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開學在即,送孩子去上學的父母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不肯去上學,而且還哭哭啼啼的。為了讓孩子乖乖上學,父母要麼是「連哄帶騙」,要麼是「威逼利誘」,使出了渾身解數。
孩子上幼兒園哭哭啼啼不肯離開父母,多是因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指的是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後,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多出現於學齡前期。
而「分離焦慮」一般又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反抗階段、失望階段、超脫階段。反抗階段,孩子會大哭大鬧,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留在父母身邊;失望階段,孩子哭泣斷斷續續,並且不願意搭理周圍人;超脫階段,孩子接受事實能正常上課,但看到父母仍然會哭。
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
①環境的改變
從家裡到幼兒園,從父母身邊到老師和小夥伴的身邊。進入幼兒園,孩子生活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初次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小夥伴,孩子難免會感到不安和緊張,進而產生分離焦慮。
②家庭因素
有的父母過於寵溺嬌慣孩子,不注重孩子的獨立能力培養,使得他們過於依賴父母。等要和父母分離的時候,這類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速度很慢,進而產生情緒和心理上的問題,也就是分離焦慮。
③自身性格和經驗
孩子的性格和經驗,也是他們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有的孩子沒有和父母分離過的經驗,性格也比較內向。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需要更長時間來適應幼兒園生活,也更容易出現分離焦慮。
開學倒計時,家長做好3方面工作,有效幫助孩子擺脫「分離焦慮」:
①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了解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大多是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那麼消除孩子對這個環境的陌生感,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父母可以提前帶孩子了解幼兒園的環境,比如帶他們去要上的幼兒園逛一下;在家裡模擬一些幼兒園場景,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②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孩子入園前,父母可以做好他們獨立意識培養方面的工作。比如教孩子獨立洗手、獨立穿衣服。通過讓孩子建立起獨立意識,讓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變低,也更容易接受自己離開父母去幼兒園。
③讓孩子和父母有分離的經驗
在孩子準備去上幼兒園時,父母可以提前鍛鍊一下孩子,讓他們有和父母分離的經驗。比如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一段時間,讓他們適應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生活。
為了幫助父母更好解決孩子的入園問題,給有需要爸爸媽媽推薦這一套《家有寶寶要入園》繪本。這套繪本一共分為8冊,幫助父母全方位地給孩子解決各種入園問題。
《家有寶寶要入園》通過可愛的卡通人物,將一些幼兒園入園的生活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幼兒園的生活有簡單地了解。比如在《不哭,不哭》這本書裡就告訴孩子,上幼兒園不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減少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
一套《家有寶寶要入園》優惠價49.8元,平均一本只需要8塊錢多一點,父母何不嘗試一下呢?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文章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