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到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中來,「桌上有公筷」,做餐桌禮儀的踐行者;
加入到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中來,「主動用公筷」,做餐桌禮儀的推動者;
加入到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中來,「引領用公筷」,做餐桌禮儀的引導者……
為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倡導健康文明用餐新風尚,推動全市各大餐飲業成為推行「公筷公勺」行動的先行者、示範者與引導者,引領市民文明用餐,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用餐好習慣,營造和諧文明的用餐文化,樹立文明餐桌新風尚。近日,西寧晚報社聯合青海省餐飲行業協會與西寧市餐飲(食品)行業協會發起「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西門餐飲有限公司、珠江海鮮鑽石店、西寧大廈八角宮、金富苑火鍋等107家餐飲店加入此次行動。
晚報公筷行動
107家餐飲店積極響應
在餐飲服務門店顯著位置,使用紙質或電子形式宣傳使用「公筷公勺」;在餐桌上擺放「公筷公勺」溫馨提示;服務人員提醒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配備與私用餐具有相對識別性的「公筷公勺」,便於消費者根據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等直觀性地區分……
自活動發起以來,在西寧晚報社、青海省餐飲行業協會、西寧市餐飲(食品)行業協會的大力推動以及各大餐飲企業的積極響應下,一條條如何更好推廣「公筷公勺」的「金點子」逐步成型,截至目前,大西門餐飲有限公司、珠江海鮮鑽石店、西寧大廈八角宮、金富苑火鍋等107家餐飲店積極加入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並根據自身特點在店內大力推廣「公筷公勺」。
「『公筷公勺見行動』首先需要建立陣地。」青海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馬佔龍認為,在推行公筷公勺的過程中,各大餐飲企業就是前沿陣地。目前,西寧大型飯店80%以上都會在餐桌擺放公筷、公勺,其他社會餐飲企業70%也能做到,而此次由西寧晚報社聯合青海省餐飲行業協會與西寧市餐飲(食品)行業協會發起的「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將進一步在餐飲企業推廣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並通過持之以恆、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文明就餐理念成為大眾共識,這樣公筷公勺方能進入「尋常百姓家」。
晚報公筷行動
讓健康文明用餐成新風尚
「在備餐前,我們均提前為每位顧客備有一雙公筷,同時根據菜品的不同需求,每道菜品上也配有公筷公勺。」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參與企業、海湖新區珠江海鮮鑽石店經理褚彥平告訴記者:「為了方便顧客使用,酒店還從顏色、外形方面對公筷和私筷進行了區分,餐廳服務人員也會在用餐前對顧客進行提示。」
「我們品牌在西寧的門店均為每桌顧客配備公筷,並根據每桌用餐人數,相應增加公筷的數量,同時要求服務人員在顧客用餐前進行使用公筷的提示。」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參與企業、金富苑石坡街店店長王崢表示,此次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將帶動更多餐飲企業在為消費者提供就餐場所的同時,主動為消費者提供並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提高消費者公筷公勺的使用率,進而在整個餐飲行業營造出使用公筷公勺的氛圍。
「此次活動,以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為抓手,必將進一步促進西寧市文明就餐好習慣養成行動,讓『健康生活、使用公筷』理念深入人心。」談起本次活動的意義,馬佔龍說:「晚報與省市餐飲協會的共同努力,以及大中型餐飲企業的帶動下,市民將逐步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進而形成全市新的『飲食文明』。」 (記者 施翔)
公筷公勺已經成 「標配」
9月17日,記者走進大西門餐飲店,此時,正是中午用餐高峰期。一樓大廳,主要接待吃牛肉麵的顧客,記者發現,只要有兩三個人圍在一起就餐,或是點了小菜的顧客,服務員都會主動給顧客遞上公筷,而顧客們也都習慣了使用公筷公勺。
隨後,記者來到餐館包間區,「您好,打擾一下,給您上個菜,這雙是公筷,請慢用。」記者觀察到,餐桌的上擺放著兩套公筷公勺,顧客使用的是黑色的筷子,公筷則是白玉色,方便顧客識別取用。「作為晚報公筷公勺行動的加盟者,我們除了給每個包間的餐桌上配有兩套公筷公勺外,在上菜的時候,每道菜品的餐盤上也會配有公筷。」餐廳營銷總監對記者說。「我們年齡大了,聚會的時候就喜歡給親朋好友夾菜,孩子總是說這樣不衛生,過去還覺得是孩子們不懂事,可是現在,你不讓我用公筷我倒不習慣了,就算有時候打包剩餘的食品,也是使用公筷,想要身體好,就要把好『入口』關。支持晚報的活動!」顧客那大爺點讚說。 (記者 悠然)
為「公筷公勺見行動」 點讚
「你好,請問點什麼菜?這是公筷,一會請使用。」9月17日,百家餐飲店加盟晚報公筷公勺行動記者走進金富苑石坡街店,在這家火鍋店,記者看到,商家不僅在每一桌上都放置了1至2雙的公筷,還在醒目的地方貼上了使用公筷的倡議海報,在這裡,使用公勺公筷用餐的新「食尚」已經成商家和食客的共識。
「我們每一桌都用公筷公勺,準備的是淺色的竹公筷,而食客則使用黑色的筷子,方便區分夾菜。點讚『公筷公勺見行動』!」金富苑石坡街店店長王崢說,只要有食客來店裡,我們就會提示他們使用公筷,如果食客使用不習慣或者忘了,我們也會善意提醒。記者看到,當天在火鍋店裡吃飯的食客,使用桌上的傳統竹筷用來夾取燙火鍋時的菜品,另一雙是黑色的私筷,用作個人就餐時使用,一筷撈菜,一筷入口……這樣的操作,減少了彼此間的交叉接觸,讓酷愛火鍋的食客們在新鮮之餘減少了對飲食衛生的擔憂,以「小餐桌」帶動了「大文明」,共同守護好了大家舌尖上的健康。 (記者 寧亞琴 攝影報導)
公用「菜夾」受顧客歡迎
「支持晚報『公筷公勺見行動』活動,有媒體加盟,能更好地推廣『公筷制』,引導消費者養成健康衛生的用餐習慣。」9月17日中午時分,記者剛走進西寧大廈八角宮,餐飲部負責人張杰就點起贊來。
在西寧大廈八角宮記者看到,LED滾動屏上是飯店精心設計的「加減乘除」公筷公勺主題公益廣告,「加減乘除」即:添加親情、減少傳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張杰介紹說:「由於大家的用餐習慣,我們在推行公筷一段時間後發現,很多人在使用公筷夾菜後就把公筷放在了自己的席位上,公筷就等同虛設成為『樣子貨』,經過反覆考量,餐廳推出了『菜夾』,這樣既解決了有些顧客把公筷『佔為己有』的煩惱,又從習慣上方便大家使用,推行一段時間受到了很多顧客的好評。」
正值中午時分,記者看到有四位顧客正在餐廳用餐,每道菜上都配有菜夾,其中涼菜用的是小菜夾,熱菜用的是稍大一些的菜夾。張杰介紹:「這個菜夾是專門定製的,大小剛合適。除此之外,我們還對宴席中的整雞、烤全羊、全牛頭等『硬菜』進行分餐,就是把這些菜端上桌展示後,讓服務員給顧客分餐,不僅衛生,也杜絕了浪費。」顧客肖女士說:「公筷公勺不僅彰顯文明新風,更是對生活方式、自我衛生意識、健康習慣、文明素養的一個培育過程,晚報的倡導,餐廳的做法我們很贊成!」 (記者 張豔豔 攝影報導)
這是個好主意
我們積極加盟晚報行動
9月17日10時,百家餐飲店加盟晚報公筷公勺行動記者走進海湖新區珠江海鮮鑽石店。在早晨的例會中,經理褚彥平再次向每一名員工強調「公筷公勺」行動的重要意義,要求每一名員工提高認識,主動幫助客人適量點餐,減少餐飲浪費。「這是一個好主意,我們餐廳積極加盟晚報的行動。」褚彥平一邊說一邊帶領記者參觀,店內大屏上滾動播放的全部是關於文明就餐、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溫馨提示,餐桌上、餐廳內的牆壁上「文明餐桌」桌籤和標語隨處可見。
「光碟行動」開展以來,很多商家推出了半份菜,但是顧客點餐時不知道半份究竟有多少,為了讓半份菜更加直觀地展示,珠江海鮮店將半份的菜品製作成模型,放置在了醒目的位置,供客人參考。「像我們的皮皮蝦、鮑魚、生蠔都是按個賣,推出以後客人特別滿意,評價很好。婚宴包席以前量也大,現在量精細了,價位也調下來了,種類不變,八涼八熱,兩個小吃一道湯剛好,原先客人吃不完包席上面打包的多,剩的多,浪費比較嚴重,現在基本上沒有浪費。」褚彥平說。
(本報實習記者 嚴進芳 李旭升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