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縣管校聘弊大於利,應暫緩全國推行!專家:正在優化

2020-12-11 致尚譚冰說教育

縣管校聘作為當下義務教育階段最熱門的話題,網友們一直爭論不休。有的人認為縣管校聘的初衷是使教育資源更加均衡,結果一定是好的,值得全國範圍內推廣;有的人則認為縣管校聘從試點反饋結果來看,已經出現了不少問題,更有人大代表指出,縣管校聘弊大於利,應暫緩全國推行。

縣管校聘顧名思義,就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校長和教師統一由縣級政府統籌管理,各學校根據需求聘任教師。其中特別強調縣域內的教師和校長是需要強制性定期交流,從而改變校長或教師「一輩子一所學校」的現狀,從而最大效果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儘管該項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不少問題。

01教師競聘演變成「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制是近年來某些企業為了考核員工績效而流行起來的一種制度,儘管倍受人們詬病,但確實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帶來了利潤。自校管校聘政策實施以來,教師差額競聘上崗已經成為常態化,差額勢必會造成部分教師落聘,落聘教師極有可能面臨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這就是縣管校聘的末位淘汰。但末尾淘汰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隊伍中實施,真的可行嗎?

首先,末位淘汰制度下的教師隊伍肯定會人人自危,還會有人安心搞好教育事業嗎?其次,教師競聘上崗過程中最大的弱者應該是從教幾十年的鄉村老教師或剛入職的年輕教師,鄉村老教師兢兢業業為基層教育事業奉獻了幾十年,如果被淘汰豈不令人心寒,而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一入職即淘汰,試問還會有人報考教師崗位嗎?最後,實行末尾淘汰制的企業一般是工資福利相當豐厚的大企業,而對於本來工資就少得可憐的教師行業來說,只會庸人自擾、大大降低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所以教師競聘演變成「末位淘汰」,甚至有的地方還有20%的要求,譚冰認為是極為不妥的。

02引發校長權力膨脹的質疑

說起縣管校聘,校長始終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部分試點地區,在校管校聘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聘」與「不聘」都是校長一人說的算,這就引發了校長權力膨脹的質疑。在校聘過程中,是否存在拍馬溜須、請客送禮、與校長關係親近的教師被聘用、而認真務實、兢兢業業、不善於交際一心撲在教育事業的教師落聘現象發生?末位淘汰者真的是末位嗎?如果聘用過程不透明、領導能力被質疑,政策實施無疑是非常失敗的。

03導致教育資源優者更優、弱者更弱的局面

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中心城區,這是事實。縣管校聘如果採取競聘上崗的方式進行,勢必會導致更多優秀的教師湧向城區,而那些在城區落聘、甚至不求上進的教師則會進駐農村,極有可能導致優者更優、弱者更弱的局面,這與縣管校聘中提到的均衡教育資源的初衷是不符的。

04教育部回應

近日,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縣管校聘弊大於利、應暫緩全國推行」的提議,教育部已作出回應:縣管校聘在改革實踐中還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聘」的環節,模糊了此項工作的重點。下一步將加強對縣管校聘的改革實踐過程中的調查研究,強化對地方的指導,確保均衡教育資源的初衷不變。

各位看官,你們對於「縣管校聘弊大於利,應暫緩全國推行」這件事如何看待?歡迎留言區共同探討。

相關焦點

  • 推行「縣管校聘」會帶來什麼改變?作為焦點的校長該怎麼做?
    今年中央1號文件正式提出「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縣管校聘」是試點推行多年的一項教師改革措施,也經過了評估和總結,國家決定將「縣管校聘」在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全面鋪開,是有很強的歷史原因和積極意義的,當然這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問題。
  • 縣管校聘,這次是來真的了!
    縣管校聘到底是什麼東西?「縣管校聘」主要是加強縣域內中小學教師統籌管理,突破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體制機制障礙,使教師由「學校人」變為「系統人」,為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2020年暑假,縣管校聘在各地開展的如火如荼。縣管校聘作為教育體制內的一項重大改革,成效如何尚待時間去檢驗,但是,無論縣管校聘有多麼好都自損一千傷人八百。
  • 縣管校聘到底好不好?不能是公婆各有理,關鍵在於興利除弊
    隨著縣管校聘的普遍推開,關於縣管校聘的爭論之聲也是沒有平息過,實施縣管校聘到底好不好?我們應該怎樣評價?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需要我們客觀理性地分析,才能分清主流支流,才能把握大局,才能興利除弊,不斷推動這一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方面。
  • 縣管校聘打破教師鐵飯碗,教育差距不斷加大,這類老師將被淘汰
    嚴格來講,中小學教師不努力上進,將會被"縣管校聘"淘汰,但反過來說,被"縣管校聘"淘汰的老師,並不一定是不努力勤奮的老師。所以,縣管校聘是繼職稱制度之後,讓無數教師吐槽最多的一次制度改革。截止目前來看,縣管校聘弊大於利。
  • 全面實行「縣管校聘」,老教師該何去何從?
    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有教師朋友問起一個問題:真的會全面推行「縣管校聘」嗎?實行「縣管校聘」,老教師體力精力有限,如何避免被淘汰的厄運?一旦被淘汰,又該何去何從呢?作為教育人,從「縣管校聘」2013年在成都溫江、邛崍等地開始思考探索,2014年開始實施,2015年全面鋪開,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一直高度關注這一問題,並多次深入這些地區,實地調查了解。
  • 「縣管校聘」的鯰魚效應
    □林超連 「縣管校聘」來了!確鑿無疑,而且來得還有些迅猛。 8月10日,南安市2020年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召開,包括南安一中在內的5所中學及第二小學在內的5所小學將在8月率先啟動改革試點工作。
  • 「縣管校聘」不能變成「校聘縣不管」!
    「縣管校聘」的文件要求是這樣的: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行「縣管校聘」。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讓名師能人在各級學校相互流動,以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 由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說開去
    之前,教師工作給人的主要印象是穩定;而今,隨著「縣管校聘」改革的深入推進,末位淘汰制和輪崗制將打破這種「穩定」。按官方的說法,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主因。其本質含義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 「縣管校聘」要解決什麼問題
    最近,在頭條上看到很多有關「縣管校聘」的討論。各種說法的都有。我第一次聽說「縣管校聘」這個詞的時候是三年多以前了,後來沒怎麼關注這件事。最近,這件事議論的多了,就學習了一下這方面的有關知識。下面是學習內容的歸納。
  • 取消教師事業編制後,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一線教師這樣說
    在其位便謀其政,作為教師,應該將教書育人放在頭等位置,既然作為在編教師,就應認真教課,為了學校的成績以及學生的未來而努力,而不是私下中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有部分教師較為安穩,不去尋求其他外快,而是安安生生的教學,但他們的教齡不長,往上走很艱難,就開始混天度日,不好好教學教課,只是為了掙那些「安家費」,這讓一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降低。
  • 「縣管校聘」挑動了一線教師的神經,到底是何原因?一起來看看
    「縣管校聘」是一個很年輕的詞語,筆者發了一條相關動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眾網友紛紛表示對其很陌生,也有很多教育人對這個詞語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和見解,更有網友直接問筆者怎麼理解「縣管校聘」。2014年,教育部對教師「縣管校聘」作出部署,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全國19地已經率先試行,所以這一天的到來並不是「突如其來」。
  • 縣管校聘:即將退休的老教師何去何從?
    縣管校聘:全員參與,全面推行。經過幾年試點的「縣管校聘」,即將在全國範圍實行,少數疫情地區及特殊情況地方可能遲一步推行,教育部轉發國務院文件規定:全面推行,全員參與。既然是全員參與,那麼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和青年教師一樣,也要參加競聘。
  • 「縣管校聘」打破教師鐵飯碗?老教師日子不好過了,比不過年輕人
    自宣布施行縣管校聘後,很多省市已經在付出具體行動,就拿教育弱省江西省來說,義務階段施行縣管校聘。 通過具體的措施方法我們能看出來,縣管校聘制度執行有好處也有壞處,對於不同教師來說意義也不同,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編制內教師不再是一輩子的鐵飯碗了,縣管校聘有打破教師鐵飯碗的趨勢
  • 鎮江一中學十幾名教師集中辭職,與縣管校聘有關?知情人說出原因
    這些教師辭職的時間節點,正逢當地推行「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因此有人質疑,兩者是否有直接的關聯?據稱,當地推行縣管校聘改革,採取的是競聘上崗方式,有些落聘的高中教師,甚至被交流到小學 任教。實施縣管校聘改革,目的很明確:一是更有順人事管理關係,變「學校人」為「系統人」;二是優化師資配置,實現教育均衡
  • 2020年,義務教育推行「縣管校聘」,這類老師被淘汰的可能性最大
    國務院發布了2020年一號文件,其中有一條引發教師的強烈關注:2020年將全年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雖然,很多地方已經試點了多年,教育部門也多次強調要實行「縣管校聘」,但是這一次,「狼」真的來了!
  • 縣管校聘給教師帶來較大的挑戰,也給教育帶來挑戰
    縣管校聘給在編在崗的教師帶來了挑戰,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競爭上崗、優勝劣汰。從表面上看,這8個字,非常地光鮮,似乎散發出智慧的光芒。但百姓茶館認為它們好看好聽,很有誘惑性,同時也具有很強大的迷惑性,不實用。把經濟改革中的那一套照搬到文化教育上,是忽視了「教育是溫和儒雅的」這一本質特性。如果說經濟是社會體的陽性一面,那麼教育就是社會體的陰的一面。
  • 教師「縣管校聘」切莫變成「末位淘汰」或強制輪崗
    根據《2020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0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2020年暑假期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開始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各地的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關於教師「縣管校聘」的「好消息」不斷傳出,改革形勢一片大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真的能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的均衡發展嗎?
  • 「縣管校聘」今年在全國實施,它是「鋼鐵俠」還是「稻草人」?
    其實對於千萬老師而言,還有一項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在暑假等著他們——它就是即將在全國實施的「縣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最近網絡上有種說法,說是「縣管校聘」不合實際,要取消了。這純是空穴來風,不足為信。今年「縣管校聘」工作一定會全面實施,為什麼呢?1、 國務院已經發布指導性意見。
  • 是縣管校聘逼走的嗎?
    其實在暑假前,有十多位丹陽中學老師辭職的消息就在家長和學生中流傳,甚至有人表示出走的老師至少就有13人。而後來澎湃新聞的記者從多方了解的,確實至少有9名老師在暑假前後提出了辭職,其中既有學科骨幹,也有年輕老師。
  • 老師們,「縣管校聘」來了,您做好準備了嗎?
    今年國務院頒發了一條關於教育領域的重磅信息,那就是從今年起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的推行城市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 有的老師會問什麼是「縣管校聘」呢?「縣管校聘」是指全體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教師和校長,統一由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其他學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