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分離焦慮」咋克服?專家:家長針對性引導

2020-12-18 新華教育

  「開學焦慮」怎麼破?聽聽專家怎麼說。

  開學小貼士

  暑假馬上就要結束,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季,不少家長開始發愁——又要跟不願意去上學的娃「戰鬥」了。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豆丁」,還是準備升小學、中學的大孩子,有不少都有「開學焦慮」,這也令家長頗為頭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醫師鄭倆榮提醒說,開學焦慮是情緒問題,也會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中引發不同的生理症狀反應,比如幼兒哭鬧、頭痛、腹痛,甚至腹瀉嘔吐,大一點的孩子情緒緊張失落、睡眠不好等。「這些症狀往往查不出生理病因,離開校園就緩解,有的家長責罵孩子撒謊,其實不是的,還是需要好好進行針對性的引導。」

  孩子一上學就拉肚子 是厭學情緒作祟

  距離9月開學僅有一周時間了。記者隨機採訪孩子家長發現,不願意上學、入託的情況各年齡段都有。剛入園的孩子適應不了離開父母家人;升小學、升中學的孩子面對環境的變化、活動、學習內容的改變,學業壓力的增加,也需要調整心態去應對。

  目前,廣州不少幼兒園提前提供託管服務,也有的幼兒園為即將入園的小小班小朋友提前開班試課,讓他們有一個適應期。於是,「開學焦慮」在最小的孩子身上提前上演。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醫師鄭倆榮告訴記者, 他曾接診過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男孩,一上學就拉肚子,家長只能領他回家。兩個多月來帶去醫院看過很多次,不是病毒感染,也不是細菌感染,查不明病因。「後來,醫生建議排查一下心理因素,這才來到我的診室。細細問診,孩子道出心聲,有陣子貪玩,學習跟不上,成績有明顯的下滑。而這個孩子的媽媽,又恰恰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期望值很高,導致孩子自信受挫,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應關注孩子情緒背後的訴求

  4歲半的小魚兒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中班了。上一年,從「小小班」升上「小班」的小魚兒換了跟班老師,經常早上哭鬧著不肯入園,一會兒說「想媽媽」,一會兒說「老師批評」,一會兒又說被小朋友欺負……小魚兒媽媽說,和孩子聊過幾次,發現可能跟新換的老師比較嚴格有關,小魚兒遲到過幾次挨了批評,於是鬧情緒哭鼻子,也因為哭鼻子而被周圍的孩子排斥。

  於是,小魚兒媽媽調整了孩子的作息時間,不再每天早上任由她睡飽再回園。早早回園的孩子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果然一整天的情緒都有很大改觀,在園的各項表現也好了,堅持了幾天,終於形成了良性的循環。「全面關注孩子的情感訴求和生活細節之後,做出一點點改變和調整,沒想到真的有用,不容易呀。」小魚兒媽媽感嘆。

  兩歲半女孩的媽媽小魏最近也提前把女兒送到了小區幼兒園的小小班試課。她說,孩子頭兩天很興奮,沒有哭,第三天早上開始賴皮,從家到幼兒園哭了一路。「交給老師我就走了,看老師發的視頻、圖片,孩子玩得挺開心。」小魏覺得,入園第一個月最關鍵,一定要讓小朋友明白哭和耍賴都沒有用,幼兒園是一定要去的。待她和小朋友熟悉之後,就不會抗拒去上學了。「第三天哭鬧的時候,幸好是我自己送,如果是姥姥送估計就領回家了,那真的是前功盡棄。入託焦慮每個小朋友都有,時間長短程度不同而已,我覺得只要進了幼兒園不怎麼哭,能正常做遊戲吃飯就可以。孩子只去了兩天,進步很大,放學回家會唱新學的兒歌,更活潑了。」

  分析:開學焦慮背後是

  「分離焦慮」「環境焦慮」

  鄭倆榮介紹說,準備入園的孩子不願上學,主要是分離焦慮的表現。準備升學的孩子,出現焦慮往往是因為環境變化,比如玩伴改變、老師也換了,學習內容也不一樣了。有家長認為孩子不去上學沒事,一去上學就身體不舒服,覺得他們是「裝病」逃避。對此,鄭倆榮表示,不排除部分孩子是「裝」的,但臨床上也有孩子因情緒緊張而投射到身體上,這是孩子控制不了的,只有緊張情緒得到緩解,身體症狀才會隨之緩解。

  鄭倆榮說,家長最好查找一下自身教育方式的問題。比如平時是否有過度保護、過度照顧?這會造成孩子膽小內向、不願意和外人交往。要調整方式,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時,管教孩子時對孩子態度「簡單粗暴」,要求過高,易於責罵甚至動手打,這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此外,家長自己的焦慮等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孩子。家長最好審視一下自己的焦慮程度,自身先做好調節,甚至求助醫生。

  對於初入園的孩子,提前做好入園準備,玩「捉迷藏」可以讓孩子適應短時間的分離;可以多讓孩子跟同齡孩子一起玩耍,提前培養與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這樣可以緩解「社交焦慮」。孩子如果情緒問題很嚴重,家長感覺到自己解決不了,也不妨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做一些認知行為方面的治療。(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周晉安)

相關焦點

  • 開學了,如何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9月份,北京的幼兒園也陸續迎來了開學。與此同時,對於一些剛剛邁入幼兒園的新生寶寶和家長們來說,也正面臨著一場令人頭痛的「分離大戰」!3歲多的小翔在剛上幼兒園的這幾天,每天都會再幼兒園門口和媽媽進行一場「戰鬥」。原本去上幼兒園的路上還挺高興的,但一到幼兒園的門口,他就變了臉,馬上抱住媽媽不鬆手,嚎啕大哭,不讓媽媽走,怎麼哄也沒用。
  • 開學了,如何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 王芳)9月份,北京的幼兒園也陸續迎來了開學。 與此同時,對於一些剛剛邁入幼兒園的新生寶寶和家長們來說,也正面臨著一場令人頭痛的「分離大戰」! 其實,許多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出現類似的表現,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分離焦慮」。
  • 復學在即長時間不上幼兒園,孩子的「分離焦慮」又開始家長如何辦
    近段時間,各個省的開學時間慢慢確定下來。長時間放假在家,被孩子折騰的家長聽到復學的時間非常開心,開心之餘仰天長嘆:終於開學了。這個假期因為特殊,假期比平時多了,和家長陪伴的時間也多,幾乎天天膩在一起,突然說要開學,離開父母,就有了上面說的情緒,心理學上稱為「分離焦慮」。孩子很長時間不上幼兒園,感覺就像當初不上幼兒園一樣,在家有家長陪伴,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現在復學在即,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小翔今年3歲多了,今年開始上幼兒園,開學已經一周,可他的父母覺得每天送他去幼兒園都是一場「戰鬥」。去上幼兒園的路上還挺高興的,但一到幼兒園的門口就變了臉,馬上抱住媽媽不鬆手,嚎啕大哭,不讓媽媽走,怎麼哄也沒用。
  •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王芳針對小翔的這種情況,從心理層面給出了專業解釋:「分離焦慮」。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 是兒童在和照料者分開時出現的一種焦慮體驗,不同的兒童分離焦慮的程度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
  • 又到「分離焦慮季」家有萌娃真鬧心 專家建議:六招緩解入園焦慮
    眼下,咱厝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不少家有萌娃將上小班的家長既期待又忐忑:孩子終於要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了,不知能適應嗎?作為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幫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主任蘇海雲,為家長們分享實用的建議。
  • 又到「分離焦慮季」家有萌娃真鬧心 專家建議:六招緩解入園焦慮
    眼下,咱厝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不少家有萌娃將上小班的家長既期待又忐忑:孩子終於要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了,不知能適應嗎?作為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幫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主任蘇海雲,為家長們分享實用的建議。
  • 開學在即,家長做好3方面工作,有效幫助孩子擺脫"分離焦慮"
    開學在即,送孩子去上學的父母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不肯去上學,而且還哭哭啼啼的。為了讓孩子乖乖上學,父母要麼是&34;,要麼是&34;,使出了渾身解數。孩子上幼兒園哭哭啼啼不肯離開父母,多是因為&34;分離焦慮指的是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後,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多出現於學齡前期。
  • 開學在即,家長做好3方面工作,有效幫助孩子擺脫「分離焦慮」!
    開學在即,送孩子去上學的父母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不肯去上學,而且還哭哭啼啼的。為了讓孩子乖乖上學,父母要麼是「連哄帶騙」,要麼是「威逼利誘」,使出了渾身解數。孩子上幼兒園哭哭啼啼不肯離開父母,多是因為「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指的是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後,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多出現於學齡前期。
  • 預防分離焦慮 家長應提前引導
    不少家長頓時感到「鬆了一口氣」,但對於這次特殊的「開學」,仍然有「許多問號」。返園後的幼兒園生活會有哪些變化?記者向廣州部分幼兒園園長了解情況。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家長期待幼兒園「重啟」兒子在天河區一公辦幼兒園大班的家長曹小姐表示,兒子處於幼小銜接的階段,待在家裡感到時間有點浪費,希望在幼兒園裡老師面對面地指導,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
  • 幼兒園開學在即,如何緩解幼兒分離焦慮?
    9月開學季,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來說,進入集體生活,是一次與親密看護人分離時間較長體驗的開始。每到開學時候,幼兒園裡小班小朋友們哭聲一片,場面失控的視頻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便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
  • 專家支招|開學季分離焦慮障礙該如何處理?
    華龍網8月30日10時35分訊(記者林楠 實習生張靜 通訊員劉嘉)又到了開學季,一些原本以為孩子開學就省心了的父母,卻發現個別孩子對學校產生了焦慮、恐懼等情緒,部分孩子甚至得了分離焦慮障礙。什麼是分離焦慮障礙呢?得了分離焦慮障礙時,該如何處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心理科魏華醫生給出了回答。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家庭教育理念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要求,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北海市婦聯推出「海姐姐說家教」欄目,邀請廣西兒童青少年心理學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專家,為全市廣大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普及服務。
  • 讓孩子輕鬆開學,教媽媽們怎麼搞定寶寶的開學分離焦慮症
    開學在即,假如寶寶出現下面這些問題,媽媽們就要警惕起來啦~1.粘人,看不到父母就哭2.尤其喜歡跟媽媽、爸爸待在一起根據《美國醫學詞典》中分離焦慮的定義:孩子因與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分離而產生的憂慮或恐懼。當家長和孩子說再見時,孩子會焦慮、哭泣、發脾氣或緊張是他們對分離的正常反應。
  • 幼兒園開學啦!和寶寶一起克服分離焦慮吧
    這是典型的幼兒期的分離焦慮症,分離性焦慮症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患病率大約10%,是發病率年齡最小,開始治療年齡最小的一種兒童焦慮障礙。
  • 「舟山今日關注」開學了,如何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9月份,幼兒園也陸續迎來了開學。  與此同時,對於一些剛剛邁入幼兒園的新生寶寶和家長們來說,也正面臨著一場令人頭痛的「分離大戰」!  3歲多的小翔在剛上幼兒園的這幾天,每天都會再幼兒園門口和媽媽進行一場「戰鬥」。
  • 幼兒園開學在即,幫助孩子克服入園焦慮,建議家長多做這3件事
    每次幼兒園開學的時候。都可以說是一場人間慘劇。很多孩子都哭成小淚人兒,哭喊著不要在幼兒園呆著。尤其是在開學頭兩周的時候,孩子還沒有辦法完全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那麼這個時候班級中只要有一個孩子開始哭,其他的孩子也會跟著哭起來,此起彼伏的哭聲就會圍繞在整個班級當中。
  • 孩子不願返校,家長校外徘徊,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原創 小李廣 歡迎關注 開學兩周了,對於新上幼兒園的家長來說,可能還是沒適應過來,不習慣與孩子要分離的生活節奏,會擔心著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的家長甚至一天到晚會心神不寧,老想去看看孩子。
  • 鄧超送女兒去幼兒園,一步三回頭偷偷抹淚,家長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每到開學,幼兒園門口總會縈繞著一片哭聲,孩子們依依不捨、哇哇大哭,家長們則是一步三回頭、心中很是不舍,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偷偷抹眼淚。原來,有分離焦慮的不僅是孩子,家長也有。原來家長也分離焦慮生活中還有很多捨不得孩子入園的家長,看著寶寶眼泛淚花的模樣,他們心裡也不好受,等到孩子進了校園,才忍不住掉眼淚。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寶爸寶媽送孩子去幼兒園,隨後爸爸打電話給奶奶報平安。
  • 幼兒園開學聽取「哇」聲一片,做到這幾點輕鬆應對孩子分離焦慮
    又是一年開學季,各地幼兒園陸續開學,孩子開學最讓家長頭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孩子不想和家長分開嚎啕大哭了。可能是這個問題在家長心裡達成了共識,9月1號,「幼兒園聽取哇聲一片」的詞條直接衝上新浪微博熱搜。孩子一時之間不能適應自我受關注程度降低,就會產生心理落差,導致焦慮。3、家長的分離焦慮個別家長也會存在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