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PB和ROE的高中低分層,可以把PB-ROE分為9個象限和9種對應類型公司,每一種公司背後都有不同的估值邏輯和發展路徑。
商業模式往往可以決定一家公司ROE的起點,而管理層則能決定一家公司ROE的天花板。
例如茅臺的商業模式(維護對於消費者、經銷商、甚至行業的品牌定價權)以及白酒的行業屬性(高毛利率、低存貨減值風險)決定了其ROE的起點可以在15%甚至20%以上。
天眼查數據顯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白酒行業的標誌性企業,主要生產銷售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臺酒,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製開發。
優秀的管理層往往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在並不那麼出色的行業中獲得高投資回報率。
典型代表是零售行業的美國公司Costco。
零售行業是個典型的「薄利多銷、低利潤率、高管理難度」的行業,平均ROE水平僅為10%出頭。
但是Costco(好市多)卻可以獲得20%+穩定上升的ROE 水平,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優秀管理層所帶來的優勢,包括:
1、低毛利率(14%警戒線)+嚴格商品品質的硬性規定。
2、尊重會員(給予會員最大的購物優惠)、員工(極低離職率)和供應商(採購的商品類別少但數量大,使得Costco可以獲得穩定的供應商)的價值觀。
3、圍繞「會員制」,壓縮可以壓縮的一切成本。力求極低的營銷費用、更少的員工數量、更高的單位員工銷售額、把土地等固定成本降到最低等等。
因此,一方面通過優秀的商業模式,可以給予投資者一個最低ROE的錨,這個錨可以帶來估值溢價。
另一方面,優秀的管理層也可以給予公司超越市場的估值溢價,若管理層有問題, 那麼也可能帶來負溢價。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對於PB和ROE水平的高中低分層,同樣可以參考歷史縱向比較和全市場橫向比較兩個維度,取相應分位點。
具體來看:
象限一:市場認為這個象限的行業和公司具備巨大潛能和空間,因素X2:行業成長性溢價極強, 主導估值溢價,包括部分強周期反轉前夕的行業和公司在內。
最優發展路徑是從1到2到3,最差路徑是被證偽,最終回落到4甚至7,也可能被證明資質平平,回到8。
象限二:高估值溢價( 主要為X4:商業模式、管理層和X2:行業成長性溢價)已經可以得到ROE水平的初步印證。
公司業績不斷符合、超越市場一致預期,最優發展路徑是公司可以從2過渡到3,實現估值平穩過渡。最差路徑是成長被證偽,跌落回8。
象限三:市場中最耀眼的「明星股」。X1-X4因素終於被證實,趨勢性牛股。
當然也是最難維持現狀的一部分股票,「高處不勝寒」,公司最優發展路徑是維持3地位,最差發展路徑可能是35 7,也可能是369。
象限四:公司當前ROE水平不高,但市場依然給予了一定的估值溢價。
其因素X1-X4都讓投資者有充足的期待,公司充滿希望。最優發展路徑是從4到5,最終到3,最差發展路徑是跌落到7或者8。
象限五:這類公司ROE水平已處於市場中樞以上,達到了投資者的要求。
因素X1-X4中出現了一些明確的信號,存在從2到3或者從6到3的巨大潛力。
象限六:這類公司「只差一口氣」就會成為市場明星。
已經處於高ROE「俱樂部」,需要在市佔率、管理層水平甚至商業模式上有所突破,完成最優路徑6到3的蛻變。最差路徑是跌落至8或9。
象限七:公司基本已經處於發展末期,衰退階段, X1-X4 因素都已經無法給予其估值溢價。
行業前景黯淡,管理層鬥志低迷,問題層出,市場基本拋棄這類公司,亟待涅槃重生。
象限八:市場認為這類公司資質平平。雖然ROE水平不錯,但從因素 X1-X4 都找不到給高估值理由。
這類公司的優點在於可能會存在較大預期差,在保證一定的ROE水平前提下,估值性價比高, 一旦出現超預期的估值溢價因素爆發,路徑會從8到5到3,或者從8到6到3。
象限九:市場不認可其因素X4:商業模式或者管理層。
或者認為公司因素X2:所處行業的成長性基本消失、行業下滑,甚至公司面臨因素X3:市佔率可能會逐步下滑。
投資者不願意為其高ROE買單,最優路徑是從9回到6,最差路徑是從9最終到7。
至此,把PB-ROE框架,在ROE指標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成了9個象限的9種不同公司, 其中絕大多數象限對應的公司都有投資價值。
每一個象限公司又有其背後的估值邏輯,以及未來的發展路徑。
總結來看,PB-ROE依然是比較優秀的選股和估值參考框架,但實際應用來看,更重要的是整理清楚其背後的估值和企業發展邏輯,找到影響企業估值最核心的因素,做出正確的價值研判。
文中圖表及數據均來自知識社群【中外行業研究智庫】,掃描下圖二維碼加入社群即可獲得幾百份證券公司及專業機構的行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