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縣管校聘」切莫變成「末位淘汰」或強制輪崗

2020-08-20 教而育之

根據《2020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0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2020年暑假期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開始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各地的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關於教師「縣管校聘」的「好消息」不斷傳出,改革形勢一片大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真的能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的均衡發展嗎?

教師「末位淘汰」制加劇城鄉學校差距

2020年中考成績揭曉以後,各類初中學校都爭相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從各個初中學校發布的喜報來看,城市學校初三學校的升學率明顯高於農村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目的就是促進城鄉學校教育質量的均衡發展,這個目的真的能夠達到嗎?

根據各地推出的教師「縣管校聘」實施方案來看,基本如出一轍,都是經過幾輪淘汰,把最優秀的教師留在原單位,把教學成績差、不會搞關係的教師調到偏遠學校,把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變成變相的「末位淘汰制」,只能使強的學校更強,弱的學校更弱,加劇城鄉學校的差距。

如此「縣管校聘」,只能加劇年輕教師的逃離

某個學校的教師「縣管校聘」方案是這樣的:

全校教師按六大項進行量化積分,即「德能勤績廉」和「職務、年齡、教齡」進行積分。教師道德修養,工作能力,出勤情況和廉政執教四項均為15分,教學成績為 40分,這四項按百分制量化。

並把教師職務、年齡和教齡作為加分項。

職務加分規定:校長加10分,副校長或教導主任加8分,總務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教研組長加6分,班主任加5分。

教齡加分規定:教齡滿一至十年的,每滿一年加1分,十年以上的每年加1.2分,上不封頂。

年齡加分規定:每滿1周歲積0.5分,上不封頂。

此方案明眼人一看就會發現:這是傾向對老教師的照顧,凡是教齡滿二十年,年齡滿40歲以上的中老年教師均在「保聘範圍」,受到衝擊的是剛入職近三年左右的年輕教師。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本來工資就低,如果實施此「縣管校聘」方案,只能加劇年輕教師的「逃離」。

強制教師輪崗無益於學校發展

強制全縣教師輪崗,讓一些教師在一個學校工作一輩子的情況成為歷史,表面上是「熱熱鬧鬧」,這樣讓基層教師更沒有歸屬感,大多數基層教師都是在出生地任教,如果這樣的話,只能是「背井離鄉」,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教師來說,只能加重生活上的負擔,並不利於學校長遠發展。

城鄉學校之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完全均衡很難實現

雖然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但是教育的發展還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制約。農村家長不重視教育,農村學校生源質量差是客觀存在的,農村地區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加上城市學校或多或少存在「拔尖招生」的現實,造成城市學校超大班額和鄉村「袖珍學校」並存的局面。試想一下,把城市學校的「優秀教師」派到農村薄弱學校,讓他們面對基礎差的孩子,他們就一定能帶動這些學校的發展嗎?

寫在最後

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目的是好的,好事一定要辦好!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只有「不折騰、不鬧騰」,尊重教育發展規律,並結合各地實際制定方案,培養各個學校自己的「教育專家」,讓教師安心從教、舒心從教,才是城鄉學校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我是教而育之,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也感謝您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

相關焦點

  • 實施教師「縣管校聘」,好「經」莫念歪
    根據《2020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0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目的是什麼?「末位淘汰」機制是否與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目的背道而馳?實施教師「縣管校聘」要注意哪些問題?
  • 過去末位淘汰,現在縣管校聘,無論怎樣,都要真正有利於教育
    二十多年前,我們當地對教師實行末位淘汰。每個學年終了,學校都要給考核教師,排名末尾的上報給教育局,下個學期淘汰到下一級學校任教。後來末位淘汰改稱分流,淘汰也好,分流也罷,一句話,幹得不好的,調到下一級學校去。記得有一年我們學校一下子淘汰出去十多名,全部分流到了鄉村小學。和我一塊共事近十年的一位中年教師淘汰到家門口的一所鄉村小學,一直到退休。
  • 今年暑假有點「冷」:為什麼縣管校聘交流輪崗的卻是落聘教師?
    今天看到有位網友發布消息說,根據綜合考核末位淘汰方案,學校裡有兩位女老師落聘了,今天下午從學校宿舍搬走了今年暑假還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暑假,年初由於疫情影響,延遲開學,老師們根據要求在家進行網絡授課,好不容易開學了,又是暑期縮短,短短的暑期裡又趕上了縣管校聘,面臨著交流輪崗的壓力。按教育部既定部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從2020年開始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實施,這是一項振興鄉村教育,有效緩解鄉村學校結構性缺編問題,有效促進縣域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改革,意義深遠。
  • 變味的「縣管校聘」:教師末位淘汰,心靈找不到歸宿
    ,說他們學校昨天舉行了一場全校教師參加的縣管校聘競聘演講會,50多位老師(50歲以上老師除外)輪流上臺演講,歷時一個上午,競爭異常激烈。眾所周知,對於義務教育階段,師資力量分布不均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提出縣管校聘的改革措施。何為「縣管校聘」?通俗地講,就是今後教師將不只屬於哪一所具體的學校,而是隸屬於教育局的教育系統人。
  • 「縣管校聘」不能變成「校聘縣不管」!
    「縣管校聘」的文件要求是這樣的: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行「縣管校聘」。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讓名師能人在各級學校相互流動,以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 由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說開去
    之前,教師工作給人的主要印象是穩定;而今,隨著「縣管校聘」改革的深入推進,末位淘汰制和輪崗制將打破這種「穩定」。按官方的說法,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主因。其本質含義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 「縣管校聘」:是「末位淘汰」還是「人情債」?
    作為2020年教育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國各地開始逐步推行教師管理「縣管校聘」,也就是全縣的教師和校長都不再屬於某一個固定的學校,而是都屬於縣教育局,由縣教育局統一管理校長和老師,讓校長尤其是老師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起來。
  • 縣管校聘真的是末位淘汰嗎?一起來看看教師怎麼說
    最近小編發現了一個新名詞「縣管校聘」,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什麼是縣管校聘?「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 日本實行「教師輪崗」,中國實行「縣管校聘」,誰的政策更好?
    鄰國的日本科技發達得益於高質量的教育,日本在基礎教育方面非常重視,在20世紀末就開始實行「區域輪崗」制度來均衡教育。我國也在進行教育改革,2015年全國15個省份設立19個改革示範區,試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
  • 實施縣管校聘,老教師落聘了怎麼辦?需正確理解「退出機制」
    ​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全面實施縣管校聘改革。最近,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很熱烈。有讀者私信說,他們學校採取競聘的方式,確定參與輪崗交流人員。這種做法對老教師很不利。萬一落聘了,該怎麼辦?自2014年開始試點,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已摸索6年了。期間踩過許多坑,也總結出不少經驗。
  • 打扮成縣管校聘的「末位淘汰」,讓教師職業失去了最後一個優勢
    很多人都指責教師,說老師害怕縣管校聘是害怕改革,拒絕自我提升。但是我想要說,所謂的縣管校聘只不過是「末位淘汰」偽裝而成,並不能真正讓教師提升自己。(關於縣管校聘是否是末位淘汰,不認同說說你的理由)縣管校聘增加的是內耗還是提升?
  • 不得不說的教師輪崗、縣管校聘、頂崗實習等實況
    從教不算久,見證的關於教師的變革卻不少。目前為止,親歷過教師輪崗、縣管校聘、教師頂崗實習等變化。心中正琢磨著我家附近的幾所學校,卻被告知由於我們鄉村學校缺老師,所以我們學校的老師都不能輪崗到城裡,只能是城裡教師來我校「支教」。 結果城裡教師來我校「支教」一年,由於沒教過村裡孩子,也不敢嚴加管教,以致留下了一屆紀律最差的學生後回城了。 實行輪崗第二年,我校不知怎麼得了一個進城輪崗的名額,要求是數學老師。然後一名家在城裡的年輕優秀數學老師得以到城裡輪崗一年。
  • 縣管校聘是「動」了,但「動向」出現偏差,趕緊發個指導性意見吧
    教育部將大力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導和鼓勵各地深化探索並將強化督導推動。按照教育部的既定部署,在總結全國多個試點地方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將於2020年全國全面推廣實施並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得到正式確認。
  • 進行中的縣管校聘格式化「路線圖」對三方都是一種傷害式的留痕
    ,據各地老師反饋的信息,正在推行這項改革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採用了末位淘汰式的競聘上崗方案,將最後落聘落崗的教師交流輪崗到師資短缺的學校。各地差不多一樣的異地交流去向模式已經形成了進行中的縣管校聘格式化「路線圖」:城鎮裡的落聘教師交流到鄉鎮,鄉鎮裡的的交流到鄉村,鄉村裡的交流到邊遠山區;高中的交流到初中,初中的交流到小學,小學的交流到幼兒園。
  • 這兩個百分比數據是縣管校聘規定的,看看你那裡是否按規定做了?
    今天已經是8月15日了,距離2020年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全面實施已經不遠了很多地方對於教師的交流輪崗基本上都是採用競聘上崗的方法,再加上行政命令式的強制性措施,甚至是操作起來簡單便捷的末位淘汰,最後將落聘落崗的教師異地流動到鄉村缺編的薄弱學校。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很多老師的質疑和抱怨,老師們的質疑和抱怨是有道理的,因為這種做法與縣管校聘的目的背道而馳。縣管校聘的初衷就是要盤活教師資源,有效緩解鄉村學校結構性缺編問題並有效促進縣域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面對「縣管校聘」的淘汰,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寫在前面的話:「縣管校聘」是當前網絡,特別是教師隊伍熱議的話題,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面對縣管校聘」的淘汰,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縣管校聘」是什麼,國家為什麼要實施「縣管校聘」,它到底有什麼利弊?
  • 教師縣管校聘不能「瞎折騰」,讓優秀教師自願流動才是「王道」
    「縣管校聘」。2020年暑假期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開始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各地實施的教師「縣管校聘」方案如何避免「瞎折騰」?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應該注意什麼呢?教師「縣管校聘」的目的是什麼?「三輪競聘制」的教師「縣管校聘」實施方案其實就是變相的「末位淘汰」制。試想一下,把教學成績差的、不會搞關係的教師被「流放」到偏遠地區的薄弱學校,這些被「流放」的教師會安心從教嗎?
  • 「縣管校聘」的鯰魚效應
    □林超連 「縣管校聘」來了!確鑿無疑,而且來得還有些迅猛。 8月10日,南安市2020年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召開,包括南安一中在內的5所中學及第二小學在內的5所小學將在8月率先啟動改革試點工作。
  • 有人認為縣管校聘弊大於利,應暫緩全國推行!專家:正在優化
    01教師競聘演變成「末位淘汰」末位淘汰制是近年來某些企業為了考核員工績效而流行起來的一種制度,儘管倍受人們詬病,但確實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自校管校聘政策實施以來,教師差額競聘上崗已經成為常態化,差額勢必會造成部分教師落聘,落聘教師極有可能面臨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這就是縣管校聘的末位淘汰。但末尾淘汰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隊伍中實施,真的可行嗎?首先,末位淘汰制度下的教師隊伍肯定會人人自危,還會有人安心搞好教育事業嗎?
  • 雲南義務教師實施縣管校聘,教師不服從安排直接解聘合同?
    早在2019年,教育部就提出要在2020年左右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縣管校聘。很多教師還以為縣管校聘離他們很遠,其實縣管校聘就在眼前。2020年12月9日,雲南省宣布全面推進雲南省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