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中場所的隱喻性研究

2020-12-22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 要:隱喻作為一種極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達方式,在文學藝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樣在景觀設計中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景觀的隱喻是通過場所傳遞給人的,場所是人和環境情感交流的橋梁,是環境對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結果。場所的隱喻也是人通過認識環境本身,顯示出的精神和心理、情感態度或某種認知關係。本文的研究重點放在場所的隱喻這個角度上,通過剖析場所的隱喻特徵和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來啟示新的時代背景下環境景觀設計所具有的豐富情感特性和人文特徵,是對景觀設計方法論的研究,是對人本主義的新詮釋。

  關鍵詞:場所;隱喻;景觀;情感;人本主義

  在環境景觀設計領域裡,尤其是在國內環境景觀理論比較落後的當今,有相當長的時間裡停留在對場所應該滿足使用者具有的物質功能分析和研究上,很少對環境場所具有的精神功能作細緻的分析和探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環境場所的精神需要不斷增多,環境景觀設計應該把注意力更多地注意到環境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注重場所本身所反映的情感特徵,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反映,因此景觀設計除應當具有一定功能滿足外,更應當注重整個環境帶給人們的精神滿足,反映更多的是景觀作為人生存和嚮往的人文關懷。

  隱喻作為一種極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達方式,在文學藝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樣在景觀設計中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景觀的隱喻是通過場所傳遞給人的,是人和環境情感交流的橋梁,是環境對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結果。場所的隱喻也是人通過認識環境本身,顯示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態度或某種認知關係。實際上,隱喻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類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在需要更多人文關懷的今天,隱喻在設計中的應用尤其顯得重要和多樣。資訊時代的科技發展給予了設計者更多發揮場所隱喻的空間,將其拿出來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於設計來說在新的時代下也同時具有現實意義。

  1、場所應具有隱喻的特徵

  1.1 場所的概念

  在二維世界中,我們關注的是如何協調好平面中各要素的相互關係,為進一步深化設計的概念,要集中注意力向功能的轉化,每一個容積或空間要素要從尺度、形狀、材料、色彩、質地和其他特徵上考慮,以便更好地調節和表達自身用途。三維的構思形成了,屬於設計領域的場所概念也就產生了。

  因此我們可以說場所是將人群吸引到一起進行靜態或動態的城市空間形式。場所可以成為物體最佳的背景或成為特定用途的環境;場所可以支配物體,使事物融入它獨特的空間特性中,也可以為事物所主宰,由物體獲得某些自身的本質;場所可以設計用來激發既定的情感反應或產生一系列預期的反應,這是場所的特性。

  在景觀設計領域裡,場所的概念在不斷地得到擴展。人同環境間的場所設計不是直接改進對象的物品,即景觀場所的設計對象不是以往的「物」,而是基於現代生活中,人同自身、人與人、人與環境相互關系所產生的新的關係設計。這些關係將成為景觀設計者在創造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和環境景觀之間的場所特性也在隨時代發展而發生著變化,高情感和高科技的今天,景觀的場所設計也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

  a.人與場所表現為一種互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各種各樣的信息進入人們的生活,作為人們身邊的環境也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b.實現人和場所交流的手段多樣性人和場所交流的手段呈現多樣性,人們可以通過視、聽、嗅、觸來使用各種感知能力來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c.更加注重情感的特性在現代社會中,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從環境場所性角度中發生著根本的變化,人和環境之間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從感性的角度來揭示。人們對環境的接受不僅要舒適自然,更要有趣,有個性,注重場所的這些特徵,在設計的再現表達時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環境景觀的場所起著傳遞環境景觀和人之間橋梁的作用,要取得人的感情共鳴,那麼場所就應該具備豐富的感性內涵。現代人們需要的是情感的環境,而隱喻作為感性情感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情感環境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法,在場所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把它拿來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2 隱喻的概念隱喻一詞是屬於語言學範疇的,它最早是語言學的一種修辭手法。它來源於希臘語metaphora.從詞的語言修辭上看,「隱喻」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意義的轉換」,即賦予一個詞它本來並不具有的意義;或者,用一個詞表達它不能表達的意義。在語言學中,隱喻首先被看成是對語義、語法、邏輯正常規律的違反,目的在於產生新的意義。在設計領域,景觀設計中場所的隱喻並非像語言範疇內講的修辭意義,而應當納入景觀場所系統的分析中。景觀設計有著自己的設計語言,景觀的隱喻是建立在對場所的認識基礎之上的,隱喻在景觀中的意義必須依附於場所的概念。

  1.3環境景觀的場所應具有隱喻的特徵作為環境景觀與人感知反應之間的關係場所,其提供的信息是複雜的,可以分為功能性和隱喻性的兩大類別。

  功能性一般常見於整個場所的各種標誌或與整個景觀使用功能聯繫起來的某些部件,這些單元具體而形象,沒有什麼意象可言,因為它就是要一下子把信息全部告訴給人們,毫無保留。有些帶有指示性的也藉助文字或抽象圖形與其一道作用,使意義更加明確,更容易讓人理解。如整個環境中導向系統和休息的座椅,簡潔容易讓人接受,在環境景觀在供人們使用時,給人們的啟示不僅局限在對含義或參與方式的引導,它同時用隱喻的方式向參與其中的人暗示著設計師對美的訴求。這尊名為《色彩景觀》的雕塑中,建築和藝術合力創造了一個子宮狀的場所,橢圓形的開口連接了近百個鮮豔的小室,在日光下形成一個色彩和空間的迷宮,更啟發著人們對生命和美好的思考,這種有豐富隱喻的空間場所必會受到人們的喜愛。暗示著整個環境的人文關懷。景觀場所的暗示由環境的構成和參與的方式說明環境景觀本身以外的東西,它所反映的通常是文化內涵、意象、心理感受、價值取向等較為高層次的信息,也就是所說的隱喻。在設計過程中隱喻作為一種設計手法,藉助隱喻,景觀的靈魂由景觀本身存留下來。設計師對世界的認識、人類思維的特性、價值取向以及行為方式,都會通過隱喻呈現在設計作品中。

  美好的生活是因為由人們身邊美好事物的集成讓人們獲得體驗,讓人們愉快地接受和欣賞到設計師的思想,參與到景觀中來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這些場所有著豐富的隱喻特徵將會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當然這些都需要設計師對場所認知做出充分和適當的表達。

  2、人對景觀場所的基本心理需要

  2.1人的心理需要隱喻一詞的作用是引起人們的一種心理活動,如果單純談場所是沒有意義的,必然流於空洞,對場所的研究必須以人為本才具有意義。設計的目的在於滿足人的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為人類設計的原動力。人有感覺和情感。人的精神世界是十分豐富的,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是變化和永無止境的。人的各種需要不斷地產生,同時也應當不斷得到滿足,新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不斷地出現。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四十年代就提出人的「需要層次」說,這一學說對行為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響。他認為人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需求,這種需求是有層次的。最下面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而最上面的需求是最有個性和最高級的。不同情況下,人的需求不同,這種需求是會發展變化的。當低層次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不得不放棄高一層次的需要。雖然人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而常常同時出現各種需求,也並不是絕對按照層次的先後去滿足需求的。但這種學說對我們認識人的心理需要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環境景觀的參與者在不同階段對環境場所有著不同的接受狀態和需要。對景觀來說,首先起碼是人在場所的使用功能上得到需求和滿足。然後從整個場所的精神層面上得到審美、心理上的人文關懷。景觀是研究人與自身、人與人和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藝術,因此,滿足人的需要是設計的原動力。

  在Showe Memorial 公園中,大部分的區域是為兒童設計的,可見地面上是一個複雜的迷宮圖案,孩子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自由地玩耍,這是個為兒童精心設計的原始空間,有些地方像一個洞穴,孩子們可以在這裡捉迷藏或玩耍,我們可以看到其是符合兒童心理特徵的。

  2.2人和環境場所之間是一個滿足與平衡的過程滿足人的心理平衡是人類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隨時代的不斷進步,不僅物質技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社會文化、人的精神世界等上層建築的發展也與其同步。在現代社會,技術越進步,這種平衡的願望越強烈。人是需要高情感的,我們的社會高新技術越多,我們就越希望創造高情感的環境,創造更多的人文關懷,這種滿足和平衡作為引導人類生活環境的設計來說,更是責無旁貸了。

  當然,如何在設計作品中體現人文感,隨時代發展設計師也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事實上,當科技剛給人帶來巨大生產力的時候,人們對科技無比的崇尚,高技派以誇張的隱喻來表現高科技的魅力。但隨生產力的進步人們更喜歡一種創造詩意的場所。未來的社會環境,景觀的發展必然是高科技和高情感並重,高情感的體現也同時體現了設計師對參與者生理、心理需求的全方位關懷。設計大師David Stevens設計的金字塔形雕塑,他將不鏽鋼、水和鬱金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水流過金字塔地表面,與纖細地花朵形成鮮明的對比,並給不鏽鋼的硬邊及高強度的反光表面賦予了生機。

  雖然人類高級的精神需要的滿足不一定通過自身環境來實現,但作為人來生活環境的主要載體——場所,它在滿足人類高級的精神需要、協調、平衡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而隱喻作為一種場所人文化的手段,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也充當著環境和人之間的平衡劑。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3、隱喻的特徵

  設計應該超出純粹的形式和色彩的表達,表現的更應該是環境場所中對生命和靈魂的揭示。設計應該成為連接技術和人文文化的橋梁,我想詩意情感的表達是優秀作品中共有的特徵。在景觀設計中應該追求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應該是人性化的,有生機與溫暖,反映人文特質的。」這樣一種境界。而這樣的景觀設計應當具有豐富的隱喻特徵。Shunmyo Masuno設計了位於Tsukuba市的國家金屬、科學及技術研究所的廣場。這本是科學家聚會的地方,但Shunmyo Masuno設計景觀的用意遠不止於此。這是一個能激發工作靈感的地方。凸顯該廣場精髓的是那些散落在白堊質景觀上的大石頭,並對這些石頭進行重新的布局,這處景觀成為傳統禪宗的現代揭示,但這裡的多層大巖石蘊涵的並非日式景觀,而是喻意了個人的生命。設計師認為每塊巖石都「堅固而鋒利」,這代表著研究者的精神與鑑定的意志,並讓所有的巖石指向建築,該景觀的主旋律是純潔的。石頭經雨打風吹,逐漸地被「淨化」。這種變化過程要經過一段時間,暗示著艱苦環境可以淨化人的精神。該景觀的主色調白色在佛教文化中是純潔的象徵。在佛教哲學中,自然的力量使舊的思想重新煥發生機並恢復精神的純潔,暗示著研究者能在這裡實現精神上的更新。

  在設計中,探求形象和表達方式以求得意義,意義是我們追求創作表達所要求達到的境界,古語中「象生於意,立象求意」我想是很形象的表達。具體的形象我想是設計者從事創作和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在具體中創造一個什麼樣造型的問題。對於景觀設計來說,這種形象也是場所的概念,造型雖然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如環境、材料、技術等,但總會含有本質的東西,即設計品的內涵。意義是我們追求創作具體造型的最終表達,是設計的外延,意義和造型是相互辨證的關係,如「象生於意」即立意為先,形體為最後的表達。「立象求意」,不管具體形象是什麼,最終都是為意義服務的。

  在文學作品中,優秀的作品無論你怎麼去探究它都是探究不到底的,我想它同樣適用於設計領域。

  4、場所的隱喻性

  4.1場所隱喻的經驗性隱喻是從日常生活中取出的。除了用已經知道的東西當作藍本外,沒有其他方法想像不知道的事物。

  場所的對象是人,所以隱喻的產生全賴於人的感受,也只有人能夠感受到。人能夠理解產品的隱喻必然存在一定的理論基礎。當場所的參與者遇到某個有著豐富意境的場所時,自己本能地會構成一副直覺的畫面,隱喻的意境在表面上會直接而輕鬆的表現出來,但是在它背後卻隱藏著觀察者全部的生活體驗,包括他的信仰、偏見、記憶、愛好,從而不可避免地產生情感、理解、想像。日本設計師川裕子在京都文化中心設計的遮陽造型,是對樹和人的全新詮釋。給人一種新奇而美好的回憶,能給人一種舒適輕鬆的感覺,是優秀的設計作品。

  人從誕生開始,就生活在豐富多彩的世界中,並通過自己的感受,不斷地達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人的六大感覺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和神經感覺。景觀的場所是如何傳達信息,人們又是怎樣接受這些信息的?這裡完全依賴人們的感知經驗。這些感知受外界映像以及聽覺等影響,引起人們的大腦達到不同程度的記憶,成為一種潛意識,並會不斷的積累,有一天會成為判斷審美的標準。當一個人的感知經驗得到擴展,具備了一定審美知覺時,從環境中的視覺形式中所得到的就越來越多,他才可能理解場所形式的內涵和意義,才可能感知到環境場所中的隱喻。可見隱喻是更深層次的表達方式,直接與人的內心相連,所以也成為「旨在能夠喚起詩意」設計的主要手法。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了許多帶有隱喻的作品,有人也稱這些為真正的藝術品,因為它能夠喚起人的二度思考。

  4.2場所的隱喻的文化性隱喻的文化性是對景觀場所人文特質的重新解釋,它給予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並是對原有文化的一種延續。象這樣的優秀設計很多,巴黎特拉維特公園,在總體設計上背離了傳統的公園布局,但它是同巴黎的文化聯繫在一起的。由美國景觀設計師丹。凱利設計的噴泉廣場,其布局模仿了17世紀法國庭院的形式,由於該設計融入了現代派建築的細節,因此它在形式上不折不扣地擁有20世紀的風格。在這裡也表達我對他深深的敬意。

  對於設計師來說,帶有某種主觀或客觀的能動感覺和意識,以及個人思維的背景,自然會在設計作品中流露出多種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通過對環境景觀場所設計來印證自己有限的價值、觀念等。用隱喻來強調參與者個人的文化要求,通過這種方式使景觀成為意義深遠的設計。好的設計能帶給我們許多思考和夢想,它應給人心靈的震撼和美好的情感回憶。說明隱喻是有一定的文化環境為基礎才能發揮作用的。隱喻具有這種文化屬性,它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具有傳承民族文脈的特性。因此我們應該了解更多的表現語言,將自己的設計作品納入特定的文脈中去考慮,對各種表現語言了解的越深入和全面,對形式的應用才會得心應手。這樣的使用隱喻才能被接受,意義的作用才能發揮。

  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景觀環境中得到極大的體現,從壯美大地的自然風景、迪斯尼樂園的幻想王國到日本禪林寺院中的枯山水、德國萊因河畔的叢林中古堡。現代景觀設計,深刻反映出人們的自然觀念和生存狀態,對自然的各種不同認識理解和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完全不同的景觀產生。日本過去一直深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影響,但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也孕育了大和民族獨特的文化。從傳統的城市格局定式到市民的生活場景的多樣,都反應了他們對自然的感悟,純淨與禪宗和茶道有著一種契合。敏感與細膩自然景觀的相對單一,造就了日本人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表現,把平凡的自然景觀的變幻投射到精心組織的園林景觀中,使景觀的藝術得以升華。

  景觀設計只有紮根於人類根本的傳脈和各種傳統文化當中,才能產生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意義。我們發現,不管社會怎麼發展,人們都有一種追求美好的情感,真和善都是為了美,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過,所以人們才漸漸明白了高尚和完美的含義。這種感覺和感情構成了人類的傳脈。我們所說的「天人和一」的思想,就是把人的有限認識投射到更廣泛的範圍中,自然的「天」和人造的「物」,就被賦予了肯定的價值和意義,也包含了人的道德和豐富的情感。這種思想是我國文化傳統的精髓在環境景觀中的體現。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裡,信息語言、網絡文化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設計如何反映文化,如何引導文化,如何延續文脈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環境景觀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應該需要的是人性化和情感的表達,「以人為本」的環境景觀必然要滲入更多的民族風格和人文特色,蘊涵人類文化傳統的理念和價值觀。因此將文化傳統重新詮釋於現代社會的景觀設計中將有利於國內景觀設計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4.3隱喻在景觀場所設計中的理解我認為每一種視覺樣式,一副繪畫、一座建築或者一個茶杯都可以說是一種表述。它們在不同的程度上對人類存在的本質做出說明。景觀設計的場所形式也是一種視覺樣式或一種使用方式,也是一種表述,有著豐富意義的作品本身是有性格的,讓人感受到它的意境的。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領略到這種意境,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個人性格、情趣以及生活經驗的返照,而每個人的這些又是不同的。所以,場所的隱喻具有多種的理解。也會造成不同參與者對隱喻所產生的意境的不同認識。這種現象也是由很多因素所決定的,如時間、地域文化性等。但我認為好的設計所提供的情感並不能用個詞彙來解釋,而且對於人們產生情感的環境場所中變的更為複雜,環境景觀中的隱喻應當具有多種理解。

  5、隱喻在景觀場所設計中的應用場所中的隱喻是對設計思想的增強

  隱喻作為一種觀念必然應當作用於具體的景觀設計中才具有意義。把隱喻體現在景觀設計的場所中本身就是一種實踐過程。我們如何將設計前的立意最終在整個場所性中體現,如何將最終意圖體現出來,是我們設計最需要解決的。我們設計者的想像、實際作品中的意象和參與者的最終感受是設計的三種不同形態。如何做好設計對象的隱喻是對設計思想的增強。在新幸橋廣場中,參觀者在體會生命時,更領略到設計者深厚的設計底蘊。象徵生命的雕塑環境,是設計師精通設計手法的體現。

  通過上面的論述,反映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有著一個共同的標準。隱喻是連接環境與人情感之間的橋梁。通過對人心理滿足的分析,得出環境和人之間是一個平衡過程,需要隱喻這種情感表達方式來平衡。

  現代的信息社會中景觀的作用在改變,但都反映在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本文是對景觀設計方法論的思考,對現在設計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我們設計者來講要不斷的演練、比較與洞察,學習交流其他的信息與經驗,具備創作美的能力。才能創作出更能體現人本主義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維勒格,蘇柳梅編著。德國景觀設計 . 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傑墨克,梅茲等編著。場所設計。大連 .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3]柯爾編著。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長春。長春出版社出版。2002.3

  [4]徐潔,龔華編著。美、日、德景觀設計比 . 時代建築。2003

  [5]朱寧嘉撰寫。隱喻與設計。2001

  [6]汪曉春撰寫。界面的隱喻。2002

  [7]西蒙茲編著。 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 第三版。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

  [8]普萊曾特編著。 景觀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9]王立山編著。 建築藝術的隱喻。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10]劉玉傑編著。 現代景觀規劃設計詮釋——由西蒙茲的《景觀設計學》談起。 中國園林。2002

  [11]張達利編著。 尋找隱喻的設計師 .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2

相關焦點

  • 語言景觀研究的理論視角
    語言景觀研究的翻譯學視角國內學者的語言景觀研究多從翻譯學視角出發,關注雙語或多語翻譯的正確性和規範性,著重指出和糾正公共空間語言景觀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方案,強調公示語、標識語、宣傳語、標牌語、對聯、道路名稱的準確翻譯和表達,評估公共領域的語言文字使用。
  • 研究表明:女性更喜歡隱喻性搭訕方式(雙語)
    然而,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發現了讓自己最容易獲得情感對象的方法:採用比喻的方式。   據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說,女性更喜歡被男人用隱喻性的語言來恭維她們。   研究人員寫道:「研究結果證實了我們的假設,即在求愛的情況下,讚美是對配偶質量的一種性展示,女性更傾向於隱喻,尤其是小說中言辭結構的隱喻。」   Apparently using metaphors implies men are creative and intelligent. And not just a bit poncey and weird.
  • 羅燚:場所特徵在空間設計中的表達 ——自然要素篇
    這樣的獨特性,告訴每一位設計師應當尊重場地屬性,認識場所特徵。設計師應當讓場所中的每一道指紋作為設計的本源,讓場所中的信息(Context)引領我們探索設計的過程,而不是設計師凌駕於場所之上,任意改變、甚至根本無法認知場所的特質。尊重場地的自然和人文屬性,應當從其自然要素、歷史人文環境、區位關係等三方面考慮。
  • 鄉村景觀設計解讀
    尊重自然生態景觀 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應該嚴格遵守景觀的生態設計,充分尊重鄉村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經濟性原則 構成鄉村景觀的主要內容是經濟結構。融入性原則 在進行村莊的規劃布局時要吸納當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築的設計要體現當地的風格,同時還要尊重村莊中現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狀況,因地制宜的設計一些人工景觀,儘量保持原汁原味的鄉村景觀形態。鄉村景觀設計要點是什麼?
  • 空間研究中的基礎設施景觀
    基礎設施需要被分解、轉譯並在與使用者的互動中逐漸顯示其運作機制。法國建築師皮埃爾·帕特(Pierre Patte)的1769年巴黎街道斷面圖,第一次將建築與街道的給排水設施置於一個統一系統中。帕特揭示了城市的「場所」(place)與其背後工作機制的緊密關係,即街面上的噴泉紀念碑與地下的給排水設施是同一種裝置的兩面,場所意義的基礎是場所的功能。
  • 國內外景觀牆發展研究現狀及上海楓涇趙家弄 20 號社區景觀牆設計
    國內外景觀牆的發展研究現狀及上海楓涇趙家弄 20 號社區景觀牆設計1 景觀牆概述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居民對於社區環境有了更高要求,一些老舊社區的社區景觀存在忽視生態環境、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性化設計等問題,難以滿足居民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社區景觀「微更新」顯得尤為迫切
  • 英國國家設計指南2:場所設計的十大特徵
    精心設計的高層建築在建成形式上對城市設計起著積極的作用。它們作為地標,對重要場所進行強調,並對景觀和天際線作出積極貢獻。 對於高層建築(以及比周圍建築的規模或體積大得多的其他建築)的提案需要特別考慮。這包括它們的位置選點;與環境的關係;對當地特徵、景觀和視線的影響;與地面和天空的關係;以及對陽光、日照、陰影和風等的環境影響。
  • 景觀設計是什麼專業?和建築有啥關係?學景觀設計的不是園藝師!
    在國內景觀設計專業多被稱為園林學,主要通過園林景觀進行學習,如江南園林、蘇州園林等全國各地規模較大的園林建築群,研究其中的規劃布局、環境設計、歷史文化等等,可以說景觀設計最大的特點是它是基於對環境、植物、建築、歷史文化等多方面深入的涉獵和理解之後的藝術體現。
  • 「商業景觀設計」匯基商務大廈景觀方案設計
    建設單位:匯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風格:現代風格 項目地址:廣東省珠海市 項目類型:景觀規劃設計/商業景觀設計設計單位:珠海綠動園林設計有限公司綠動園林精心設計景觀併兼顧各功能需求,致力於塑造一個開放、高端、融合的商業空間,以提升城市生活的檔次與格調,給人們帶來時尚而又高雅的體驗過程。如今商業景觀設計提倡的是體驗式消費潮流,不僅注重消費者消費過程,還強調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購物環境。
  • 別墅庭院景觀如何設計 庭院設計搭配技巧
    別墅住宅發展至今已經相當完善了,別墅合理的空間設計,超大的佔地面積,以及配套的庭院都是吸引人們去購買的重要因素。我們對於別墅的室內裝飾設計比較熟悉,庭院因為很少接觸,所以對庭院如何設計不是很了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別墅庭院景觀如何設計的方法介紹吧。
  • 景觀設計的形式美規律
    探討景觀設計中形式美的規律對創造出最優化的人類景觀系統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形式美規律是帶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恆性的法則,是一種內在的形式,是一切設計藝術的核心,是一切藝術流派的美學依據。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形式要素被推到了較為重要的位置,只有正確掌握了形式美感要素才能把複雜多變的設計語言整合到形式表現中去。
  • 案例分享:日本城市景觀中的智能化設計
    日本式智慧城市的做法 為城市營造自然的景觀設計 城市中的綠植與水景觀具有緩解壓力與抑制熱島效應的作用。如果智能化是使生活變得舒適的一種手段,那麼可以說綠植與水景觀則是智慧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此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為城市營造自然的景觀設計。 「對能源負荷較高的城市而言,需要以自然的力量來改善環境,在這一背景下景觀設計應運而生。由於其所謂的作用是用於治癒城市疾病,其實就像醫生一樣沒有才是最好」,Landscape・Plus的董事長平賀達也先生這樣說到。
  • 商業街景觀設計,讓商業街設計成為景點(圖)
    商業街景觀是街道路面,街道設施和周圍環境的組合體,如今商業街不再只是狹義的買賣商品進行貨物流通的場所,而是更注重綜合,通過商業街設計讓商業街成為人們社交、娛樂和休閒的公共場所、旅遊景點。在現代的商業街設計中更強調空間的體驗性,使人們在享受購物快感之時更重要的是享受這種現代商業空間所帶來的新奇有趣的體驗。因此本文整理了幾個商業街案例與大家細細訴說。
  • 艾景獎2020年度十佳景觀設計作品:紫韻·清心
    生態景觀作為生態規劃的媒介,作為人類幹預下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場所,如何在經濟、政策、文化的指導下,通過一定的景觀設計手法規劃場地,構建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生態景觀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等方面的積極效用和重要性,是我們本次設計的核心研究內容。
  •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建設是科學發展觀落實的實際需求,也是城市進一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所在,生態園林的建設必須要從戰略和全局角度出發,從小做起,充分做好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相關工作,保護好環境資源。下面淺談一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要點,以期對今後的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提供一些思路。
  • 風水理論與景觀設計
    3.以案山、朝山為基址的對景,借景,形成基址前方遠景的構圖中心,使景觀有了歸宿,兩山也起到了豐富景觀層次感和縱深感的作用。4.以水口山為障景,屏擋,使基址內外有所隔離,形成空間對比,使入基址後有豁然開朗、別有洞天的景觀效果。
  • 園林景觀——水景觀設計
    水景在園林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景觀,它具有強化的設計圖,土木設計,工程建設等設計效果,但是水景是結合環保和人們的欣賞景觀而成的,是有利於現在社會的發展,強調綠色發展的觀點。首先園林水景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1)園林水體景觀。如細水、瀑布、噴泉、池塘等水景,都以水為主題,水成了園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引發了我們對水景的無窮盡的詩情畫意景象。然而冰燈、冰雕等一些藝術品也是水在動作下的一種觀賞形式。
  • 淺談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常用策略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在度假酒店中更要注重對當地文化和歷史的人文關懷,度假越來越多呈現為一種心靈的感受,在回歸自然享受生活的同時,當地傳統文化、歷史文脈、風俗習慣等方面也可以體現在景觀設計中,讓遊客全方位地融入當地生活、環境的氛圍。
  • 一格良創|西安幼兒園景觀設計
    幼兒園景觀設計是西安幼兒園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幼兒園景觀設計中一定要滿足幼兒好奇的心理特徵,重視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因此西安幼兒園景觀設計應該充滿活潑生動的氣息。 1、設計理念:幼兒園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特色,創造出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和教育精神的校園環境
  • 廣東饒平霞東體育公園景觀設計
    作品名稱:廣東饒平霞東體育公園景觀設計設計單位:廈門魯班環境藝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師:何澤宇 杜海霞 陳燕娥 朱品珍 陳小忠作品地點:設計理念:以人為本,發揚場所精神,突出親和力,以提高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功能性與文化性、藝術性並重;量體裁衣,以低成本營造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