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這是因為父母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

2020-10-05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父母發現,當初那個在父母面前整天嘮叨個不停的小話嘮,居然越長大,越不願意和父母聊天了。有的時候,父母想和他們好好聊天時,不是父母在尬聊,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和父母吵起來了。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這個話題是:100種能把天聊死的方式,父母都中了。這個話題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有一位高贊的網友表示:越長大,越無法和爸媽好好聊天了,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願意和他們溝通,而是他們和我們溝通的方式讓我們接受不了。

還有一位網友的評論吸引了我的注意,他是這樣說的:我爸媽每次找我聊天,都能把天聊死。他們能把聊天聊成了說教與批評大會,我的想法,他們會第一時間否定我,還會批評我,對我進行說教,現在的我,再也不能和爸媽好好聊天了。

很多時間,不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而是父母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孩子才會拒絕和父母聊天。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這是因為父母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

1、聊著孩子不感興趣的話題

葉一茜曾和森碟聊起她覺得女兒會感興趣的動漫電影,結果女兒卻興致缺缺,回答她的時候,也很敷衍。葉一茜不由得在微博上抱怨:「女兒長大了,越來越不懂她的心思了,現在和她聊天,都在尬聊。」

這說明,父母聊著孩子不感興趣的話題,孩子也會不願意和父母聊天,這樣的行為只會拉遠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孩子會覺得父母不了解自己,才和自己聊這樣的話題。

2、聊天時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有的時候,孩子會和父母聊聊自己的夢想,孩子的想法很天真,沒有大人那麼現實。

比如:他會和父母說:「我長大以後要當科學家」、「我長大以後要去外太空生活」等等之類的話。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只想著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他們會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甚至還會嘲諷孩子。孩子也會因此而不願意和父母聊天。

3、把聊天聊成「說教」或者「批評」

有些父母和孩子聊著聊著,會把天聊成了「說教」或者「批評」。他們會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把孩子曾經做錯的事情都扒出來聊一聊,越聊這些事情,父母就會越生氣。

於是就會把聊天大會聊成了「說教大會」或者說「批評大會」,這樣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感到無法接受,孩子也會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聊天。

父母錯誤的聊天方式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1、讓孩子感到尷尬

父母和孩子聊著自認為孩子會感興趣的話題,結果父母找的話題,孩子一點也不感興趣。

這樣錯誤的聊天方式只會給孩子帶來不愉快的聊天體驗,還會讓孩子感到尷尬。孩子為了避免尷尬,只好敷衍父母,父母這樣已經形成了「尬聊」模式,這樣的聊天方式,父母本身更會感到無比尷尬。

2、孩子無法敞開心扉和父母聊天

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父母會第一時間否定孩子,甚至還會嘲諷孩子。父母這樣的聊天方式,孩子也將無法敞開心扉和父母好好聊天,父母也將走不進孩子的內心,無法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3、讓孩子感到厭煩和抗拒

教育學家杜威曾說過:聊天本該是讓人感到愉快的,但在聊天的時候說教,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教育並不是一件告知或者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性的過程。

父母把聊天大會聊成了「說教大會」或者「批評大會」,這樣的聊天方式是錯誤的,這樣的聊天過程會讓孩子感到不愉快,也會讓孩子感到厭煩和抗拒。

只要孩子經歷過一次這樣的聊天方式,以後父母再想找孩子好好聊天,孩子都會抗拒,因為這種聊天方式讓他感到無比厭煩,甚至還會影響親子感情。

父母只要掌握以下溝通方式,孩子將更願意和你聊天

1、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話題

父母要讓孩子更願意和你聊天,就要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話題。父母平時一定要多關注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喜好,才能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好好溝通。

只要父母找到和孩子共同的話題,才能讓你們的聊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孩子才會覺得父母是了解自己的,父母才不會進入尬聊模式,也不會把天聊死。這樣的聊天方式,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拉近親子關係。

2、認真傾聽孩子說的話

孩子和父母說話的時候,父母要認真地傾聽。就算孩子說的話有些天馬行空、不符合實際,父母也認真地、面帶微笑地聆聽,不要急著去否定孩子。

這時候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聊天聊成了說教,破壞了良好的聊天氛圍。父母可以輕鬆愉快地告訴孩子,他哪些想法是不符合實際的,哪些想法是有希望可以實現的,讓孩子認清理想與現實。孩子才會願意和父母聊天。

3、聊天時要照顧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都沒有照顧到孩子的感受。比如:在孩子聊天的時候,直接翻孩子的舊帳,把孩子貶得一無是處等等,這樣的聊天體驗對孩子來說太糟糕了,孩子會因此產生厭煩的情緒。

父母和聊天的時候,一定要多照顧一下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翻舊帳,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聊天氛圍,孩子才會願意和父母聊天,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這是因為父母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而不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只要父母掌握正確的聊天方式,孩子會很樂意敞開心扉和父母聊天,也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相關焦點

  • 不會聊天的父母,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數據顯示:聊10分鐘左右佔比34.53%;聊20分鐘左右佔27.14%;聊30分鐘左右佔31.1%;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上1小時及以上的時間。在這有限的聊天時間裡,每天聊得最多的是「學習及作業」,和孩子聊「夢想」談感受的父母僅佔1.6%。
  • 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錢,是父母和孩子的聊天方式
    相比閱讀,與孩子聊天更具有價值,教育家們也一度認為聊天才是提升孩子智慧的最佳方式。拄拉開孩子智商差距的不是金錢,而是父母和孩子的聊天其實這項研究早就已經在1995年開展了,曾經這項研究調查了42組家庭。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聊天的父母
    經常有父母在後臺留言,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總是沒說兩句就沒話說了,再問吧孩子還嫌煩;還有的父母說,工作實在太忙,等有時間想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卻總是沈默。,孩子才能接受。當時我走在路上,看到這條簡訊,眼淚就止不住地流,又哭又笑,室友都說我傻了。他們不知道,爸爸的一句我也愛你,我等了多久。我總以為他不那麼愛我,沒想到,只是因為他說了很多話,卻唯獨沒說愛我;只是因為他光顧著告訴我要怎麼做、做什麼,卻偏偏忘了聽聽我想說什麼。所以,你看啊,爸媽懂得傾聽孩子,多麼重要啊!
  • 「三棍子打不出個屁」,孩子從啥時起不願和父母聊天?原因不在娃
    顯然兒子不想繼續跟爸爸聊天了,就找藉口說去寫作業了,爸爸又說道:「真是三棍子打不出個屁。」此時手裡的報紙換成了棒球棍。很多家長看到這則漫畫都很有共鳴,都覺得漫畫很真實地反應了父母與孩子的生活方式。父母想不通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自己溝通,一門心思認為是孩子不懂事,不懂父母為他好的想法。但事實上,是父母阻礙了孩子與自己溝通的橋梁而不自知,就像是漫畫中的父親,雖然和兒子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樣子是和兒子在溝通,但是從未正視過兒子,溝通的話語也從未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而是問自己最想問的問題。
  • 為什麼孩子一大,父母和孩子之間就變得不會聊天、一說話就嗆嗆?
    ,對孩子的疼愛也恨不得一天24小時綁在身上,但奇怪的是孩子一長大不知道為何,父母和孩子之間就變得越來越不會聊天了,他們一說話就開始嗆嗆、甚至話不過三就爭執不休,而我們和孩子之間能夠說的話也仿佛只有管理和被管理的方式。
  • 《父母的語言》:打造孩子「學霸腦」,父母要和孩子多「聊天」
    朋友和我家孩子坐在一起玩耍,而我和朋友則是坐在兩個孩子的旁邊,看著這兩個孩子玩耍。突然,朋友對我說:"誒,比起我家孩子,你家小孩怎麼說話說得這麼流利呢,而且還會挺多個詞語的。而且,你家孩子玩遊戲的狀態也不錯呀,你有沒有帶孩子去上過早教班呀?"
  • 想讓孩子變聰明,多和他聊天就對了,這是不花錢又高效的教育方式
    其實有一種方式既省錢又高效,那就是父母經常和孩子聊天。這位媽媽穿著樸素、整潔,絲毫不因為自己的職業而自卑,大大方方,卻看得出平時對女兒的教育很用心。於是大家紛紛問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這位媽媽說:「我也不懂什麼教育,就是每天都和孩子聊天。」
  • 跟孩子聊天掌握三大技能,不再做尬聊父母
    不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而是父母的尬聊讓他接受不了父母是孩子最愛的人,也是孩子最親密的人,無論孩子多大,他都想和父母更加親近。有的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而是父母的尬聊讓他接受不了。有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缺乏了解,拼命地找孩子喜歡的話題,結果他找的話題卻是孩子不感興趣的,最後成為了尬聊。
  • 避免逆反,父母要學會這樣跟孩子聊天
    夫妻倆每次都是吃完了,把孩子的飯留在飯桌,然後兩個人躲出去。孩子吃完了,回了房間關上門,倆人才能回來。否則孩子寧願不吃。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同事也不敢再跟兒子吵。孩子的表現和神情讓她知道,吵也沒有用。同事是一個特別好強的人。可是因為孩子卻一次次落淚。「我感覺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我對這個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絕望中。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和父母聊天多的孩子,測試中會取得更高分數
    導讀: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和父母聊天多的孩子,測試中會取得更高分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不喜歡和父母說話,是因為內向?父母是時候放下姿態進行溝通
    原因可能有下面幾種:1.聊天話題孩子比較反感這個是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的最主要原因,孩子在刻意的迴避家長的一些話題,所以就不想和家長說話。沒有受到尊重,而不願意和家長進行交流。家庭間長期無法溝通的弊處有些家長卻認為這樣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孩子在長大以後都會出現這種不願意和家長說話的情況,於是每天對於孩子還是按照以前的態度相處,還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不愛和自己說話,也可能在學校裡面會和同齡人說話。但事實上有的孩子,卻慢慢的也不願意和其他的同齡人相處。
  • 是孩子不聽話,還是您不會聊天溝通?
    」聊天中只顧自己一時嘴快,急於評價不顧孩子感受,是父母真的不懂怎麼和孩子聊天的表現。在這有限的聊天時間裡,每天聊得最多的是「學習及作業」,和孩子聊「夢想」談感受的父母僅佔1.6%。父母動不動就要拿作業評頭論足:「做完了沒有」,「怎麼這個不會、那個不會」。這樣的親子聊天效果是什麼呢?什麼話都被父母說完了,好吧你們贏了,孩子和你們根本沒得聊!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你聊天?你可能一開始就做錯了
    ,而是你和孩子相處的模式和態度問題。一、跟孩子聊天的方式取決於你跟孩子的相處模式。我個人覺得,「學會跟孩子聊天」,這本身是一個表面正確的偽命題。孩子願不願意跟你聊天不取決於你用什麼方法聊天,而取決你跟孩子相處的模式。
  • 優秀孩子的背後,大都有和他「能聊天」的家長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作為家長,要和孩子聊天談心,在孩子三歲以前,就要和孩子很平等地聊天,談心,什麼都可以聊。而等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可以和他們聊人生,理想,甚至愛情。讓孩子能夠對父母敞開心扉。」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拒絕和父母聊天?父母一定要知道這幾點!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孩子最討厭,也是最無用的的聊天方式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話?原因和解決方法來了
    經常有家長前來諮詢,說自己家的孩子在家根本不願意和他們交流。具體是什麼樣的呢?這讓我們父母非常無奈和沮喪。他們可能曾努力與父母交談,解釋他們的感受,尤其是傳達他們感受到的不公平的感覺。但是交談進行得並不順利,父母可能掌控了整個對話,並沒有花時間好好聽他們的想法。因此,孩子覺得,聊天實際上是「被聊天」。
  • 學會和孩子聊天的3個技巧,爸媽會說話,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經常有父母在後臺給小編留言,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尤其是放假在家,總是沒說兩句就沒話說了,再問吧孩子還嫌煩;還有的父母說,工作實在太忙,等有時間想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卻總是沈默。學會和孩子聊天的3個技巧,爸媽會說話,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 溝通不暢會影響親子關係,父母要學會與孩子聊天的方法和技巧
    因為有的孩子會因為自尊心或者其它原因,不願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的,但是,他又期望父母能夠明白他的想法,所以,會用另一種方式對父母進行暗示,這就需要父母細心觀察才能發現了。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到與父母在一起很開心、父母與自己很親密;他才願意更多地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情。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父母怎樣做,孩子才願意和父母溝通
    一、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1.價值觀的衝突:父母不理解孩子在乎的價值,強迫孩子接受父母在乎的價值。2.代溝:人生經歷不同,內在經驗不同,父母不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感受和需求。3.強迫的愛:父母把自己認為好的強加給孩子,孩子不接受,父母就不高興。4.堅持「我是對的」:父母不肯認錯和改變,讓孩子心裡不服,卻不好說什麼。
  • 孩子總是不想跟你聊天?巧用「門把手語言」,讓孩子願意表達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閨蜜發現孩子最近不願意和自己聊天了,平時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最近卻變得有一些沉默寡言了。一開始閨蜜並沒有把這當回事,可是漸漸地她發現當自己詢問孩子一些問題時,孩子常常敷衍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