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6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要說「孩子返校上課」
個人防護措施那是一點也不能馬虎
稍有差池也不行
近日
浙江杭州5歲小男孩小陳(化名)
也去幼兒園上學了
可結果一陣咳嗽把大家嚇壞了
難不成小陳得了肺炎?
「醫生,請仔細檢查下啊……」
在聽聞孩子咳嗽後,小陳的爺爺陳大伯趕緊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兒科就診。
陳大伯說,孩子之前在家裡呆了好幾個月,最近終於去幼兒園,卻沒想到有「咳嗽」的症狀。
在聽完介紹後,醫生也詢問了孩子的病史、觀察症狀,結果有了一個發現,孩子只是在喉嚨處,不時發出「哼~哼~」的響聲,介於清嗓音和噗鼻音之間,與傳統意義上的咳嗽還差得很遠。
進一步追根溯源了解後,醫生發現小陳這樣的症狀,有4-5個月了。
綜合評估後
醫生明確告知神色緊張的陳大伯
孩子確實得了病,
但與新冠肺炎無關。
「那到底是什麼病呢?」
面對醫生的答覆,陳大伯稍微輕鬆些,但還是不放心。
醫生解釋道:孩子沒有鼻塞、流涕,夜間咳嗽、痰、發熱等既往史,也沒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病史,但孩子咽部不時的不自主的發聲,是一種發聲性的抽動,這是兒童抽動症常見的臨床表現形式之一。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功能紊亂導致的某些肌群的過度運動或抽動。
抽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這種「咳嗽」被歸類到神經源性咳嗽。神經源性咳嗽也是小兒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之一。
如果抽動累及咽喉部的肌肉或呼吸輔助肌群,包括咽肌、肋間肌、膈肌等,就會不自主地發出各種聲音,如清嗓子、吸鼻子、噗鼻子、哈氣、嘆氣、或在喉嚨裡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這就是發聲性抽動。
個別孩子還可能發出一些汙穢的詞語或言語,又稱為穢語症。
醫生介紹,抽動症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清嗓子,清嗓子的聲音酷似咳嗽,常常被大人誤以為是咳嗽,在臨床治療上也常被誤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接受一些不必要的治療,結果久治不愈。
據了解,它不是感染性疾病,也不是傳染病,不存在傳染的問題。
最終,醫生為孩子開了有抽動症的證明,以便他繼續正常上學。
「小孩子咳嗽,就是有傳染性疾病?」
醫生:未必!
一般說來,如果是感染性疾病,不管是病毒、細菌和支原體都有一定的傳染性,只是傳染的程度各有不同而已。
一、普通感冒(感冒引起咳嗽的病例數或發病率是所有疾病中最多的)和流感都有傳染性,後者的傳染性更強,所以被列入法定的傳染病重點監控和管理。
二、細菌感染如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也是具有傳染性的,發病後是要隔離的。
三、肺結核,它的咳嗽也是可以傳染的,所以這種情況需要隔離。而現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傳染性超強,對患者隔離顯得尤為必要。
醫生表示,在急性或慢性咳嗽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沒有傳染性的非感染性疾病。
「譬如支氣管異物、氣道過敏(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道返流、神經原性咳嗽(發聲性抽動)等等,這些咳嗽並沒有傳染性,也就不需要隔離了。」
值得注意的是
究竟是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疾病咳嗽
需要醫生及相關檢測後來認定
之後對症施治
各位家長
如果發現孩子有咳嗽的症狀
建議馬上就醫
切忌以「印象」判斷病情用藥!
來源:青年時報、廣東公共DV現場
原標題:《5歲男孩開學沒兩天,頻頻「咳嗽」嚇壞老師家長,一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