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美 UNMASK group雕塑作品

2020-12-13 騰訊網

Unmask Group

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人和馬雕塑由北京的三位藝術家組成,他們名為Unmask Group。劉展,匡峻,譚天幃在中央美術學院相識,自2001年以來一直在共同製作雕塑作品。這些看似不完整的不鏽鋼作品展現出處於解體狀態或可能正好相反的出現。無論如何,由於缺少材料而留下的細膩線條和平滑曲線使它們看起來幾乎是感性的。

我們熟悉希臘雕塑它們高度尊崇人的形體在不被世界模仿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回應這種藝術的優雅呢?被稱為Unmask Group的藝術三人不僅在雕塑上尊重了人類的形體,而且通過從雕塑中減去多餘的部分,為其視覺吸引力增添了新的變化。他們的系列名為Flash Memory,採用相同的刪除技術。

不鏽鋼和大理石精心打造出鏤空、不完整的雕塑作品。幾乎是抽象的圖形只留下足夠完整的雕塑,使堅實的圖形清晰。排除某些部分會增加一些陰謀詭計。每一個雕塑都有一個奇怪的統一性,讓人物融入馬的形體並與之融合。很難判斷一個實體的結束和另一個實體的開始。

來源:眾象雕塑

相關焦點

  • 對話傳統美學:unmask小組專訪
    【正文】雅昌藝術網:您好,請問你們小組三個人都是學雕塑的嗎?劉展:是,我們是同班同學,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現在工作室在北京。雅昌藝術網:請問您這組作品《裝飾中的修辭》是在研究一個美學問題嗎?這個問題是作品和觀念中很重要的部分嗎?劉展:美學在我的概念裡是存在的,也是一個針對性的重新定義。
  • 斷臂維納斯推為藝術典範,殘缺美是真的美,還是被迫接受不完美?
    酷愛藝術的小白:人們常提到「殘缺美」,是真的認為殘缺的很美嗎?還是因為「酸葡萄」心理,因為做不到至善至美,於是就說殘缺的也很美,沒必要追求完美無瑕,被迫接受殘缺美?古希臘雕塑維納斯沒有雙臂,但容貌端莊秀麗,肌膚豐腴, 半裸的身體構成了十分和諧優美的螺旋型上升體態;那高貴的表情和端莊的身姿儀態萬千典雅至極,無論從任何角度欣賞都能誘發出人們的美好想像。她的雙臂雖然已經殘斷,但仍然給人以渾然完美之感,整尊雕像統一而獨特集真、善、美於一身,突出了美的焦點與核心突出了「美神」的特點。
  • 為什麼殘缺的藝術品更有價值?真的只是因為「殘缺美」麼?
    生活中,我們渴望一切完美無缺的東西,而殘缺形態則會讓我們夾雜著複雜的情感,想修復之意一直長存於心。但有些和藝術掛鈎的東西,卻因殘缺而顯得尤為珍貴,因為渴望完美而不得,只能想像殘缺復原後的樣子,才讓它們在不完整的形態下成了真正的「完美」。
  • 殘缺美才是真的美
    她的藝術魅力為世人稱讚:端莊的身材,豐豔的肌膚,典雅的面龐,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轉的站姿。整個形象給人以矜持而智慧的親切感,雕刻家確實創造了一個人化了的神。維納斯是愛與美之神,小愛神丘比特的媽媽,與她相關的神話故事、藝術作品都非常有意思。
  • 華麗的殘缺之美
    這種方式不僅讓物品展現出殘缺之美,同時也向物品中蘊含的歷史感致敬。帶著相同的想法,義大利設計師marcantonio在巴黎家居裝飾博覽會(maison et objet)上推出了他為seletti品牌設計的全新系列「kintsugi」。
  • 超百件雕塑作品點綴南科大校園 彰顯科學與藝術之美
    來自20多個國家的120多件雕塑作品點綴著青蔥校園,為師生構建一處處「精神」棲息之地,展覽將會持續一個多月。(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出席開幕式)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科學是求真的探索實踐,藝術是求美的創造實踐。這場雕塑展覽既是南方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的序幕,也是中國藝術界獻給科學界的一次盛典。
  • 渴望維納斯的美 斷臂天使雷慶瑤打動雕塑家
    雷慶瑤用腳填寫報名表今天和明天是「我與你相遇·雕塑在成都———2012成都雕塑季」大型活動現場報名的最後兩天。在此前的三天裡,雕塑家們已經與許多有故事、有內涵的報名者不斷「相遇」,昨天的報名現場更是驚喜地迎來了「斷臂天使」雷慶瑤。她用右腳在報名表上嫻熟地寫下一行行漂亮的鋼筆字,折服了所有的旁觀者,負責面試的兩位雕塑家更是對雷慶瑤讚賞有加,甚至有意邀請她一同參與雕塑創作!
  • 維納斯的美,美在哪兒?
    2.美在創作。然而美好的傳說如果駐留在一個人的腦海中的時候,揮之不去的就是對女神傳說的神往,公元前150年,阿里山德羅斯誕生了《米洛斯的維納斯》。3.美在殘缺。1820年在希臘米羅島上被一農民挖出,是沒有殘缺的,相傳為右臂下垂,左臂伸過頭並手握蘋果。
  • 雕塑的力量之美,瞬間的情感之美
    這是臺灣著名雕塑家何嘉樂說過的一句話!他的每一件雕塑作品都在發現美,創造美,把人與人之間某一時刻的各種情感都儘量地詮釋出來!他的每一件雕塑作品,就是講述一段段的故事情節,然後把那最真摯的情感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內心去表達出來!
  • 美國雕塑家將大型雕塑作品《羅盤》贈送濟南
    「這組雕塑除了原設計的4個字母外,還經過和濟南市雕塑辦協商,另外加了一個字母『C』,有『China(中國)』和『center(中心)』之意。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安家』。」這是史蒂夫·傑森今天在趵突泉公園接受記者採訪時首先表達的意思。
  • 維納斯的斷臂,《封神演義》的殘缺之美
    周秋鵬播放了53集而被突然停播的《封神演義》,無疑是一部有爭議的作品。爭議的焦點主要有兩條:一是有很多人對這部片子強烈不滿,導致這部片子被停播。朱蘇進寫過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其中有一部作品很有代表性,叫《我的兄弟叫順溜》。朱蘇進是一位作家。在大眾的印象中,作家跟編劇是一樣的。其實裡面有微妙的區別。從專業上看,編劇寫出來的劇本,拍出來會給觀眾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感覺。就是說,編劇更熟悉劇本的套路,和觀眾的看劇習慣。比如劇本的完整性。
  • 雕塑家蔡志松作品欣賞
    蔡志松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之後於該系任教。現為職業藝術家,工作、生活於北京。主要作品有《故國》、《玫瑰》、《浮雲》等系列。收藏情況:美國紐瓦克美術館、希臘美術館、德國雷根斯堡美術館、印尼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比利時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雕塑博物館、何香凝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今日美術館、重慶美術館、青島美術館、北京大學美學研究中心、長春雕塑藝術館、長春市政府、石家莊市政府、煙臺市政府
  • 演繹冰雪之美|冰雪緣·雕塑情第四屆中國長春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
    本屆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展,由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承辦,長春世界雕塑園、吉林省旅遊投資控股集團協辦。自徵集以來得到了國內外冰雪雕塑藝術家和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共徵集到203件創作方案,最終甄選出雪雕作品17件,冰雕作品21件。
  • 《雕塑華章》(第三輯):廖慧蘭雕塑作品
    退休後堅持從事雕塑創作。雕 塑 作 品《瑤胞阿桂》鑄鐵/47×23×26cm/1983年參加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清末著名外交家、思想家——黃遵憲先生像》鑄銅/36×19×26cm/1992年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在希望的田野上》鑄銅/50×19×33cm/1992年廣東省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澳門奧林匹克廣場雕塑
  • 那些令人震撼的公共雕塑作品
    這裡搜集了一組現當代的室外雕塑,這些雕塑體現了作者的創造力。這些雕塑中有一些是為了紀念歷史事件,有些則被認為是令人髮指的作品,而其他的只是單純為了娛樂。雕塑是塑造人物或設計的藝術或實踐,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傳統。在西方文化中,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大多數雕塑是由於宗教傳統而開始的。
  • 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展開幕
    11月28日,在一年新舊交替的時節,由中國雕塑學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浙江省雕塑家協會承辦,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杭州市雕塑院協辦的「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集」在杭州市雕塑院品空間開幕。浙江雕塑界的前輩、老先生、中國美院雕塑專業的四代人濟濟一堂,聚首論藝。
  • 殘缺:另一種高級的審美丨私享·風雅
    世人普遍的心念,便是追求圓滿,殊不知,殘缺,亦是一種高級的審美。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鑑賞判斷完全不以來於完善性概念。」按照康德的評判標準,殘缺即使無用和不完善,也可以成為美的對象。所以西方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成為不朽之作。中西方是相通的,中國《紅樓夢》的殘缺鑄就了它的另一種審美高度,中國19世紀的時候,流行一種「八破畫」,即是以工筆畫的手法,用接近寫實的方式,手繪殘缺之碑拓、焦黃之書卷、破損之金石……它表現了當時的文人對「殘缺美」的崇尚與革新。
  • 殘缺美的藝術品不僅僅只有斷臂的維納斯,還有這些無價之寶。
    但有些和藝術掛鈎的東西,卻因殘缺而顯得尤為珍貴,因為渴望完美而不得,只能想像殘缺復原後的樣子,才讓它們在不完整的形態下成了真正的「完美」,下面介紹幾個有名殘缺而美的藝術珍品。在介紹之前,人們第一個肯定已經想到了大名鼎鼎的斷臂維納斯,這個在全世界教科書上都有介紹的古希臘藝術品成為全世界人們心目中殘缺美的代名詞。
  • 考文垂一日遊——無法忘卻的殘缺美
    本來很隨意的想法,和很隨意的遇見,考文垂卻給我留下了非常震撼並無法忘卻的殘缺之美。當我真正進入她的時候,徹底震驚了,那種殘缺美,那種滄桑美,讓我睜大了眼睛說不出話來。無法形容那種激動的感覺,只能感謝設計師的偉大。( 聖米迦勒座堂原為14世紀哥德式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於轟炸,只剩下一個毀壞的空殼。戰後在舊堂邊上新建座堂,為20世紀現代建築)
  • 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捐贈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圖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主辦方供圖)12月1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捐贈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捐贈是繼「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之後,北京工藝美術界的又一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