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自由的作用是什麼?

2020-10-18 秦耕耘博客

平等自由的作用是什麼?

           秦耕耘

平等自由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只有上帝才能擁有絕對真理,在所有的時間,在所有的空間,只有上帝才是萬能的。而對於人,對於個體生命,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在所有的領域都掌握真理,人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範圍內,在神志清醒的時候擁有真理,這是人的局限。因此將所有權力集中於一人或一個家族是非常危險的,後果是災難性的。難道還有一個比地球上最多的人口陷於野蠻愚昧落後人性喪失更大的災難嗎?人無法知道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間發現真理,所以保證個人權利不受侵犯,保證每人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就是保證真理不被淹沒。而真理的存在形式是多樣的,物質的與非物質的。言論自由可以避免話語權的壟斷,以利於人鑑別汲取不同的思想文化。「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就是這個道理。擴展人的視野,啟迪人的智慧,發現人的生命價值,這是平等自由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

自由平等在經濟方面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人可以按著自己的意志有目的有系統地安排自己的生存,個人的時間、精力、知識、財富等都是按著自己的目的產生作用,只有這樣,人才會有所成就。而平等自由的交換可以形成人的生存秩序,它可以規範人的意識行為。人只能向上發展,而不能橫向發展,不能侵佔他人的平等自由。

以自主運行為根基的社會模式,使每個人有了充分的選擇權利,人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在權力制度模式中,人的就業是被動的,學非所用是普遍存在的,人的智慧能力是無法產生作用的,個人的努力不能與自己的目的利益相聯繫,而一些人卻能通過謊言、告密、侵犯公民權利獲得高收益,人的生存是處於無序狀態。

這種自主的,以滿足自己與他人需要,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模式是指沒有非法壟斷的,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社會管理等範圍內的自由選擇與平等交換,是在人們自己制定的或是經過人們認可的法規下運行的,而不是僅限於物品的交換。在這種平等自由開放的世界裡,經濟,思想文化、政治理念、公共事務都是開放的,可以讓人們自主地選擇,並接受人們的檢驗,責任自負,優者勝劣者汰,而不是強制壟斷。每個人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及其它領域都有平等的參與權利和機會,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平等自由交換獲取財富。讓自由平等涵蓋所有人,打破權力對公共事務的所有壟斷。只有這樣才是一個真正平等自由的世界。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他們解決不了,就需要後人去解決。如果幾代人幾十代人都解決不了,人的發展就會停滯。今人對前人不滿意,那是因為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他們沒有人的價值作為,他們只是延續了生命,他們沒有為自己、為後人提供有價值的思想文化,反而是毀滅了或阻止了人的思想文化。今人不作為,後代子孫同樣對我們不滿意,因為我們沒有留下人的價值,我們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思想產品與物質產品證明我們是高級動物。

世界不能以新舊論成敗,新的不一定全是合理的,舊的不可能都是錯誤的。只要是真理就應該堅持,是錯誤的就應該隨時放棄。上帝從來不變法,因為上帝的法是正確無誤的。

人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法律、科學、服務、工業、農業、商業、信息等分類運行,但這些都是服務於人的,是為了便於人的生存,也有利於人發揮效率,而這些都是出於人的需要,都是來源於人的意識,都分別與人發生聯繫。

人類對自己的存在形式也在不斷地探索,讓人按著自己的目的與興趣專長,在大範圍內進行一次自由地排列組合,或是說作自由選擇,事實說明,人是能夠有所成就的,人之間也是相互需要的,因為他們都需要別人手裡的東西或能力才能生活得更好,他們都需要交換。而只有在自由選擇與交換時,個人才能達到或接近理想效果。而只有保證個體的生命質量,才會有整體的質量,人的存在形式才能提高。和平時期,人唯一不需要的就是「權力」,因為它手裡沒有任何可以與人交換的東西,人們離開權力可以照樣生存,而且會生存得更好。所謂的統治權,只是戰爭時期的一種需要。為了戰勝敵人,需要統一指揮,統一行動。而在和平時期人們就不需要這種權力了。

戰爭實際上是法規的力量缺失引發的,如果正義不缺少力量就不會有大規模戰爭。和平時期人們需要的是自由選擇,自由合作。如果是為了統治利益而發動戰爭,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也就不需要解釋了。沒有哪個正常人需要一個不明事實的人來操縱自己,也沒有哪個人需要一個不相干的人來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除非這個人有病。只要眾生有人的意識,只要他們有自己的生存原則,只要他們懂得什麼意識行為會導致惡性循環,什麼意識行為才是良性循環,他們就能有序地生存。但是權力卻不能離開民眾,一旦離開了民眾,它就必然死亡,所以權力總是要與民眾捆綁在一起。

市場經濟是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或以滿足他人需要的形式而存在,是通過生產與服務,通過自由交換贏得財富。而權力是通過欺騙與掠奪得到財富,通過有組織有預謀的公開掠奪是權力運用最熟練的生存方法,所以正常人不需要權力,除非他沒有靈魂,但人的生存不能沒有法規,不能沒有秩序,不能沒有政治。而這只能通過自由平等的選擇,每個人都應有平等的參與權利,使人有選擇地進行交換。也許低能的人離不開權力的操縱,但這種權力必須是在法規之下運行,必須是在人指定的範圍內使用權力,也就是有限權力。

當人有了人的意識,人的生存秩序形成以後,人的智能才能為人造福。人的發展需要知識積累……

如果一個群體沒有人的意識,或人的意識力量不能發生作用,當他們的技術力量大於人的意識力量,人類就會有災難發生。智慧不能代表真理,權力不能代表正確。這是從漫長的人類歷史演示出的結論。

一個群體的認知程度,意識行為習慣,決定了這個群體的整體命運和生命質量。在集體生活中,或在權力制度下,人要做什麼,怎樣做,個人沒有權利選擇。在這種制度下,人為了生存就得付出全部時間與精力,個人命運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人的生命價值更是無從說起。

自由是一種高度,一種境界,

不認識自己,不認識世界的人與群體是不會得到自由的,

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標和實現目的的方法。

沒有理性的人是不會擁有自由的,

因為錯誤總有無法行走的一刻,而真理是能夠不斷延續的。

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裡當然是沒有自由的,

自由需要人學會做好自己,並通過權利保護自己。

沒有人的生存秩序 人是無法獲得自由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生存在制度裡,沒有一個是例外。

自由不是沒有邊界,他人的權利和陌生的領域就是自由的禁區。

沒有生存能力的人是會拒絕平等自由的,他們已經習慣了統治與被統治。

自由不是胡作非為,自由需要承擔責任。

只有人格的平等與權利的平等,才能給人自由。 

相關焦點

  • 弗裡德曼: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最終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
    我認為還有種自由象徵著對平等的追求,而這與自由選擇相悖。那麼我的問題是:是否能以平等為目標來建設我們的體制?我相信很多人同意這麼做,但又不願犧牲「免受強制的自由」。弗裡德曼:我現在不會給你一個完整的答案,因為你問得太複雜了,所以,如果我回答得有點教條的話,請你原諒。但我想聲明的是我以下的陳述並非沒有思考和理智的支持。
  • 教學設計:《自由平等的追求》(三環七步教學法)
    人教版《道德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七課第二節《自由平等的追求》三環七步教學法教學設計——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第二節:自由平等的追求【學習目標】1、知道如何珍視自由和如何踐行平等。8分鐘後比誰能正確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應如何珍視自由?2、特權的含義、表現及享有特權的代價是什麼?3、如何踐行平等?
  • 顧肅:論公正平等自由的價值理念
    4月16日,南京大學哲學與法學教授顧肅在武漢大學素質教育講堂上做了題為「論公正平等自由的價值理念」的講座。       顧肅從古希臘的民主參與制度切入,論述了自由主義、福利主義以及何謂平等,何謂自由等問題。
  • 2021年中考政治考點複習:自由與平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政治考點複習:自由與平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自由的地位及含義   1.地位:增強個人的幸福感,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含義:是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 從法國反對大學改革談對平等自由的理解
    學生運動日前,法國政府宣布將調高歐盟之外留學生學費,在法國掀起軒然大波,很多學生上街抗議,表示對於對歐盟學生和其他學生區別對待違反了法國的自由精神。所謂平等必須照顧到彼此有些聲音說這個決定違反了法國「自詡」的平等精神,實質上,從這次運動的發起,恰恰印證了法國人對於「平等」的深刻理解。
  • 疫情讓我們對自由與平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比如對於自由的認識,疫情之前,總認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叫自由,我想絕大多數人也是這麼認知的!範圍收窄一點,言論自由,便是人根據自己意願自由地發表言論的權利!不要把體現個人尊嚴的表裡如一的言論自由視作洪水猛獸,要與堅持雙標的公知們區分開來對待!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這一個步,人們要有這個心胸,國家要有包容的魄力!孔子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己所欲也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人的私心都是這樣的,妄想絕對自由!所以它的外延很大。
  • 高舉自由平等博愛就能改造世界了?
    當你在看杯子時,你在看什麼?依照理性主義的搞法,法國大革命的革命者會堅定地認為,自由、平等、博愛這些高貴的理念,其本質是可以為理性所把握的,當他們面對與他們腦子裡的自由平等博愛不相符合的現實世界的時候,他們就敢「斷定」是現實錯了,而非他們對現實的理解錯了。這在經驗主義者看來是非常荒唐的,哪有什麼本質?觀念的可重複性,只不過是一種概率性的存在,這和本質沒有關係啊。
  • 平等關係的形成
    與一些地方的無產階級不同的是,資產階級明白他們的需要是什麼,他們要的是個人權利與平等自由,是制度規則,這是人成就自己的最低條件。而不像無產階級那樣對於個人權利與制度規則不屑一顧,他們認為這些東西不能當飯吃。也不像無產階級那樣只是要一個新皇帝。
  • 國人眼中的自由、民主和平等:以金觀濤《觀念史》政治術語彙編為文本
    要之,追求什麼自由,嚮往怎樣平等,又需要何種民主是擺在世人面前有待思量的問題。有人曾發掘中國古代文化資源,認為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古已有之。可問題是,顯而易見,自由、平等、民主諸理念語義開放性較強,與文化背景、時代處境息息相關。這就造成了理解的歧義乃至混亂。經常情況下,人們觀念意識中的自由、平等與民主模糊不明,朦朦朧朧;人與人之間在進行相關的對話討論時,也總充斥著各種個性化的理解。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2020-12-14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倡導科學中的自由與機會平等 | Scientific Reports編委Carlo...
  • 如何定義平等?
    效率原則要求一切社會資源按照市場機制來分配,但問題在於:市場化並不必然導致平等,有時甚至恰恰相反。從世界範圍內來看,越是自由的經濟體(典型如美國),其社會不平等程度越是明顯。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1993-1997年間曾任美國勞工部長的羅伯特·賴克2007年在其新書《超級資本主義》中,認為一種不受控制的自由經濟已危及政治民主。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知識
    第一,婦女被壓迫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社會現象;第二,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第三,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第四,婦女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第五,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的作用。9、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與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關係是什麼?
  • 《自由幻想手遊》神印有什麼作用 神印作用詳解
    導 讀 在自由幻想手遊中神印作用到底有哪些呢?
  • 平等的內涵不同,會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權力制度也有平等,但這種平等就是把人都變成統治的對象,他們都沒有權利,沒有自由,不能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世上的人各式各樣,什麼賤種都不缺少,正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種將人當作工具和沒有生命特徵的統治也是一些小人心理得以安慰的藥方,他們寧願忍受相同的壓制,也不願意看到自己周圍的人比自己高出一等;寧可簡單低級,也不要高貴自由和秩序。
  • 對話「平等」三問——什麼是「平等」
    一時間,社會輿論紛紛,有人拍手稱快,有人叫屈連連…… 贊成的,是為平等點讚。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83位上市央企董事長平均年薪高達84.63萬元,而同期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僅5.1萬元。巨大的收入差距衍生出了「高管幹一天,櫃員幹仨月」的嘲諷。批評的,是為平均吐槽。
  • 唐士其 | 政治中的差異與平等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主辦【內容摘要】政治的出現, 是社會集團之間差異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就此而言, 政治就有維護甚至強化差異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任何穩定的政治秩序又都需要人的平等與差異之間尋求某種平衡。近代的自由—平等主義政治的基本特點是力圖保證政治的平等與政治之外的差異並行不悖。
  • 現代法治之下平等原則的貫穿
    正如博登海默所述,平等乃是一個具有多種不同含義的多形概念。它所指的對象可以是政治參與權利、收入分配的制度,也可以是弱勢群體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它的範圍涉及法律待遇的平等、機會的平等和人類基本需要的平等。在現代政治思想史上,羅爾斯、德沃金及伯林等人均提出了不同的平等觀,但亞里斯多德的基本平等觀至今仍是平等概念的基石。
  • 李石:人人生而平等?
    那麼,霍布斯和洛克是如何論證「自然狀態下人人平等」的呢?霍布斯和洛克為我們提供了人與人之間在自然狀態下平等的三種論證。具體來說,霍布斯和洛克都闡述了人們在自然狀態下能力大致相等,所有人在自然狀態下平等地擁有「自然權利」,而洛克除了前兩個論證外,還試圖證明在自然狀態下人們平等地擁有「生命、財產和自由」三項基本權利。下面我將逐一分析霍布斯和洛克所闡述的這三個論證。
  • 遇見傑出僱主——博彥科技的年輕、平等和自由
    平等博彥有著開放、平等的工作環境,上升空間巨大。只要員工擁有足夠的能力,在這裡你就可以有豐富的機遇獲得成長與發展。由於博彥服務的客戶大都是海外知名企業,因此,公司的企業文化也與很多外企、「500強」的風格接近。能者勝任,是我們一貫推崇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