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船合併呼聲再起 北船「換血」止損

2020-12-24 中國科技新聞網

  南北船合併呼聲再起 北船「換血」止損

  時代周報記者 吳平 發自廣州

  隨著國企改革步伐加快,中船集團(南船)和中船重工(北船)合併的猜測再次引起關注。

  4月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表示,第四批混改試點企業備選名單已經形成,並且已經上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定同意之後就將啟動實施。巧合的是,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在4月16日也表示,關於南北船的合併,由於涉及上市公司,因此「按照有關規則,能公布的時候,企業一定會按照有關規則和要求公布」。

  「有合併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化解產能過剩,另外能夠優勢互補,避免惡性競爭,如果整合成功,也能夠提高相關公司的國際競爭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馬淑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關於兩船合併,目前還沒有最新消息。」中國重工證券部一不願具名的證券事務代表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資本運作不斷

  關於南北船合併的討論,從2016年前後就不斷出現。當時,南北車已完成合體變為中國中車,而國資委在2017年的回應則更加耐人尋味。當年9月,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談起南北船是否會合併時說:「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時間進入2019年2季度,南北船體系似乎都在不約而同地加快了各自體系內的資本運作。

  一方面,南船體系按照業務板塊,通過資產置換和重組的方式重整了旗下兩個上市公司的資產,在將船用動力業務歸集到中船防務(600685.SH)的同時,把造船資產歸集到中國船舶(600150.SH)(詳見本報4月16日刊發的《南船系資產騰挪 南北船重組或提速》)。

  另一方面,北船體系也開始加速推進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601989.SH)的資本運作,將中船重工(青島)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軌道」)注入到上市公司,吸納新的優質資產,同時,通過破產清算,出清旗下不良資產。

  中國重工因為航母出盡了風頭。中國首艘國產002航母由中船重工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建造,其中便包括中國重工。

  根據年報,中國重工的主要軍工產品包括航母、核潛艇、常規動力潛艇、護衛艦等。根據2018年半年報,來自海洋防務及海洋開發裝備業務的收入佔到公司營業總收入的32%。

  截至2018年半年報,中國重工持有的海洋防務及海洋開發裝備在手訂單,總計達到1037億元左右。

  在中船重工主導下,中國重工自2016年起便不斷推進資本運作。2016年2月,中國重工把陝柴重工、重慶齒輪箱轉讓給中船重工,獲得2.28億元的收益;2017年10月,中國重工發布定增公告,計劃定增募集220億元左右,購買大船重工42.99%的股權和武船重工36.15%的股權;2018年12月,中國重工又將旗下的山造重工和青島武船股權賣給中船重工,拋出海工業務資產,從而卸下包袱。

  「資本不斷運作的過程,就是降低資產負債率、整合業務、提升中船重工資產證券化率的過程。而大背景是,造船行業低迷,產能過程和需求萎縮,公司處於困境。」深圳某私募基金交運行業分析師張行(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實際上,中國重工的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3年虧損。根據財報,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在2015年開始轉為虧損,當年巨虧33.3億元,2016年繼續虧損4億元,2017年則為虧損8億元左右。這一指標在2011年曾經達到44億元的高點,2012年也有28億元左右。

  「造船業大環境的變動確實太劇烈了。」張行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根據東方財富的數據,自2009年上市以來,中國重工總計從市場上募集資金總額高達660億元左右,而公司十年來的分工累計到一起卻僅有17.6億元左右。

  止損「換血」

  中國重工最新的資本運作,一方面是為了止損出清不良資產,另一方面,按照上述中國重工證券部不願具名的證券事務代表對時代周報記者的說法,「主要為了增強公司相關的研發能力」。

  2019年3月19日,中國重工旗下兩家公司進入破產清算,分別是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船務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船務」)和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鋼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鋼業」)。兩者均隸屬於中國重工全資子公司大船重工。

  這兩家公司給中國重工造成的拖累不小。根據公告,近三年來,大連船務每年能賺到的營業總收入為4.7億元左右,但卻累計造成了6.33億元的虧損;而大連鋼業則沒有實現任何營業總收入,處於完全虧損狀態,累計造成虧損為4.22億元。

  虧損嚴重導致兩家公司欠債難還。其中,大連船務因拖欠供應商材料款1550萬元左右而被告上法庭,大連鋼業也拖欠了1.55億元的借款無法歸還。

  2019年4月,中船重工向中國重工注入一筆新的資產。中國重工在4月4日發布公告,宣布以11.3億元的價格,從中船重工收購青島軌道100%股權。

  青島軌道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7000萬元,主要生產銷售隧道掘進機、鋼結構設備等裝備,主要用於軌道交通配套。根據公告,青島軌道研發製造的某款雙護盾硬巖隧道掘進機,是國內第一個應用於城市地鐵施工的產品,在行業中具有領先地位。

  在收購過程中,青島軌道也向中國重工作出了業績承諾,其2018―2020年的淨利潤要分別達到1501萬元、1703萬元、1960萬元左右。根據公告,2018年1月10月,青島軌道總計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淨利潤1377萬元。

  截至2018年10月底,青島軌道的總資產為16億元,淨資產為3.3億元。

責任編輯:李鋒

相關焦點

  • 「南船」「北船」合併,我國又一個巨無霸誕生
    原標題:「南船」「北船」合併,又一個央企巨無霸誕生消息大家都已知曉:「南船」中船集團、「北船」中船重工要合併了。兩家船業巨頭,8家上市公司,38家科研院所,超過8000億元的資產規模,在分離20年之後,終於「重修舊好」。
  • 中船重工集團董事長:「南北船」合併,我們一切聽從中央安排
    南北船合併的預期近期也不斷升溫。在軍工+混改的「雙風口」背景下,中船重工集團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船重工將繼續加快軍工資產證券化步伐,按照集團的專業化思路打造產業平臺。
  • 「南北船」重組獲批 中船重工旗下中國海防迎新發展空間
    備受關注的「南北船合併」有了重大進展。經報國務院批准,同意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10月25日晚間,中國船舶、中船科技、中國海防等多家南北船旗下的上市公司均公告披露了這一事項。在戰略性重組的背景下,「兩船」都在積極梳理集團旗下資產,體系內的平臺整合節奏明顯加快。南船旗下的中國船舶成為船海業務整合平臺,中船防務成為動力業務整合平臺,而北船旗下的中國重工成為船海業務整合平臺,中國動力成為動力業務整合平臺。
  • 國金研究:船舶行業戰略性重組臨近 重點關注南北船資產整合
    4.2南北船資產:部分重疊、各有側重,戰略性重組可期我們認為,南北船戰略性重組可期:1)同根通源:南北船是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分拆而來;2)軍品延續分拆前的分工:北船側重船舶設計與配套、南船製造(南船),協同關係居多;3)民品不因合併形成壟斷:兩船合併在手訂單約佔國內30%,並未形成壟斷問題
  • 「中國神船」引概念股全線大漲!八大金剛市值飆至2670億,買不進...
    其實,中國神船的到來,除了可能引爆軍工板塊的重組預期之外,更有可能引爆的是央企的重組預期。而在「中國神車」、「中國神船」之後,最有可能到來的便是「中國神電」,即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合併。這一傳聞在市場上已經流傳了好幾年。而今日市場上,相關股票亦有一些反應。
  • 動物福利入法呼聲再起
    兩會在即,法制日報社旗下《法制與新聞》5月份上半月刊刊出了《斬斷「舌尖上的野味」》、《動物福利入法呼聲再起》二篇與動物保護相關的文章。小象君轉載了《動物福利入法呼聲再起》一文,希望讀者能夠通過此文,對「動物福利」的內涵、歷史及中國動物保護的立法現狀形成基本的認識。祝兩會順利召開,動物立法能有歷史性的突破。
  • 中船重工科研院所違規違紀問題突出:不少院所將正常項目轉至私人公司
    昨日,中國重工(601989.SH)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臨時停牌,在央企整合的背景下,關於「南北船合併」的預期再度被引爆。南北船指的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船重工),後者也是中國重工的大股東。
  • 日本皇室再起波瀾,設立女性宮家呼聲再起,愛子公主有望成女帝?
    摘要:日本皇室再起波瀾,設立女性宮家呼聲再起,愛子公主有望成女帝?關於日本皇室的消息再度引起大家的興趣,有人在留言中曾問道這個問題:設立女性宮家後,愛子公主是否有望成為女帝?關於女性宮家的設立同樣麻煩不斷,在德仁繼位成為新天皇后,女性宮家的呼聲再度出現。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別看聲音很大,但所有人都在原地踏步,就看誰先邁出第一步。難度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在於女性宮家設立後,必然造成新的財政支出。
  • 傳聞再起,電信聯通或許並沒有合併機會
    打開APP 傳聞再起,電信聯通或許並沒有合併機會 胡薇 發表於 2018-10-17 15:12:19 今日,有港媒報導稱,高盛表示,內地會出現更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但相信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潛在合併機會極小。
  • 中國南車北車雙雙停牌,合併傳言再起
    中國南車北車雙雙停牌,此次停牌或於上層要求兩家公司合併重組有關。
  • 消息一覽:中國南車北車合併 合併後擬改稱中國中車
    消息一覽:中國南車北車合併 合併後擬改稱中國中車 2014-12-31 09:23:32  【上市公司相關行業及市場新聞】   中國南車北車合併 合併後擬改稱中國中車  南北車重組整合的懸念在各種猜測聲中揭開謎面,12月30日晚,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發布聯合公告,宣布雙方將在技術上採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併中國北車的方式進行「對等合併」。
  • 湖北省屬高校合併重組呼聲再起,三大方案待選擇
    省屬高校太多,可以考慮合併。武漢的很多省屬高校都是以前各個中央部委在漢的學校,後來下放到省裡。省裡一下子接了這麼多,當然會有些消化不良。其實以湖北的財力,可以考慮將幾所實力較強的學校進行合併,刪除一部分重複或者水平較低的專業,集中精力辦幾所水平較高的省屬研究型大學。
  • 中國南車北車確認合併,行業巨無霸引發壟斷爭議
    東方IC 資料              中國兩大鐵路機車、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巨頭——南車和北車確認即將合併。       新華社10月28日報導,北車和南車即將合併,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行業「巨無霸」。報導援引業內人士的話稱,預計周末這兩大廠商將會有重大消息發布。
  • 我國首個被撤銷的直轄市,如今呼聲再起,未來有望成超一線城市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這4個直轄市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的直轄市並不止這4座,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些直轄市紛紛被撤下,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首個被撤銷的直轄市,如今呼聲再起,未來很有可能成超一線城市。
  • 南車北車正式合併
    原標題:南車北車正式合併  南方日報訊 (記者/郭家軒)停牌逾兩個月後,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併方案終於塵埃落定。12月30日晚間,「南北車」雙雙發布重組公告表示,採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併中國北車的方式進行合併。合併後新公司將承接兩家公司全部資產、負債,並採用新的公司名稱、組織機構代碼、股票簡稱和代碼。
  • 中國南車吸收合併中國北車
    中國南車(601766)與中國北車(601299)晚間雙雙發布公告,公布其合併預案。根據這一議案,合併將使用南車吸收北車的方式進行。
  • 中國南車北車合併
    本報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陸婭楠)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CSR」(簡稱「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CNR」(簡稱「中國北車」)於2014年12月30日聯合發布公告,宣布雙方依循「對等合併、著眼未來、規範操作」的原則就合併方案籤訂了協議。合併後的新公司名稱擬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合併」呼聲最高的兩座城市,若能成功,將成「下一個太原」
    「地靈人傑」是對一個地方的最高評價標準之一,雖然它沒有把現實因素當作一些社會經濟數據來考慮,但它是結合古代和今天對一個地方最具歷史和道德意義的榮譽評價之一,按照這個標準,山西絕對是最適合的對象,人們常說,一部中國歷史,換一種說法就是三晉歷史,這一點都沒有錯,今天我要說的是山西「合併
  • 新兵頻頻殉職 消防職業化呼聲再起-中國青年報
    與以往發生消防戰士犧牲事故一樣,公眾自發悼念之餘,「消防職業化」的呼聲再起。有學者呼籲,「消防人員職業化可以大幅度減少消防人員傷亡,可以積累大量經驗」。    據公安部統計,2014年以來全國發生的10起較大火災中,有20多名消防員犧牲,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間,犧牲在一線的消防人員超過140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