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優勢互補 充分利用省內外優質資源促芒市教育發展

2021-02-14 微美芒市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響力的公眾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芒市充分利用省內外高校、發達地區教育機構的優質教育資源,學習、借鑑優質中小學、幼兒園成功辦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推動教師專業成長,規範學校管理,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合作交流工作成效明顯。

名校託管辦學,共享優質資源

芒市第二中學是芒市委政府為優化全市教育資源,破解高中教育發展瓶頸問題,解決城鎮化建設、移民搬遷工作不斷深入帶來的生源入學問題,而新建的硬體設施在省內居一流水平的一所完全中學,規劃辦學7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600人。經多方努力,2015年,芒市人民政府、德宏州教育局與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就託管芒市第二中學達成協議,採取「協議管理、整體委託、自主辦學」的方式合作辦學,將芒市所屬芒市第二中學委託給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管理,並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芒市國際學校,在保持學校民辦性質不變的情況下逐步辦成擁有小學、初中、高中的12年制國有民辦學校。

合作辦學期間,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通過向芒市國際學校輸送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發揮學校優勢,形成辦學特色。在師資力量配備上,由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兼任芒市國際學校名譽校長,並負責選派或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學校校長,還將派出優質的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參與芒市國際學校教學工作;在學生培養上,學校每年選拔20名左右優秀學生,採取「1+2」的教育模式教學,即2年在芒市國際學校就讀,1年在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本部或其北京分校交流就讀,通過採取有效措施,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合作期滿達到州一流、省知名學校水平。

此次名校託管辦學是充分發揮優勢學校的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快速提升民族地區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促進芒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政策支撐引資引智,在加強芒市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高校對口支援,強化造血功能

十餘年來,芒市先後得到了昆明學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成都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復旦大學等知名教育科學研究機構、高校的幫扶,在教學設施設備及校長、教師培訓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為芒市校長、教師隊伍建設,對促進芒市教育發展,提高芒市中小學校長、學科教師的專業素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5年以來,昆明學院依託「興邊富民」工程,在教學設施、設備上大力支援,為我市捐贈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折合資金達230多萬元,為我們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在智力支持上積極幫助我市解決教師培訓的實際困難,將我市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培養培訓納入了昆明市縣(市)區中小學教師培訓規劃,為我市免費培訓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300多名。

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口幫扶芒市,幫助芒市與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成都教育科學研究院籤訂幫扶協議,為芒市中小學與上海、成都特色名校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搭建平臺,同時也在校長、教師、教育科研人員的培訓方面進行專項幫扶。至2016年4月,已經為芒市培訓校長及後備幹部65人次,其中21人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特批名額,為芒市校長高端培訓打好基礎。

2015年,藉助上海復旦大學對德宏州的支持項目,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小學直接對芒市四小進行結對幫扶。

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幫扶,為芒市校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芒市中小學校長、學科教師的專業素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區縣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省內外教育發展先進地區在學校管理、師資培訓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為芒市教育發展提供有益借鑑。

2011年,與五華區教育局籤訂協議,幫助培訓中小學校(園)長及後備幹部。目前,共172人分16期到五華區優質中小學、幼兒園進行了一個月的掛職培訓,學習優質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芒市教育科研中心與五華區基礎教育科研中心籤訂協議,分5年時間完成芒市「133」工程中的300名骨幹教師和30名學科帶頭人的跟崗培訓。

2015年至2016年,芒市先後與上海嘉定區、浦東區以及成都市籤訂幫扶協議,為芒市選擇區域內的優質中小學與芒市各中小學進行結對幫扶。直接為學校校際交流、教師培訓、教學研討、學校管理等方面提供平臺。

名校帶動幫扶,助力教育發展

2015年,在上海復旦大學的幫助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小學與芒市四小達成結對幫扶協議;同年,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牽頭,芒市一小、勐戛中學、芒市鎮中心校、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北校區(含西山中學)、遮放民族中學、遮放中心校分別與上海嘉定區南苑小學、金鶴中學、徐行小學、黃渡中學、馬陸育才聯合中學、古猗小學籤訂結對幫扶協議,芒市一中、中山中學、五岔路中學、法帕中學、芒海九年制學校、戶拉中學、五岔路中心校、中山中心校、風平中心校分別與上海浦東新區浦東中學、東昌東校、歷城中學、陸行南校、高橋東陸九年制學校、南匯二中、周浦三小、周浦二小、御橋小學籤訂幫扶協議;2016年4月,芒市民族小學、芒市第三小學、芒市江東中心小學、芒市勐戛中心小學、芒市職業教育中心、芒市城郊中學、芒市江東中學、芒市軒崗中學分別與成都實驗小學、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成都市草堂小學、成都市財貿職業高級中學、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成都市棕北中學、成都市鹽道街中學籤訂幫扶協議。

芒市24所學校與上海、成都特色中小學的結對幫扶,使芒市結對學校在教師培訓、教學研討、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特色打造等方面得到特色名校的大力支持,搭建了上海與芒市、成都與芒市的校際交流平臺,達到了教育資源共享、拓展辦學思路和學習渠道的目的,促進了芒市教育的均衡發展。

責編:董國周

主編:雷木嫩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 傳播文明  ——  引領風尚 ——


聯繫我們電話0692-2121628Q Q23635135微信cupiddon地址雲南省德宏州芒市斑色路16號

相關焦點

  • 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互惠雙贏 共同發展 我縣與浙工大開展全面合作
    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互惠雙贏 共同發展 我縣與浙工大開展全面合作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7日消息:自浙工大下派幹部到蒼南掛職以來,與蒼南往來密切、交流密集,通過深入開展校地合作,為蒼南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 贛港合作 優勢互補 合作共贏
    5月10日,「跟著詩文遊江西」江西遊學旅遊宣傳日活動在香港舉行,香港學校的校長、老師、學生代表聯合宣讀了《赴江西遊學旅遊倡議書》,倡議香港的青少年朋友們利用課餘或假期,開展遊學江西活動。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與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旅遊學庫(香港)有限公司分別籤署《香港青少年江西旅遊合作框架協議》,將全力推動「香港青少年江西旅遊」品牌項目的常態化進程。
  • 借力優質教育資源 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宿遷加強教育交流合作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9月15日至16日,南通市黨政代表團來宿考察,召開宿遷、南通兩市工作座談會,就進一步鞏固已有的教育合作成果,深化新階段的教育交流合作進行深入探討,雙方一致同意以籤署教育戰略合作協議的形式,構建兩市教育事業合作發展機制,積極促進更多新合作辦學項目落地,開展校長和教師對口交流,深化教育科研交流和合作,進一步強化對兩地合作辦學的政策支持。
  • 學習先進理念南北聯動形成濃厚氛圍立足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謀求合作...
    ,了解城市建設、創新發展、企業經營等方面情況,一路看一路聽,一路學一路想,梳理優勢,尋找互補。 虛心學習更新觀念,促進幹部作風轉變,把合作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上 「要充分利用好這次對口合作的機會虛心學習,學習深圳市黨委政府、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勇闖、勇試。」
  • 【旅遊發展】西寧優勢文旅產品吸引省內外遊客
    【旅遊發展】西寧優勢文旅產品吸引省內外遊客 2019-12-0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服貿會教育服務展聚焦國際合作 促全球創新服務共發展
    作為服貿會8個專題展之一的教育服務專題展將展示國內教育服務貿易的政策導向和發展成就,促進全球優質教育創新服務共同發展。其中,國際項目將成為展示的重點內容之一。這是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艾宏歌在今天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表示的。
  • 青少年校外教育路上的追夢人——芒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谷統道
    認為:「管理要時尚,就要超前思考,整體規劃,內涵發展。」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其管理模式在芒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凝練的「八個明確」核心價值管理體系中得以充分體現。圍繞「八個明確」核心價值管理體系,芒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強管理,促發展,形成了功能完備,充滿活力,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運行機制,為芒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深化校企合作 力促學生高質量就業
    該職教集團由楊凌職院牽頭成立,旨在進一步整合陝西省內涉農職業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業教育、師資、科研成果、實驗實訓、產業發展等資源,打造服務「三農」職業技術教育品牌。為增強職教集團服務職業教育的總體實力,集團大膽嘗試、勇於創新,不斷健全集團運行體制,完善集團成員信息庫,拓展集團成員合作交流功能,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推進混合式教學,並全面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 如何充分利用幼兒園各種教育資源
    豐富的課程資源包括環境、自然、家庭、社會以及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等方面。通過反覆地學習《綱要》,現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就如何充分利用幼兒園、家長、社會資源促進幼兒發展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充分利用幼兒園資源,提高幼兒動手能力 幼兒園內既有顯性資源,又有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隱性資源。
  • 版納新聞 |好學校辦到「家門口」傣鄉學子樂享優質教育資源
    與冬冬一樣,一些成績優異的小學、初中畢業生放棄到省內外優質學校就讀的想法,選擇在本地完成學業。長期以來,本地學校留不住優質生源、優質生源無心儀優質學校可選的「怪圈」正在被打破。,2019年以來,開啟引進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辦學的新模式,先後引進曲靖一中、雲南衡水實驗中學、雲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八一中學等四家名校到我州辦學,廣大邊疆學子逐步享受到了與內地相同或相似的教育「紅利」,教育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加,小康路上的智力因素得到保障。
  • 歐陽堅:加強合作優勢互補 促進雙方加快發展
    他強調,兩地在發展中有許多共同之處,也有各自明顯的特點,要加強合作,優勢互補,促進雙方加快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歐陽堅首先對麗江市黨政代表團一行來甘肅考察參觀表示歡迎。他說,甘肅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土地、礦產和能源資源,有較好的發展基礎。近年來,我們不斷深化對省情的認識,逐步完善思路,推動全省經濟社會轉型跨越、持續快速發展。
  • 優勢互補互利雙贏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市領導蔡德威、王長青,以及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理事會主任葉梅芬、副主任黃藍輝,省農信聯社黨委副書記張帆、副主任吳為民等參加了協議籤約儀式。根據協議,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發揮其組織體系和經營服務網絡的優勢,江門市人民政府發揮其在政策、規劃、管理、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為江門鄉村振興和供銷社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 頭條|江蘇省南通市商務考察團到芒市考察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響力的公眾號9月25日至26日,江蘇省南通市工商聯黨組成員、主席助理黃衛星、南通市服裝協會會長
  • 強強聯手增實力·互補共享促發展
    強強聯手增實力·互補共享促發展 ——長江大學與湖北省現代農業技師學院戰略合作籤約暨掛牌儀式7月30日上午,長江大學與湖北省現代農業技師學院戰略合作籤約暨掛牌儀式在學院現代農業公共實訓基地如期舉行。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院長許鋒講話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院長許鋒表示,長江大學、湖北省現代農業技師學院同處荊楚大地,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籤訂
  • 「三特教育」促優質資源共享
    「三特教育」辦學理念從何而來,您怎麼看待三特教育對學校各方面發展產生的影響?陳日果:「三特教育」理念和實踐是我們堅持新時代中小學教育變革和發展研究的成果之一,主要內容是:特色管理、特色課堂、特色文化,是適應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是面向不同類型學生由內向外的自我發展並形成面對未來所必備的品質和能力的教育,也是學生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的教育。
  • 芒市新聞 | 夯實黨建促團結,民族文化結碩果
    近日,芒市職業教育中心喜訊頻傳。經過激烈比拼,芒市職業教育中心楊江仙老師《德宏鄉土文化之江東山歌》以獨特的選題,緊扣地域文化特色、職業學校特點與專業特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三有」課堂教學為拓展,榮獲「中職組二等獎」。
  • 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互惠互贏 科學發展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與...
    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互惠互贏 科學發展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 2020-09-23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力形成「一帶一路」 資源互補發展模式
    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石油淨進口國,由於對外能源依賴性較高,尋求對外能源合作是印度非常迫切的發展問題,在很多方面同中國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合作空間廣闊,面臨著需要共同應對的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尼泊爾工業發展相對滯後,但是旅遊業和環境保護的苛刻要求,使得該國在清潔發電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且尼泊爾水電和電網開發相對落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國企業有著較強的技術合作支撐優勢。
  • 高起點 有特色 重品質 促優質——金水區集團化辦學助推實現優質均衡的美好教育
    隨著金水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框架的不斷拉大,轄區人口大幅增加,發展更加公平和有質量的優質均衡教育,滿足轄區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是金水教育追求美好教育的重要內涵。集團化辦學最大的優勢是共享,最大的問題是避免同質化現象。金水區指導集團化辦學學校秉承「和而不同」的態度,既分享成功經驗、提升集團凝聚力,又充分尊重各成員校歷史、文化及願景,統籌做好集團發展規劃設計,並進行「一校一策」的針對性指導,引導各校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使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得以固化,拓寬了各校區的教育視野,更促進各校區的優勢互補與砥礪共進。
  • 英語培訓課程與課堂教育形成互補 促進教育資源整合
    針對深圳市小升初的考試大綱,說客英語與校方教研組共同制定了具有特定課題的教材課件,推出了獨具特色的在線英語課程,該課程有效地與學校課堂教育形成互補,在校內英語教學中受到了師生的廣泛認可。歷時一年半的實踐,深圳春蕾小學的學生獲得了真正有效的一對一個性化口語訓練,英語成績與學習自信度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