟負擔。
(五)加大工作創新,提升保障成效
12、積極組織社會扶貧。積極組織社會扶貧開展大病救治,201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縣一院與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共同組織開展貧困人口強直性脊椎炎公益活動,對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的貧困患者進行篩查,全縣共篩查了105名,確診39名,已有12名患者接受治癒,醫療費用通過醫保報銷、民政救治、基金救助等共同分擔,大大減輕了患病家庭經濟負擔。
13、優化貧困慢性病患者辦證流程。由鄉鎮衛生院對貧困慢性病患者進行統計核實,收集辦證材料,簡化辦證程序,讓貧困慢性病患者辦證更加方便、快捷。
14、大力開展健康脫貧宣傳工作。圍繞「兩免兩降四提高」相關政策,採取面對面上門講解、懸掛宣傳橫幅、電子屏滾動播放等多種形式在全縣範圍內營造宣傳氛圍。在健康文化長廊宣傳健康脫貧政策和衛健系統健康脫貧工作開展成效,同時衛健系統組織開展多層次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脫貧政策培訓,不斷提高群眾健康脫貧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
三、紮實開展中央脫貧攻堅巡視整改工作
按照《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安徽省反饋意見霍邱縣整改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衛健委黨組高度重視,迅速安排部署,組織力量對涉及健康脫貧的2個問題進行深挖細找,逐一核查問題癥結,實事求是、有的放矢,確保將所有問題整改到位。
1、關於「健康扶貧存在提高標準的傾向。看病住院成了一種福利,貧困戶鬧著要住院的現象時有發生,相應財政支出增長較快,加重財政負擔」和「拔高健康脫貧政策標準,導致「懸崖效應」不同程度顯現,加重財政負擔」方面問題。
我們的整改成效:一是嚴格執行省、市健康脫貧政策,經查擺未發現存在政策加碼現象。二是規範醫保協議管理制度,縣醫保中心與所有醫保協議管理醫院重新籤訂了醫保定點協議。三是嚴格執行省、市貧困人口綜合醫保政策,認真執行醫保「三個目錄」,落實貧困人口綜合醫保「負面清單」,做到綜合醫保政策不增加、不縮水。四是按照市人社局、財政局、衛計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印發<六安市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總額控制結算辦法(試行)>的通知》文件精神,醫保住院費用實行「總額控制」下的按項目、單病種、床日等多種方式結合的複合式結算方式。五是加強診療行為監管,實行分級診療,強化轉診管理,規範就醫秩序,嚴禁過度醫療,嚴查違規騙取醫保基金現象,保障醫保基金安全。
2、關於「要求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率要達到100%,但醫生數量嚴重不足,鄉村醫生工作量太大,顧不上看病」和「要求為每個貧困戶確定籤約醫生並建立健康檔案,鄉村醫生填表時間多,看病時間少,紙上100%籤約但實際履行難以保證」方面問題。
我們的整改成效:一是縣衛健委制定《2019年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施方案(包括貧困人口)》中,取消原來對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率達到100%的有關要求,明確對有需求的貧困人口實行家庭醫生籤約「應籤盡籤」,重點加強對已籤約貧困人口中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耐藥性肺結核患者的規範管理和健康服務,強化履約服務,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二是按照省、市衛健委統一部署,實施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實現家庭醫生籤約電子化,取消紙質健康檔案,減輕基層衛生人員負擔。三是實行村醫「六制」管理,創新村醫管理服務模式和激勵約束機制,完善村醫補償、養老和培養培訓,提高鄉村醫生待遇,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四是召開健康脫貧減負工作部署會,明確取消貧困人口醫療服務證的發放和查驗,減少貧困患者就醫程序;醫療機構根據情況與貧困患者籤訂先診療後付費協議書,不再要求貧困患者每次住院都有籤訂;優化大病救助管理,不再要求27種大病患者逐人逐病制定大病診療方案;取消村級貧困人口報銷補償公示。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健康脫貧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縣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 「基本醫療有保障」,進一步綜合施策,關口前移,切實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有效控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進一步完善綜合醫療保障。繼續落實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療保障政策,穩定適度的醫療保障水平,實現應保盡保。
2、繼續推進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嚴格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按照貧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對貧困大病患者進行集中救治。按照省衛健委安排,逐步擴大救治病種。到2020年擴大到30個病種,實現貧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規範化,常態化。
3、做實做細籤約服務管理。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應籤盡籤,做到籤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重點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病患者的規範化管理與服務。依託縣域醫共體和對口幫扶,使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加入到家庭醫生團隊,為貧困人口提供有針對性的醫療衛生服務。
4、持續開展婦幼健康項目。對於兒童營養改善、農村婦女「兩癌」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深入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針對貧困家庭出生缺陷患兒實施新生兒篩查項目。
5、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要求,一是拓寬融資渠道,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加快實施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縣域內就診率。二是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實施衛生人才培養計劃,培養衛生技術骨幹人才。三是加快縣域內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四是積極做好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和城鄉對口支援,提高幫扶針對性,在群眾急需、醫療資源緊缺、幫扶可見效果的專科領域重點發力,有效提升醫療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