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天, 竟然聊出了3200萬字差距……

2020-09-19 芋頭媽咪育兒

今天的文,又是一篇乾貨文,沒有廣告哦。

因為在校對一些細節,所以比平常晚了60分鐘發。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短短的2年半時間,光是跟娃聊天,都能聊出3000萬字的差距。

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還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孩子就會越聰明,成績也會更好。

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哦,有很詳細的跟娃互動示範,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去年暑假,我帶娃去深圳找他小姨和表妹玩。晚上,我們坐著閒聊。

娃小姨說:小貝聽說你們要來,高興壞了,還寫了一篇日記呢!

我隨聲附和到:「日記給大姨看看!」

看到日記,第一眼我就驚到了,字體娟秀。

再看看日記的內容,邏輯清晰,語言豐富,我都快要懷疑不是小貝寫的了。

其中有這麼一段:

等大姨和哥哥來了,我一定要帶他們去歡樂谷

我相信哥哥一定會喜歡上歡樂谷的水公園,那裡不但清涼冰爽,而且刺激有趣;而大姨呢,她肯定會愛上霓虹閃爍的魔幻城堡……

一直苦於娃的作文寫不好的我,趕忙問表妹,小貝報了什麼寫作班?是線上還是線下,線上的話,馬上推薦給我!

看著一連串發問的我,表妹笑著說:沒,目前啥班都沒有報。她的書是不離手的,另外一點可能是從小到大我們都很認真地陪她聊天。

親子閱讀我也有在做,但是聊天?不敢相信的我連問了三遍。

表妹肯定地說,對,你能想像我和我們家那位跟娃一直說話,從一出生就說嗎?連穿衣服的時候也說?這樣說著說著,可能詞彙量變豐富了。

後來,我才知道,表妹的聊天大法,並不是她的一家之說,而是來源於非常權威的研究結論。 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博士有一個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調查。

他們將42個正常家庭按社會與經濟水平的不同分為:福利家庭、工薪家庭和專業人員家庭。 從孩子7個月開始,每個月拜訪家庭一次,用錄音筆記錄下父母與孩子的全部交談內容,並用文字記錄孩子的行為。

經過1300個小時的拜訪,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4歲的時候,專業人員家庭的孩子會聽到4500萬個單詞,工薪家庭的孩子會聽到2600萬單詞,福利家庭的孩子聽到1300萬個單詞。

福利家庭的孩子比專業人員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詞彙量整整少了3200萬,才過2年,掌握的詞彙量就差了近600個。

因為有更好教育觀念的家長,懂得應該把單詞放在有意義的句子和問題中,反覆地說給孩子聽。

他們在孩子10歲時進行了回訪,發現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更好,智商也更高。

後來,麻省理工、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研究,發現了詞彙量差距背後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表面上是詞彙量,其實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他們以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在孩子們聽故事的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並且回顧孩子與父母在家中互動的錄音。

然後發現,無論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這種活動跟聽到的詞彙量無關,但與會話輪流次數的強烈相關。

而且,與父母互動多的孩子,在之後的標準化測試中取得了更好的分數。

也就是說,孩子是通過和父母的對話和互動變得更聰明的,他們是社交型學習者。

這不得不讓我相信: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不是房間的玩具,而是不需要花錢的聊天呀。

那如何讓孩子們擁有巨大的詞彙量、高質量的互動呢?

我在查閱了大量資料也請教了表妹一家後,做了以下兩個改變:

一是不再敷衍式地回答娃的問題,改為高質量的聊天;

二是在娃的閱讀過程中,摻入親子互動環節。

高質量聊天:用蘇格拉底反問法與孩子交談什麼是蘇格拉底的反問法呢?就是通過不斷的提問,不斷的回答,不斷的思考,讓真理顯現。通過有來有往的交鋒,培養孩子的思維力。

按照蘇格拉底反問法的法則,我在後來與娃交流過程中,一直提醒自己做到以下3點:

1. 不把孩子當小孩子,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交流;

2. 有意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語言 ;

3. 以啟發為主,回答為輔。引導孩子多用詞彙,多思考,最終找到答案

我把改進後的這種聊天方式稱為進階版,把之前交流方式稱為普通版。

一起來感受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有一次,我帶娃去花店買花,娃看到水晶草,很感興趣。

普通版:

娃:媽媽,我們好像沒有買過這種花?我:是的,媽媽用滿天星多。

進階版:

娃:媽媽,我們好像沒有買過這種花?

我:是的,它是一種配花,和媽媽之前買的滿天星和情人草的作用是一樣的,所以媽媽就沒有用到它。你覺得好看?

娃:是啊,好看,它叫什麼?

我:叫水晶草,你知道為什麼嗎?

娃:不知道。

我:你先看它的花瓣,對著陽光仔細看看。

娃:花瓣有點薄,有點透亮。

我:那你覺得它像什麼?

娃:媽媽的水晶項鍊!啊,原來是這樣呀! 在第一版的聊天裡,我們的對話一個回合就終結了,是閉合性的聊天。而在進階版裡,我把他當成我的朋友,很認真地告訴他,這種花的名字和作用,並通過啟發式的問題,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思考,不僅使交談的詞彙變豐富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也得到了訓練有一次,我帶娃去看《烈火英雄》,電影裡有這麼一個情節:消防員徐小斌為了保持遠程供水一直下到海裡去清垃圾,最後被漁網纏住,犧牲了。

娃問我,這是真的嗎?

我告訴他:這是真事改編的。在大連輸油管線爆炸時,有一位叫張良的戰士,20次跳入海裡清理垃圾,被淹死了,死的時候才25歲。

娃聽完,抬起頭很認真地問我:媽媽,為什麼大海裡有那麼多垃圾和雜物要清?

我看著他說: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娃想了想後說到,是我們人類亂扔垃圾。說完,他低下頭,很難過地說:如果大海裡沒有垃圾要清,他們就不會死了。

我點了點頭,然後問他,你覺得我們能做點什麼?

娃很快就回了我一句:不亂丟垃圾!

把孩子當做一個小大人一樣認真交談,發現孩子真的有在認真思考。我願意蹲下來,和他平等地對話。

有人說,我都那麼忙了,哪有空跟娃閒聊天?

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恨不得別在家裡聽到「媽媽」兩個字,但是做出改變之後,我發現還不錯,孩子總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聽下來很有趣。而且,趁著他現在還願意跟我聊,就且聊且珍惜吧。

在娃的閱讀過程中,摻入親子互動環節

在翻閱資料中,我發現孩子的詞彙量除了來源於我們的日常交流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閱讀中。

一組大數據顯示:每天閱讀少於15分鐘和30分鐘的學生,到中學畢業,累計閱讀詞彙量分別是150萬個和1370萬個。

兩者相差了整整9倍。。閱讀除了可以讓孩子增加常用詞彙量外,生僻字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 有統計稱:我們日常與孩子交流每1000字只有9個生僻字,而童書是它的3倍,報紙是它的7倍。

我們在日常中,與孩子的交流中,常用的詞彙是10000個,然而這10000個詞彙並不能滿足孩子後來學好語文的需求。想要讓孩子學好語文,是掌握常用詞外的生僻字。

表妹家的小貝就是一個徹底的小書迷,來我辦公室的話,連坐十分鐘都在看書。他們家廁所裡也是雜誌。

於是,我開始在陪娃閱讀上下功夫。

一方面幫助他拓展詞彙量,一方面也特別注意互動。

前段時間,我們看繪本《美麗女孩兒》。

看之前,我先問娃,你覺得美麗的女孩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娃說:「長得好看、說話很溫柔的那種。」

我說:「嗯,這是你眼中的美麗女孩,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別人眼中的美麗女孩是怎麼樣的?」

翻開這本書,我們發現裡面有踢球的女孩、認真做實驗的女孩、下河摸魚的女孩,還有輪椅上打籃球的女孩……

看完兒子說:「這和我想的有點不一樣。

我問道:「有什麼不一樣呢?」

娃說:「她們不是我說的那種文文靜靜的,但她們很認真、大膽、勇敢我覺得也很美。

我合上繪本,讚許地點了點頭,並跟他說:「你說的沒錯,美麗很多種,不單單指外表,堅強、樂觀、勇敢、大膽、直率一樣可愛動人。」

通過高質量的聊天和閱讀過程的親子互動,娃愛提問,也愛思考問題,他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好。

就在昨天,語文老師還誇他,詞彙量豐富,用詞也相當精準。

現在總說寒門難出貴子,為了能讓孩子魚躍龍門,父母們省吃儉用,咬牙送娃上天價幼兒園;賣命工作,背負百萬房貸買學區房。 總以為這樣就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 殊不知,最好的教育其實就在我們的日常談話間,是我們任何人都出得起的教育。

從今天開始,耐心地跟孩子聊天、陪娃閱讀,不敷衍,不偷懶……

為了那「3000萬差距」,為了讓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身為老母親的我反正是拼了!

相關焦點

  • 寒門難出貴子?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錢,是父母和孩子的聊天方式
    相比閱讀,與孩子聊天更具有價值,教育家們也一度認為聊天才是提升孩子智慧的最佳方式。拄拉開孩子智商差距的不是金錢,而是父母和孩子的聊天其實這項研究早就已經在1995年開展了,曾經這項研究調查了42組家庭。
  • 和孩子聊天聊什麼?猶太人發明聊天技巧,幫你拉近親子關係
    父母和孩子聊天,經常面臨這樣尷尬的處境,本來是想和孩子聊點什麼,結果聊了還不如不聊,最後不是以冷戰結束,就是以吵架收尾,弄得自己一肚子火。和孩子聊天聊什麼?要怎麼聊?當然,原因可能是有的父母天生不擅長聊天,但更多的是父母使用了錯誤的聊天方法。比如,和孩子聊的話題太過單一;和孩子聊天太過居高臨下。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有效地聊天,想要教育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給孩子,根本無從談起。所以,關於怎麼和孩子聊天,和孩子聊什麼,父母都應該好好學學。
  • 和孩子沒話聊?試試「海沃塔」聊天,讓親子關係更和諧
    文|全文共1534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朋友大李跟我聊起了最近孩子的一些情況,他說:「最近我感覺和兒子不親近了,自從他升入小學開始,我們父子之間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單調想要和孩子聊天,增進一下親子關係,卻發現除了輔導作業,只能尬聊。時間長了就覺得與其這樣聊天,還不如不聊。為什麼與孩子沒話聊?很多家庭中都會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孩子6歲以前對我們非常的依賴。上了小學之後,開始慢慢變得不再依賴父母,甚至有時候聊天孩子都會說「和你們沒話聊」。
  • 麻省理工研究: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超過安靜看書的孩子
    01閱讀多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不,親子溝通讓他們更聰明近年來,國內的早教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也堅信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重要性,於是大家紛紛不惜花費高價讓孩子上早教,促進早期智力的開發。其實,人們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之前在美國早教界就有一種關於「3000萬字差距」的說法。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靠這3000萬字,竟比天價補習班還有用?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短短的2年半時間,光是跟娃聊天,都能聊出3000萬字的差距。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博士有一個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調查。後來,麻省理工、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研究,發現了詞彙量差距背後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表面上是詞彙量,其實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 R3-3200G和R3-2200G性能差距多少?R3 3200G和2200G區別對比評測
    目前AMD三代銳龍為我們又帶來了全新發布的Ryzen3 3200G和Ryzen5 3400G,用於替代Ryzen3 2200G和Ryzen5 2400G,無疑會在性能上更勝一籌,而在昨天,我們已經對R5-3400G和R5-2400G進行對比評測,只有不到10%的性能提升,那麼AMD銳龍R3-3200G和R3-2200G性能差距多少
  • 動不動就把天「聊死」?跟孩子聊天掌握三大技能,不再做尬聊父母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父母發現自己居然和孩子沒有共同語言,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居然在尬聊。葉一茜曾在某社交軟體上表示,她和女兒森碟聊天的時候,只能尬聊。這樣的聊天氛圍會讓孩子感受到壓力,孩子會被這種壓力壓得透不過氣,孩子會因此放棄和父母溝通。擺著長輩的架子和孩子聊天的父母,到最後只會把天聊死,成為尬聊父母。
  • 怎麼聊孩子才願意聽?掌握5個聊天技巧,孩子會主動跟你聊
    像極了你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啊?你在學校有沒有乖?」是不是大同小異?聊天,說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家長們很清楚,和孩子聊天是與孩子培養感情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但是很多家長卻習慣性的將「聊天」變成了「說教」,孩子對家長的說教本來就是非常反感的,一旦家長讓孩子有這種說教的感覺,孩子怎麼可能還會願意和家長聊天呢?
  • 和孩子聊天,家長們都是怎樣把天聊死的?你中招了沒
    "孩子:……看吧,聊什麼都能聊到學習上,本來孩子還想跟你分享一下的,到最後往往無語的收場了。其實,家長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聊天,只是他們單方面的一種灌輸罷了,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這種方式往往不需要花費家長太多時間去思考和組織語言,是最簡單省事的。但這種聊天方式所達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 尬聊是什麼意思?和女生聊天如何擺脫尬聊?
    和女生聊天,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和女生聊天,很多男生不知道聊什麼,女生空有一番熱情,但男生卻不知道怎麼找話題,使得氣氛陷入尷尬之中,兩個人強顏歡笑都無法維持,只有死一般的沉默留給兩人。什麼是尬聊男:你是哪裡人?女:我是成都人。男:好巧我也是。女笑著說:你好幽默~男:這有啥好笑的?女:你是做啥的?男:我是在法院工作的。女:哇,好厲害,給我講講你工作的事情吧。男:這個工作挺沒意思的,哪裡有什麼事情值得講。男:夜宵擼串了?
  • 撕毀女兒30萬字小說,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遠?
    撕毀女兒30萬字小說,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遠?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這樣一期,一個初中女生走上臺前,語出驚人。她說自己從三年級開始寫小說,寫了五年總共寫了56本小說了,能有30萬字,卻被爸爸全撕了……對此,爸爸回應稱,自己這麼做後來雖然有點愧疚,但是出發點是想讓女兒儘快走入初中生的學習狀態,所以用這種錯誤的方式,來杜絕女兒做這些跟學習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
  • 和青春期的娃聊天,怎麼不把天給聊死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和我們訴說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關注到他在訴說背後的情緒與需求,我們馬上給建議、批評、指責、安慰、分析等這些不接納的語言,孩子馬上就翻臉不願意繼續對話,我們硬生生地把天給聊死了。它們還傳遞出擁有這樣的問題,是無法接受的,而且認為擁有問題的人肯定是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當我們能夠接納孩子所有的情緒,接納孩子本來的模樣,並能將這份接納正確表達出來,在這樣的交流中,孩子的成長可以發生建設性的改變,學會解決問題,朝著健康的心理方向前進。
  • 不會聊天的父母,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數據顯示:聊10分鐘左右佔比34.53%;聊20分鐘左右佔27.14%;聊30分鐘左右佔31.1%;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上1小時及以上的時間。在這有限的聊天時間裡,每天聊得最多的是「學習及作業」,和孩子聊「夢想」談感受的父母僅佔1.6%。
  • 尬聊是什麼意思?和女生聊天尬聊怎麼化解
    所謂尬聊,其實就是聊天顯得很尷尬,尤其是男生和女生聊天的時候做容易陷入尬聊的境地。一方面是男生面對喜歡的女生的時候本來就容易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說;一方面是男生不了解女生的心思。那麼男生和女生聊天出現尬聊了怎麼化解尷尬呢?1、答非所問  男生們在和女生聊天出現尬聊先別急,覺得事情就沒有轉機了。其實方法是有的,關鍵在於你會不會用。
  • 和女生微信聊天範本,讓你快速聊出女朋友!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單身男士,他們都是死宅肥,有的是在理工大的工科男,有的是程式設計師…因為在他們的身邊女生存在的都比較少,所以他們和女生接觸的機會都比較少。只要是讓他們和女生聊天,他們就瞬間歇菜。手機上的交友軟體就是他們認識女生的主要方式。但是他們並不擅長聊天,所以今天小編就分享一些和女生微信聊天範本供大家參考學習。
  • 5個聊天小技巧,讓你和女生聊天再也不尬聊
    和女生聊天,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和女生聊天,很多男生不知道聊什麼,女生空有一番熱情,但男生卻不知道怎麼找話題,使得氣氛陷入尷尬之中,兩個人強顏歡笑都無法維持,只有死一般的沉默留給兩人。  很多男生都遇到過,追求的女生對於自己的話題愛答不理,要回不回,於是和女生聊天就常常進入了尬聊的狀況。
  • 和女生聊天已經尬聊的情況下,如何把天搶救回來?
    說實話,你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並不是女生不想和你聊,而是人家給你機會了,讓你「說人話」,但你不中用呀!之所以不想和你聊了,是人家真的心累又無奈了,跟你聊天是一種精神折磨,那麼索性就不回覆你了。所以,那麼特別會聊天的人,他們的思維方式是什麼樣子的?
  •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這是因為父母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
    文/小熊育兒日記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父母發現,當初那個在父母面前整天嘮叨個不停的小話嘮,居然越長大,越不願意和父母聊天了。有的時候,父母想和他們好好聊天時,不是父母在尬聊,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和父母吵起來了。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這個話題是:100種能把天聊死的方式,父母都中了。
  • 如何讓孩子願意和你聊天?聊天有套路,做到這三點
    楠楠發現,每天除了跟孩子在一起吃飯,僅限於一問一答的交流外,孩子就沒有主動和她聊天的時候,有心跟孩子聊聊,孩子卻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心想是孩子大了?還是有代溝?楠楠孩子才10歲。楠楠羨慕同學的孩子,回家後就跟媽媽嘰嘰喳喳聊個不停,原因在哪裡呢?如何讓孩子主動跟爸媽聊天?給大家分享個剛參加的親子訓練營中的交流小妙招。
  • 和女人聊天的時候,應該聊什麼話題?
    和女人約會的時候,不知道聊什麼,那麼以下這五個高級話題,趕緊收藏。在和女人約會的過程中,很多人總是緊張害羞,不知道說什麼,說話也可能是很結巴。那麼以下這五個話題,如果說你在約會的過程中,遇到這種尷尬的情況,隨便挑出一個,都可以緩解你們的尷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