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忌諱禁忌 陰曆農曆三月初三的習俗講究說法

2020-12-20 閩南網

  中國 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中國是一個尤為講究的國家,因此中國人很害怕在生活中觸犯一些忌諱,而在重大的節日當中就更是如此。古詩云「煙花三月下揚州」,農曆三月份的到來,萬紫千紅競相爭豔。

三月三的忌諱禁忌

  【忌半夜洗晾衣服】 洗後的衣服因潮溼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裡,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晚上曬衣服】 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不要亂踩】 無論是祭品或是其他,在燒的時候不可亂踩亂跳,否則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其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隨意亂拍他人肩頭】 此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頭頂與兩肩,會讓鬼魂等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額頭要露出來】 額頭有正氣之光,不要讓頭髮遮住額頭,否則會影響你的運氣,尤其是在農曆三月三這天,更要露出來為好。

  【忌說「鬼」字】 這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女性的禁忌】 民間認為女人在某個期間身體生理原因等,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這期間女人氣場比較弱,容易受到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三月三的小知識:

  三月三的傳說歷史故事及節日由來 廣西壯族4個經典傳說

  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 今年農曆三月初三假期幾天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廣西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忌諱講究

陰曆農曆三月初三的習俗講究說法

  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一、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二、漢族的習俗有:

  農曆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薺菜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曲水流觴」,是由此節派生出的一種風俗。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人們要到河邊去野餐。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2018三月三活動推薦

  2018廣西南寧三月三有哪些活動:時間+地點+門票+交通

  2018三月三廣西各地、南寧節日活動時間地點及精彩看點

三月三習俗之拜軒轅

拜祖文 

  維公元2018年4月18日,歲次戊戌,三月初三。全球炎黃子孫俊彥,匯集於中華始祖軒轅黃帝故裡故都,以莊嚴神聖之心,懷追遠感恩之情,仰拜我文明始祖於具茨山下,溱水河畔。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沐手振衣,謹以天下我祖苗裔之名,肅立恭頌我始祖軒轅黃帝功德。

  辭曰: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我祖勳德,恩澤八方。

  啟迪蒙昧,開闢蠻荒。偉烈豐功,萬古流芳。

  教民耕牧,蒔谷樹桑。婚喪有禮,歷數岐黃。

  始作舟車,初制度量。舉賢任能,整紀肅綱。

  修德懷遠,封土固疆。肇守一統,和合共襄。

  明德親民,歷盡滄桑。篳路維艱,多難興邦。

  譬如積薪,後來居上。千秋風流,共賦華章。

  天下為公,民本為上。振興斯土,百年夢想。

  傳承創新,博採眾長。自尊自覺,自信自強。

  脫貧紓困,戶戶小康。改革無已,億民所望。

  日新月異,愈益開放。卌載一瞬,歲歲輝煌。

  浩浩九州,大河之南。秣馬執轡,崛起中原。

  先祖垂憲,黽勉今賢。壯哉鄭州,輻射致遠。

  十八名城,騰躍爭先。接南承北,東西相挽。

  多業並舉,黃淮期盼。中州億眾,重任在肩。

  世法天地,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君子擇善。

  港澳來歸,合力向前。兩岸稍隔,血脈相連。

  分久必合,世傳萬年。國榮俱榮,蚍蜉撼難。

  緊擁共贏,俯仰皆寛。前路漫漫,何辭萬難。

  人類興衰,同命相連。有進無退,唇亡齒寒。

  厚德載物,遠近歆瞻。鄙棄零和,至誠至善。

  一帶一路,文明互鑑。大小仁智,並肩揚帆。

  龍騰雲起,智者同歡。大同必達,日月經天。

  恭此,敬以告慰我祖伏惟尚饗!

原標題:三月三 拜軒轅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農曆三月初三各地習俗,你所在的民族習俗是什麼呢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俗話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食薺菜是江南民間的傳統習俗。
  • 石井「三月三」
    石井「三月三」 三月初三「掃墓敬祖日」石井以南,金門、廈門、漳州及臺灣,家祭掃墓安排在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俗稱「三月節」。相傳鄭成功抗清復明,仇恨清朝,忌諱聽到或看到」清」字,尤其是」清明」這兩個字,認為是「清」置於「明」之上,更加惱火。因此,命令他的子孫、族人、將士及駐紮地的老百姓,一律不得在清明這天家祭掃墓,另擇三月初三為家祭掃墓日,成為閩臺獨特的地方風俗,沿襲至今。
  • 2020年三月三是哪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農曆三月初三也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中國漢民族和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那麼2020年三月三是哪一天?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2017廣西壯族三月三放假時間及三月三習俗
    三月三也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廣西法定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曆「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
  • 清明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附拼假)
    )、10日(周日),即農曆三月初三、初四。壯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謂「曲水流觴」,自宋代之後逐漸消失了上巳節的許多傳統。 說法二:【敬祖節】  首先是"三日節"。閩南人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
  • 農村的「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為什麼這一天這麼神秘呢?該看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的「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為什麼這一天這麼神秘呢?該看看農村的「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為什麼這一天這麼神秘呢?該看看「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 一文解讀:「三月三」農村媳婦禁忌住娘家,還要煮雞蛋的原因
    一文解讀:「三月三」農村媳婦禁忌住娘家,還要煮雞蛋的原因。剛剛遇到村裡出嫁不久的姑娘小蒙,推著電動車要回婆家了,怎麼剛回來才住了兩天就又要回婆家了呢?與小蒙開玩笑說:「看來真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啊,都不願意在娘家住了」,小蒙忙解釋說:「看你說的,哪有的事情啊,明天不就是三月三了嗎」。
  • 三月三有什麼說法 臨沂朋友是不是這天出生
    三月三這個節日非常不一般,它身兼數個節日名稱,上巳節,鬼節,中國情人節,而且這個節日還是民間諸多神明的誕辰,比如軒轅,真武大帝,這就使得人們越發重視,現在讓我們看一下它的具體說法。   農曆三月初三,清明過後,草長鶯飛,柳綠花繁。一犁杏雨幽幽,三徑桑雲淡淡,萬物萌動,春情勃發。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三月三有哪些習俗?
    三月三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雖然很多人對三月三並不是太熟悉,但是在少數民族中,三月三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春節,而且在三月三這天,一些少數民族還會舉辦傳統的風俗活動,場面很是熱鬧喜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吧!   哪些民族過三月三   1、漢族。
  • 中國傳統節日之清明節各地的習俗、禁忌以及三月三上巳節介紹
    山西南部:多數地方都不燃香、無需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裡。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 漳臺人農曆三月初三祭拜祖先 清明時節不掃墓
    而漳臺一些地方的人們是個例外,他們清明時節不掃墓,掃墓時間推後到農曆三月初三 。那一天,他們稱之為「三日節」或稱「敬祖節」。  農曆三月初三那天,他們掃墓的方式和清明掃墓是一樣的:先是由後人「掛紙」(在墳墓上掛紙帛,後改為壓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掛紙之前,先剷除墓上叢生的雜草,再將紙帛兩三張一疊折成波紋狀,再用小石塊壓在墳上。
  • 三月三,你家吃什麼?
    節日起源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習俗,很多人只知道對歌談情,其實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繡球傳情,打扁擔,對歌談情,打銅鼓,碰彩蛋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 三月初三風箏節就要到了,農村這一天煮雞蛋有什麼講究?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二,明天就是農曆三月初三放風箏的節日,可以說在三月初三這一天全國都有放風箏來,祝願自己一年有更好的希望和未來。「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這首歌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首甜歌,也描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人們歡快的心情,畢竟三月初三迎來了最溫暖的春天,桃花盛開,梨花綻放,奼紫嫣紅,也是人們踏青的最好的時候。三月初三煮雞蛋在農村是有這種風俗的,但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有這種風俗。在農村三月初三煮雞蛋一般染上五顏六色,用煮雞蛋來表示自己求婚的意願。
  • 2018廣西三月三怎麼放假如何調休補班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介紹
    2018廣西3月3放假安排  2018年4月18日、19日(即農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20日(星期五)與4月15日(星期日)調休,4月15日(星期日)上班。  根據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98號政府令精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18年「壯族三月三」放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4月18日、19日(即農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  二、4月20日(星期五)與4月15日(星期日)調休,4月15日(星期日)上班。
  • 幾位重量級神仙的壽辰都在農曆三月,快去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據清朝震鈞的《天咫偶聞》記載,農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北方有「遊東嶽廟」的習俗。而同時期的顧祿在《清嘉錄》記載了江浙一帶祭祀東嶽大帝的的方式:二十八日為東嶽天齊仁聖帝誕辰……俗謂神權天下人民死生,故酬答尤虔。或子為父母病危而焚疏假年,謂之『借壽』。或病中語言顛倒,令人殿前關魂,謂之『請喜』。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的傳統風俗習慣吃什麼食物
    因巳日多逢三月初三,所以便將上巳節定在農曆三月三這天,沿用至今。《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祓除,也就是去水邊沐浴。  農曆三月三恰逢冬春換季之際,陰氣沒有完全褪去,「祓除」寄託了人們祛除病痛和災禍的心願。
  • 三月三應該吃什麼?桃罐頭嗎?
    有朋友問:三月三應該吃什麼?桃罐頭嗎?三月三,是指農曆的三月三日,是中國民間的一大節日,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在唐朝詩聖杜甫的《麗人行》中有這樣的詩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李白詩云:」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這裡的年年柳色,即指農曆三月三的情人節。又有傳說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
  • 三月三出生的人是天胎嗎?這種說法有什麼講究
    三月三出生的人是天胎嗎?  天胎是鬼節出生的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鬼節,民間傳說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農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農曆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返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成為孤魂野鬼。在這一天,陽間遊魂增多,人們夜間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則就易引來百鬼。
  • 為什麼陰曆六月不結婚
    陰曆是一種民間傳統說法,就是農曆的意思,在選擇結婚日子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有著陰曆六月不能結婚的禁忌,那麼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除了陰曆六月之外,還有其他結婚日子的禁忌嗎?一、為什麼陰曆六月不結婚 根據民間的結婚禁忌六月是不能結婚的,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解釋:「青黃不接」。
  • 關於農曆三月三的民俗,一邊講衛生,一邊求愛意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也被稱作是上巳節或女兒節。有民俗傳說記錄,農曆三月三是軒轅皇帝的誕生日。在我國,很早就有了關於上巳節的民俗傳統。在歷史的演進中,又發展出了許多新習俗,其中有不少還影響著現在人們的生活。上巳節的起源:是為了祛邪還是為了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