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2019年12月20日,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同心協力,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譜寫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他希望澳門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站高望遠、居安思危,守正創新、務實有為,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推動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項建設事業躍上新臺階。
對此,澳門青年反響熱烈。那麼,在他們心中,澳門是個什麼樣的城市?回歸20年來,青年們最深的感受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一國兩制」?又對澳門有著怎樣的期許?《中國青年》雜誌邀請了多位澳門青年,暢談了澳門發展與他們個人成長的故事。
愛國愛澳就是澳門人的核心價值
12月19日,習近平主席來到了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1949年10月1日,我的母校濠江中學第一任校長杜嵐女士,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我們澳門人的愛國精神,可以說從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們澳門人心裡;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澳門本土的教育讓我們一代代學子認識到,沒有國就沒有家。
1999年12月20日,我還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但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從當時的新聞畫面裡看到回歸前的澳門社會比較混亂。試問一個國家,如果社會不穩定,談何發展?對比當下,可以說澳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港珠澳大橋、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倡儀,這些都與澳門息息相關,都是國家帶給我們的發展機會。
澳門從一座小小的漁村,發展到擁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安定生活,一切都要感謝國家,也離不開「一國兩制」的方針。在澳門回歸的20年發展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們的國家制度符合實際,且能與時俱進,我們有信心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們愛國、愛澳、自信、自強的澳門新一代也將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鄭鏗泰(右),澳運國際有限公司創始人(澳門首家與菜鳥物流合作的企業),現任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理事、澳門京澳青年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北京(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監事長。圖為鄭鏗泰和澳門新一任特首賀一誠先生(左)合影
「一國兩制」為澳門發展帶來了無窮動力
我的小學和中學,就讀於澳門聖若瑟中學,我的大學本科和碩士,則在北京大學度過。仍記得1999年澳門回歸時,我曾作為澳門在京大學生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回歸日慶典,無比自豪。
「一國兩制」制度就像一臺引擎,給澳門這20年的高速發展,帶來了無窮動力。而我們這一代澳門人,非常幸運地見證了這一歷史過程,並且在澳門的城市發展中,找到了自己的空間和事業方向。
對於未來,作為澳門居民,我希望她能一直保持這種安定狀態。同時,也希望澳門經濟能夠更加擁有活力,發展更為多元,尤其是為新創事業給予更多發展機會,令城市的整體潛力釋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同內地融合發展的踐行者,我們願意更多貢獻自己的價值。
何秀霞,澳門維京文化創始人、澳門維京樂智執行董事
是澳門的穩定發展,讓我重續兒時夢想
聽到習近平主席的一番講話,回顧起澳門這二十年間的種種變化,感慨萬千。回歸前,澳門經濟蕭條,失業率高,還充斥著很多社會負面形象,那時澳門居民,包括我的父母,都為自己的將來擔憂著。回歸祖國大家庭後,澳門人找到了主心骨,社會漸漸安定下來,澳門跟隨祖國變強的步伐慢慢發展起來,居民生活比以往富裕了,治安也變好了,我們這個小小的地方也成了世界旅遊城市,一躍變成了國際大都會。親身感受著種種向好的變化,我慶幸並感激著祖國內地與澳門發生的這一切。如今我已長大,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可以重續兒時的夢想,開始了創作並演出,此刻我的內心感到無比充實和滿足。
有人說,音樂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它確實給予了我精神上的滿足。同時我也想將這份快樂帶給澳門人,帶給祖國的同胞。於是我一有時間就寫歌,最近寫了一首新歌「Fairy Christmas」,歌曲裡的女主角或許就是兒時的我,她是一位入世未深的女孩,對未來充滿憧憬,希望拿著打工儲存起來的一點錢,趁著聖誕假期去探索一下這個奇妙的世界,順便尋找她夢中的白馬王子。寫作這首歌時,腦海中的音樂就好像自己坐上了聖誕老人的雪橇車,圍繞著地球轉了幾圈,感覺很奇妙。雖然對於現在的澳門,旅遊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回歸之前是多麼遙不可及。我珍惜現在的生活,我愛澳門,更愛偉大的祖國。
段美玉,澳門歌手
抱著敬業樂業的心態,我要為續寫澳門的發展獻出綿薄之力
我們經歷了回歸祖國後的第一個二十年,從回歸之初的百廢待興,到今天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我們的幸福感提升了,本地人的眼光擴展了,與祖國內地的交流變得無縫連接了。特別是習主席上任以來所提倡的反腐肅貪之風,把國家的好風氣帶到了澳門,樹立了政府廉潔清新的管治之風。
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師,曾經在澳門大學就讀的4年間,我關注到一幢幢新建的酒店、度假村以及娛樂場所的設施相繼興建落成,很多來自香港的施工單位以及工程人員來澳參與建設,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內地工人需求。經歷過回歸後數年的發展,特區政府通過獲得賭業稅收,還富於民,制訂適合的福利政策回饋市民。近十年來,國家給予澳門很多惠民政策,例如澳門居民在內地可申請居住證,加大澳門高中畢業生前往內地升學的力度,給予我們在置業方面的優惠政策,由此澳門與內地的交流已大幅增加。
「一國兩制「是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一個偉大構思,而澳門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都保持著高度清晰的思維,對這項偉大方針做到了精準落實。澳門背面有粵港澳大灣區這個重大發展機遇,同時對外作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中心平臺,是走出去葡語系國家地區的一個主要窗口,我相信她的前途將一片光明。我們澳門青年正抱著敬業樂業的心態,為續寫澳門的發展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譚偉衡,港珠澳大橋工程師
我們要成為助人以至助國的力量
20年前的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的重大日子,那時我還只是一名學生,但我知道,我們終於能回到祖國的懷抱。
2008年,我成為了澳門青年志願者協會的一員。在這十多年間,一直走在澳門志願服務的路上,也曾到過臺灣、廣東、廣西、雲南以及貴州等多個省份參與山區的志願服務。這十多年的經歷,讓我親眼看到國家以及澳門社會的巨大變遷,也看到志願服務事業的不斷發展,更看到了澳門青年的生活成長。我們不僅不用再為生活擔憂,我們更可以成為助人以至助國的力量。看到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同心前行,中國夢必能實現!
澳門青年志願者協會為進一步配合國家與大灣區的發展融合,未來將更積極地與全國各地的志願服務機構交流合作,與灣區城市的志願服務組織攜手,讓志願服務成為澳珠合作、共融發展的工具,共同打造新時代新文明志願服務的品牌項目,為澳門、珠江以及灣區的志願服務發展譜寫新篇章;讓志願服務成為澳門特區與和諧社會的道德名片,讓志願愛心成為澳門青年的初心,砥礪前行,緊隨祖國,與全國青年同進步,牽手灣區青年共成長。
祝願新中國七十華誕繁榮昌盛!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行穩致遠!
裴承賢,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澳門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長
身為中國人,我很自豪
澳門是一個很溫暖很有人情味的地方。12月18日,習主席蒞臨澳門發表重要講話時表示:「很高興能夠再次來到美麗的澳門」,給澳門青年的感覺特別親切。他還提到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讓我們感到中央政府對澳門非常重視。
現在青年人多了很多與內地交流的機會,深入了解祖國,才能明白今天的成就來之不易。我記得在內地和外國留學生交流時,他們對我們祖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表示讚嘆,讓我感到身為一個中國人很自豪。我們要從學習和實踐當中,深刻理解國家的制度是符合現實的、與時俱進的,我們要有信心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充分展現澳門新一代愛國、愛澳、自信、自強的風貌。澳門青年未來更要抓住祖國給予的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
張青華,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委員
12月20日,是一個無比振奮的日子!
12月20日,是一個無比振奮的日子!二十年前的今天,澳門正式回到祖國的懷抱。作為一名澳門青年,我親身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強大,在國際舞臺上更具影響力;而澳門依靠國家的大力扶持,經濟亦得到極大發展,國際知名度大大躍升,城市繁榮昌盛,居民生活安定,青年均能發揮所長,心裡無比自豪!
我們這代青年都是幸福的,能生活在一個幸運的時代,一個美好的國家及城市。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國強則家興」,必須倍感珍惜所有,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發揮自身所長,做一個愛國愛澳的時代新青年!
黃章瑜,澳門某房地產發展公司部門主管
生活在澳門,我很幸福
身為一名澳門青年,以國為傲。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綜合國力不斷壯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社會穩定發展,民生不斷得到改善。澳門社會各界人士以多種形式、各項活動薪火傳承「愛國愛澳」精神。
2019年12月20日,迎來了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大好日子。二十年來,澳門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方針,經濟、民生、旅遊、教育等多方面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感謝中央的多項惠澳政策,感謝澳門特別行政區以民為要的施政方針,廣聽民意。
生活在澳門,我感到很幸福。澳門人為了建設「美麗、溫暖之家」,在不同領域貢獻所能,勇於探索和創新,爭取更優越的生活。我們要學會感恩,珍惜二十年來之不易的成績,未來堅持服務澳門、奉獻澳門。祝願澳門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許月華,澳門報刊編輯
回歸20年,澳門本地藝人獲得了更大價值
澳門回歸祖國之後,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引下,居民生活更為安穩,在經濟、旅遊、音樂、演藝及娛樂事業等方面發展迅速。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政府對澳門的文化藝術創作的支持。20年前的澳門可以說是沒有娛樂圈,更沒有全職藝人,但在祖國發展引領下,澳門娛樂及演藝事業的發展有目共睹。
VIP音樂榜是澳門第一個屬於全國的音樂榜,每年的頒獎典禮亦會邀請包括北京、上海、廈門、廣東、香港等多個地區的歌手為澳門樂壇增添色彩。作為VIP音樂榜的創辦人之一,我感到自回歸以來,澳門本地音樂及演藝人士增加了很多演出及交流機會,讓澳門本地藝人感到自身獲得了更大價值。
還有近年來推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居民帶來了很多商機,也讓澳門經濟再創高峰。面對未來,我相信祖國能夠帶領澳門創造更多奇蹟,讓她從一個小小的城市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地標。
小瑜,澳門VIP音樂榜共同創辦人、澳門音樂創作人兼歌手
我對澳門深感自豪,對內地充滿感情
自小我就知道,雖然我生活的城市叫澳門,但我的籍貫是廣東中山。幼時,我常常跟隨家人回鄉掃墓。
我在澳門土生土長這20多年間,遇到過很多讓自己受益的人。比如我的初中地理老師,他出身於內地,會在課堂上播放紀錄片《黃河》,帶我們了解祖國的各種名山大川和風土人情;大學時的第一位教授,他曾為論證澳門新聞出版史在中國近代報業史上的重要開端角色,走遍了世界各地的檔案館;還有曾鼓勵我在課堂外練習英語,且已為一代代澳門學子奉獻了數十年的愛爾蘭籍高中英文教師;我曾經工作過的英文報社德籍社長,對澳門的認識有如一本活著的百科全書。
如果有人問我澳門是個怎樣的地方?我會說,我從他們身上看見澳門,能讓他們都視之為家的,就是我所熱愛的澳門。
澳門有很多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物,有用四種語言報站的巴士。但在我心中真正令澳門數百年來都保持獨特的,並非這些建築或習慣,而是在澳門居住的人對不同文化始終保持寬容和友善。
回歸20年,尤其是最近幾年,我也親身感到自己與內地的連結不斷加強。數年前,我在外地讀完外交學碩士後,沒有馬上回到澳門,而是到內地,在北京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作為實習生參與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
我終於有機會感受內地同胞的日常生活,認識了來自不同省市的朋友;也了解到內地的科技進步,對國情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今天,我在澳門大學工作,每天都會接觸在澳大的內地學者和學生,也有不少機會到內地各省市出差,偶爾在當地見到朋友。離開北京兩年後,我身在澳門,依然為澳門的獨特感到自豪,與此同時,也對內地充滿感情,對同胞們邁向全面小康感到喜悅,更相信祖國必將繼續進步,翻開舉世矚目的新一頁。
葉浩男,任職於澳門大學
期待在澳建立「全民志願者社會」
澳門回歸二十載,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社會保持穩定和諧,一切有賴國家全力的支持。在各界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習主席蒞澳更充分展示中央對澳門回歸以來成就的肯定。
志願服務是國家軟實力的最好品牌,志願者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是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更是受益者。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我鼓勵有能力的澳門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建立「全民志願者社會」,做一位熱心關懷社會的青年,勇於探索和創新,繼續弘揚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堅持包容共濟,妥善處理社會矛盾,讓社會維持和諧穩定。我們未來將進一步與全國各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志願服務機構積極交流合作,合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志願服務品牌,與祖國廣大的志願者一同推動志願服務,澳門青年一定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陳子廉,澳門青年志願者協會副理事長、澳門青年公務員
澳門青年要負起當家做主的責任
2019年12月20日,對每位澳門市民而言,是一個具有極大意義、普天同慶的日子——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如今已長大「成人」了。20年以來,在中央的帶領下,澳門始終堅定維護「一國兩制」方針,堅持維護憲法與澳門基本法。澳門從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如今經濟跨越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國際城市,我們作為澳門未來主人翁的青年一代,定必以此為榮。然而,我們得負起當家做主的責任,承前啟後,時刻裝備自己,增強自身優勢,高度重視弘揚愛國傳統,把愛國愛澳的力量日益發展,把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居於社會發展的主導地位,為澳門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歐玉娜,澳門志願者總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