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變聰明,多和他聊天就對了,這是不花錢又高效的教育方式

2020-11-12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們為了讓孩子變聰明,可謂是費盡心思,送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其實有一種方式既省錢又高效,那就是父母經常和孩子聊天。

周末參加了一個鄰裡活動,大家不由得聊起孩子的話題。期間,有人提議讓孩子來描述自己的家庭,其中一個小女孩的描述,令在場的人都感嘆:「長大以後必定是個聰明娃!」

其他小朋友說的是「我家裡有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我爸爸是醫生,媽媽是老師」等比較簡單的句子。

然而,這個小女孩說的是:「我的媽媽雖然是個清潔工,但我很喜歡她的職業。媽媽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街道打掃得乾乾淨淨,是這個城市的美容師。」

孩子的媽媽在一旁聽見了,欣慰地笑起來。這位媽媽穿著樸素、整潔,絲毫不因為自己的職業而自卑,大大方方,卻看得出平時對女兒的教育很用心。

於是大家紛紛問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這位媽媽說:「我也不懂什麼教育,就是每天都和孩子聊天。」

為什麼同齡的孩子,表達能力相差如此之大?與兒童早期的語言環境密切相關。

父母經常和孩子聊天,有哪些好處?

①詞彙量多

美國有一個「3000萬詞彙倡議」,是芝加哥大學的兒科教授達娜·薩斯金德發起的,她經過研究發現:

父母的社會地位和家庭經濟,並不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和能力,而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者說兒童早期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雙商、語言、思維及性格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影響。

兒童具有模仿行為,他們學習語言的對象80%來自父母,每天所使用的詞彙量和父母大都一致。也就是說,父母和孩子聊天越多,孩子的詞彙量就會越豐富。

達娜·薩斯金德教授的研究表明:由於家庭語言環境的不同,底層家庭的孩子與高知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可以達到3000萬個詞彙,到三年級時,孩子們會有明顯的成績差距。

②大腦發育

心理學上有一個「印刻效應」。實驗發現,如果嬰兒一出生就讓他看5、6個小時的電視,就會產生「印刻效應」,孩子大腦裡都是電視的聲音,對父母的聲音反應遲鈍,不會說話。

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只是單方面接收電視語言,阻礙了孩子的語言發展,而語言學習必須通過交流來實現。因此,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廣大家長,不要讓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

達娜·薩斯金德教授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最好且不花錢的方式。

父母經常和孩子交流,有助於開發大腦潛能,促進孩子的思維活躍,將會影響兒童在數學概念、讀寫能力、自我管理、執行力、批判性思維、情商、創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現。

③性格外向

研究兒童心理學的李玫瑾教授,曾談過兒童早期語言環境的重要性,她認為孩子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是「黃金」,而12歲之後,就變成了「垃圾」。

那些從小性格外向、愛說話的孩子,耳邊必定常常有父母或者家裡人的嘮叨。當孩子學會發聲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圍在孩子身邊逗他說話,使得孩子更願意開口,更善於與人交流。

反之,那些父母不在身邊,孤獨留守在家,或者由保姆帶大的孩子,缺少語言交流的對象,長大後就會變得性格內向、不善交談。

然而,現在手機逐漸取代父母的位置,成為孩子童年的陪伴。

一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打攪自己工作,就把孩子趕去玩手機;還有的父母雖然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卻一直在玩手機或者忙工作,與孩子之間沒有交流,這是無效陪伴。

不但不利於孩子雙商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也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與父母關係疏遠。

父母怎樣做到和孩子進行「高質量聊天」呢?

為了優化親子溝通,激發孩子大腦潛能,達娜·薩斯金德教授提出了一個「3T原則」:

■共情關注(Tune in):

父母要多關注孩子,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並抓住時機和孩子展開聊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當積極地參與到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中,這樣才能和孩子產生共同話題,孩子也才願意與父母交流。

例如,當孩子畫了一幅畫,父母應當表示出自己很感興趣,在旁邊詢問孩子在畫什麼,讓他進行描述,同時父母要及時回應孩子:「畫得好像,很有想像力!」得到肯定之後,孩子會更加有表達欲望。

■充分溝通(Talk more):

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要有意識地使用豐富、具體、生動且準確的詞彙,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詞彙,能夠清晰、完整地表達。

簡而言之,就是父母跟孩子多嘮叨,但不能只是簡單重複某些固定話語。

比如,當父母讓孩子先洗手再吃飯,不要只是說「去洗手!」而是詳細地說:「吃飯前要洗乾淨雙手,不然手上有細菌,吃飯的時候吃進肚子裡,生病了就會就很難受!」既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又能讓孩子有衛生意識。

■輪流談話(Take turns):

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要引導孩子積極表達,並及時做出反饋。

不能只是父母在單向輸出,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那就失去了交流的意義。有些孩子從小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父母更要鼓勵他開口。

比如,每次父母陪孩子看了故事書或者動畫片之後,可以根據內容進行一番交流,讓孩子聊一聊喜歡的角色或者產生的感想,也可以讓孩子展開想像力,重新編一個故事。

重要的是,父母要用開放式提問引導孩子,而不是封閉式提問。例如不要問「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多問「為什麼、怎麼樣,還有嗎?」有助於拓展孩子的思維,提升表達能力。

今日話題:你是否經常和孩子聊天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這是因為父母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
    文/小熊育兒日記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父母發現,當初那個在父母面前整天嘮叨個不停的小話嘮,居然越長大,越不願意和父母聊天了。有的時候,父母想和他們好好聊天時,不是父母在尬聊,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和父母吵起來了。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這個話題是:100種能把天聊死的方式,父母都中了。
  • 聰明的女人,不會和男人這麼聊天,卻能讓他心心慕慕
    聰明女人讓男人死心塌地的愛著,傻女人遭到男人的拋棄,而最能讓愛情不變的無非是交流的作用,所以聰明的女人,不會和男人這麼聊天,卻能讓他心心慕慕。聰明的女人,深知男人的不珍惜,於是她會把主動變成偶爾,把被動化為神秘,反倒讓男人成為主動的一方,每一次的交流,都會發現女人的不同和獨特主動權掌握在了女人水上,就不怕男人會有別的心思冒出來,只會心心慕慕的想著女人在幹什麼,有沒有想他。
  • 想讓孩子變聰明?注意了,家長的4種行為反而會讓孩子變「笨」
    還有些家長秉著吃啥補啥的想法,給孩子吃動物腦子,核桃更是沒有斷過……其實,家長用這樣的方法來讓孩子變聰明,效果是很不明顯的,反倒是如果家長給孩子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法的話,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倒是很大。表弟從小到大吃過的動物腦子和核桃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了,以至於長大之後一看到動物的頭部和堅果他就直犯噁心,表弟結婚生子後,嚴禁家人們用各種事物來讓孩子變聰明,也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並且用自身的例子說明,吃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根本不會讓人變聰明。
  • 中國式父母願意花錢讓別人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育兒請先育己
    昨天陪孩子在院子裡玩碰到一個媽媽,聊天的時候又說起自己家孩子學習的問題了,馬上就要幼升小了,孩子還不會10以內的加減法,打聽哪裡的幼升小培訓班好一些,想怎麼樣快速解決這個問題。我突然覺得孩子好辛苦,5歲的孩子各種班,而且有一種現象是來自身邊無形的壓力,家長們會打聽會比較,誰誰家給孩子報了什麼班,我家孩子要不要也去試試?
  • 天才馬斯克的背後,有個不一樣的媽媽,有種不凡的教育方式
    同時,有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增加詞彙量、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而是和孩子多聊天!聊天更能增加孩子的智慧。父母經常與孩子聊天,孩子大腦就越活躍,對問題的反應能力就越強,思維也就更開闊,從而主動吸納和理解更多的詞彙,促進大腦發育。
  • 孩子有這5個「壞習慣」,說明他在變聰明
    帶娃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教育問題,然後家長就開始擔心到不行。但其實,如果你認真觀察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原因.就會發現有些我們眼中的「壞習慣」,根本沒那麼可怕!還恰恰可能是因為孩子智力發展而自然出現的情況,證明我們的寶寶在變聰明哦。
  • 教育這件事,捨得花錢和不捨得花錢的「家長」有什麼區別?
    關注星際教育升學指導!獲取更多信息!在教育這件事上,捨得花錢和不捨得花錢的家長究竟有什麼區別?孩子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我們從孩子的表現、心態就能窺視全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捨得為教育花錢,有人不捨得為教育花錢,但如何取捨就要根據家庭收入情況來定了,但也不盡然。
  • 父母教育孩子的8個壞習慣,本想孩子變聰明,卻讓孩子越來越笨
    作為父母,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可是很多家長的一些行為,本來是想讓孩子變聰明,卻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變笨了。這條大魚一開始並不笨,只是失敗的次數多了,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最後自己不斷否定自己,才活活餓死地。這條魚不正和我們的孩子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面臨著種種困難。這時候如果家長不是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是數落孩子笨,就等於給孩子的生活罩上了一個玻璃瓶,自然就會越來越笨,落得被餓死的下場。
  • 哈佛、麻省理工研究證實:這是比閱讀更能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可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呢?多看書,增加閱讀量?參加各種輔導班?玩一些益智類小遊戲?……可能會有人說,小孩聰明的基因無論如何都掩埋不了,反之爛泥絕對扶不上牆。比如很多人專心伺候花花草草,經常無一存活,扔陽臺上經歷風雨,一片形勢大好。可我一直認為,教育是最值得投資的。
  • 會花錢家長教育出的孩子,不會花錢家長教育出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導讀:會花錢家長教育出的孩子,不會花錢家長教育出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會花錢家長教育出的孩子,不會花錢家長教育出的孩子,有什麼不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真正讓孩子聰明的養育方法,恰恰是不花錢的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羅斯高參與的一項中國地區抽樣調查顯示,在24-30個月的貧困農村漢族兒童中,有53%的孩子IQ測試成績低於90,這就意味著他們具有一定的智力問題,究其原因,除了基因問題和營養不足之外,孩子的監護人不懂得如何科學的養育孩子才是最大的問題。
  • 為了讓孩子變聰明,多讀書是否管用,父母要注意
    為了讓孩子變聰明,多讀書是否管用,父母要注意什麼樣的人最後會成功呢?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一致。就是頭腦聰明的人,聰明的人做事總是有自己的辦法,大腦運行速度快,並且讓他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更加簡單。孩子要想變得更聰明,需要多讀書嗎?事實上,小時候讀書不讀書並不是最重要夫人。
  • 和孩子聊天, 竟然聊出了3200萬字差距……
    也就是說,孩子是通過和父母的對話和互動變得更聰明的,他們是社交型學習者。這不得不讓我相信: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不是房間的玩具,而是不需要花錢的聊天呀。那如何讓孩子們擁有巨大的詞彙量、高質量的互動呢?不把孩子當小孩子,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交流;2. 有意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語言 ;3. 以啟發為主,回答為輔。引導孩子多用詞彙,多思考,最終找到答案我把改進後的這種聊天方式稱為進階版,把之前交流方式稱為普通版。一起來感受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有一次,我帶娃去花店買花,娃看到水晶草,很感興趣。
  • 如何讓青春期的孩子更聰明,答案是多和孩子聊天
    如何讓青春期的孩子更聰明,答案是多和孩子聊天文:花姐姐我認為一個人「生命的精華階段」應該是在十五六歲的時候通常我們講這個孩子很聰明,衡量標準就是考試成績,假如這個孩子能考到班級前10或是學校前10,我們就說這個孩子很聰明,然而這僅僅代表著孩子解答試卷的能力很強而已,而這種能力強並不代表著孩子能很好的解決生活問題,諸如,同伴關係、師生關係、長幼關係。
  • 要想孩子變聰明,千萬不能錯過孩子腦力發育黃金期,這幾點很關鍵
    導讀:要想孩子變聰明,千萬不能錯過孩子腦力發育黃金期,這幾點很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要想孩子變聰明,千萬不能錯過孩子腦力發育黃金期,這幾點很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聰明不聰明,看他說這3種話就知道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智力過人。但孩子聰明不一定是天生的,要想孩子聰明,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其實要看孩子聰不聰明,從他說的話就能知道。所以常問「為什麼」的孩子很聰明,他渴望獲得新知識,有不理解想知道的東西,會自己去找答案,用提問的方式主動去問、去思考、去探索,這是聰明的表現。
  • 孩子說話太晚怎麼辦?聊天是最好的良藥,簡單還不花錢
    醫生先是問她,平時和孩子聊天嗎?她說,自己上班忙,孩子平時都是婆婆帶,婆婆不怎麼愛說話。醫生說,這就是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平時沒有人和孩子聊天,孩子對語言的接觸比其他同齡人都要少,所以才不會表達的。孩子在兩歲之前屬於語言理解期,漸漸地能說出一些簡單的詞彙,兩歲之後就進入了語言爆發期,這兩段時期都需要家長與孩子的語言交流和溝通,才能夠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經常和自己聊天的孩子,智商往往更高,上學後成績更好。
  • 哈佛研究:想孩子「變聰明」一定要抓住這三次機會,第三次很重要
    聰明幾乎是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望,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並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孩子天生具有什麼明顯的智力差距,相反,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反而能夠激發孩子智力的二次發展。這也就是說,如果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要抓住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對孩子進行積極地引導和培養,這樣孩子的智力發育一定不會差。
  • 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第一步是讓孩子「亂花錢」,別不捨得
    媽媽問他:「你覺得這麼多錢還夠我們一家人這個月花嗎?我們還要買菜、買米,還要買你愛吃的蝦,你覺得夠嗎?」兒子低著頭默不作聲,搖了搖頭。媽媽說:「也不是沒有辦法,你看你這幾天買了這麼多玩具,但是都沒有怎麼玩對不對,這樣吧,我把你的玩具賣給別人換我們的生活費可以嗎?」
  • 斯坦福教授: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誇他聰明,別不信
    在萬維鋼這本專門顛覆常識、肅清世界觀的科普著作中,他研究前沿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關於孩子教育的最新實驗成果後,提出:提高孩子成績最很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誇獎他聰明。根據史丹福大學教授們所做的實驗,誇獎孩子聰明對孩子成績增加有負面作用,這跟大多數人平時以「xxx,你真聰明」來鼓勵孩子,讓其表現得更好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