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立志以後學醫,以下4本書籍可能適合你

2020-12-25 慧眼鴻觀

疫情初期全國停擺,全民禁足,唯有醫務人員、警務人員、以及支援這場戰疫的各路"義勇軍"們迎難而上堅持在抗疫一線,也使我國最早擺脫疫情影響,期間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感動了中國。也使大家對醫生這群白衣天使的敬意達到了空前的提高。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在網上聽到不少關於以後想學醫的諮詢,心裡倍感欣慰,這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以下將對一個立志學醫的高中生的提問談起:現就就讀高二,以後想學醫,我該提前讀點什麼書好?

首先要聲明的一點,讀醫是一段很漫長很辛苦的歷程(本科5年,讀研8年,讀考搏11年),而且畢業以後等著你的也是繁忙緊張的臨床工作。但是如果你也是想立志學醫、對醫學感興趣,倒可以從下三個方面的建議可能對你有用。

一、有目標是很好的事,很多高中生都是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連填高考志願都是家長填的。你目標有了,但是如果你天資一般學業範圍內的知識仍掌握比較吃力,那建議只需腳踏實地全心全意準備高考,考好高考是你實現目標的基本前提。高考可以說是人生最重要的大考之一,高中的學業已經夠繁重了,壓力也很大,如果沒有富餘的精力暫時不需要去讀那些專業的醫學書籍,專業書籍枯燥乏味我們專業人員看著都覺得費力,所以沒必要花這個時間去瓜分自己有限的精力,確保高考萬無一失就行。如果你花太多精力提前鑽研專業醫學書籍,反而導致自己高中知識沒鞏固好,高考連個本科都考不上,那麼你提前看再多的醫學書也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二、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你是個超級學霸對於高中的課內知識掌握胸有成竹了,確保不會影響高中學業情況下倒可以推薦以下幾本書籍拓展一下。首先第一本推薦《系統解剖學》圖文並茂助你了解人體全身奇妙的零件構造,哪條血管、哪塊肌肉、哪塊骨頭長什麼樣、在哪位置都標的清清楚楚,是醫學的入門課程,如果想讓學習更有趣味的話,建議網上找些視頻講解課程和網上買一個人體的模型,用於對照學習。第二本推薦《局部解剖學》,系統解剖看完了可以繼續看《局部解剖學》,這本是前者的進階版,更詳細描述局部的細微解剖結構以及各器官的毗鄰關係,適合以後做外科醫生打基礎。第三本推薦《生理學》,這是一門介紹人體各個系統、器官是如何合作分工,進行各種正常生命代謝活動的學科,如介紹食物經過腸道後如何變成大便的過程;介紹血液是如經過腎臟後即變成尿液的正常代謝過程等等,如果能看得懂這些知識也是很有趣的。最後介紹一本《內科症狀鑑別診斷學》或《診斷學》(教材),這本書主要介紹各種常見的症狀產生的原因、發生機制、常見於哪些疾病等等,也是特別有趣的一門學科,是學醫最基本的課程。其它的《藥理學》、《病理學》、《免疫學》、《內科學》、《外科學》這些太難了,沒必要急著推薦了,沒有前面的基礎看了也看不懂。

三、除了上面推薦的一些書之處,建議平時要認真學好高中的《生物學》、《化學》、《物理學》這幾門課。因為生物學的思維可以用到以後學習《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這些學科上。化學思維用在《藥理學》、《生物化學》上,物理學原理則對於以後學習《影像醫學》很有幫助。讀醫學以後要求只會越來越高,研究生是基本需求,所以最後建議英語不能丟,英語對於以後考研或做科研作用都很大。

針對「以後想學醫,該提前讀點什麼書」這個問題就先說到底,大家對於這一問題,還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同時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我是一名普通的內科醫生。

相關焦點

  • 你,真的適合學醫嗎?(2020 志願填報)
    今年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醫生作為「最美逆行者」的形象,讓很多莘莘學子點燃了學醫的熱情,最近諮詢學醫的考生和家長越來越多…,然而,醫者 「生命所系,性命相託」的使命,註定了學醫的道路漫長而艱辛,僅憑一時的激情是堅持不下來的,而且,你有可能並不適合學醫。以下心希望生涯規劃為大家概括了一下醫學專業學習的特點,如果想學醫,請你好好對比一下,看看你是否ready?
  • 高招現場直擊:常州不少高考生立志學醫
    周女士的兒子今年考了388分,一心想學醫,志願填報全寫了「臨床醫學」專業。「說實話,我們剛開始不太支持他學醫,因為太苦了。但是孩子他爸是醫生,他從小耳濡目染,又加上對抗『疫』英雄的崇拜,更堅定了他學醫的決心。
  • 高招現場直擊:常州不少高考生立志學醫
    周女士的兒子今年考了388分,一心想學醫,志願填報全寫了「臨床醫學」專業。 「 說實話,我們剛開始不太支持他學醫,因為太苦了。但是孩子他爸是醫生,他從小耳濡目染,又加上對抗『疫』英雄的崇拜,更堅定了他學醫的決心。 」 周女士表示,一家人經過商量後,還是尊重兒子的選擇。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先天不足後天不良之人,就不要選擇學醫了吧!萬物生長,各自高貴,沒有最好專業,只有最適合你的專業。去年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突然爆發,讓我們看見了一群美麗的白衣逆行者,相信很多人都在為他們感到驕傲的同時,會因此在心裡定下了立志學醫的目標。
  • 學醫到底是不是入坑,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呢?
    高考結束了,錄取工作也已經結束了,大家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了,有很多同學要去學醫,但是你真的了解學醫嗎?你對醫學生的日常了解多少,醫學生的未來你了解嗎?有人說:男不學醫,女不學護;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不是那麼嚴重,但是學醫還是要好好考慮,看自己是不是適合。首先是醫學的課程設置,醫學不同於其他的學科,醫學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很抽象,在大一發的課本比高一還多,而且每個科目都是要考的,比如免疫、生化、微生物、細生、顯微形態學、有機、近代史------這都是醫學生要學的,而且要學好。
  • 如果重新高考,41.4%的醫生不願再選擇學醫!
    而現在已成為醫生的那些曾經學子,在經歷過學醫,走上工作崗位後,經歷過從醫種種經歷後,如果有時光機,可以回到當年高考的那個6月,還會選擇學醫嗎?醫庫調研於2018年5月8日針對「如果可以重新高考,你還會選擇學醫嗎?」這個話題,在平臺上進行民意調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共計收到1520份有效投票。
  • 推薦三本適合零基礎愛好者的古典吉他書籍
    近些年,隨著國內吉他教學的發展,學習古典吉他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初學吉他的愛好者面對大量的教材無從下手,這裡為大家介紹幾本適用於零基礎愛好者的古典吉他書籍。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在已經使用過的吉他書籍裡,向初學者推薦以下三本教材:《少兒吉他簡易教程》(上、下兩冊)、《古典吉他入門教程》、《古典吉他學習要訣(初級篇)》。
  • 書籍推薦丨PHP初學者必看的4本經典書
    如果你學過其他的語言,你會發現PHP其實還算簡單的
  • 圓夢行動 | 樂東考生心繫家鄉立志學醫 學費成為家裡負擔
    瘦弱母親打零工將孩子養大樂東考生心繫家鄉立志學醫 懸壺濟世小檔案編號:34姓名:邢翠別畢業學校:樂東思源實驗高級中學>高考成績:605分錄取學校:海南醫學院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4日訊(記者 張宏波 文/圖)
  • 學醫大學排行榜 學醫就業前景怎麼樣
    學醫好就業嗎?  學醫對學歷很重視,學醫一般好學校的學生工作容易找,具體找工作也分專業,也看找什麼工作。如果想去大城市、大醫院工作,還是需要高學歷的,而且一般比較難進,一些地方需要託關係花錢,還得本身有些實力。
  • 她立志成為「醫四代」
    原標題:她立志成為「醫四代」□本報記者 鄭純勝 李水根 通訊員 方麗 陳琪「女兒高考總分656分。她決心已定,要報考醫學院校,將來當個醫生。」近日,浙江省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腎內科主任餘戈平說起女兒張雨辰的高考填志願一事,頗有些自豪。「我太公是一名郎中,外公是中醫。太祖母是縣裡最早的一批助產士,祖母是村裡的赤腳醫生,母親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部。
  • 「學醫很辛苦,但我從未後悔過」,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
    學醫的優點是什麼首先,當醫生最大的優點就是相對穩定,只要大學不是太差,基本都能找到工作,只是進大醫院還是小醫院的問題。醫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比較完善,不像有些專業學的知識比較「虛無縹緲」,醫學生學的知識都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相比於同層次的職業,醫生的工資比較高。
  • 12本適合高中生看的書籍,應有盡有
    1、適合高中生看的書籍《紅樓夢》曹雪芹(著)如果說每個西方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那麼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這本書以寶黛愛情悲劇為主線 ,展開了一個繁複盛大的封建大家庭的世界。
  • 寒門學子潘金瑜:立志從醫 回報社會
    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立志從醫的泰順寒門學子潘金瑜今年高考考了659分,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錄取,將在北京度過八年的求學生涯。在高興的同時,每年近5000元的大學學費,讓一家人發了愁。潘金瑜的房間位於四樓,不大的房間內除了床、書桌和衣櫃,就剩下角落裡堆的小山高的各類書籍。潘金瑜的父母在泰順南門菜場租了一個攤位,平時賣點蔬菜,自己也發一些豆芽出售,全家每年收入約有5萬元。
  • 同班兩同學考上清北本碩博連讀,都因疫情立志學醫
    其中,邢李沛沛和李思童兩名同學分別以理科688分和684分的好成績,分別被清華大學協和醫學院和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巧的是,兩人都考上了臨床醫學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左至右為李思童、班主任李坤、邢李沛沛時代印記 學霸班八人立志學醫優秀的人從來不是一夜之間變得優秀。
  • 同班兩小夥考上名校本碩博連讀,都因疫情立志學醫
    兩人都考上了臨床醫學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左至右為李思童、班主任李坤、邢李沛沛時代召喚 學霸班八人立志學醫優秀的人從來不是一夜之間變得優秀。李老師坦言,這樣的「學醫熱」自己以前還從沒經歷過。李坤也送出寄語:「學醫是一條艱苦而漫長的道路,希望兩位同學能像高中時一樣,保持熱忱堅守初心,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為了人類健康事業而奮鬥。」追隨偶像 他放棄清華強基計劃「我最終決定報考醫學專業,是被一張照片深深觸動了。」
  • 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學醫
    R語言資源大全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258天 如果回到高考那天,我還是會學醫 面對高考,我們會想到什麼,可能是考場裡的緊張,可能是拿到錄取通知書的興奮
  • 想學醫,你準備好了嗎?學醫前必看
    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作為一名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的老學姐,你問我要不要報考醫學專業,還是歡迎有條件和興趣的同學來報考。現在的環境大家對學醫有很多意見,都嫌棄學醫太苦太累時間太長了,學出來太窮了,再加上醫鬧醫患糾紛,對醫學更有意見了。
  • 最適合初學者的10本Python書籍
    4、《Head First Python》讀完本書,你會迅速掌握Python的基礎知識,然後轉向持久存儲、異常處理、Web開發、SQLite、數據加工和lGoogle App Engine。5、《愛上Python 一日精通Python編程》
  • 推薦幾本適合新手父母的實用書籍
    也許和自己一直有閱讀習慣有關,自懷孕開始,不知不覺已經讀過不下20本和育兒相關書籍。縱使網絡有很多特別好的育兒文章以及經驗分享,但是我認為讀書依然是必不可少。一本好的書籍,可以讓你初步搭建起知識架構,隨著知識的豐富以及實踐,通過日常的積累繼續豐富這個知識架構。在寶寶不同的階段,提前閱讀相關的書籍了解,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