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0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2020年暑假期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開始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各地的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關於教師「縣管校聘」的「好消息」不斷傳出,改革形勢一片大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真的能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的均衡發展嗎?
2020年中考成績揭曉以後,各類初中學校都爭相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從各個初中學校發布的喜報來看,城市學校初三學校的升學率明顯高於農村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目的就是促進城鄉學校教育質量的均衡發展,這個目的真的能夠達到嗎?
根據各地推出的教師「縣管校聘」實施方案來看,基本如出一轍,都是經過幾輪淘汰,把最優秀的教師留在原單位,把教學成績差、不會搞關係的教師調到偏遠學校,把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變成變相的「末位淘汰制」,只能使強的學校更強,弱的學校更弱,加劇城鄉學校的差距。
某個學校的教師「縣管校聘」方案是這樣的:
全校教師按六大項進行量化積分,即「德能勤績廉」和「職務、年齡、教齡」進行積分。教師道德修養,工作能力,出勤情況和廉政執教四項均為15分,教學成績為 40分,這四項按百分制量化。
並把教師職務、年齡和教齡作為加分項。
職務加分規定:校長加10分,副校長或教導主任加8分,總務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教研組長加6分,班主任加5分。
教齡加分規定:教齡滿一至十年的,每滿一年加1分,十年以上的每年加1.2分,上不封頂。
年齡加分規定:每滿1周歲積0.5分,上不封頂。
此方案明眼人一看就會發現:這是傾向對老教師的照顧,凡是教齡滿二十年,年齡滿40歲以上的中老年教師均在「保聘範圍」,受到衝擊的是剛入職近三年左右的年輕教師。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本來工資就低,如果實施此「縣管校聘」方案,只能加劇年輕教師的「逃離」。
強制全縣教師輪崗,讓一些教師在一個學校工作一輩子的情況成為歷史,表面上是「熱熱鬧鬧」,這樣讓基層教師更沒有歸屬感,大多數基層教師都是在出生地任教,如果這樣的話,只能是「背井離鄉」,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教師來說,只能加重生活上的負擔,並不利於學校長遠發展。
雖然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但是教育的發展還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制約。農村家長不重視教育,農村學校生源質量差是客觀存在的,農村地區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加上城市學校或多或少存在「拔尖招生」的現實,造成城市學校超大班額和鄉村「袖珍學校」並存的局面。試想一下,把城市學校的「優秀教師」派到農村薄弱學校,讓他們面對基礎差的孩子,他們就一定能帶動這些學校的發展嗎?
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目的是好的,好事一定要辦好!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只有「不折騰、不鬧騰」,尊重教育發展規律,並結合各地實際制定方案,培養各個學校自己的「教育專家」,讓教師安心從教、舒心從教,才是城鄉學校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我是教而育之,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也感謝您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