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很辛苦,但我從未後悔過」,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

2020-12-13 刊行教育

一直以來,人們對醫學專業的評價比較兩極分化。一方面,「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很多學過醫的人都覺得學醫太苦太累,不會再讓自己的下一代幹這行;另一方面,儘管有很多人吐槽醫學專業,但是醫學專業依然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專業,至少在很多家長眼裡,醫生和老師這兩個職業是最受歡迎的。

其實,醫學生們各種吐槽醫學專業,反映的只是一種行業倦怠,在任何行業都是存在的,醫學依然是一個非常好的專業。

學醫的優點是什麼

首先,當醫生最大的優點就是相對穩定,只要大學不是太差,基本都能找到工作,只是進大醫院還是小醫院的問題。醫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比較完善,不像有些專業學的知識比較「虛無縹緲」,醫學生學的知識都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相比於同層次的職業,醫生的工資比較高。

醫生這個職業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前期投入多、後期回報大,別人讀四年,醫學生一般要五年或者八年,尤其是一些好一點的醫學院,很多都是實行的八年制。在整個前期,醫學生都是「忍辱負重」、「艱苦前行」,看著別人混得風生水起,而自己卻只能繼續默默努力。當然,到了後期就不一樣了,醫學生的職業發展並不是線型的,而是階梯型的,到了後期,每跨過一個門檻,都會發生大的「質變」,所以醫生根本不存在什麼中年失業危機,相反,資歷越深越受歡迎。

最後,醫生的社會地位較高,無論你有多厲害,也難免會生病、住院,而在這個醫療資源壓力較大的社會,誰不盼著有幾個醫生朋友,所以在社會交往層面醫生還是非常有優勢的。

哪些學生適合學醫?

首先,在你選擇學醫之前,一定要問一問自己有沒有興趣。有些人天生對這些感興趣,認為多學一學醫學知識,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都有好處,可以方便自己養生,還可以救助別人,「醫者仁心」,治好病人後非常有自豪感;而還有一些人膽子小,對這方面比較排斥。如果你感興趣,那很好,你會越學越喜歡;而如果你不感興趣甚至討厭,那就很煎熬了,畢竟醫學專業不是「水一水」就能過去的。

其次就是家庭條件。不要求家庭條件有多好,但是一定不能差。前面提到了醫學專業是一個前期投入比較大的專業,很多都是八年制,而且學費也不便宜,這對家庭條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最後,我不建議那些二三本或者專科的學生去學醫,最好是一本、211、985等一些學生去學醫,因為學醫的投入實在太大了,進這些學校能給你一份更好的保障,能提高你的起點。當然,如果你能考上一些頂級名校,除了學醫,其實你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計算機、金融等。

總而言之,學醫是一個前期投入多,後期回報大的專業,想要學醫,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相關焦點

  • 學醫到底是不是入坑,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呢?
    高考結束了,錄取工作也已經結束了,大家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了,有很多同學要去學醫,但是你真的了解學醫嗎?你對醫學生的日常了解多少,醫學生的未來你了解嗎?有人說:男不學醫,女不學護;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不是那麼嚴重,但是學醫還是要好好考慮,看自己是不是適合。首先是醫學的課程設置,醫學不同於其他的學科,醫學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很抽象,在大一發的課本比高一還多,而且每個科目都是要考的,比如免疫、生化、微生物、細生、顯微形態學、有機、近代史------這都是醫學生要學的,而且要學好。
  • Soul上醫學生自述:為什麼我從不後悔學醫?
    在學醫這條路上我感到的失望越多,我對醫學的熱愛就越深。如果填報志願能重來,我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學醫,學臨床,我不後悔。Q:再給你一次機會,還會選擇學醫嗎?如果當時的情況變了,促使我學醫的因素不在了,那我應該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吧。但不管怎麼選,心裡那個告訴自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聲音是一直存在著的。
  • 為什麼說學醫太辛苦了
    筆者原本也喜歡文學,愛寫寫東西,由於生活的原因,工作之餘也不願意把文學撿起來,缺乏恆心沒有養成愛學習的習慣,如今荒廢到了30好幾了,由於愛人從事醫療行業,各種考試,看書報班等等,深知她的艱辛,社會的發展,人才的競爭,不學習就落後於人,沒有優越的家庭環境支撐一旦下崗生活就過得非常苦逼,所以今天來說說:「為什麼說學醫太辛苦了」。
  •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家庭條件差能報考醫學專業嗎?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是醫院的從業者用來表達醫療行業辛苦的一種調侃。那麼作為學生到底應不應該報考醫學專業呢?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呢?今天三元高考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一起來看看吧!學醫當然可以賺錢,但賺錢要等到比較後期了。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理想,需要畢業後能夠快速賺錢,建議報考IT或金融相關專業,那些專業畢業後可以直接工作賺錢,而且收入也不菲。學醫的話,本科基本上是5年,然後研究生又是3年,也就是說在學習的這8年中基本上是沒有太多收入的,實習期間也就是能夠吃飽飯,但賺錢還是要等到畢業後在醫院慢慢晉升才行。
  • 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學醫
    而作為醫生的我想到的第一個就是為什麼當初我要學醫?不知道是因為父母建議,還是自己心裡的小理想,報了個醫學院,被錄取後心裡還是激動了倆月,但這短暫的倆月之後,是無盡的疲勞和痛苦。 一如醫學深似海,從此正常是路人。
  • 我讓孩子學醫,現在後悔了,還有別的辦法嗎
    說下自己的觀點,能不學還是儘量不學。一、什麼叫能不學呢?就包括題主這樣的情況,後悔了,就不學呀。當然,如果不好辦,也不是絕對的不學,可以折中,有什麼辦法呢?再就是醫學裡面也分很多專業,如果擔心學醫太累,或是如今醫患關係惡劣,也可以選擇讀醫學輔助專業,就是說不學臨床,畢竟,還沒聽說哪個發藥的,驗血的,照片的醫生被殺了的。還有什麼能不學醫的情況呢?當然是不愁工作和賺錢的。救死扶傷就讓別人去做吧,這個世界不會因為少你一個醫生而怎麼樣。
  • 南方醫院副院長李國新:從不後悔學醫,努力奮鬥才讓選擇變得正確
    不過,當寒暑假回到農村,鄉親們上門諮詢健康問題時,更堅定了他學醫的信念,覺得這是一份高尚的職業,能夠被人需要,能夠幫到人。同時,也正是因為軍醫大這樣嚴格的軍事化學習環境,培養了李國新教授軍人的優秀品質,以及深入骨髓的「軍魂」:任何時候,都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敢打硬仗。
  • 你覺得學醫怎麼樣,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學醫嗎?
    自古以來,常說有得必有失,無論是學醫還是學其他專業都是有好有壞。今天重慶衛生人才網就和大家來說說學醫究竟怎麼樣!學醫怎麼樣?一方面,學醫很好。其次是找工作,目前來說,學醫的就業前景是很大的,對這一塊的人員需求很大,所以就業這一方面相對其他專業來說有一定的又是。最後是學醫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還可以學習很多健康知識,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家庭或是對社會都有很大用處。
  • 學醫大學排行榜 學醫就業前景怎麼樣
    學醫一直是很多人夢想,可以治病救人,讓自己很有成就感,那麼2019年我國醫學院校排名情況如何呢?給考生們一個參考。  學醫好就業嗎?  學醫對學歷很重視,學醫一般好學校的學生工作容易找,具體找工作也分專業,也看找什麼工作。如果想去大城市、大醫院工作,還是需要高學歷的,而且一般比較難進,一些地方需要託關係花錢,還得本身有些實力。
  • 培養孩子學醫的六大優勢,建議收藏
    因為我是醫學專業畢業。所以非常樂意,也非常開心想在這裡給朋友們分享一下例如我為什麼要學醫,你能不能去學醫這些話題。首先我要說的是,歡迎你學醫。因為從今年疫情蔓延,全國醫生集中力量抗疫的情況可以看出,國家非常需要醫學類人才。2005年到2015年期間,有媒體報導,在這十年裡中國醫學生的流失率高達84.1%。
  • 要不要學醫?學中醫還是學西醫?
    這個話題是老話題了,但卻總是讓人反覆考慮,因為畢竟牽扯到一生。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首先我們考慮一下學醫的好處:1. 永遠不用擔心失業。因為醫學是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只要被人需要,一般是不會失業的。尤其是對於很多出身沒有背景的貧苦家庭,專業技術很強的醫學,可以是很好的背景,比較容易幫助他人,容易受人尊敬,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想賺大錢,不用考慮學醫,這個專業,最多可以小康生活。2. 可以照顧家人及其親友的健康,是親人健康的守護神。 也許在平時,任何病情都可以去醫院解決。
  • 女兒想學醫,高中可以選什麼學科?成績差可以學醫嗎?
    有位家長假期裡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孩子受刺激了,非要學醫,想問我學生們專業好,目前孩子讀高一,馬上面臨選科,問我選什麼學科比較適合將來學醫,孩子成績好像比較差,這位家長還問我不選物理和化學,選生物加歷史或者地理組合行不行?
  • 如果重新高考,41.4%的醫生不願再選擇學醫!
    而現在已成為醫生的那些曾經學子,在經歷過學醫,走上工作崗位後,經歷過從醫種種經歷後,如果有時光機,可以回到當年高考的那個6月,還會選擇學醫嗎?醫庫調研於2018年5月8日針對「如果可以重新高考,你還會選擇學醫嗎?」這個話題,在平臺上進行民意調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共計收到1520份有效投票。
  • 想學醫,你準備好了嗎?學醫前必看
    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作為一名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的老學姐,你問我要不要報考醫學專業,還是歡迎有條件和興趣的同學來報考。現在的環境大家對學醫有很多意見,都嫌棄學醫太苦太累時間太長了,學出來太窮了,再加上醫鬧醫患糾紛,對醫學更有意見了。
  • 高中畢業,家裡人都勸我學醫,學醫真的好嗎?家長很認可
    學醫很好!全世界的醫生最牛最厲害,有特別高的收入,特別令人嚮往的生活。除了國內醫生。在國內,一般都是非親生的孩子,養父母會極力讓學醫,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高中畢業就學醫,學歷也太高了。但一踏進醫科門,想抽身就難了。至少得規劃高中畢業到醫學博士的求學之路。
  • 學醫的人出路很多啊,原來他們都是學醫的!
    《 2016 臨床醫學招生簡章》理科毀一生,文科窮三代;你若來醫學,腦子被燒壞;值班幹通曉,終生考試在;醫姐尚未嫁  醫學是一條不歸路,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了學醫,儘管畢業後可能沒有從醫,比如他們:郎永淳:央視新聞主播,南京中醫學院針灸專業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
  • 我家庭條件不好 該不該學醫?
    有人私信問我,我家庭條件不好,到底該不該學醫。 拋開這個問題不講,無論學什麼專業,興趣才是第一位的,這才學起來才不會痛苦,更有成就感。如果你是熱愛,甚至是不反感的,我的建議是應該學。學醫是典型的晚熟型專業,必須讀到碩士博士才會有質的提升,需要多讀幾年書才會有更好的機會。雖然前期投入大,但後期的收益是巨大的,前提是你是一個優秀的醫生。為什麼建議學,基於以下幾點。1.本科以上的學校學費不貴,貸款+獎學金+各種補助+自己做家教可以承擔。2.碩士博士國家的補助,是足夠生活的。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先天不足後天不良之人,就不要選擇學醫了吧!萬物生長,各自高貴,沒有最好專業,只有最適合你的專業。去年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突然爆發,讓我們看見了一群美麗的白衣逆行者,相信很多人都在為他們感到驕傲的同時,會因此在心裡定下了立志學醫的目標。
  • 「選擇學醫,我有一個理由」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抒揚在做客央視節目時提到,報考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0%。學子們為什麼選擇醫學?他們懷有什麼樣的理想?敬慕你-成為你「選擇學醫,我有一個理由。」
  • 如果立志以後學醫,以下4本書籍可能適合你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在網上聽到不少關於以後想學醫的諮詢,心裡倍感欣慰,這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以下將對一個立志學醫的高中生的提問談起:現就就讀高二,以後想學醫,我該提前讀點什麼書好?首先要聲明的一點,讀醫是一段很漫長很辛苦的歷程(本科5年,讀研8年,讀考搏11年),而且畢業以後等著你的也是繁忙緊張的臨床工作。但是如果你也是想立志學醫、對醫學感興趣,倒可以從下三個方面的建議可能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