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風光,雲南成了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雲南文旅產業上市公司中,雲南旅遊(002059.SZ)正進一步聚焦旅遊主營業務,12月7日公告稱擬出售全資子公司股權,推進實現全域旅遊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作為麗江地區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麗江股份(002033.SZ)建設了雪山旅遊索道、國際品牌酒店等多項旅遊業務,近日,公司擬自籌2.91億元投資建設瀘沽湖假日度假酒店項目,彌補市場空白。
總體來看,雲南省文旅總收入由2015年的4181.79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2291.69億元,年均增長達30.9%。
未來,雲南省還計劃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文化旅遊目的地,把文化旅遊產業建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萬億支柱產業。
雲南旅遊多個旅遊要素省內領先
雲南省是國內的旅遊大省,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
經過多年深耕於旅遊資源的投資開發和整合,雲南旅遊已擁有旅遊景區、旅行社、交通運輸、旅遊酒店、旅遊文化等多項旅遊要素資源,構建了涵蓋「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在內的產業鏈體系,且多個旅遊要素在雲南省佔據領先優勢。
雲南旅遊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圍繞「全域旅遊綜合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公司的主營業務涵蓋旅遊文化科技、文旅綜合體運營、旅遊綜合服務等業務板塊;憑藉完整的旅遊產業鏈,公司各業務板塊戰略協同、資源共享,有效提升了企業整體盈利能力。
12月7日,雲南旅遊發布公告表示,擬將全資子公司雲南世博園藝有限公司(下稱「標的公司」)100%股權通過非公開協議方式轉讓給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世博集團」)。
據了解,為了聚焦旅遊主營業務,強化核心業務,有效減少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獨立性,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加速推進上市公司實現全域旅遊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雲南旅遊擬與世博集團籤署《雲南世博園藝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
本次交易價格為2.65億元,該協議轉讓行為已取得雲南旅遊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的批准,股權評估結果已按國資管理相關規定進行評估備案。
因世博集團系雲南旅遊控股股東,世博園藝為雲南旅遊的全資子公司,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資料顯示,世博集團的股權結構為華僑城(雲南)投資有限公司及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及49%。此外,世博集團持有雲南旅遊35.74%的股份。
標的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1日,註冊資本1億,主要從事園林園藝規劃設計;園林綠化施工;市政、環保、水電安裝、建築施工、防水、裝飾裝修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等。截至2020年6月30日,標的公司資產總額17.15億元,負債總額14.09億元,歸母所有者權益2.4億元,上半年實現營收1626.57萬元,利潤-445.27萬元,淨利潤-838.78萬元。
此外,2020年年初至披露日,雲南旅遊與世博集團累計已發生的各類關聯交易的總金額為1.39億元(不包括本次交易)。
麗江股份2.91億投建酒店項目
麗江股份是麗江地區最早從事旅遊業開發和經營的企業,麗江地區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在區域內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麗江股份已經構建了雪山旅遊索道、國際品牌酒店、國際旅行社、旅遊演藝等多項旅遊業務,能夠為遊客提供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娛」中前五大要素,公司業務鏈的不斷完善,一方面有助於各業務之間可以發揮聯動作用,協同發展;另一方面,有助於公司整合旅遊資源產品,為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旅遊組合產品和服務,提高遊客的便捷性、舒適感和滿意度。
麗江股份投資建設的和府洲際度假酒店和麗江古城英迪格酒店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內僅有的國際品牌休閒會議酒店。
同時,麗江股份經營著玉龍雪山旅遊索道、雲杉坪和犛牛坪旅遊索道及其相關配套設施;三條索道分別將遊客帶到冰川公園、雲杉坪森林公園和犛牛坪山地公園,這三個公園是玉龍雪山景區最知名和成熟的三個景點,是玉龍雪山景區的主要旅遊接待設施,在玉龍雪山景區內的旅遊服務中具有特色產品優勢。
不僅如此,麗江股份印象麗江劇場,龍悅餐飲服務中心項目的經營場所、龍德公司的經營服務項目均位於玉龍雪山景區遊客集散地內,區位優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印象麗江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等著名藝術家策劃、創作、執導,知名度高的《印象·麗江》系原生態大型實景演出,其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演出門票收入。
11月17日,麗江股份披露,公司擬自籌2.91億元投資建設瀘沽湖假日度假酒店項目,建設期限為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項目的實施主體為麗江股份全資子公司麗江龍騰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麗江股份稱,瀘沽湖假日度假酒店的投資開發,將彌補瀘沽湖景區國際品牌酒店及大型度假品牌酒店的空白;作為摩梭小鎮的一期投資開發項目,該項目的建成,將有效撬動摩梭小鎮的發展,為後續項目招商引資奠定良好的基礎。
雲南文旅總收入完成目標123%
作為上市公司,雲南旅遊和麗江股份是雲南文旅業發展的縮影,而全省旅遊收入正在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雲南省接待海內外遊客從2015年的3.30億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07億人次,文旅總收入由4181.79億元增加到12291.69億元,分別年均增長25.3%和30.9%,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32.76%和122.91%,2019年旅遊總收入、旅遊總人數分別全國排名第6、第9位。
同期,雲南的文旅產業增加值由1288.31億元增加到3430.97億元,年均增長27.7%,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07.22%,佔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12224.55億元)的28.1%,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23223.75億元)的14.8%,基本實現「十三五」規劃佔比15.0%的目標;其中,旅遊產業增加值2758.8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672.17億元,分別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10.35%和96.02%。
2020年,雲南省文旅行業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經努力,文旅市場穩步復甦。清明、五一、端午旅遊市場逐步回升,全省接待遊客量分別同比恢復53.7%、66.8%、76.2%,旅遊收入分別同比恢復55.3%、68.6%、78.6%;國慶中秋假日旅遊經濟進一步恢復,10月1日-8日,全省共接待遊客2316.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與全國持平。實現旅遊總收入192億元,同比恢復80.4%,高於全國10個百分點。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文旅行業堅持以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為方向,加快文化建設,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在改革中前行、在創新中出彩、在推進文旅融合中取得積極成效,為全省「十四五」文旅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和條件。
據了解,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著眼於到2025年基本實現把雲南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世界級文化旅遊新高地,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文化旅遊輻射中心,把文化旅遊產業建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萬億支柱產業(簡稱「兩地、一心、一支柱」)的發展目標,精心謀劃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舉措,推動全省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跨越發展。(記者黃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