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獨特的唐詩,惟妙惟肖寫小孩學垂釣,後兩句堪稱經典

2020-12-15 百家號

童年是每個人精彩的記憶和難忘的歲月,藍藍的天,青青的草,潺潺的溪水,碧綠的荷塘,房前屋後,塘旁路邊,單薄的身影奔跑于田野之間,攆貓追狗,牽牛餵豬,將屋內屋外擾的不安寧,惹來父母陣陣的呵斥和責罵,但少不更事的我們仍然沒事一樣繼續遊蕩起來。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網遊,沒有動漫,娛樂和活動節目少的可憐,少了很多的喧鬧和嘈雜,多了幾分寧靜和愜意,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物質生活相對匱乏,但兒時的樂趣卻不減半分,約上三兩個夥伴,玩彈珠,滾鐵環,扔豆豆,打磚頭、躲迷藏、扮角色……,不一而足,鄉土味濃鬱,簡單的快樂、簡單的玩法、簡單的相處,歡聲笑語,喜怒哀樂,童年的記憶不折舊不提現,如過往雲煙,一切都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

這樣一首詩讓我聯想到兒時的場景和記憶,前兩句通過寫實景,烘託出周邊的氣氛和意境。一個蓬頭散發、面容青澀、身形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著大人的樣子釣魚,上蚯蚓,放長線,甩竹竿,看著浮子在水裡蕩來蕩去。小孩側著身子,坐在草叢和青苔中,野草掩蓋了他瘦小的身影。

《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兩句寫垂髫小孩學大人釣魚的情景,生動活潑,惟妙惟肖,童趣味十足,童年本無價,回憶最美好。

後兩句描寫詩人訪友途中想問路,於是向小孩走去想詢問一下,但小孩擔心說話驚到水裡的魚兒,遠遠的便招手示意不要過來,小孩遙招手的寫實動作,表情認真,純真無邪,與「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異曲同工之妙。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詩人(唐貞元、元和時期人),河南鄭州中牟縣人,隱居圃田(河南省鄭州市中牟莆田)。家境貧寒,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易懂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詩4首。

傳說,有一天有一個仙人來到胡令能家,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仙人離開後,胡令能從此便會寫詩了,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首詩通過 「學、坐、遙」等幾個簡單的肢體語言將小孩的幼稚、童趣、純真的韻味表現的入木三分,活靈活現,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既表現小孩靈動的神態和動作,又極吻合小孩的實際年齡,將童年的畫面感表現的栩栩如生。

整首詩將一個蓬頭稚子學釣魚的情景表現的生動活潑,童趣天真,形象飽滿,毫無違和感,賦予了詩詞極大的張力和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裡不該遺漏的經典,寫得很有趣,最後兩句還是名言
    古人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即使是不寫,那也是會吟。可見這部經典詩集,它對於後世的影響力,而且它還是很多人啟蒙的讀物,裡面收錄了唐詩最重要的作品,每一首都是經典,一共是有311首詩。每一首詩都是優中選優,最終才有資格入選,不過儘管編撰者很用心,但還是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漏掉了。
  • 唐代一個修鍋匠竟然寫了一首唐詩,還成為了廣為熟知的啟蒙讀物
    初聽此人名字,你可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雖然算不上著名詩人,畢竟相比於李白、杜甫等詩人,胡令能只能算得上是個無名之輩,一生也僅有四首詩入選了《全唐詩》。其中,只有一首入選了教科書,相信不少朋友唐詩啟蒙時期學的他的那首代表作——《小兒垂釣》。
  • 詩畫中國|「蓬頭小兒」學垂釣
    作品鑑賞02:49來自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誦讀人:常虹 山西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譯文一個頭髮蓬亂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他隨意坐在草叢中,野草都快要擋住他的身影。小兒垂釣這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創作的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七言絕句。在唐詩中,描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這首詩顯得尤其可貴。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然而唐朝也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唐宣宗,他也是出家做過和尚,主要還是由於他被人嫉妒,為此只好遠離塵世,去到深山裡的寺廟裡修行,也正是這一段修行的經歷,也使得他遇到了當時另一位了不起的高僧黃檗禪師,兩人更是一起合作寫了一首詩,那便是著名的《瀑布聯句》,這首詩可謂是大氣磅礴,每人各寫兩句,前面的兩句出自於黃檗禪師,後面的兩句則是出自於唐宣宗。
  • 這首詩原本是一首歌詞,卻收錄在《全唐詩》,作者至今成謎有爭議
    ,但是他由於做了一個夢,有一位神仙,把一本書放在了他的肚子裡,於是他就會寫詩了,相信有一首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就是他的《小兒垂釣》,這首詩寫得生動有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那麼除了上面所舉得例子之外,唐詩裡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充滿了傳奇,而且這首詩也是作者成謎,直到現在還存在爭議,那便是《金縷衣》,這也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其實這首詩原本就是一首歌詞,但是由於太過於經典,還收錄在了《全唐詩書》。
  • 小學必背古詩129首,第12首《小兒垂釣》內容賞析,把場景寫活了
    小兒垂釣【古詩賞析】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兒在水邊學釣的情景,形神兼備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
  • 小學必背古詩129首,第12首《小兒垂釣》內容賞析,把人物寫活了
    小二垂釣【古詩賞析】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兒在水邊學釣的情景,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唐詩的喜愛,已經是深入到了骨髓,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現在唐詩裡很多經典的詩句,早已成為了成語,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那都是會使用到,例如「春風得意」、「走馬觀花」、「青梅竹馬」、"十年磨一劍「等等,這些成語,那都是來源於唐詩,所以說唐詩,對於中國文化那是有著巨大的貢獻。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孟郊的七言絕句,可以說是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那麼這首詩,便是他的《登科後》,在這首詩裡,詩人一共為我們奉獻出了兩個成語,而且這兩個成語,也都是非常的經典,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使用。《登科後》唐代: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二年級所學的詩歌,後兩句堪稱典範
    這首詩歌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寫出了唐詩中最美的春天,所謂的「大道至簡」也許就是如此。至今也無人知道詩歌第一句中「黃四娘」這個女子到底是誰,但是黃四娘的家卻讓無數人千年來念念不忘。這首詩歌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終於有了一個棲身之所,第二年春天看到百花盛開鳥雀齊鳴的春日美景後心裡樂開了花。
  • 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而就詩歌來說,僅僅在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經典詩篇就不勝枚舉。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李白的「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嶽陽樓》,便是一首關於嶽陽樓的經典唐詩。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登上嶽陽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據記載,當時的杜甫已經五十七歲,距他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便是一首描寫中秋望月的唐詩,此詩算是唐詩中少有的中秋佳作,其中一個名句更是傳唱千古: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詩人王建,看起來比較陌生,但有一首大家一定很熟悉:「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首詩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可謂膾炙人口。而上面這首描寫中秋望月懷遠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樣堪稱絕唱。
  • 3首寫七夕的唐詩:一首哀悼感人,一首思想先進,一首盛況非常
    其實,古人寫七夕的角度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僅限於對愛情的描述,即便是寫愛情,那麼也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寫,前幾天也和大家分享幾首關於七夕的詩詞作品,現在同樣為大家介紹3首寫七夕的唐詩作品,快來看一下你更喜歡哪一首吧!
  • 一首唐詩一首宋詞,兩句千古名句!都是經典內容如此的相似!
    穿梭於唐詩宋詞之間,有沒有發現到:有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幾乎一樣!是哪兩首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這是唐朝詩人崔護的一首佳作,它的意思就是:去年的今天,在長安南莊的一戶人家門口,姑娘美麗的面容和那盛開的桃花一樣,互相映襯如此美麗!可是今年再次到這裡,那美麗含羞的面容不知道去了哪裡?只有滿樹盛開的桃花含笑盛開在春風裡!
  • 比較冷門的一首唐詩,但是寫得很唯美,短短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畫
    唐詩裡有很多作品它很美,不過並不是很出名,其實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一讀,畢竟這些作品它同樣是難得的佳作,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韻味,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另外多閱讀唐詩,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通篇充滿了憂愁之感,寫得很是孤獨!
    唐詩的類型可謂是極其豐富,各種不同的類型,各個不同的流派,可謂是比比皆是,只要熱愛這些詩詞,一定能夠從中找到自己喜愛的作品,其中有一些作品看似寫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描寫,那都是詩作中的一大特點,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則是會被詩作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情感所打動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
  • 宋詩裡最歡快的一首小詩,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寫得很是傳神
    宋詩雖然在流傳程度上不如唐詩,但是裡面也還有很多經典的名篇,並且這些作品也是描寫的很是抒情,另外比起唐詩來還多了一層哲理。要知道唐詩它主要是以抒情為主,可是到了宋詩就不一樣,它不僅抒情,往往有的詩人在寫作時,也會融入進自己的思想,這也使得詩作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
  • 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把孤獨描寫到了極致!
    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唐詩裡最為孤獨的一首詩,同時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詩作,那便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相信這首詩,即使是小學生也能夠全篇痛誦,它太過於經典了,也是柳宗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時也是唐詩裡描寫孤獨,最為深刻,也是最有意境的一首詩,把那種孤獨描寫到了極致。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300多年後一晚輩改寫,竟成流傳千古的經典
    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唐詩就那麼幾首,詩王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詩人宰相李紳的「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初唐四傑駱賓王的「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當然還少不了這首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