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太晚怎麼辦?聊天是最好的良藥,簡單還不花錢

2020-12-22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1825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表妹最近很犯愁,她的寶寶今年兩歲半,身體結實,活潑好動,但就是還不會說話,只會喊爸爸媽媽,其他只會說些「啊啊」之類的語氣詞,本來婆婆說男孩說話晚正常,有福氣,也就沒在意。

但時間一長,就有點擔心了,周圍孩子都會說些簡單的話了,帶孩子下樓玩,只有他不會表達,顯得很不合群。

於是表妹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有人說這是發育遲緩,可能會影響智力。這下表妹急了,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結果醫生說出的話,讓她自責不已。

醫生先是問她,平時和孩子聊天嗎?她說,自己上班忙,孩子平時都是婆婆帶,婆婆不怎麼愛說話。醫生說,這就是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平時沒有人和孩子聊天,孩子對語言的接觸比其他同齡人都要少,所以才不會表達的。

兒童語言發展有規律

實際上,從孩子剛出生開始,就應經常使用語言和他溝通,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那麼小,根本聽不懂,有什麼用呢?但其實,從小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

孩子在兩歲之前屬於語言理解期,漸漸地能說出一些簡單的詞彙,兩歲之後就進入了語言爆發期,這兩段時期都需要家長與孩子的語言交流和溝通,才能夠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經常和自己聊天的孩子,智商往往更高,上學後成績更好。因此,與孩子聊天不僅可以提高語言能力,也能促進大腦智力發育。不過,單純的交流是不夠的,還要學會使用方法。具體要怎麼做呢?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語言發展狀態不同,家長需要分階段使用不同的語句和孩子交流。一到兩歲的孩子,一般都只會蹦單個字,這個時期家長要多說疊詞,像是「吃飯飯」、「睡覺覺」等等,重複的疊詞可以起到強調的作用,同時可以拉長語調,加深孩子的印象,引導他們一起重複。

如果孩子到了兩歲,就要減少這種簡單疊詞的使用了,我們需要採用大人說話的正常用詞和語序與孩子交流。

並且,要讓孩子明白一些詞語的含義和使用的場合,比如天氣不好,孩子想出去玩,就要告訴孩子:「下雨了,不可以出去。」幾次之後,孩子就能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三種方式讓孩子愛上說話

我家大寶和二寶,說話都比較早。兒童一旦進入語言敏感期,話匣子被打開,噠嗒嗒,說的就越來越多了。下面的幾種方式,是我結合自己多年做育嬰師的經驗以及帶倆娃的總結而出,希望對您有一點點幫助。

1、耐心傾聽

當孩子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一些發音不準或者用詞錯誤的情況,都是正常的現象。這個時候,父母要讓孩子多說,耐心去傾聽,不要忙著打斷或者糾正孩子的錯誤。

有次我去動物園,就遇到了這樣一對母子,孩子看起來兩三歲的樣子,當時,孩子指著園裡的獅子,對媽媽說:「西子,西子!」媽媽並沒有著急糾正他,而是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寶寶,你是想說獅子,對嗎?獅——子」重複了幾遍之後,孩子也跟著興奮地說了起來:「獅——子」。

這位媽媽就用了非常好的教說話方法,既沒有打擊寶寶的積極性,也讓他學會了正確的發音。

2、使用表情和動作

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對大人的表情和動作都是非常敏感的,家長與孩子交流時,有想要強調的詞語,可以張大嘴巴,再配上誇張一點的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使他們模仿嘴型,同時加強與寶寶的互動效果。動作方面在說到一些詞語時,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演繹出來,也可以多用手指向相關的事物,讓寶寶更容易理解詞語的含義。

3、向孩子提問

家長在和孩子聊天時,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多引導孩子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問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比如「你覺得這是什麼?」「為什麼喜歡這首歌呢?」答案不要是「是」「不是」這樣簡單的問題,而是需要孩子通過思考,給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通過這些問題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他們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或意願。

4、鼓勵孩子

孩子說話的早晚是有區別的,家長不要盲目地去比較,專心地引導孩子說話,幫助他們更快地成長和進步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對於大人的情緒變化都能很快地感受到。

因此,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過程中,一定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不要將負面情緒表現和發洩到孩子的身上。當你對孩子微笑,他們就會體會到被溫暖的快樂,對於學習說話這件事更加愉悅,你們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變得更為親密、融洽。

枕邊育兒寄語: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位父母都在影響著孩子。在對孩子的各個教育方面,家長都需要掌握好方法。就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多聽、多說、多與孩子交流,並且自己也要學習和反思,把教給孩子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成為他們成長路上前進的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連結一:新手媽媽指南:給寶寶衝奶粉非小事情,操作方法別錯了

相關連結二:孩子牴觸閱讀?盲目強迫非上上策,一個國學機都搞定!

相關連結三:新生兒常憋的臉通紅,還使勁蹬腿,老人說「在長個」,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太晚怎麼辦?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孩子說話太晚怎麼辦?媽媽要學會這樣做引言朋友的孩子小時候吃東西總是很慢,而且每次東西都是煮的爛爛的他才能吃下,起初朋友的媽媽以為是孩子的咀嚼能力不行,等到後來孩子長大依舊沒有好轉後才開始擔心,因為孩子不但咀嚼能力差,並且也不會發音,沒辦法跟媽媽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媽媽開始發現孩子幾乎不怎麼說話,於是內心就開始擔心。父母的那些行為導致孩子說話太晚?
  • 三歲的孩子還不說話怎麼辦?幾個小方法,特別家常,特別簡單!
    我們遇到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孩子一歲半了,本來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沒問題,也能做「要吃飯」「要喝奶」這樣簡單的表達了,但一歲半之後,換成媽媽全職帶娃,孩子反倒不說話了。那位媽媽很奇怪,後來討論中發現,媽媽帶娃,經常是自己在旁邊刷手機,讓孩子看電視。這就難怪孩子不說話了。
  • 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嘴笨不會說話不會聊天
    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一、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二、嘴笨不會說話不會聊天怎麼辦1、多與別人接觸,多與別人聊天,有的人就是因為嘴巴不會說話,怕一說話就傷害到了他人,所以就不去說話,不去與別人交流,但是你越是這樣就越是起到反作用,所以說只要你願意去與別人交流,願意用自己的真心與別人交流,自然就會讓你變成一個會說話的人,讓別人喜歡與你說話的人。
  • 小孩4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小孩4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一般正常來說孩子6個月之後就會開始咿咿呀呀學語了會發出哼唧聲音的,大概在一歲之後會說出單詞等,3、4歲的孩子是會說話、應答等等。但是有些4歲兒童還不會說話,家長在發現自己孩子不會說話時也會非常的心急。那麼,小孩4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 孩子不會社交聊天怎麼辦,分享一個簡單好用的訓練遊戲
    經常見到一些父母犯愁,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怎麼辦;孩子太活躍了,總是招人煩怎麼辦;總之不管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父母都會愁,簡直就是各有各的愁。其實問題的核心,不是孩子社交實是不是應該活躍,而是孩子活躍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招人喜歡。什麼樣的孩子屬於善於社交聊天呢?
  • 兩歲半的孩子不說話怎麼辦
    兩歲半的孩子不說話怎麼辦?一般的小寶寶在五六個月的時候會咿呀咿呀的說話的,通常都是會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只是很簡短,一般到了一周左右的時候都會叫一些重疊的稱呼了,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會說話的孩子,肯定是語言發育稍微的是有一點問題。那麼,兩歲半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 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有的孩子三歲了是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但是有的孩子到三歲了還不會說話,一段時間會喊爸爸媽媽,一段時間又不喊了,不會主動去叫人,也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讓家長很是著急。那麼,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 想讓孩子變聰明,多和他聊天就對了,這是不花錢又高效的教育方式
    這位媽媽穿著樸素、整潔,絲毫不因為自己的職業而自卑,大大方方,卻看得出平時對女兒的教育很用心。於是大家紛紛問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這位媽媽說:「我也不懂什麼教育,就是每天都和孩子聊天。」達娜·薩斯金德教授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最好且不花錢的方式
  • 冰箱結冰怎麼辦?試試這樣做,快速去冰,簡單實用還不花錢
    給老媽買的冰箱才用不到兩年,今天老媽打電話過來就說冰箱不知道怎麼,流了一地的水。趕緊到家一看,才發現冰箱的冷藏室的隔層結了厚厚的冰,都被凍得變形了。抽屜怎麼也不能完全塞進去,冰箱門也關不緊了,所以導致冰箱流出水。
  • 小孩兩歲還不說話怎麼辦?
    小孩兩歲還不說話怎麼辦?作為父母,從寶寶出生就開始陪伴其成長,都期待孩子能儘快的說話。但是有些孩子說話就比較晚,「我家孩子兩歲了,就說說「嗯嗯」逼急了才會叫一聲「媽媽,連爺爺奶奶也不會叫,同齡的孩子甚至比他小的孩子都能正常說話了,但是我家孩子怎麼還不會說呢?」,最近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煩惱,那麼小孩兩歲還不說話的原因是什麼呢?
  • 孩子被打罵後不說話怎麼辦
    孩子被打罵後不說話怎麼辦2020-12-03 18:02:1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孩子的世界比較簡單和單純,乾淨得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平時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是否存在不對勁的地方,以便及時的進行改正。那麼,孩子被打罵後不說話怎麼辦?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會形成孤僻,甚至會有語言的障礙,表達是一種宣洩內心的情感方式,如果孩子沒有宣洩的出口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呢?
  • 人到中年:不亂說話,不亂交友,不亂花錢
    我和蘇坤是同學,屈指一算,20多年的關係了,她從小蘇變成了老蘇;高中的時候,她像個男孩一樣,走路說話大大咧咧;平時就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愛說愛笑愛熱鬧。還記得前年的同學聚會上,她談笑風生;隨口講的段子,把同學笑得噴飯,樂得肚子抽筋。
  • 兩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正常嗎?該怎麼辦?
    武漢中原腦科醫院專家為您分析孩子兩歲不會說話的可能因素:專家表示,兩歲的孩子如果還不會說話或還不太會說話
  • 寶寶說話晚,不願意說話怎麼辦?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可謂是有著重大影響,只是現在時代快速發展網絡發達導致許多家長無心帶娃,陪伴孩子的同時卻是在刷朋友圈打遊戲看抖音等;更有家長白天上班,半夜十一二點回來,然後自己睡不跟孩子,讓爺爺奶奶帶孩子。
  • 2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該怎麼辦?
    問:孩子已經2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雖然大多數兒童1歲左右開始有意識地叫媽媽、爸爸, 2歲開始說一些簡單的電報句。但,也有不少孩子的言語發展相對持續時間長一些,晚一些,有的甚至要到3歲左右。 所以家長要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愛說話。如果孩子能聽懂大人的日常用語,孩子的語言發展中就沒有聽力的問題。
  • 孩子2歲了還不不會說話怎麼辦?
    有的兒童十四五個月了,甚至2歲,還不會說話,家長很著急。特別是看到別人家同年齡的,或還更小的孩子會說話,家長更是著急和心慌。這說明他不是啞巴,只是說話遲了。如果大人發現兒童沒聽見你的話,最好能帶他去醫院讓醫生詳細檢查,看看兒童聽力有沒有問題。
  • 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與父母缺少溝通的孩子,在4歲的時候,跟經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相比,少聽了3000萬個詞語。正是這3000萬個詞語,拉開了孩子們在學齡後學業中的表現」。如果孩子的人生真的有所謂的起跑線,那就是父母每天對孩子說話的數量和質量。
  • 效果最好的、不花錢的早教,就是每天對寶貝說話和唱歌!
    但是現在外面的早教班,收費都不便宜,有些寶媽都有一個疑問,就是這寶貝還在肚子裡,真的能夠聽懂咱們說話嗎?其實,寶貝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多和寶貝交流,確實能夠促進寶貝的發育,讓寶貝對於聲音更加敏感,促進寶貝的語言系統。寶媽們其實不用花錢去外面,報一些早教班,其實最好的早教,就是多和寶貝說話。爸爸媽媽在寶貝還沒出生的時候,多和寶貝進行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 孩子不愛說話,不善於表達,該怎麼辦?
    跟兒子玩得最好的姐妹倆又被兒子邀請,到我們家來串門了。這一次,家裡沒有別的人,只有兩個媽媽和三個孩子。我們做了一大鍋火鍋,寶寶們清洗食材,媽媽們負責切和煮,不一會功夫,一大鍋香噴噴的火鍋就端上了桌。三個寶寶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碗和勺子,就是為了他們不互相爭搶,所以他們所坐的位置和自己用的碗和勺子都是由他們自己選擇。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吃飯,這三個寶寶也在互相嘰嘰喳喳的,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其中一個最小的妹妹好像有一點煩躁,心情不太好,一直在鬧脾氣。媽媽問他你想要什麼菜,媽媽給你夾菜,小姑娘手也不抬,就一句「我要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